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揭破

2025-03-25 15:42:38

朱翰之听完手下的报告,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吩咐底下人,都给我警醒些,在京龘城多年的布置就看这一遭了,可别露出马脚来,功亏一匮。

公子放心,都不是新手了,哪会不知道事情轻重?那手下笑道,离家几年,就看这一回了,便是死了也不能出任何差错!朱翰之点头:好,那就传信宫里的耳目,动手吧。

是!手下退了出去,却有人来报说:公子,章家三姑娘求见。

她来了?朱翰之猛地站起身,往门口走了两步又停下,定了定神,缓声吩咐:请她进来吧。

自己却迅速走到多宝隔前,从一本厚厚的书里取了个瓶子出来。

不一会儿门开了,明鸾走了进来。

朱翰之本来还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站在多宝隔边摆弄上头的花瓶,一转眼望过去,差点没把瓶子给摔了。

明鸾今天穿了一身新做的月白绫子袄,下头系着靛蓝色百褶裙,裙上用颜色相近的蜡染布做了一圈裙襕,一头黑鸦鸦的好发整整齐齐地绾成双鬟,鬓边还别了一朵深蓝色的小绢花,其余一应银耳坠、银手镯俱全,虽然衣着素淡,显然是个守孝的模样,却很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度,跟过去乡下丫头判若两人,倒突显出几分遗传自生母的清秀来。

加上她身量高,随着年岁渐长,身材也不再瘦削平板了,直直地站在那里,玉立亭亭,朱翰之这方惊觉,原来曾经的野丫头已经长成豆蔻少女了。

他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耳根发热,又醒觉自己盯对方盯得有些久了,忙重新摆出若无其事的表情,将手中的花瓶放回原位,方才转身转回到桌边,露出温和亲切又彬彬有礼的优雅笑容:你来了?可是有事找我?明鸾此番前来,是到祖父与母亲面前报备过的,用的是向朱翰之道谢的借口,因此特地被母亲逼着硬是穿上了这么一套服饰,正有些不自在呢,听见朱翰之一脸没事人儿似的问这话,脸上还挂着那熟悉的伤疤,偏偏颜色比前几个月见时还要演些许,心中越发笃定,差点儿就忍不住要开口质问了。

只是她还没忘记自己的真正来意,勉强忍住气,板着脸说:广安王殿下架子越发大了,没事都不能找你了呢,可是打扰了你的正事?朱翰之心下觉得有些不对,忙笑道:怎么会呢?我不过就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别的意思。

又问,这几日在后头村子住着可好?姨祖父身体没事吧?我正想着去看望一下他老人家呢,偏又腾不出时间来。

明鸾盯了他一眼:是么?我祖父也说呢,我们一家子迁回京龘城,住了这么久了,一直多得殿下照应,早有心要向你道谢的,可惜你贵人事忙,从来都抽不出空来见他一见。

从前住一个庄子都没时间,现在不住在一起了,自然更没时间了。

因此才特地让我走这一趟,叫我向殿下道谢呢!朱翰之越发觉得不安:三表妹,可是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你……你别这样阴阳怪气地说话……我哪里阴阳怪气了?你这是怪我礼数不周到?明鸾斜眼睨他。

朱翰之不吭声了,若论正经礼数,自然是不周到的,但他不想在这时候惹明鸾不高兴,难得小丫头打扮得这么好看来找他,把人气走了,他可就看不到了。

于是他只是说:我知道你如今心情不好,三表叔的事我也听说了,实在遗憾得很,三表妹还请节哀。

明鸾低头抿了抿唇,觉得自己一味说话冲也不是办法,还是要冷静下来,把事情问明白才行,便又忍了忍,换了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对朱翰之说:上回见面时,差点忘了向你道谢,若不是你出手弄了个假赦令将我祖父他们带回来,大伯父那事儿一出,家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朱翰之忙道:快别说了,我本来是一心想救你们出来的,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竟把你丢在那儿了,底下人做事也不经心,竟不等你一等,若不是还有个卞副使,你一个孤女,若有个三长两短的,岂不是叫我……顿了顿,岂不是叫人心里难受么?明鸾撇嘴道: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二姐姐私下也埋怨过我。

