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隐患

2025-03-25 15:42:38

这么说来,老爷子倒还看得开,没打算将燕王的那点子小心思闹大?朱翰之对着自个儿费了心思弄来讨章寂欢心的画眉吹了声口哨,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地问着,但身体却绷得紧紧的,心下惴惴。

明鸾没有留意这么多,只是有些嫌弃地离他远了两步,挥挥手扇走画眉鸟扑腾翅膀扇起的灰尘,道:哪儿能闹大呢?要真闹大了,一旦皇上提防燕王,坏了燕王的计划,大伯父就要倒霉,将来燕王登基后我们家也没好果子吃;如果皇上对燕王毫无怀疑,我大伯父同样要倒霉,连祖父都会担上挑拨离间天家骨肉的嫌疑。

祖父虽然年纪大了,还没老糊涂,这种事怎么可能会做?朱翰之的身体顿时放松了许多,笑道:我原以为他老人家会看不惯这种事,忍不住闹起来的。

明鸾不以为然:父亲是对太祖皇帝、承兴先帝还有悼仁太子亲近,若是为了保全他们的血脉,保全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他大概连性命都能舍弃。

但如果只是为了当今皇上的宝座,倒是未必。

从前咱们家刚把当时还是太孙的皇上接到德庆的时候,祖父就曾劝过他,别再搭理大伯娘那些胡话了,咱们没能力打倒建文帝,为他夺回皇位,所以他只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好。

我们章家当时境况已经有了好转,多养他们主仆两个是没问题的,吃穿都不用愁,他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爱闲着就闲着,先好好补一补,把在东莞那几年亏掉的身体养好了再说。

如果不是大伯娘秘密送了信去北边,你和吕先生来接他了,大概他这辈子就是这么过下去了。

所以,就算他现在做了皇帝。

有人觊觎他的宝座,我祖父也更在乎他的性命,而不是他的权势。

朱翰之恍然:我明白了,因为你后来向姨祖父透露了燕王叔不会加害皇上的意思。

因此他老人家才会闭上嘴巴?明鸾耸耸肩,又问他:你不会哄我吧?燕王不会用流血逼宫之类的手段夺皇位吧?朱翰之哂道:你也太小看他了。

他都做到今日这一步了,早对皇上下了无数水磨功夫,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皇上能心甘情愿地主动让位,若还要用那等手段,先前的功夫岂不是白费了?他的名声也不好听,这位子更难坐稳。

你就安心吧!明鸾还是不能安心:那皇帝让出宝座之后。

他会不会给皇帝弄个什么病啊意外啊之类的,彻底绝了后患?朱翰之诧异地上下打量明鸾一番,笑道:瞧不出来呀,三表妹,原来你是个杀伐决断之人……明鸾啐他一口,打断了他的话:少给我油嘴滑舌!快说实话!朱翰之摊摊手:这种事谁知道?不过我料想他那般精明,即便真要除后患,也不会叫人发现破绽的。

而且不会一得到皇位就动手。

我那哥哥,起码还要再活好几年呢。

至于几年后如何,我就说不准了。

谁都不知道他会不会生病。

会不会病死,又或者哪天骑马出门游玩时会不会摔下来,把自己摔死了。

明鸾略安心了些,虽然朱文至如果死了有些可怜,可那是他不知道提防人,又不如人家那么有本事,好歹也算是享了几年皇帝的福,比一辈子困在海边小渔村或是山区小屋里强多了。

最关键的是,他不管是死是活,都不会再影响到章家。

但她马上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面露担忧:对了,皇上现在准备立后了,那要是将来有了儿子,那怎么办?就算他甘心让燕王做皇帝,他儿子呢?他孙子呢?他老婆的娘家人呢?到时候还是要有一番争斗的吧?朱翰之挑挑眉:你今儿是怎么了?你在担心他?他皱了皱眉,板起脸道:你不如先担心我吧。

