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2◎后来青豆问吴会萍, 为什么这么上镜,是不是因为要给大哥看,所以这么精神。
吴会萍说,当时啥也没想, 只是紧张, 吓得忘了眨眼。
照片上的笑是青豆白天最后的一抹笑。
妈妈妹妹上车后, 她非常伤心。
还有啊,一百五没了, 她的安全感也没了。
青松笑她像被骗去卖血, 血抽掉了,钱没拿到。
青豆霜打茄子一样, 身心俱疲,坐在小凳上怔怔失神。
青松对相机很感兴趣, 我刚来小南城那阵四处找活,听说冲洗胶卷的废水里可以提炼出银, 我一听, 银是好东西, 就跟个朋友买了几个大盆, 沿街一家家照相馆搜罗废水, 还跟苗家人打听到了炼银的技术,当时吹牛说办成了搞个炼银厂, 结果......废弃定影液确实可以置换出银, 顾弈问,回本儿了吗?青松:赔得住桥洞去了。
这故事听得青豆要流泪, 结果两个男的哈哈大笑, 凑头研究该怎么炼银。
顾弈给青松捋:你听来的说法在化学上说得通, 用硫化钠把定影液的银沉淀为硫化银, 再在沉淀物里加入加热盐酸和过量铁粉,但是这样的银不纯。
就是不纯!青松一拍大腿,想着怎么没早点遇见顾弈。
顾弈眉头紧锁:你得用电解法。
青豆起身,往屋内走去。
这太阳,这对话,搅得人躁。
两人说了会,估计没炼成,又抓起了相机。
顾弈说:圆的是取景框,对,你眼睛看这个,能预计拍摄的景。
顾弈讲完,青松拿起相机跑进屋,将镜头对准青豆,逗她,来,豆儿,笑一个。
顾弈指了指快门:按这里。
按下去就是拍照。
青豆伸手挡,提醒程青松:你别乱拍,很贵的。
青松无所谓:一百五丢了,又不是这辈子丢了,来,笑一个。
哥给你拍一张。
你懂点事!青豆皱眉。
家里这么大笔巨款没了,哪里有心情拍照。
她刚还确认了一眼房梁,也不知道上吊够不够结实。
青松唇角一勾,看着取景框的眼睛轻轻一眯,只听咔嚓一声,距离青豆半臂距离的布帘快门迅速开合。
手感不错。
青松笑意放大,倒是青豆傻了。
她愣了一下,忙拽住顾弈的手:这是拍完了吗?她听见了拍照的声音。
顾弈忍俊不禁:拍完了。
青豆身体前倾,目瞪口呆,抓着顾弈的手忘了松。
而她被施了定身术的这一幕又被青松调皮地咔嚓了一下。
青豆至今拍过的七八张照片里,每一张都有钉子户酒窝,不管笑得多僵硬,这两颗重磅嘉宾必须入画。
她懊恨,刚刚都没笑,酒窝估计也没出来,完了......如此想着,青豆又看了眼房梁。
心彻底死了。
私房钱没了还倒欠一屁股债。
也不怪青豆消极,八十年代大家拍照都还停留在一种表演认知,要站在幕布景前,拿着一个与己无关的道具,摆出陶醉优雅的微笑,看向远方或直视前方,以一种近乎表演的形式记录下自己那刻的容貌。
就像女人们烫头发,每一个卷曲都要牢牢固定在头上,就像男人们腰间束的皮带扣,是绝对不能被上衣挡住的。
大家花的每一分钱,都要在表面上一眼能看到。
而随手拍的照片等于把钱扔水里!拍完青豆的这两张照片,那卷胶卷就拍完了。
青松让她放心,不会坑顾弈的。
这卷照片他拿去洗,算还顾弈三张照片的钱。
青豆两眼无神,无欲无求地躺倒在床上。
二哥走前,她小声问他:那个房子......程青松拍拍她的脑袋瓜:放心,不差你的150。
-一点多,吴会萍与青栀抵达南城汽车站。
青栀快九岁了,很聪明,她上回就有记路,虽然第一次买票磕磕绊绊,但二哥说了路在嘴边。
她跑了好几个地方,嘴巴又甜,顺利买到了票,得意洋洋地朝妈妈炫耀车票。
