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展望

2025-03-25 15:42:37

明鸾没有察觉到玉翟的异状,还想上前跟柳璋打招呼,却被玉翟死死抓住了手,她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了?不要去……玉翟咬着下唇,勉强挤出声音,就当没见看……明鸾更糊涂了:为什么不去?又不是陌生人,前几天他在山上还帮过你呢,视而不见是不是太没礼貌了点?玉翟快要哭出来了:不要去,你没瞧见他身边有人么?咱们这会儿过去,只怕还要受人白眼呢!明鸾转头看了看柳璋,不明白他身边有没有人跟自家有何干系,那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瞧着还跟柳璋挺亲近的,边走还边向柳璋撒娇,柳璋脸上也露出宠溺的笑容。

她回过头来对玉翟道:虽说他身边有人,但咱们跟他打声招呼,也不碍他什么,打完招呼就走,谁会给我们白眼瞧?玉翟见她不开窍,又无法说出自己的小心思,眼圈一红,跺跺脚便跑了。

明鸾吓了一跳,连忙追上去:回来!二姐姐,你不认得城里的路……跟在她们身后的伙计倒是快步赶了上去,截住了玉翟。

明鸾略落后几步,追上去后也有些生气了:你跑什么跑?!这里人来人往的,你又从来没试过独个儿出门,真是叫人拐了去都不知道!玉翟低头不语,眼圈红红的,要哭不哭的模样。

明鸾无奈:得了,我真不懂你在想些什么,既然你不肯跟他打招呼,那我们就回去吧。

他们走得很快,只是方才这一闹,引得不少人注目,连柳璋也循声望来,心中疑惑那声音怎么有些耳熟,只是张望一圈,也没发现有哪个熟人正现,心里正讷闷。

哥哥,你在看什么呢?!他身边的女孩儿扯着他的袖子,有些生气了,我正跟你说话,你没听见么?!柳璋连忙笑道:方才有些走神了,你说什么来着?女孩儿双眼圆瞪:你和父亲离家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见了面,要你陪我逛逛集市,你还心不在焉的,我生气了!柳璋赔笑不迭,小心的哄着她:想要什么?哥哥给你买?女孩儿被他哄得回转,便把些许不悦都抛开了,指了指远处的少数民族摊子:那边的东西好象很漂亮,咱们过去呀?说罢不等柳璋回应便跑了。

柳璋赶紧追上:别跑,当心撞着人!慌慌张张地跟在妹妹后面,热得浑身是汗。

明鸾等人回到客店里,章放、章敞正跟周合说柑园的事,相谈甚欢,见小姐妹俩回来了,便停了下来。

章放笑问:回来得倒快,买到什么东西了?明鸾抱怨地瞥了玉翟一眼:别提了,卖完了篮子,正想好好逛逛呢,二姐姐忽然说要走,结果什么都没买成!玉翟低着头向长辈们见了礼,便默默地告退回房去了,她需要一点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

明鸾没理她,径自寻张椅子坐了,笑问:方才听见周爷爷和二伯父说起柑园套种的事,可是决定要种什么东西了?周合笑道:只是说说而已,我不过是个收货的,不是柑园的老板,如何能决定这些事?只是平日走南闯北的,见识过的事情多一些,曾听人说过果园里可以套种别的作物,便随口提了提,最终如何选择,还要看你们几家的意思。

章放道:老周你不必妄自菲薄,农事上的事,说来我们都不如你,若不是这几年在德庆屯过田,我们只怕连果子是怎么长出来的都不知道,从来就没想过果园里还能种别的东西。

你见过的世面比我们广,年纪也比我们年长,就多提点我们一些吧。

章敞也在旁诚恳地请求他给一点建议。

周合舒心一笑,道:说什么提点?不过就是把我在各地行商时的见闻说一些给你们知道罢了,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在别处管用的法子,在德庆不一定管用,只能做个参考。

你们也不必死守我的话,头一回想要做成一件事,哪能不摔跤的?一路摸索着,也就知道了。

他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继续道:比如说柑园套种这件事,其实但凡是果园子,果树之间肯定要隔上一段距离的,这些空地若什么用场都不派,便显得有些可惜了,但若是拿来种庄稼,果树一长起来,树荫便要遮住阳光,底下的庄稼就可能生得不好了,因此需得仔细挑选套种的作物。

那日我在你们家后头看见那几亩菜田,就想起曾经见过有人在果园里种菜,也有种瓜豆的,或是放养些鸡鸭,因鸡鸭可以吃虫子,对果树也有好处,甚至可以给果树添些肥料。

因此你们一决定建柑园,我便想起了这件事。

横竖果园要见到收益,还要等上几年功夫,但套种的东西却可能当年就有出产,多少可以填补些亏空。

明鸾闻言忙道:江边就有人放养鸭子,咱们要是想买鸭苗,是极容易的!种菜也积累了经验,随时都可以种!章放笑着看她:没想到当初三丫头坚持要种菜,如今倒帮上家里大忙了。

咱们家别的不会,对打理瓜菜还有些心得。

章敞倒是在欣喜之余有些担心:不知其他几家愿不愿意?章放摆摆手:这个不怕,既能增加收益,他们怎会不答应?要是嫌事情繁琐,看不上这小钱,大不了咱家包了,每年从收益里拨出一部分来贴补柑园日常维持的费用就好。

