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是小玉儿第一次出宫,却是迁都后的第一次。
呼着白气,裹好了全副武装,侍卫们都远远的坠着,只有伺候自己的两个嬷嬷跟在近身。
出了宫小玉儿也知道自己不能任性,谁家小孩都不能这样单独闲逛在辽阳城内。
虽说是打着给多尔衮买生辰礼物的幌子向大福晋讨的出宫,但是既然出来了总要玩个够才是。
所以小玉儿打定主意要在外面厮混到宫门关为止。
多铎也吵着要出来,本来粘着大福晋撒娇大福晋快点头了,结果中途大汗突然来了抱着他考较功课,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小玉儿领了旨带了嬷嬷挑了侍卫头也不回的出宫去了。
哦不,小玉儿回头了一下,对着他做了个鬼脸。
想着多铎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连日来的阴霾心情瞬间好起来了。
让你这个小霸王忽悠我,忽悠,你接着忽悠!相比赫图阿拉这样的军事城堡的作用更大一些的都城,更为坚固城墙宽阔城池人气鼎盛的辽阳除去军事作用政治作用也更为重要一些,女真终于不再是委于一角的蛮荒部落。
去年战事不算频繁亦民亦兵的八旗子弟多半都在城里加上许久没有下雪天气晴好,所以出乎小玉儿之前的预想,这集市非常热闹。
不过却大部分卖的是油盐酱醋包子馒头之类,除了给宫里几个福晋买了些女红用度胭脂水粉之外一无所获。
有些失望的小玉儿觉得有些饿了便叫嬷嬷带着往有吃食的地方去,结果一拐角却看见了一家门面颇大的古玩店。
盛世古董乱世金,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居然还有如此规模的古玩店?小玉儿示意侍卫们候着就和嬷嬷转了进去。
挑开厚重的门帘里面,一股暖气扑面而来,火炉子里的火的烘的整个大堂都是暖洋洋的。
嬷嬷麻利的给小玉儿解了披风然后拿在手里,环顾了一下小玉儿才觉得自己想多了,虽然大堂装修的很雅致,左近还隔了个屏风,右进又分了两块,但是说是古玩店大概更像后世里的一些精品店,卖的都是一些不太值钱的仿货,柜台上摆着一些玉器,扇子之类,一面墙挂满了字画,一面墙却是书柜,看样子还兼营文房四宝和书籍。
不过看样子生意很是惨淡,只有两个做汉人打扮的人在里面挑着书。
帘子上挂了个铃铛,小玉儿挑帘进来时屋里的人已经发现了,此时有些愕然的看着小玉儿一行人走进来,一看小玉儿女真亲贵打扮,又跟着两个嬷嬷,急忙行了一个礼。
这个时候的辽阳女真亲贵八旗子弟虽然没有后世晚清时期那种遍地走的规模却比那时嚣张多了,关外更是关内无法想象的,像小玉儿这种一看就是上好人家出身的亲贵出行,有些人不小心冲撞了重则打骂一顿,出条把人命也不是特别新鲜。
原本在招呼这两人的店小二诚惶诚恐的来招呼,被小玉儿随手打发了,店小二唯唯诺诺的应了是,不过却没有回过头继续招呼那两个书生一转头就掀开了帘子往内院去了,估计是去招呼掌柜来贵客了。
小玉儿也不以为意,看那两个书生拿着书似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虽然对这些书有着极大的兴趣不过小玉儿对这尴尬的两个人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让他们更不自在的好,转到了另外一边对着一些仿制的古玩玉器挑了起来。
其实出门时小玉儿就心里想好了大概的方向,给多尔衮挑个玉扳指给多铎挑把匕首,不过看了半天全是白玉的次货,心中失望极了,此时却看到内堂急急忙忙的转出来了一个掌柜打扮的人,一边低头哈腰的问着:奴才给格格请安,格格需要些什么?一边引着小玉儿往左进走,转进了屏风才发现原来这边是个雅间,看起来大概是招呼贵客的地方了,火炉子上也盖着是精致的雕花罩子,有桌子有椅子,因为冬天椅子上还都罩着棉垫子。
这VIP贵宾室的派头也没让小玉儿有什么兴趣,宫里哪样不比这精致,对着掌柜这么个卑躬屈膝的奴才样,小玉儿皱了个眉心中有些厌恶。
