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落,暮色四合。
沈氏一行人一路平安地行至杵州。
杵州离京城不远,因着沈氏身子虚弱,众人便在杵州歇息一晚,待明日天亮再入京。
云起客栈是杵州最大的客栈,沈氏一行尚未抵达,便有小厮快马加鞭去云起客栈递了订金,要了一个颇大的独立院子。
沈氏的马车队刚一抵达在云起客栈门口,久候在门口的掌柜认出马车上的徽记,便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大管家秦大山翻身下马,和掌柜的寒暄了数句。
掌柜满脸笑意地将一行人从客栈旁的一条小径引了进去。
此处院落乃小店最为清幽之所,前面这道门一关,就和前头的客栈分隔开来了。
掌柜的指着院子对秦大山说道。
如此便好。
我们夫人身子不是很好,喜静,吵不得。
秦大山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一接过银票,顿时眉开眼笑,秦大管家要有任何吩咐,尽管知会小的。
玉州秦家果然出手阔绰。
不过,这座院落嘛,也该值这么多!掌柜的离去后,沈氏在赵妈妈和桑榆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径直朝院子里走去。
夕阳余辉斜斜地照射在院中莲池水波上,嫩绿色的浮萍在水面上飘飘荡荡。
沈氏左右一瞧,此处院落果然一点儿都没有变呀!睹物思人,真真愁煞人!赵妈妈随着沈氏的目光转了一圈,果然这处院落一点儿都没有变。
哎!此一时,彼一时呀!她怕沈氏触景伤情,连忙加快了步伐,扶着沈氏便朝东边的厢房走去。
秦明月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心情虽多少受沈氏的影响,但是对这周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好玩。
她自下了马车,一双眼睛就贼溜溜地转动。
这二进的院落,依山而建,景色清幽,周遭安静。
院落布局四方周正。
前面一进的厢房,正好供马夫、小厮、家丁们歇息。
第二进厢房是供主子和丫鬟婆子们歇息。
她随着沈氏跨入第二进院子,本来要朝东边的厢房而去,却不料赵妈妈转过头来,朝她使了个眼色,朝她努努正房。
秦明月一下如明镜般地透亮起来。
想必这处院落是沈氏和秦伯堂来京城必下榻之处。
沈氏为了避开纷繁芜杂的往事,便直接去了东边的厢房。
明月瞧正房看了一眼,果断转身朝南面厢房行去。
偌大的正房空了出来,沈氏便嘱咐秦大山和赵妈妈住一宿,免得空置了也可惜。
沈氏因着路途劳累,一回到房间,稍稍吃过晚膳,喝了药便躺下歇息了。
入夜,天上下起雨来,豆大的雨滴落在窗外的芭蕉上,徒增了悲春伤秋的愁绪。
她辗转反侧,忽醒忽睡。
迷迷糊糊之间,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她发觉眼前骤然亮堂,南边的屋子一阵火光冲天。
她猛地一下坐了起来,那边的厢房不正是月儿住的屋子吗?赵妈妈,赵妈妈。
她猛地坐了起来,扯着声音大喊道。
太太,您怎么了?赵妈妈今晚睡在大管家那边。
睡在外间的桑榆披上一件外衣,连忙来到沈氏床前。
桑榆,桑榆,南面的屋子着火了?快,快去救火!沈氏焦急地说道。
桑榆满面狐疑地转头过去,却见院子里漆黑一片,哪里有什么火光。
太太,外面下着雨呢。
南边的屋子好好着呢。
没事儿的啊。
您可不要太过于担忧了。
桑榆赶紧说道。
太太连日来精神太过于紧张。
如今都有幻象了。
哎!沈氏闻言,揉了揉眼睛,侧头朝南边瞧去。
屋子外漆黑一片,哪里有方才眼前的一瞬亮光呀!可是她还是不够放心,嘱咐道:你要不过去瞧瞧。
我这心里总是不够踏实,好似要发生什么事儿似地。
好,好。
太太您先歇下。
我立即去瞧瞧呀。
桑榆扶着沈氏躺好,将被角掖好,穿好衣裳,提着灯笼便朝南面的屋子行去。
南面屋顶上,有数名黑衣人正在交头接耳,轻声地密谋着什么。
忽然,见东边厢房里出来一个丫鬟,他们立即隐身在黑暗之中。
过了一会,那丫头返回到屋子后,他们便兵分两路。
一路黑衣人去了北边的厢房,以防大管家带着家丁出来坏了他们的好事儿。
另一路黑衣人跳下屋顶,轻轻地推开窗户,往窗户里吹了迷药。
为首的黑衣人算了算时间,大手一挥,两个精瘦的黑衣人便推开房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屋中,将尚在睡梦中的秦明月裹着被子带了出来。
可怜的秦明月,此刻还在梦乡里逛着前两日途经的秦淮河。