明鸾又道:我曾听说,种豆子可以肥地,是不是真的?要不咱们也在柑园里弄块地种豆子吧?每年换一块地方,时间一长,整个园子的地都能得到改善。

收的豆子我们可以卖给李家,他家有酱园,又有豆腐磨坊,每年要不少豆子呢。

李家这几年确实帮了章家不少忙,章放章敞对此很是赞同:别家不说,能帮上李家,那是一定要做的。

周合也很赞成:大豆能肥地的说法我也听过,尽管试试好了,收的豆子哪怕不卖给李家,也不愁在本地卖不掉,德庆的腐竹相当有名,还能卖到广州去呢。

明鸾见自己又有一条建议得到了家人的接讷,顿时乐了,忙不迭地缠着章放商量起柑园套种的事情来,周合也笑呵呵地在一旁帮着出主意,几个人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伙计来报说晚饭时间到了,方才高高兴兴地一起去吃饭。

这顿饭十分丰盛。

周合仔细吩咐过,务必要整治出一席好菜来。

明鸾瞧着有几个菜还是从前在南乡侯府时吃过的,便知道他用心良苦,她悄悄打量着自家伯父与父亲的脸色,低头老实地扒着菜吃饭。

玉翟坐在她旁边,却有些神不守舍,似乎完全没感受到菜色的美味。

章放与章敞的双眼都有些湿润了,这顿饭似乎让他们回想起了曾经锦衣玉食的光往。

章敞闷头灌了自己好几杯酒,听到陈氏小声劝他,方才放缓了喝酒的速度,只是一直沉默着。

章放有些激动地对周合道:老周,我们家出事以后,若不是你,还有陈家上下,我都无法想象自己一家会是什么情形。

你帮着我们在岭南安顿下来,替我们安排得周全妥当,如今又帮我们创立起家业,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周合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酒杯:二爷这话就太见外了。

你别嫌老周托大,我可没把自己当是外人,认识几年了,一路走来,说一点情份都没有,那是假的,老爷子对我也很是客气,只要我能做得到,都希望能为你们出一把力。

章放红着眼圈:我知道……我们也没把你当成是外人。

他猛地喝下手中的酒,深吸一口气,指了指面前的菜色:以后不必这样破费了,章家已不是从前的章家,我们兄弟只是小小的军户,与贩夫走卒无异,再吃这些山珍海味,只怕会不消化呢。

章敞也在旁点头。

周合微微一笑:只是偶尔为之,既然你们不喜欢,以后我不再拿这些招待你们就是。

众人草草吃完了这顿饭,待小二将碗盘撤下,换了热茶上来后,周合忽然道:二爷,九姑爷,我有些话想跟你们说,能不能陪我再聊一会儿?章放面露疑惑之色:自然可以,这有什么?何必这般郑重其事?因为我不能不郑重其事。

周合道,这些话我在家里说不出口,担心老爷子年纪大了,大悲大喜的,会对身体不好,因此才想借在外头的机会跟你们单独谈谈,让你们心里有所准备。

章放听出几分言外之意,脸色肃穆起来:老周,你的意思是……可是有什么坏消息?!周合看了明鸾与玉翟一眼,陈氏迅速反应过来:二丫头,三丫头,我们先回房去吧。

玉翟顺从地起身,明鸾却瞪大了双眼。

什么?吊起人胃口就叫人走开?这也太吭爹了!周合给她使了个安抚的眼色,明鸾拿不准这是不是在暗示、允诺些什么,但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随陈氏与玉翟一起离开了。

她就不信过后打探不出来!女人孩子都走了,门外有周合带来的几名亲信伙计把守,屋里便只剩下周合与章家兄弟,三人的神色都有些严肃。

章敞沉不住气,首先开口:周叔,可是北边有坏消息?前些天你刚来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提起啊?!不是坏消息。

周合平静地道,只是近年来朝中风云变幻,姑爷曾经私下跟我提过,陈氏族长与几位族老对此有些看法,并且还因此对族人日后的前程安排做了变动。

姑爷希望我来告诉你们一声,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若日后真有机会,章家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章放严肃地道:亲家公虽是好意,但如今章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况且我们兄弟四人分隔南北,相距万里,便是真想做些什么,也无法相互照应,老爷子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只怕有心无力。

章敞也有些落寞地道:是啊,当初刚来时,或许还有过雄心,但几年下来,什么雄心都消散了,这样清苦却平静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周合微微一笑:二位误会了,我不是在暗示你们去做些什么,只是让你们有所准备而已。

