第六章 小舅舅回来了

2025-03-25 15:23:34

从那件事情以后,李蕴试探了多少次,瑶儿就装傻了多少次,李耀就得意了多少次,庆家三代就偷笑了多少次,伙计们就纠结了多少次。

瑶儿的药材知识,只有老太爷知道到了什么程度,庆大夫就知道老太爷很高兴,小庆大夫则知道瑶儿认全了医馆的全部药材包括爷爷珍藏的。

小庆大夫的九岁的儿子小小庆,最近三年很郁闷。

三年前的某天跟着太爷爷到前面的院子里玩耍,发现一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小姐姐,居然她管太爷爷叫爷爷。

瑶儿最近三年,找到了一个恶趣味,非要和小小庆较劲,非要他叫自己姑姑,俩人每每碰到一起,就会看到老树开花的奇景。

嘿!有点不厚道,树是庆老太爷的脸,脸上皮皱成了花。

庆家的三个大夫,从没拿瑶儿刺激小小庆,有些事看戏就好,自己变成主角就不好玩了。

轻松的氛围下,小小庆和瑶儿关系比其他人更要亲近不少。

郭氏最近有点烦,左邻右舍频繁来串门,话题却是瑶儿。

瑶儿常在医馆待着,虽有庆老太爷的面子,可总也打不断三姑六婆们的臆想。

瑶儿小的时候,话里话外不过透着股酸味,性子安静从不会和人争执的郭氏听到这种,也只是当没听到。

瑶儿渐渐大了,那话越发难以入耳,郭氏索性闭门谢客了。

女儿以后找不到好婆家的担忧,是一日胜过一日。

郭氏和金天稍稍提了些,金天不以为然,郭氏可不敢和儿子说,依着儿子的脾气,谁敢说他妹妹不好,他敢拿着扫把打到门上去。

郭氏终于忍不住了,单独的和瑶儿说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家里能同时说动那对父子的也就是瑶儿了。

最近,瑶儿察觉出郭氏有心事,只是没想过是因为自己。

瑶儿当然不在乎,可对郭氏承受的压力却不能视而不见,长期以往对郭氏的身体不好。

瑶儿觉得庆老太爷关于药材的那方面的知识,也被她挖光了,也该是时候退了。

和郭氏商量了一下,等全家到齐了就宣布。

晚饭时,还没等瑶儿宣布,金天就带回来一个令人非常兴奋的消息,小舅舅郭蕃要回京述职,上头得知他六年没回过家,便放了他一年的假,现正往家赶。

这个消息是姥姥家的管家贵头儿带到酒楼的,姥姥的意思是接郭氏和仕萩,瑶儿一起去住几天见见从未见过的小舅妈和小表弟。

方夫子一年前表示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方夫子还要他去是为了和他讨论。

仕萩每天去,则是为了方夫子满屋子的书,束脩也早在那个时候停了。

瑶儿更是方便,原就有退意的她,更是提出想在姥姥家里住上半年。

仕萩听了,直接说小舅舅的书是他的目标,他也要住半年。

金天拿这对儿女没办法,同意了,要他们明天各自去告辞。

瑶儿要金天陪她一起去,好好谢谢庆家,因为即使从姥姥家回来,她也会在家和郭氏学女红,不会再去医馆了。

仕萩有点意外,但也没反对,金天随即想到郭氏晚上的嘀咕,就同意了。

仕萩告别方夫子,方夫子听说郭蕃要回来,便让仕萩带回一封信。

金天陪着瑶儿去了医馆,一一告辞,最舍不得瑶儿的老太爷,眼眶都红了,拉着瑶儿不肯放手。

瑶儿一再保证,回来后会经常看望老太爷,老太爷这才放了手。

要住半年,仕萩和瑶儿还要回家收拾。

到了下午,姚予带着小小庆登门了,小小庆听说瑶儿要走,却没亲自和他说,气的中饭都没吃。

把他爷爷心疼的,叫姚予陪着过来走一趟,让瑶儿安抚他。

姚予说明来意,仕萩不高兴了,这是他妹妹,迟早要离开医馆的,这个不懂事小孩,仗着什么发脾气啊。

仕萩的脸阴沉着,不发一语。

瑶儿赶忙把答应过老太爷的事再说了一遍。

小小庆见挽回不了,抽抽搭搭哭了一会儿,突然擦干眼泪,豪气万丈拍着胸脯说,要娶她做老婆,这样她就不会离开他了,也不用叫她姑姑了。

瑶儿只觉头上乌鸦飞过,仕萩脸黑了,追着小小庆就打。

姚予先是傻了,反应过来后是笑的不行,猜到是因为小庆大夫见小小庆闹的不像话,烦了,冲口一句,她又不是你老婆,她要走你管的着吗?给害的。

院子里的热闹把郭氏惊动了,赶忙拉住儿子,仕萩不知是热的还是气的,满脸通红。

瑶儿也伸手帮忙拉住仕萩,极其嚣张的指着小小庆警告,这辈子就是叫她姑姑的命,别妄想翻天。

仕萩见瑶儿这么说,心情稍微好点,眼睛像防狼似的盯着小小庆。

小小庆想要反驳什么,姚予一把捂住他的嘴,拖着就告辞出来了。

姚予心想,难怪老太爷喜欢让小小庆在医馆院子里玩,这对太有激情的火花了,人人爱看戏啊!姚予和小小庆在路上达成协议,这丢脸的事不说,姚予答应了,加了前提不会帮他欺瞒师傅。