吴会萍买了六个馒头,想着娘俩一人一个。
青栀摇头,说她不要吃馒头,姐姐给我买了鸡蛋糕。
她亲眼看着那个鸡蛋糕蒸出来,黄澄澄软乎乎可漂亮了,南弁镇上都没有。
那你吃吧。
吴会萍吃完馒头,见她还在小口吃鸡蛋糕,便拉过她的斜挎包,准备把馒头放进去。
包的拉链是坏的,锯齿断了,只能拉到半截。
吴会萍透过那半敞的半截扫见一沓奇怪的不属于青栀的东西。
青栀终归是没把那剩下的半个鸡蛋糕吃完。
她被揍得嚎啕大哭,手下意识一挡,宝贝鸡蛋糕掉在了地上。
素素精心给她扎的辫子也在挣扎中散乱。
她还想留着这个辫子回去跟顾佳佳炫耀呢。
吴会萍打得手疼,气得大喘。
她质问青栀,为什么要拿姐姐的钱。
没看到青豆哭得那么难过吗?青栀哭得五官都皱了。
她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否认:没有,没有,我没有。
她以为说没有妈妈就不会打她了。
但脑子忘了再转一圈,说没有就是不老实,不老实当然还要挨打。
在青栀的记忆里,她挨过无数次打,这次是最狠的。
青栀哭的间隙里,吴会萍拨开钱,每一张都压得整整齐齐,边角抚平。
她数了数,一百五十六块七毛,还有五张本省的地方粮油票。
吴会萍微微发黄的眼珠转了好久,往车站的公用电话走。
她看了眼上面的字,不认识,但看得懂4分。
她想问打一次电话是不是4分,脚步踌躇,正在想这句话的普通话怎么说,窗口女人不耐烦的方言普通话就冒了出来:干嘛的!他们对乡下人,就是这样的。
而乡下人一被呵斥,就会本能地朝后缩——吴会萍往后退了退,又看了眼那个木牌子。
她心里骂那个管公用电话的女的狗眼看人低,骂青栀这个不成器的,又念着青豆还在伤心钱的事,一路揣着心事,晕车晕往宁城。
长途汽车嘎吱作响,过道被乘客随身捎带的各种蛇皮麻袋纸箱塞满。
有人带了海鲜,有人高跷臭脚,车内腥气熏天。
车上人恍如未闻,全在闭目打鼾,睡得不知何方,但怀里始终紧紧抱着贴身行李。
大家都知道一松手,下车不定还有没有了。
这年头小偷的手法出神入化。
吴会萍和青栀没有位置,她们缩着手脚,坐在车头一个勉强能坐人的地方。
屁股下,汽车引擎盖逐渐发热发烫,旁边一老汉还在抽着呛人的烟,状况十分难受,却是长途汽车的常态。
青栀哭睡着了,醒来发现身上湿的,她以为是汗,一摸才发现是呕吐物。
吴会萍没地方吐,又不挨窗,憋着没说。
就连吐的动静都隐在了引擎盖的声响里。
青栀难过地摸摸妈妈的脸,娘......吴会萍听见微弱的呼唤,没精打采地掀开眼皮,又合上了。
她晕恍惚了。
青栀见吴会萍难受,想给她吃鸡蛋糕,摸摸包,只有馒头,这才想到,那半个省下的鸡蛋糕候车的时候掉了。
青栀于是从口袋掏出栀子花,送到吴会萍鼻子底下。
娘,闻闻。
她掏出毛巾,给吴会萍擦拭嘴边的米粒。
吴会萍没睁眼,皱着眉头:嗯?是栀子花儿。
吴会萍眉眼舒展,牵起唇角:嗯。
浑浊恶臭的蒸笼空间里,她闻见了一股奶呼呼的香味。
原来这就是栀子花。
今天是她是第一次闻见,真香。
村里没有栀子花,所以吴会萍没见过。
这花儿是城里回来的二姐说的。
二姐说,那是一种很香很美的花,香得想把脸埋进去。
怀青栀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是个女儿,肚皮小小圆圆,她想,要是个女儿,就叫青栀。
在她的脑海中,栀子花是青色的。
没想到是白色的。
怎么是白色的呢,白色不吉利啊。
