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2025-03-22 06:57:17

这几年, 老秦家一到过年就往军区打电话,邀请苏家一家人到京城过年,口头上说一来感谢当年苏家救下小秦念的恩德,二来嘛, 秦老爷子跟老夫人可想见老苏家的仨崽儿了, 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多聚聚, 然后秦念还不忘小声提醒秦君怀, 说大哥跟小二哥不来没关系,绵绵妹妹一定要来。

苏爸听了就冷笑,每次毫不客气挂了秦君怀的电话。

呵, 这阴险的父子俩打的什么算盘, 当亲爸的能不知道?老秦家这是惦记他闺女!没错, 秦君怀夫妻俩对苏家的三个孩子都很喜欢, 尤其是可爱胖乎的小绵绵, 当年苏韵临走的时候,不舍得抱着胖团子亲了好几口, 把胖团子都亲蒙了,回家挠着小脑袋问爸爸, 苏韵阿姨怎么这么热情?苏爸还道是秦君怀夫妻俩自个儿没闺女, 单纯稀罕自家胖闺女呢。

没想到往后几年, 秦君怀夫妻俩年年给家里寄礼物, 除了给两个臭小子的一成不变,给胖闺女寄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巧克力、洋娃娃、时兴的公主裙, 小皮鞋, 俄罗斯套娃, 各色糖果点心还有胖闺女爱看的童话书、小人书,但凡是苏绵绵喜欢的,秦家两口子全都能搞到,而且还都不重样的。

秦念这臭小子也每个月往家里写信,信里信外都是绵绵妹妹。

苏辰哥俩儿酸的牙都倒了,苏爸则是警铃大作。

老秦家这是盯上自家闺女了!诡计多端,阴险狡诈!宝贝闺女才十一岁就让兔崽子盯上了,苏爸就给护犊子的老母鸡一样,想方设法拒绝老秦家的邀请。

今年苏爸可是没法拒绝了,秦君怀电话那头说,今年大年初一正好是自家老爷子的七十大寿,老爷子心心念念的就是见一见老苏家的仨崽儿呢。

这么一座大山压下来,让苏爸怎么拒绝。

人家秦老爷子七十岁了,总不能在拒人于千里之外。

苏老头作为老苏家的大家长,没等苏爸说话,就点头答应了。

苏爸还想据理力争,给苏老头臭骂了一顿,说人家老爷子七十岁,听说走路都颤颤巍巍拄着拐了,还能有多少年活头,你个兔崽子想让老爷子抱憾而走?!苏爸只能偃旗息鼓。

晚上苏辰兄妹仨从外头回来,听苏老太说,今年过年去京城亲叔叔家,仨崽儿欢呼雀跃。

苏绵绵跟两个哥哥在后山跑了大半天,苏爸看着闺女红扑扑的小脸,晚上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饼。

林桃就忍不住了,一脚蹬过去怒道,苏起淮!大晚上的不睡觉你抽什么疯,不乐意睡觉就滚到外头去!苏爸叹了口气,干脆抱着被子坐起来,我就是想到闺女去秦家就睡不着。

有什么睡不着的,不就是去秦家一趟,又不是闺女自己一个人去,咱们全家人一道去,怕啥?闺女是咱们的又不是老秦家的,闲吃萝卜淡操心。

林桃卷了被子,阖了眼正要睡觉,突然又睁开了,狐疑地看着苏爸,我说,苏起淮你不是担心闺女给秦家盯上了吧?苏爸抹了把脸,看过来,你觉得不是?林桃眨巴下眼睛,想起这几年秦家夫妻俩对小闺女的喜爱,心里也不是很确定,毕竟当年要不是闺女在集市草棚下发现了小念,那孩子以后的处境还未可知,秦家或许是出于对绵绵的救子之恩才感恩图报,爱屋及乌也说不定,再说了,她闺女才多大啊,小念才多大,怎么可能。

当妈的琢磨了番,把这话说给苏爸听。

苏起淮嗤笑了声,跟媳妇儿道,你忘了当年我十多岁那会儿就惦记你了?林桃:.......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有多少个跟苏爸一样狗胆包天,才十几岁就想叼走人家闺女的臭小子?想来也没几个吧。

林桃想着打了个哈欠睡下了。

苏爸还是眯着眼儿自个儿在那坐着。

*不管怎么说,过年去京城的事情已经定下了。

如今都腊月十八了,往后几天,老苏家一家人便忙活起来。

今年过年不在家过,倒是不用打扫卫生,但是给秦家一家子准备年礼啥的也够忙的了。

秦家在京城也是大家族,苏家头一次上门,不能失了礼数,更不能占人家便宜。

是以苏老头老两口大忙特忙,把自家腌的腊肉、鱼干、豆腐干、红肠、肉酱虾酱之类的几大包,苏老太惦记着秦念爱吃自家种的枣糕,连夜蒸了一大锅在院子里冻好了,给打包好,苏辰兄妹仨把爱看的小人书捆了几捆,打算带到京城去。