结果庆大夫当着医馆全员的面问了,姚予当然当着大家的面回答了。

小小庆被打趣了很久很久,瑶儿过了两三年后知道姚予和小小庆的约定,得出姚予就是只欺骗小孩的大灰狼,以后没事离他远点的结论仕萩和瑶儿,通常只在逢年过节,跟着金天和郭氏去外婆家,每次瑶儿就非常向往,郭家庄北面白头山,它的山脉绵延起伏有好几百里,数十个山头组成,最高的山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它也因此得名,大部分山脉树林茂密,几乎没有路,从没有人到过主峰,都在山下抬头仰望。

郭家庄是白头山脉的尾部。

在山上数米高的的方,有座道观,有些年头了,曾经荒废过,曾经兴旺过,道士们早已说不清道观的历史。

道观上去五六米的样子,有个小山头,村民最远就是到过那里,再沿着山脉向前走的,至今还没有人走出来过。

站在山头上,能听见不远处传来的野兽的吼声。

雇的马车,刚进村口,只听见村上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村上的几个好事者,对着姥姥家的方向大喊,女婿上门了,快出来迎的话语。

大家互相招呼寒暄过后,郭氏便说了,两个孩子的打算。

姥姥、姥爷满口应承。

仕萩和瑶儿请示过姥姥、姥爷,直奔小舅舅的书房。

当春时节,两个舅舅三个表哥都在田里忙着,大舅妈在厨房里忙着,二舅妈在带着小表妹们在房间里做针线活。

瑶儿和仕萩在小舅舅的书房里只找到小舅舅上课用的课本,失望了。

仕萩提议去田里看看,瑶儿应了,留郭氏和金天陪着姥姥、姥爷,他们出门了。

郭阡生了三个儿子,都比仕萩大,郭毅生了两个女儿,都比瑶儿小。

郭阡再想生个女儿,郭毅想再生个儿子,可惜还没能如愿。

三个表哥长得很是粗壮,嗯,怎么看怎么像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类型。

到了田边,瑶儿一眼就看到了,三个身材出众的表哥,仕萩进了田,瑶儿在田边等着。

两个舅舅见他们来了,招呼工人继续干活,自己带着表哥收拾了农具准备回家。

表哥们和表妹们陪着他们玩了三天,郭蕃回来了。

郭蕃的胡子没了,瑶儿盯着郭蕃的下巴看了很久,失望。

仕萩规规矩矩给郭蕃见了礼,见瑶儿还没打招呼:想什么呢?没胡子拔了,太可惜了。

瑶儿茫然回道。

这话一出,大家全都笑了翻了,仕萩没好气的弹了她的脑袋。

郭蕃惊奇的说:你还记得我的胡子,最后那次见你,你可只有四岁。

瑶儿摸着脑袋上被仕萩弹过的地方,愤愤然看着仕萩。

在还是郭瑶时,就有的一个特点只要她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时候或是脑子还没转过来的时候,无论别人提任何问题,她都会直接把心里话给说出来,同宿舍的经常喜欢逗她笑她二。

那时,现在她也没明白这是反应快还是慢。

小舅舅的话叫她怎么接,还好她有个好哥哥。

仕萩见小舅舅发问骄傲的说:瑶儿的记性很好,四岁开始学字,现在我会多少字,瑶儿就会多少。

郭蕃点头微笑。

原来当你一向以聪明示人,那么偶尔有超越平常的表现,会被人归为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没必要太过小心翼翼。

也是预示着,她可以慢慢的做回郭瑶的性子,不必压抑了,不必太过警觉。

站在门口干嘛!进来啊姥爷发话了。

大家坐定,郭蕃瞧过去,父母、哥哥、嫂嫂、姐姐都老了,小孩子们都长大了,眼眶不觉湿了。

姥姥一看受不了了,抱着郭蕃就哭,众人急忙劝着。

小舅妈抱着小表弟,怯怯站在一边,郭氏见了走上前,拉着她开始问些家长里短,瑶儿和仕萩逗弄着小表弟。

郭蕃当年中举,被外放到了北方的一个叫易县的地方当县令,第一任三年。

治理县务不在话下,可地方很小事很少,没什么功绩,就又留任了三年。

这次被要求回京,郭蕃顺便就提出还乡。

上头对这种七品小县令,也不是很在乎,批了。

在易县,郭蕃遇到了逃难的苏氏,一见钟情,便给家里去了封信,得到同意后在任上就娶了,现在儿子三岁了。

金天把他们送到当天下午就回去了。

给金天带了信,金天告了假,第二天就下村见了郭蕃,当天回。

仕萩把方夫子的信给了郭蕃。

郭蕃回来带着苏氏抱着儿子,给村中长辈见见礼,去了县里见了方老夫子,和方夫子一帮同窗见了面。

郭蕃回家半个多月,才渐渐安置下来。

瑶儿不喜欢大舅妈,大舅妈只要单独和郭氏在一起时,眼里总有些轻视,不喜欢二舅妈,二舅妈常用防贼目光看着仕萩和她,她们如此,想必是因为家里穷,碍于姥爷,姥姥,舅舅们对金天的欣赏,周围只要有其他人在面上从不显现出来。

瑶儿也懒得理会她们,这种人只要你有钱了,自然会对你改变态度。

郭氏陪着姥姥,自己则拉着仕萩,找小舅妈。

苏氏有股子说不出的风韵,这样的人怎么会沦落到要逃难的,想必有她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