我跟他一般年纪,只小了几个月,可他都要立后了,我还不知道几时才能把老婆娶回家呢。

明鸾又啐他,脸也红了:你再口花花调戏我,当心我去向祖父告状,让他禁止你再登咱们南乡侯府的大门!别!朱翰之讨好地连连作揖:是我错了,好妹妹,你别跟姨祖父说去。

我这不是吃醋么?明鸾抿嘴忍住笑意,眼睛瞟向别的方向,就是不看他:这有什么醋好吃的?你这说法真奇怪。

一点都不奇怪。

我就站在你面前呢,你要担心,怎么不担心我,却一味地问我哥哥的事儿?朱翰之伸手一拍鸟笼子,吓得里头那只画眉扑腾乱飞,可就是飞不出笼子,只能尖叫不停。

明鸾抬袖捂了鼻子躲开一丈有余: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瞧这漫天的鸟毛!朱翰之嘻嘻笑着,有些心虚地看了看那画眉,迅速离了鸟笼子,凑到明鸾身边赔不是:我这不是一时糊涂么……好妹妹,你别恼。

明鸾看他这无赖的模样,没好气地白他一眼,瞥见不远处葛嬷嬷的身影晃了一下,忙收敛了些。

葛嬷嬷是祖母常氏在世时的陪房,前不久由陈宏送回章家,如今就在正院里当差管事,今日是因为朱翰之来了,章寂不愿拘着他们小儿女说话,却又担心他们年轻不懂事,就派了葛嬷嬷远远地看着。

虽然明鸾知道她听不见自己和朱翰之说什么,但处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心里还是有些别扭。

她压低了声音:你给我正经些!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飞醋,你也要吃?我担心的还是你。

要知道,皇上要是有子嗣,这以后的皇位更迭就说不清了,就算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皇子皇孙们都是深明大义知进退的,也难保燕王的后代有人防心太重,想要真正斩草除根。

我觉得,燕王要是真的考虑得这么周全,只怕也不会给自己的后人留下这么一个隐患吧?如果当今皇上没有儿子,那一切就好办了,不过这么一来,又有一个危险……等一等!朱翰之打断了她的话你说什么?他这一句虽是问句。

但显然没有让明鸾回答的意思,他只是低头在那里沉思片刻,就仿佛想通了什么似的,自嘲地笑笑:这话确实有道理。

而且说不定……他已经这么干了。

明鸾讶然:你说什么?先前北平大军南下时,在徐州,皇上和燕王叔不是遇刺了么?朱翰之小声道那一回皇上受了伤,为了能早日康复,不妨碍大军日程,曾叫大夫下过猛药。

原想着没什么要紧的。

但胡四海事后抱怨过几回,说在徐州当地寻的那个大夫是空有虚名,用的都是虎狼药,皇上在南边的时候身体有所亏损,虽养了些时日,底子到底比别人薄些,受不住药力,恐怕有后患呢。

他笑了笑。

据说那大夫自知罪孽深重,没两日就逃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明鸾张大了嘴。

但很快合了起来:燕王既然是个杀伐决断之人,想必不会留下破绽。

顿了顿,她看向朱翰之:如果皇上真的生不出儿子来,要让位时,阻力大概也会小些,不过这么一来,你就危险了。

你是皇上亲弟弟,万一到时候有人拿过继什么的说事儿,燕王能饶过你?朱翰之摊开双手道:谁会提过继呢?就算要过继,也是从别的藩王子嗣里挑。

你可别忘了,我如今不是皇帝的弟弟,只是个远支宗室,是仗着些许拥立之功才得了爵位的可怜虫。

燕王叔为何要防着我?明鸾哂道:这话只好拿去哄外人罢了。

知道你真实身份的人不少,你就这么有把握,当他们发现皇帝没法生孩子时。

真不会打上你的主意?要是担心身份什么的,大可以把你的孩子放到别的藩王名下,借用别人的名义过继到皇家。

我告诉你,你最好上点心,把这点隐患也给我去掉!朱翰之凑近了她:说得也是,不能让三表妹担心,毕竟我的孩子你也有份……话音未落,就被明鸾一巴掌将脸推开二尺远:你敢再说这种话,我就叫你尝尝我叫人新打的柴刀!朱翰之立时退开三步,干笑问:你……你怎么还叫人打柴刀?瞧你吓得这怂样儿!明鸾轻蔑地哼哼两声,我现在日子过得充实,每天除了陪祖父,陪弟弟们读书,跟母亲、四婶和二姐她们聊天,学些礼仪规矩啥啥的,还要帮母亲打理家务。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一天的时间这么长,我又不用出门做客,也不必靠绣花女红打发时间,有了空闲,就叫人做了箭靶,每天练一会儿射箭,再请四叔教我两套刀法,锻炼身体。