林桃从空间里挑了几匹上好的印花绸跟织锦缎,花样典雅大方,用来做旗袍最合适不过。

下午苏爸从部队回来,呵,自家院子里堆了一大堆东西。

行吧,反正这些年老秦家也没少往家寄东西。

这么多年礼,全都带上火车那可是不行,太多了搬不动啊。

好在林桃有空间呢,打包好了往空间一放,省事还保鲜。

临出发前一天,家里的事儿暂时托付给许嫂子跟隔壁的几个军嫂。

老苏家也没啥重活,军嫂们就帮忙喂喂家里的鸡鸭跟大驴子。

林桃给嫂子们家一人送去一包红糖,算是答谢,因着许嫂子肚子大了,另外送了一篮子鸡蛋。

许嫂子推脱不要,林桃就道说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的。

许嫂子才笑着收下。

*老苏家这边忙完,京城的秦君怀夫妻俩也开始忙。

秦家如今分家过了,秦君怀一家三口住在燕园家属院,经常回老宅探望秦老爷子老两口。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还住在秦家的小红楼里,如今老苏家一家来,自然也是住在秦家老宅。

幸好秦家老宅够大,上下二层小红楼,光是卧室就八个,老苏家一家七口怎么也住得下。

这会儿秦老夫人在家指挥着儿媳妇跟保姆把二楼最大的两个卧室给收拾出来。

不行,这个窗帘样子太老旧了,小韵你跟小萍一会儿拆下了,全换成新的。

这个沙发垫怎么还没换,坐着不舒坦。

家里的墙纸也不光鲜,老头子咱不如都给换了?老太太忙得不亦乐乎,秦老爷子也在边上看着,一会儿说家里的台灯不够亮,一会挑剔干活的秦君怀手脚笨拙,扫个地也扫不干净。

秦君怀头上扣了个报纸做的防尘帽,自家老爹在边上中气十足絮叨,人大教授也不生气,乐呵呵听着,老爹说啥就是啥。

秦家大儿媳妇周兰从部队回来,刚进了门,就乐出了声。

嗨,自家平时不苟言笑的丈夫正跟二弟一起给秦老爷子指挥着上楼下地,团团转呢。

苏韵跟保姆小萍把从百货大楼买回来的被罩、枕巾洗干净了,晾晒在院子里。

周兰过去帮了一把,听老爷子在客厅里吼,骂两个搬梳妆台跟小床的蠢儿子没用,别把新买的梳妆台摔了,那是给绵绵丫头买的,摔了你们两个蠢儿子也不能摔了它!秦君怀哥俩儿:.........得了,这是亲爹没错了。

院子里的周兰忍俊不禁,冲着苏韵挤眼睛,二弟妹,看看咱家老爷子,这是给小念找好小媳妇儿了。

苏韵笑眯眯,那可不是,大嫂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两家没闺女,就大姐家有,大姐嫁的又远,难得绵绵这孩子贴心,咱爸妈别提多喜欢这孩子了。

周兰听了直点头,可不是,她虽然没见过绵绵这姑娘,可这几年老爷子身子骨不好,苦药一碗接一碗的喝,不光味道不好,就是连饭也吃不进去。

一家子正着急呢,远在军区的苏绵绵听说了,求着苏老太在家里做了秋梨膏跟酸甜的山楂丸子,千里迢迢寄到京城来,还写了封信,说是给老爷子喝药甜嘴的。

本来一家子觉得这十岁小姑娘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吃呢,没想到老爷子尝了口,山楂丸酸甜可口,秋梨膏口味清甜,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是秋冬滋补秋安神的良品,尤其适合秦老爷子这样爱抽烟,又不喜欢喝水的老人家。

秦老爷子每次喝药前吃个山楂丸,药后再来一碗秋梨膏冲水喝,不光喝药不觉得苦,就连胃口也开了不少,一连喝了几个月,药也能吃下了,身子骨也养好了。

一家人喜出望外,秦老爷子更是觉得绵绵这孩子贴心,就跟亲孙女也没差。

不对,他老头子还没有亲孙女呢!嗨,都是自家两个兔崽子不争气,连个孙女也生不出来!秦老爷子就想认苏绵绵当干孙女,秦老太太也同意,后来不知道咋的,秦念红着脸跟二老说了什么话,二老高兴的哈哈大笑,这事儿也不提了,自此还是把老苏家的绵绵当成亲孙女疼,家里有啥好的,二老先想到的不是亲孙子,而是绵绵这孩子。

说起来,老秦家人都道,这是绵绵这孩子跟他们家有缘。

缘不缘分的,老苏家一家是不知道,腊月二十六,一家人大包小包坐上了背上京城的火车,宁远县到京城一千多公里,一家人坐了两天多的火车,随着火车的一声汽笛长鸣,总算是在腊月二十八傍晚抵达了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