但她还是笑了。
这花儿真香,真香,太香了。
比她告诉二姐生孩子时闻见的栀子花还要香。
她疲惫地扯开紧合的嘴唇,低低挤出声音:栀子,你要听话。
青栀赶紧认错,老老实实道:娘,俺知道了。
-青松跟顾弈拿着相机,正要去照相馆洗照片,经过副食店,李阿姨叫住了他:青松,你电话。
他牵起唇角,接过听筒:喂?青松算好时间,娘俩到宁城刚好太阳落山。
他让吴会萍到了宁城找个公用电话打给他,报个平安。
吴会萍当时嘴硬说走不丢的,报什么报。
没想到真的打来了电话。
哥,俺错了。
青栀哭哑的声音传了过来。
怎么了?到宁城了吗?他皱眉。
到了到了,那个......那个......青栀吓得说不清楚。
旁边的吴会萍急了,怕浪费时间要多收钱,接过电话赶紧说,那一百五十块钱......就跟豆子说我拿的,让她别哭了。
打电话打得跟打电报似的,说完就火急火燎挂了。
青松垂眸,听筒在指尖利落地一转,挂回了拨盘电话机上。
再回头,他已敛去无奈神色,云淡风轻冲顾弈一笑,走,洗照片去。
-一下午,青豆都没看见素素。
她记得拍照的时候,孟庭翘班回来带素素和于婷婷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干吗了。
于婷婷是于雨霖和孟庭的女儿,这丫头有点随妈妈,才七岁就鬼精鬼精的。
她第一次看见素素一张肖似孟庭的脸蛋,立马品出了猫腻,一直朝素素摆脸色。
青豆还不知道素素昨天直面于雨霖后怎么说,他容她吗?她会回去吗?她有点好奇,又有点伤心。
难受得像有人卡住她的嗓子眼。
青豆纤细的脚杆支着略显宽大的裤管儿,前后荡着,漫无目的在石板路上来来去去。
夕阳晚风把河面吹出幔帐的褶皱,也吹皱了她的眉心。
看了会落日,素素不在,二哥不在,妈妈妹妹不在,之前挤满温暖的小屋子又安静得能听见寂寞的回声了。
青豆本想预习功课,但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于是拉开抽屉,第一次翻起了那本缺页的《饮马流花河》。
天黑时分,青松买了点猪耳朵回来,吆喝了一声:豆儿!用膳!青豆赶紧端出凉粥,青松嫌屋里热,端了张方凳在院子里吃完晚饭。
这锅粥是素素早上给她煮的糖粥。
红糖白糖贵,大家煮粥都放糖精,所以不管是白粥还是糖粥,外观上分辨不出来。
青松一口猪耳朵送入口中,筷子快捣,就着咸口喂进了一大口糖粥。
他毫无准备的被齁到了,眉头皱得十分难受。
青豆白他一眼,哼了一声,继续吃自己的酸豇豆。
青松失笑,快速吃完揉揉青豆的脑袋,说他走了,今晚不回来了,让青豆和素素别挤一张床,天热。
青豆问:又住六子哥那里?他本来不想说的,又架不住分享的喜悦。
他点点青豆的眉心,神秘兮兮地说:去见你嫂子。
青豆又惊又喜,来不及多问,他已经侧身穿过那爿院门,灵活地消失在夜色。
青松常去外地进货,经常夜不归宿,所以青豆没有怀疑过。
这刻想来,天哪,莫不是她早就有嫂子了,只是二哥瞒她?青豆想想,最近确实有好多女人用的东西,什么洗发水,什么花手绢,就说呢,他怎么突然对妹子这么贴心。
青豆翻两页书,想想嫂子,翻两页书,想想素素,翻两页书,想想妈妈,翻两页书......又想到了一百五。
哎,二哥什么时候回来啊,别一走又是好几天,她现在身上只有一毛五分钱。
她突然陷入缺钱的惊恐,脑海里迅速冒出对策:明天要是程青松还不回来,她就去六子哥那里,问他借点钱,要么就问家属院里的阿姨借,她有点信誉的,不至于会饿死。
