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2025-03-25 15:44:19

程耀宗深深地看了程晋尧一眼,这个儿子,自小就失去了亲娘,对任何人都不甚熟络。

加上他在他小的时候就常带着他在军队里出没,使得他练就了如今这幅生人勿进的面孔。

唉,如今娶了个媳妇,却还不是自己意愿的,纵然如此,淑宁也不该不跟他们商量一声就把那傅氏给休了啊。

这打得,可是晋尧的脸,晋尧虽没说什么,倒是让他这个做爹的情何以堪。

爹,您的意思是……程晋尧隐隐猜到程耀宗的意思,却有些震惊。

程耀宗摆手,从书桌上拿起那金丝楠木的锦盒递给程晋尧。

这是你娘亲留给你媳妇的,我现在把它交给你。

晋尧,如今爹要给你下个命令,却不是以将军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做父亲的身份。

晋尧,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程耀宗眼神凌厉,表情严肃。

程晋尧默声点头:请爹下令,孩儿定当听从。

晋尧,爹要你不日出发,寻找你媳妇儿傅氏。

当然,这也是个幌子,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必须离开京城。

你是我们程家的希望,如果——失败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如果成功了,爹便会派人传消息给你。

到时候你若是寻到了傅氏,也顺带一块儿带回来吧。

以这个寻头出京城,旁人是不会多疑的。

爹——,您这是要儿子做逃兵吗?不行,儿子断不能抛下爹,抛下程家。

程晋尧明白父亲的意思,立马便跪了下来,语气坚定。

程耀宗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眼睛有些湿润,却还是忍住了鼻酸。

晋尧,切莫辜负了爹的期盼,我们程家,就靠你了。

程耀宗不理会程晋尧的反对,毅然的将程晋尧赶了出去。

大少爷。

挽月瞧着自家爷脸色不太好,程晋尧没有回应,径直回了书房。

没我的吩咐,谁也不许靠近书房,叫顺子进来。

程晋尧吩咐,关上了书房门。

挽月心有疑问,也不敢多留,立马便派人去唤了程顺过来,自个儿却是守在书房外边。

大少爷,程顺来了,在门外候着。

挽月立在门口说着,细细听着门内的动静。

片刻,便传来程晋尧的声音,这才朝着程顺略微点头,示意他进去。

无人得知程晋尧与程顺在书房到底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不过二日,程晋尧便带着程顺离了家,出了京城,去往何地,也未可知。

——————场景分割线——————顾姨好。

团子很有礼貌的给顾清歌打招呼。

顾清歌揉了揉团子的头,冲他微笑点头。

团子这么早是要出去作甚啊?经过上次顾清歌上门,一来二去的,傅清儿也就和顾清歌熟络起来了。

顾清歌比傅清儿还要大上一岁,对团子也是极为疼爱,团子当然也高兴多了一位美丽的姨宠爱他了。

对啊,夫子说了,今天使旬日不用去学堂,他便带我去城外写生,让我备好东西,早点到学堂寻他。

顾姨,团子不跟你说了,夫子说了,要做一个准时的人,不能迟到的。

说罢团子便提步出门而去,顾清歌瞧着团子天真的模样,脸色露出一丝彷徨。

是啊,要做一个准时的人,可是,有一个,已经迟到这么多年了,至今了无音讯。

苏墨笙,你还记得这片地方有个人在等着你吗。

顾姑娘来了,巧儿这就去唤娘子。

巧儿也着实喜欢这位顾姑娘,自从有了她陪伴,自家娘子也算是有个说话的人了。

巧儿自来了傅清儿身边,总觉得傅清儿并不是真正的快活,像是有着极大的心事一般。

她虽与傅清儿亲近,却也不敢随意乱问。

不等巧儿去说,傅清儿便从房内出来了。

一瞧见顾清歌正站在院中与巧儿说话,脸上浮起微笑。

清歌来了啊,我还正打算让巧儿去叫你呢。

傅清儿却是与顾清歌商量好了,今日在她家教习做那洛阳特色小吃——胡辣汤。

原是我比你好着急了呢,呵呵。

我前儿个说过的食材,你都备好了么?先让我瞧瞧吧。

说话间顾清歌就随着傅清儿进了厨房,瞧见灶台边上摆满了材料。

粉面,粉条,肥猪肉啊等主料。

还有一些个配料,像花生仁,山药,木耳,金针菇,芋头,葱花姜片等等。

顾清歌还算满意,毕竟这里不是洛阳,食材要准备充分也是有些难度的,傅清儿准备的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首先呢,用淡盐水和面,揉成面团。