因为我用一般的大刀总觉得不顺手,还是叫人弄了把柴刀来,才耍得高兴了。

不过我怕弟弟们常来找我,会被那柴刀割伤了,就叫人打了把不开刃的柴刀来。

原来是不开刃的!朱翰之松了口气,又重新露出笑脸:三表妹早说呀,吓得我……话未说完,就觉得这种说法显得自己太过怯懦了,忙又改口:三表妹想得真周到,我也觉得,姑娘家练刀法什么的,就是耍来高兴的,有个兵器样子就行,用不着真能伤人……明鸾捂嘴偷笑,才嗔道:你又哄我了。

你对上几个粗壮大汉都未必害怕,哪里是真的怕了我的三脚猫工夫?我要真拿柴刀砍你,一定会被你连刀都夺了去。

你装模作样的,不过是为了哄我高兴而已。

朱翰之笑了笑:不是哄你高兴,我是真害怕。

要是对上别人,我自然是要使全力把人打倒的,但对上你,我可下不了狠手。

但我不下狠手,就得吃亏,一不小心就叫你摞倒了,怎么能不害怕呢?明鸾听了心里高兴,耳根都热了,却又不想跟他继续拌嘴,便一扭头,往屋里去了。

朱翰之连忙跟上。

待进了屋,章寂抬头看见他们,便打趣地笑问:怎么?挂了这半日,总算把鸟笼子挂好了?明鸾脸红红坐下:祖父如今也会打趣人了,我不过是担心外头的事,就多问他几句而已。

是呀是呀。

朱翰之非常配合地连连点头就是几句,随便多问了几句。

明鸾羞恼,回头瞪他,他顿时收了笑脸,乖乖坐回原位上。

章寂见状笑笑,又问朱翰之:我如今懒得四处打听去,你大表叔在家里养伤,就算打发人来请安,也不跟我说外头的事,至于你四表叔,还在操心他媳妇儿的病呢,因此外头的事,我竟不清楚。

你既来了,就跟我说说吧。

皇上立后之事,可曾议定人选了?朱翰之忙道:人选倒是有几个,只是朝上众臣争执不下,因此始终未能决定人选。

顿了顿,他心里倒是清楚章寂为什么要问这件事儿,也有人问大表叔家的表姐,不过姨祖父先上了书,大表叔也上书婉辞,因此表姐的名字已经被朝廷从名单上删去了。

想来三表叔孝期未过,表姐身为侄女儿,本就该守足一年孝期,那些将她列入候选的朝臣荒唐得很,姨祖父您和大表叔都依礼婉辞,朝中都赞章家是知礼懂规矩的人家呢。

皇上已是应允了,还命朝臣在议皇后人选时,再三谨慎行事。

章寂暗暗松了口气:只要皇上不怪罪,那我就放心了。

又问:如今都有哪家闺秀最有可能入主中宫?都是些老臣家的小姐,也有勋贵世家的千金。

朱翰之道原先是表姐呼声最高,如今她不再应选,旁人倒也没有出挑的。

皇上也拿不定主意,问了燕王夫妻的意见,但燕王与王妃都不欲插手此事,便让皇上自己决定,因此……他看了章寂一眼,又去看明鸾。

明鸾有些不好的预感:怎么了?皇上自己决定不了,便命人召安国侯夫人进宫,请她帮忙参详。

啥?!明鸾瞪大了眼不用说,她一定会说她娘家侄女儿是最好的人选了!这倒不是。

朱翰之眨了眨眼皇上已经知道沈昭容毁约另许的事了,就算他为人再仁厚,也不至于甘当王八,因此早就对安国侯夫人发话,说不会立沈家女为后。

所以,安国侯夫人提出,沈家女虽不能为后,但毕竟是跟皇上定过亲的,嫁给别人也不合适,所以……入宫为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