心里想着,手上已经在反射动作了。
青豆下意识摸到了床板,指尖往里一探,熟悉又陌生的触感回来了。
咦?青豆把书一扔,迅速蹲下身拉起床板——缝隙里压着两张纸/钞,一张灰蓝色的一百和一张菜绿色的五十。
两张整钞。
是一百五,却不是她的一百五。
她的那一沓是一百五十六块,里面还夹了几毛钱零钱和五张粮油票。
有零有整,最大票面不过二十元,绝不是这么利落簇新的一百五。
青豆捏着这一百五,愣了好久。
这一百五虽然存得漫长,但并不艰难。
二哥大方,两手漏财,虽然不挣大钱,但是钱一进一出非常快。
他挣到钱的时候,会给她很多生活费。
要是钱是酒后给的,他酒醒了还会给一回。
青豆只要在后方接住,每天叠叠点点,就能攒很多钱。
孟庭吓唬过她,说别看你二哥现在宠你,以后有了嫂子,你们就是两家人了。
青豆嘴上不信,实际有在做储蓄。
虎子一直很羡慕她。
他盼着长大,说他想有钱。
普天之下,他最崇拜孔方兄。
青豆问他,要钱干吗?虎子切了一声:你不懂,你哥对你好,你要什么都有,我连块糖都没。
才不是呢。
青豆吃块糖也要不舍好久。
就算有求必应,她也不是随便请求的人。
从二哥兜里掏铜子儿,她可舍不得。
宁可自己少吃块糖。
捏着这失而复得的一百五,青豆想了好多。
过了好会儿,她的酒窝后知后觉漾了出来。
时间已过八点,于家把门关了。
青豆走到院子中央,往二楼望,孟庭房间的灯亮着。
刚刚青豆和二哥吃饭,孟庭跟他们在院子里打了声招呼,手边牵着于婷婷,但没有素素。
素素去哪儿了?她把钱放回来又走了吗?院门是四爿木门拼接而成的老门。
青豆扶上木门,搬了一块往边上一靠,刚探出头,就看见了门外踱步的罗素素。
她的麻花解了,现在是两条散乱粗长的卷发。
两人眼神一对,均有局促闪过,青豆率先挤出酒窝:我找你呢!就说你怎么没回来!干嘛呢!她伸手把素素往里拉,一边阖门一边絮叨,我还往孟阿姨房里看,想着你怎么没下来睡......青豆心虚话很多。
她牵着素素的手往里:我二哥下午给我拍了两张照,气死我了。
素素接过她的话:又拍了?是用顾弈的相机吗?是啊,青豆蹙起秀眉,他对着我的脸瞎按,心疼死我了。
哈哈哈哈。
素素大笑。
哎呀,我刚一边看书一边等你。
青豆赶紧衔接上气口,一点不让场面冷掉,哦,我在看那本缺页的书。
蛮好看的。
素素说:那本你很久没看呢。
青豆说:是啊,因为缺页,其实接下去也能看懂。
她们一直说话。
洗漱也粘在一块。
毛巾捂上脸,有微微灼痛,青豆想提一句,又咽了下去,赶紧揭开毛巾,继续讲话。
她没有提白天哭的事。
她们话没停,先猜二哥找了个什么样的嫂子,又说到顾弈人真好,居然这么大方,真是个好男人。
青豆顺着素素的玩笑说,嗯,以后考虑嫁他。
到无话可说的时候,青豆给素素讲起了《饮马流花河》的故事。
她只看了前半段,讲完她心痒,麻溜爬起来看后半本。
素素累了,先还笑她书呆子,很快没了声,沉沉跌进梦中。
青豆熬了小半宿,把《饮马流花河》翻完了。
她合上书,起身抻腰,电筒扫到上铺,素素的嘴角挂着甜如糖粥的笑。
应该是个好梦吧。
她第一次知道,拦腰看故事,也不影响了解一本书。
也许,一本书足够精彩,足够投缘,缺一点也不碍事,被修改也无损独特。
作者有话说:是顾弈,博弈的弈不是神采奕奕的奕【本章24小时内正分留言全部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