然后再不断的加水,直至面团变成面筋。

顾清歌只在一旁指导,动手的却是傅清儿无疑。

啊,水开了,快把面筋放下去。

傅清儿得空用衣袖抹了把额头冒出的细汗,然后听从顾清歌的,等面筋熟了后,把洗面筋的水倒入锅中,小火煨着。

直到汤汁成粘稠状,再放入其他配料,改用旺火烧至沸腾。

厨房本就是个热处,尤其是这天气渐渐转热,傅清儿倒真有些待不住了。

顾清歌瞧着傅清儿冒出的汗水越来越多,遂掏出自己的帕子帮她把汗水拭了。

大约好了,可以盛起来了。

说罢递了碗过去给傅清儿,傅清儿盛了一大碗,再根据顾清歌说的,把准备好的调料什么的加了进去。

哎呀,娘子,这东西可真香啊,巧儿在外头院子里就闻见了。

傅清儿瞧着巧儿一副嘴馋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

都尝尝吧。

傅清儿说话间拿出小碗,分了几碗出来。

第一碗递给了顾清歌,语气间调笑的说道:顾师傅请试尝,看看徒弟的手艺可还拿得出手?顾清歌和巧儿都被傅清儿这般模样给逗笑了。

那好吧,就让我这个过路师傅来尝尝你的手艺。

一口下肚,傅清儿和巧儿都略带紧张的瞧着顾清歌,不错过她的每一个表情。

怎么样,怎么样?味道如何,与你们洛阳口味相比,没差太多吧?巧儿倒是比傅清儿还要激动,一个劲的问着顾清歌,还略带嫌疑的咽了咽口水。

顾清歌故作神疑的瞧了她俩一眼,傅清儿却是老神在在,顾清歌也觉得无趣,遂点了点头。

味道还算不错,虽不能与之洛阳的相比,倒也差不太远,实属不错,你们都尝尝吧。

傅清儿虽说面上装得一脸镇定,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这会儿听顾清歌这么一说,也着实放下了心。

心里却有些得意,想来自己的厨艺还真真是不错的呢。

巧儿一听顾清歌说的,便有些迫不及待,但还是规矩的瞧了傅清儿一眼,待傅清儿点头,这才捧起一碗胡辣汤,狼吞虎咽。

傅清儿也喝了一口,粘糊糊,香喷喷,酸辣可口,余吞咽之余又有东西可嚼,着实吃的满足。

你真的想好了么,要知道女人做生意本就不易,何况是开饭馆,我真怕你应付不来。

顾清歌着实是替傅清儿担忧,她一个人在这仓河镇过了这么多年,深知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养家有多么不容易。

她佩服傅清儿,却也担心她。

没事的,但凡是我想好了的,便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了。

如今我这点心铺子也只够维持生计,团子虽小,却已然上学堂了,日后要花银子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就算不为着自己,也得为团子考虑啊。

放心吧,瞧,我今日不是又弄出一道食物来了吗,你对我的手艺还不放心么。

我相信,等饭馆开业,我们店里的生活绝不会差的。

倒时候,我可要请你来做我的帮手哟。

傅清儿放下手中的碗筷,拍了拍顾清歌的肩膀,示意她宽心。

傅清儿从未想过,在这个世界,自己还能找到这么一位好闺蜜,好知己。

顾清歌的性子委实不像被锁在深宅大院的闺房女子,当然,从这私奔行为就开得出来了。

傅清儿随之还了解到了顾清歌与那苏墨笙私奔的爱情故事,为之感慨不已。

原来顾清歌的家族,原本是洛阳的商业大户。

只在顾清歌十四岁的时候,与之家母入寺进香,却与一直在庙内久住的苏墨笙巧逢相遇。

二人一个深闺淑女,正当年华。

一个面如冠玉,一表人才。

二人一见面便深陷不已,苏墨笙也是个胆大的,上前搭讪,与之交谈。

遂二人就此熟悉,再加上身边婢女的帮助,二人常有书信往来,顾清歌也常借助拜佛进香,与之在寺院之内会面。

然而,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二人之事,终归是被顾清歌的父亲知晓了。

苏墨笙那时候虽只是一介书生,甚至家徒四壁,父母早亡。

但是他毅然勇敢的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上门求亲。

然而两人终是门不当户不对,苏墨笙被人从顾家赶了出来。

顾清歌却是个倔的,知晓自己父亲侮辱了苏墨笙一顿,还被无礼的赶出了门后,毅然的让人传话给苏墨笙,表明了自己愿意一生一世跟随他的心迹。

然而,顾老爷始终未能放心,遂开始为顾清歌挑选一门好的亲事。

顾清歌得知后,大惊。

便与之贴身婢女商量,与外面的苏墨笙里应外合,逃出了顾家大门,从此与苏墨笙一路逃至仓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