示意嬷嬷开口自己却懒得去理会了。
这边嬷嬷教训奴才一样的教训着掌柜让掌柜不要用这些假货脏了自己的眼,掌柜一边告着罪一边转进内堂去了,显然这家店还是有些好货的只是平时不会就这么放在大堂上。
这时先前进去的店小二却转了出来端着热茶还有几盘小点心。
点心味道不知道却看着挺精致,估计价格也不菲。
小二识趣的闪了出去,小玉儿则坐不住,也没兴趣吃点心,示意了嬷嬷们不要跟着,自己却准备转出屏风去瞧瞧那些书,结果还没出去呢,就听到外面两个书生在那边窃窃私语。
虽然不算大声喧哗,但是大概仗着自己吴侬暖语的没人听得懂,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人家就一奶娃娃也能被奉为上宾。
不是女真便是蒙古亲贵吧,指不定哪个贝勒家格格。
贝勒家格格?这大金国大家闺秀居然就这么抛头露面的,这关外蛮荒啊不知礼数啊。
杨兄初来关外怕是不懂,这女真人尤其那些亲贵们,据说不管男女都是一样教养,不止这样在外面抛头露面还有马上骑射功夫都要学上一些。
女孩学这些做甚?这位被称为杨兄的人似乎惊讶极了。
听的小玉儿一番的不是滋味,念书的时候作为文科生对舞文弄墨自然是极感兴趣的,但是看史书对着一些酸儒们小玉儿是极为不待见的。
书生误国小玉儿觉得虽然偏激了但是在某些特定时候又绝对是真理,尤其是这明廷,最后因为这书生党争弄的风雨飘摇,后世就是公共课程那只字片语也是看的让人分外上火。
看这杨姓书生都已经落魄至关外了居然还在那边摇头晃脑的想着沙文主义这些没用的东西,小玉儿心中一团怒火嗖的就冒了上来。
女孩为什么不能做这些?小玉儿此时却绕出屏风来,成功看到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刚到自己腰际的女娃娃。
第一卷 两小无猜 第十一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郭苏阳原是苏州籍举人,入京考试时被褥检查时被搜出一张字条,二话不说就被流放了,结果刚到辽阳辽阳就被金国占领了,乘着兵荒马乱无人看管,郭苏阳逃了出来改名换姓在这边生活了下来。
这杨睢也是苏州人士,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媳妇在第三次考的时候生娃难产一尸两命,之后也没说上个媳妇,考上秀才后又考了四次都未能中举还没有死心,虽然父辈留下了几亩薄田几分财产,但是也经不起这么一个空耗,弄的是家贫如洗,实在没有办法才收拾了点最后的家当想学人到这关外做点买卖,又因为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在说教别人的时候被人忍无可忍暴打一顿,正好被路过的郭苏阳救下来。
看着老乡的份上加上杨睢也实在可怜,郭苏阳便收留了他,其实郭苏阳现在不算特别宽裕但是还算过的去,给家皮货店做账面还兼职着东家少爷的西席,听说他曾经是大明朝的举人东家对他的待遇也算是宽厚,杨睢虽然屡考不中但是文采倒也算过的去,东家就给做了个介绍让他去另外家老板的少爷做西席。
所以今天郭苏阳带着他出来转转,准备买些书籍回去好开工,结果没想到就这么短时间这老酸儒就给他惹了事。
从被流放遇上战乱到逃亡,郭苏阳原本身上来着的一点点书生气现在已经被历练的干干净净了,所以对于杨睢时不时表现出来的所谓读书人的风气是有些鄙夷的。
一看就是不知生活艰难用现代话讲叫做很傻很天真。
女真人虽然有部分人附庸风雅对大明文人礼敬有加但是大部分还是觉得马背上才是硬道理拳头大才能说话,所以在这大金国都城郭苏阳更是奉行着夹着尾巴做人的准则,东家虽然是汉人但是却是这辽地长大脾气性子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郭苏阳总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少开尊口。