但那时候我又不知道你会派人来,整天听着外头的风声不妙,总要想个法子自救才是。

你派的人去之前,我已经把二伯父的调令弄到手了,若不是我父亲自作主张去押军粮,早就能把全家搬到广州去了,到时候就算真的出事,广州是大港,水陆交通都发达的,要跑也容易。

你们多半嫌我多事,跑来跑去的,反而跟你们错过了,但你细心想想,你又没说你的人会来,我本是不知道的,又哪里晓得后头的事?朱翰之放柔了声音:我当日说过,一定会回去救你们,就绝不会食言。

明鸾有些不以为然:话虽如此,但要我乖乖待着等别人来救,那是万万不能的。

谁知道你会不会回来?又来不来得及?朱翰之有些扭捏:你不相信我吧?明鸾瞥了他一眼,很想顺口回答一句相信,但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她真能相信他吗?想到这里,她索性心一横,走近几步,盯着他的脸问:那天离得远,你脸上又蒙了布,我也就没仔细瞧,今日一看,你脸上的疤痕好象比先前在德庆时颜色又深了些,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一直在擦药么?怎么不但不见好,反而伤势加重了呢?朱翰之有些心虚,猜想是自己仓促之下没注意药粉和水的比倒,以至于颜色调深了,却又不能实话实说,只能笑道:我的伤已经好多了,兴许是近来累了些,因此伤势有些反复,回头我会请大夫好生医治的,你就放心吧。

是吗?明鸾紧紧盯着他,忽然又走近一步,飞快地伸出手去碰他的疤痕。

朱翰之一惊,还未来得及后退,便感觉到脸颊上皮肤一痛,耳边传来嘶声。

他心一沉,便知道不好。

以前他在德庆时,是用了特制的药水将疤痕紧紧粘在皮肤上的,除非在水里泡得久了才会有所松动,否则绝不会脱落。

但他如今在京龘城,为了行事方便,是绝不会往脸上贴这东西的,方才匆忙贴了,原想着不过是见一见明鸾,蒙混过去就好,不上药水也不打紧,却没想到会穿帮。

看着明鸾手里拿着一小块疤皮,面无表情地望着自己,他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哪里露了破绽。

他低声问:你什么时候发觉的?早上我在村口发现几个孩子拿着一瓶奇怪的药粉玩闹,其中一个说那是他家哥哥小心收起来的宝贝,他好不容易才偷出来的。

他当着众人的面就用那药粉在脸上弄出了疤痕,一会儿变个模样,哄得周围的孩子一愣一愣的。

明鸾自嘲地笑笑,我在德庆跟你朝夕相对,居然完全没发现,真是惭愧。

那时候你怎么可能发现呢?朱翰之叹了口气,我那时候用了药水将疤痕紧紧贴在脸上,即便你用力去撕,也是撕不下来的,反倒有可能把我弄得鲜血淋漓。

只因我到了京龘城后,平日并不贴这个,仓促之下才露了破绽罢了。

他看向明鸾,诚恳地道:我真不是有意瞒你的。

当日南下广东时,我本来是不贴这个的,偏偏在梅岭上遇见了郭钊。

他从前见过我,我怕会叫他认出来,才贴了这个。

后来在广州码头上又再遇见他,我担心这样迟早会叫他认出来,便索性一直贴着这个了。

我那时候就想,等到日后在京龘城重逢,我一定会跟你……还有你家人说实话,再向姨祖父赔不是的。

明鸾听得鼻头一酸,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只是强忍着:现在我们在京龘城重逢了,你还是不愿意跟我说实话吗?我现在说的就是实话!朱翰之有些急了,是真的!我真不是有意瞒你,当初这么做,完全是担心会叫郭钊认出来……那你为什么不在德庆跟我们说实话?!明鸾打断了他的辩解,郭钊又没来我们家,你到我家里跟祖父他们说别后经历时,为什么不露出你这张脸来?!你还特地跟他们说,被太囘子妃那一把火烧得多严重,整个人都毁容了!朱翰之张张嘴,沉默了。

