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娶悦 >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七章 重返洛阳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七章 重返洛阳

2025-03-22 06:57:37

其实,我多少还是猜对了一些。

阴明珠这次回汝州,确实是来清算旧账的。

她是带着姑爷和刚刚满月的儿子来郑重感谢我娘,要偿还我娘的恩情账。

她说得很真诚,若不是我娘,她可能真的就吊死在侯府闺房中了,哪里还能嫁得如意郎君,抱上大胖儿子?直到这时听阴明珠讲述,我才知道我娘当时是怎么劝她出嫁的。

当日我娘救下她后,她就冲我娘咆哮,骂我娘不该救她来着。

我娘没有过多劝慰,只是告诉她:想死很容易,你若是一心求死,不如嫁去耿家再死,也能给娘家省下一副棺木,替阴家其他那些未出嫁的女儿留些颜面。

话说得这般直接,阴明珠当时就被震住了。

她还没弄清我娘的身份,一时间竟不敢哭闹了。

待她平静下来,我娘就承诺说一定替她去耿家走一趟,看看耿家姑爷的脾性模样。

若是耿姑爷真的象下人传说的那般凶煞,她还可以选择入庵修行,未必一定要以死才能拒婚。

这边稳住了阴明珠的情绪,我娘还真的乔装成送菜的婆子,潜入耿家去摸底调查了一番。

了解到下人的传言并不属实,耿夔当年一刀劈下的不是下人的头,而是夜里潜进耿家院子偷盗并砍伤了耿老夫人的贼人。

我娘亲眼目睹了耿夔耐心细致照料瘫痪在床的耿家奶奶,便知道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好男儿。

我娘把这些情况仔细告诉阴明珠后,又加了一番掏心掏肺的劝说,阴明珠慢慢就接受了出嫁耿家的事。

当她怀着几分猜疑嫁入耿家后,发现我娘所言不虚,耿夔待她极好,知冷知热,体贴呵护,她对我娘便心存了感激。

本来婚后三月她就想来致谢,结果大夫诊断出她怀孕了。

于是,这份感谢便拖到了现如今的孩子满月。

明珠以死拒婚的事,我虽耳闻了一些,却不知道原来这般凶险。

待阴明珠说完,耿夔肃容起身,对着我娘大揖了一礼道:耿夔谢谢苏家婶婶恩德,若不是你一心劝和,怎能有我一家三口今日的幸福。

我娘忙忙要起身回礼。

那边程素却摁在我娘肩头道:苏家嫂子,这个礼,无论如何你也得受了。

没有你,哪有他们一家子的今天?说起来,当日若不是路上巧遇苏家娘子,我这把老骨头只怕早也散??!背汤戏蛉艘哺锌????p>  待耿夔礼毕回坐,阴明珠突然发问道:我以死拒婚的事,你怎么知晓?耿夔这才发现自己刚才言有所失,笑着想要掩饰,阴明珠却不肯放过。

无奈之下,耿夔只得从实招来:他仰慕阴明珠已久,定亲后就恨不得马上娶她过门。

为了慰藉思慕之苦,他安插了探子进阴府打探阴明珠的举动。

安插了探子?!阴明珠脸色一冷。

耿夔尴尬笑道:其实,也就是几个破小孩罢了。

他们也没给我打探到多少有价值的情报……不会是邓家和窦家的那几位小公子吧?阴明珠的脸色有了些松动。

耿夔连连点头:夫人果然明察秋毫。

自此,我就更清楚了,原来那个小白脸是替耿夔打探消息的奸细!难怪我会在阴明珠的院子里遇到他,难怪我们打架时新姑爷耿夔会停下仪式来劝阻。

阴明珠和耿夔夫妇郑重感谢了我娘后,程老夫人就宣布开饭。

饭桌上,大家都兴致高昂的聆听阴明珠讲述她在耿家的幸福生活,而耿夔则一直含笑望着她,眼神中带着几分宠溺。

阴明珠不时回他一抹含笑的眼波。

这幅眉来眼去的恩爱模样,让程老夫人和程素见了,笑得都合不拢嘴来。

阴明珠夫妇的致谢,其实是我娘变更职业的一个引子。

晚饭后,我娘在灯烛下检查我女红课的作业。

我猜测可能是教女红的师傅打了小报告,否则我娘也不会这般认真仔细的查我作业。

你绣的这也叫牡丹?我娘拿着我才绣了指甲盖大小的花绷子问我。

我把课外时间都用去研究烹饪了,这飞针走线的作业自然是没有完成。

见我娘脸上有些怒气,我赶紧垂首道:这只是牡丹花瓣。

我娘脸色一暗,正要冲我发作,程素就在春娥陪伴下,来到了我和我娘住的厢房门口。

悦儿都开始学女红了?满脸堆笑的程素大方走进屋来。

我娘的脸色被迫晴朗起来:亏得老夫人恩准,让她跟着府上的小姐们在家塾里混呢。

悦儿伶俐乖巧,想必学得不错。

程素拿过我娘手里的花绷子,前后翻转看了几眼,点评道:虽说还没绣成形,不过这针脚平整密实,功底还是在的。

听程素夸赞了我几句,我娘的脸色好看多了,这才拎起桌上的陶壶给程素和春娥倒茶:夫人亲自过来,是有什么事要吩咐我么?是有件事要跟苏家嫂子商量。

程素在桌前坐下来,作出一副要长谈的模样。

你去那边灯下先绣着,等会儿我再检查。

我娘把花绷子递给我,打发我到一边儿去。

我就老老实实的坐在蜡灯下埋头补作业,但一双耳朵却还留在木桌前。

程素开口就说明了来意,她是来请我娘跟她回洛阳的。

两个月前,阴识的大夫人因病去逝,程素便被扶为正妻。

如今,侯府上下一应家事,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如今管家的那帮仆从,还都是大夫人一手培植的,没有程素用得称心的人。

这次阴明珠提说回汝州来谢恩,她便动了心思,想请我娘去侯府协助她管家。

她早先直接跟程老夫人提说要人,程老夫人却说我娘不是程家的奴仆,她没有资格决定我娘的去留。

因此,程素便亲自赶来邀请我娘。

为了说服我娘去洛阳,程素把我的安排也都想好了。

她说她与安丰侯窦融的夫人关系亲密,窦家有好几个小姐年纪与我一般大小,家里专门为小姐们办了个家学,请的老师名盛京师,开设的课程更是琴棋书画样样俱全,比程家的家塾好了不知多少倍。

只要我娘去了洛阳,她便送我去窦家学堂入学。

听到这里,我就在心里念叨:不要答应她!侯府里不但没有好玩的伙伴,在那边说话做事还都有好多规矩限制,哪有汝州程家这般的自在舒适?谁知,等我把手里的线头拉到头再转回身去,就看见我娘点头同意了。

我知道,这是一定因为徐妈的缘故。

我娘不愿和她在暗地里作毫无价值的争夺消磨,所以选择了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