她女扮男装坐在秦淮河上的游船,一面听着秦淮河上的姑娘们唱着小曲儿,她一面拍手助兴地念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为首的黑衣人见今晚行动竟然如此容易得手,便吹起一阵口哨,完美收工。
半夜,秦明月被一阵春寒冻醒。
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触目的却是一屋子摇曳的烛光,抬眼望去,不远处的桌旁,正坐着一位美艳动人的女子。
顿时,她的睡意全消!她愣愣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只见她身着梨花青双绣轻罗长裙,肌肤胜雪,身姿玲珑。
她是谁??这是哪儿?她不禁转头四处去看,却发觉自己只穿一件单衣,手脚分别被捆绑住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被绑架?面前的女子也正瞪着一双凤目上下打量着秦明月。
原来,她果真是一个女子!那么,杜子腾并非有断袖之癖!她心中一阵狂喜,面上却流露出一丝客套的笑意。
想必,你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吧?女子笑容妩媚,声音发嗲。
秦明月点点头,沉静地凝视着她,没有答话。
那美艳女子朝身边一个丫鬟努努嘴,丫鬟递给她一个精致的红缎锦盒。
她接过锦盒,芊芊玉指一拉,揭开锦盒,刹那间,满屋子荧光闪闪。
锦盒内一个拳头大的夜明珠正散发着淡淡的、柔柔的光晕。
女子将锦盒在秦明月面前一摆,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是高丽国王前年进贡之物。
据说,全天下只有两颗。
一颗在高丽国外的寝宫里,另外一颗,就是在这里。
秦明月被传说中的夜明珠吸引了,她盯着夜明珠看了半响,忽然醒悟:无端不受禄!她娥黛一挑,问道:你有什么目的?女子拍着手掌,一股畅快的模样,秦姑娘果然识趣。
想必你能想起我是谁吧。
秦明月这才仔细地量着她,你是,你是如莺姑娘!她话音刚落,身旁一个绿衫丫鬟却喝了一声,放肆!如莺姑娘是你能叫的吗?赵茹盈却笑意盈盈地阻止了她,若芸,你怎可如此对待秦家小姐呢。
说罢,她又转头,笑意盈盈地对秦明月说道:如果秦小姐对这个夜明珠感兴趣的话,便送于你就是了。
只不过,你答应盈盈一个小小的要求便是。
秦明月不解地看着她,一个小小要求,是什么?赵茹盈继续笑着说道:其实,这个要求于秦姑娘而言,并非难事。
因着杜子腾自小和我便是有婚约。
是以,如盈还请秦姑娘不要打我家杜大哥的主意。
噗!杜子腾就值这么一块破石头呀!杜子腾呀,杜子腾,你的身价也掉得太快了点吧!秦明月撅撅嘴巴,甚觉好笑。
那么,秦姑娘是答应咯?赵茹盈见秦明月眉开眼笑,以为她答应了,连忙出声问,生怕她会反悔似地。
咳咳咳。
秦明月清了清嗓子,说道:杜大哥并未跟我说过,他有过婚约呀!她故意把杜大哥三个字喊得既亲热又亲昵。
哦?赵茹盈眼中闪过一丝不快,心中隐隐作痛,杜子腾真的对另一个女子说过这么一番话吗?她冷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婚约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能等同于儿戏?他说没有婚约就没有了吗?赵姑娘,此言差矣。
杜大哥跟我说过,当年他爹确实跟你爹在宴席上有过那么一句戏言。
但是,杜大哥的爹,并未言明杜家哪个儿子与赵家结亲。
嗯,杜家有五个儿子没错。
前面三个业已成亲。
最小的一个才满十岁。
咳咳咳。
杜大哥说过,除了他以外,其他四位兄弟,你任选其一。
秦明月伶牙俐齿、无处不挖苦的一番话,触痛了赵茹盈内心中的痛处。
杜子腾也跟她提过相似的一番话,只是当时他以戏谑的语气来提,是以,她并不以为他在拒绝她。
她的笑意顿失,满面寒霜,秦姑娘,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呀!杜家的五个儿子,我就只挑杜子腾!赵姑娘,强扭的瓜不甜。
这道理你懂不懂?如若你硬是要嫁给杜大哥,他却并不喜欢你,你觉得你会幸福吗?这番话,的确是明月发自肺腑的谏言。
沈氏,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然而,此时的赵茹盈哪里能听得进去旁人所言,尤其是秦明月所言!她只是将她的话曲解为她在冷嘲热讽着她,心中更不是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