方才言语间本来就是想规劝下杨睢,这里是大金都城遇上任何一个女真亲贵他们两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不过杨睢不但没有听懂弦外之音反而更起劲起来。
虽然觉得杨睢这样很傻但是毕竟他们一直用的是家乡话,对于本地的汉人来说都跟天书一样更别说女真人了,谁知道小玉儿这么个看起来最不可能得罪也最不能得罪的人居然就这么冲出来了,其实小玉儿说的也不是苏州话却也是能听懂的,想来也是江南一带方言。
郭苏阳心中已经叫着糟糕。
店小二听不懂双方的言辞但是看到小玉儿眼含怒气的冲出来就明白这两人刚才说的话冲撞了贵客,一边对着小玉儿告饶一边就要作势把两个人赶出去,杨睢还不知死活的想争辩,被郭苏阳一把按住就往外拖。
结果刚抬起脚就听到一句:等等。
原本有点心火的小玉儿此时被店小二点头哈腰的打岔也就没了,平下心来自然觉得自己真是太好笑了这个年代的人当然都是这么想的难道还指望他们男女平等?这些念书念傻的书生跟他们置什么气,真是白活了两辈子跟个真顽童一样了。
但是看到那个书生几乎见了鬼一样的往外跑又觉得邪火冒出来了,鬼使神差的喊出了这句等等。
郭苏阳觉得大概这辈子就这么交代在这里了,杨睢似乎终于抓到了说话的机会,推开郭苏阳一副好汉敢作敢当的表情一步跨出来:你个女娃娃好没道理,圣人曰……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不巧我占了两条,你准备怎么着?看到他一副不知死活的样子小玉儿心中闪过一丝厌恶,毫不留情的截断他的话。
你,你……杨睢被噎的不清,一手指着小玉儿你个没完。
结果小玉儿脸一板:放肆的东西,敢对着本格格你啊你啊,来人啊,让他给我跪下。
后面两句小玉儿用的女真话,结果原本就在门外的两个侍卫抢进来对着杨睢的腿腕子一脚,杨睢一个四五十岁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就这么咚的一下直接跪到了地下借着冲力直接脸着地就趴下了。
摔了个灰头土脸的杨睢似乎终于知道了害怕,惊恐的抬头看郭苏阳:郭兄救我!满头灰一脸泥的配着这幅惊恐的表情,看起来可怜极了,可惜郭苏阳现在提不起任何同情心,心中觉得自己冤枉极了内心恨不得掐死了杨睢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啊,喊我做什么啊让你慎言慎言你却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读书人气节状,真遇上了事怎么只会求救啊。
然后看到那个诡异的会江南话的格格淡淡的扫了自己一眼,郭苏阳觉得果然是亲贵啊这贵气逼人的,眼刀子杀人啊,腿一软,也跪下了。
其实倒是郭苏阳自己吓自己了,小玉儿那一眼其实只是顺着杨睢的眼神看过来而已,完全没有眼神杀死你的本意。
所以有的时候所有一些王霸之气更多的是被这些气辐射的到的人的自我脑补,对身居高位的人自然会心生敬畏,直白说出来觉得自己趋炎附势或者势力了,但是如果变成了对方本身的强大,那自然就说起来好听了,所谓的从龙莫过于此。
有些惊讶的看着也这么跪下的郭苏阳,小玉儿倒没有多想,门口本来就有些冷了,门外的侍卫冲进又把帘子掀了一阵冷风灌进来,抖了一下,小玉儿的邪火彻底压了下去。
算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跟你们较劲我才是失了身份,把他扔出去。
小玉儿一挥手,眼角看到掌柜捧着两个大匣子毕恭毕敬的站在那边,显然出来了一会但是没上前打搅小玉儿教训人的兴趣。
侍卫非常敬业的按照小玉儿的指示把杨睢扔了出去,郭苏阳没劳侍卫动手,没敢起身就这么手脚并用的自己爬了出去,中途还不小心摔了一下,非常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做连滚带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