明鸾却不打算就此罢休,反而继续上前逼问:你得知太孙的消息后,就忙忙赶了过来,又说燕王就盼着太孙回去呢,因为有了太孙,他就出师有名了!我那时不 曾细想,现在回头看,就觉得你的举动不寻常。

你在燕王府住了这么多年,燕王又不知道太孙还活着,他要是打算起兵,想要一个名头,你不也是悼仁太囘子的儿子 吗?在谁也不知道嫡子还活着的情况下,庶子为什么不能继位?你的解释是,因为你破了相,古往今来就没有破相的皇子皇孙登基为帝的,因此我祖父、伯父他们也 完全没怀疑,还帮着劝太孙回去跟燕王合作。

可是,你根本就没有破相!这个理由完全不成囘立,那你在不知道太孙还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肯替燕王做那个名 头?!朱翰之脸色微微发白,仍旧沉默不语。

明鸾深吸一口气:你其实是知道的吧?如果无利可图,燕王怎么 可能帮太孙夺回江山?造囘反是要拿着脑袋去拼的!就算他本人大公无私,对先帝忠心耿耿,可他手下的人呢?他手下的兵呢?谁都不是傻子!难道他们拼上性命, 就是为了让一个陌生的太孙登上皇位,然后他们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继续做藩王和藩王臣属?!若是他们心怀大志,等太孙没有用处了,又会有什么下场?你就 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不肯答应的吧?燕王即便心急,也不好强迫你,免得你不肯与他配合,反坏了他的事。

正好在这时候,我大伯娘送了信过去,告知太孙的 下落,正中你与燕王下怀!朱翰之低声道:我没有跟他明说,但他心知肚明。

跟太孙相比,我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嫌我太精明了,不好掌控。

明鸾长吁一口气,坐倒在身旁的圆凳上:果然是这样……虽然不知道燕王在举事成功后,会用什么办法得到皇位,又免受舆论非议,但那个位子……就是烫手的山芋!朱翰之扭开头:只要太孙知趣,不会伤了他性命的。

你用不着替他担心。

我为什么要替他担心?明鸾瞪他,你以为我生气的是什么?!当日太孙北上,我祖父是出过力的!在他和我二伯父的心里,始终认为太孙才是正统皇位继承 人!虽然他们也曾怀疑过,燕王冒了这么大风险,未必愿意大权旁落,但也顶多就是担心他会以摄政的名义揽权而已,他的血统远了些,想要坐上那个位置,反对的 声音太大,还不如抛开虚名,让太孙坐在皇位上,他怀抱大权来得实惠。

没想到燕王想的居然会是……她咬咬唇,我问你,如果到时候……他会怎么处置我祖父他 们?!朱翰之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你不必担心,他是个再聪明不过的人了,自然会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绝不会让姨祖父生气的,更不会对你们家做什么。

章家大表叔早就投诚于他了,又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哪怕是看在大表叔份上,他也会厚待章家人。

明鸾松口气之余,又盯向了朱翰之:那你呢?如果说燕王想要的只是实权,那你身为皇帝的弟弟还能活得滋润,可现在他想要的却是皇位,就算能厚待太孙,那 你又怎么样?你也是有继承权的皇族子弟吧?她看了看四周,你放着北平的安乐日子不过,跑到京龘城来潜伏,想必是肩负着什么重要任务。

你这么卖力,又是 为了什么?朱翰之苦笑一声:还能为什么?自然是为了以后的好日子。

你放心,燕王不会疑我。

我若对那个位子有兴趣,早就答应他了,又怎会等到太孙出现?明鸾不以为然:你若是觉得那个位子是烫手山芋,就算再想坐也不会答应的,但有太孙在前面挡着,又不一样了。

等把江山打了下来,风险全都没有了,你还会是这样的想法吗?我的想法是不会变的。

朱翰之淡淡地道,那个位子不是一般人能坐的,坐上去的人,要牺牲的太多了。

我自小看着父亲为了那个位子呕心沥血,实在不想重蹈他的覆辙。

说罢又苦笑,父亲一直致力于教导我做个视权势如浮云的富贵闲人,现下看来,他教导得还是很成功的。

明鸾撇了撇嘴,问了另一个问题:太孙一直相信你,如果他知道了真相……你要怎么面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