别说今日的章家了,就算是陈家,也没有能力做你们所想的那些事呢。

章放章敞闻言便知道自己误会了,都有些不好意思。

前者问:那你的意思是……周合道:这几年,那位至尊的位子虽已坐稳,却还不能服众啊。

起初几家藩王得了好处,还能村他登位的手段视若无睹,可三年来不知怎的,那位至尊不但没有继续设法笼络诸王,反而一再削弱诸王权柄,引得怨声四起。

有人说,虽然他当初是因不满太子削藩才动的手,可是自己坐上那个位置后,却继续沿用悼仁太子削藩之策,可见当初他安抚诸王时所许诺的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悼仁太子削藩,并不是他夺嫡的原因,实则是因为他早有篡位之心!章敞闻言有些不安,瞥了门的方向一眼,他知道门外有周合的亲信在把守,但还是害怕这些话会被旁人偷听了去。

章放没那么多顾虑,周合素来行事谨慎,若没有把握,也不会对他们说这样的话。

他淡淡地道:他的狼子野心,我们早就知道了。

只可惜这么多年来都被他蒙骗过去了,还以为他真是个谦谦贤王!周合压低了声音:诸王不稳,那位至尊也不是吃素的,明里暗里已有好几位藩王吃了亏,听说有两位藩王甚至已经开始在藩地内违抗圣旨了,也有传言说他们在私下相互串联,想要把那位拉下马来。

而且,除了藩王之外,连外藩也开始不安份了,前些日子听说安南的大臣推翻了原本的国主,自立为王,甚至还派使臣上京请封,以谎言骗取朝廷的认可,结果被人告发了,安南的逆王居然还敢说,只是上行下效而已。

那位至尊一听这话,立时大发雷霆,声称要发兵攻打呢!章放眼中一亮:安南?那不是离这里不远么?章敞听了不由得担心:二哥,你该不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念头吧?安南离我们再近,也还远着呢!章放只是一笑置之,并未否认。

周合却道:我说这话,不是想劝你们去做什么。

只是如今朝廷内忧外患,那位至尊若是压不住,将来可有的是乱子。

倘若将来有人取而代之,章家就有翻案的一天,即便最终没有变天,那位至尊在大乱过后,也必会想方设法稳定民心,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史书上落下一个暴君的恶名。

章放有些明白了:你是觉得……他有可能会赦免我们?说着就忍不住笑了,这怎么可能呢?他不会专门赦免你们一家,却有可能大赦天下。

周合道,先帝亲自给章家定的罪名,并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只要朝廷大赦,你们就有希望遇赦。

等脱了罪名,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可以先想办法转入民籍,虽说不能回京,但若是不想继续待在德庆,还可以去广州,也可以去吉安,或是回原籍。

无论到哪一处,日子都能好过许多,至少,在儿女婚事上就不必受太多限制,家里的男孩儿也可以读书科举。

章放与章敞都明白了,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如果能够成为现实,那章家便能从现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了!做军户虽然有立军功重振家门的可能,可是军户子女要婚配,却基本只能在同样是军户人家的子弟中选择,就算是匹配民籍都十分艰难。

如今章家年轻一代里头,玉翟已经十三岁了,过不了两年就该说亲嫁人,章敬那边未必能指望得上,难不成真要把她嫁入别的军户吗?那若是有朝一日章家得以平反,又叫她何去何从?接下来还有明鸾与文虎,他们也有长大婚嫁的一天,哪怕是为了孩子,他们也不能认命!章放抹了一把脸:我们要为那一日做些准备。

章敞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什么准备?章放瞥了他一眼:还会是什么准备?若是有朝一日我们不再是军户了,不管是回京城,回老家,还是转入民籍,又要如何过日子呢?孩子们的前程又该怎么办?我们自然该早做准备了!文虎的功课要抓紧了,就连章敞的功课也要重新拣起来!章放苦劝兄弟,不要再沉迷于诗词小道了,赶紧将四书五经背熟了吧,日后若真的摆脱了军户的身份,哪怕不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至少也能做个教书先生!章放自己还是决定要在军中拼搏,他已经是小旗头目了,这几年当兵也有了些心得,即便日后真能遇赦,他也想在武将之路上走得更远些。

章家本就是军功发家的,如今已有长兄幼弟在军中,多他一个,便是多了一重保障。

宫氏、陈氏身为曾经的贵妇,不能一味学做市井妇人了,玉翟、明鸾也要开始重拾礼仪课程,尤其是明鸾!她现在已经快变成野丫头了!以前是觉得章家横竖要在乡野窝一辈子的,野一点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怕受人欺负,可若将来要回家乡,总还要见人的,不能叫人笑话!章家还要想办法给自家添些进项,存点积蓄,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以前章家挣钱,是为了温饱,为了能存点钱将自家的茅屋变成坚固一些的砖屋,但现在却要着着实实存一笔银子,预备日後打点所用了。

章家兄弟俩商量十分兴奋,周合笑眯眯地在旁听着,忽然插了一句:跟辽东那边也该保持书信往来才是。

章放楞了楞才道:周叔您说得是。

大哥和四弟那边的消息,我们也不能疏忽了,日后离了这里,还要他们照应呢。

那……章敞有些犹豫,东莞……大嫂那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