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报信

2025-03-25 15:44:44

屠苏和何氏说完了话,就带着关忠返回镇上。

关家食肆此时还有不少客人,几个小伙计手托着盘子跑来跑去的忙碌着。

屠苏穿过前厅,往后院走去。

林氏正坐在后院的桂花树下给关文做衣裳,见她进来,立即抬头笑道:你又到哪儿疯去了?一上午没见人影?林氏叨唠完,也不等屠苏回答又接着说道:本打算先给你做,我想着你二哥后日便要去拜师,便又临时改了主意先把他的赶做出来。

屠苏摆摆手笑道:我有衣裳,先给他做罢。

说着,她也搬了小凳子坐在林氏旁边。

林氏咬下一截线头,问道:你去看你爹了?屠苏笑答道:娘真是明察秋毫。

听人说他醒了,我就先去看看。

林氏听他醒了,也没什么表情,淡淡地说道:既然醒了,我明日就走一趟,赶紧让他把合离文书给写了。

还有,你也别往他跟前凑,我们全家在时他就那样下死手打你,若我们都不在,指不定怎样呢。

屠苏说道:娘就放心吧,他不知是怎么了,从那天后便一直卧床不起,全身虚浮无力,大夫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他哪有力气打我呢。

何况他家里又来了别人。

哦?林氏微微一惊,嘴里冷笑道:说不定是你那亲奶奶看不过去来责罚他了。

我觉着也是。

屠苏自然乐得将一切都推到死人身上。

娘,那姓陶的女人来了。

我今日见着她了。

林氏一听这话,脸上顿现出一丝紧张,把手中的活放下问道:你见着她了?她怎样你没有?屠苏笑道:娘,你当她是二婶呀。

你放心好了,她对我和气着呢。

林氏闻听此言,微微松了口气,转瞬又想起了什么,复又叹气道:我倒宁愿她跟你二婶一样,这么简单的,娘倒不怕她,就怕那种口蜜腹剑、佛口蛇心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娘还真怕应付不了。

屠苏心中暗道:你果然猜对了。

不过,她嘴里仍然安慰林氏道:娘且放心,反正你也要跟爹合离了,到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管她是狠是善,咱不跟她打交道不就行了。

林氏思索片刻也觉得有理,点头不语。

还有娘,我觉得你明天还是先别回去的好,我看那陶氏对我爹倒是上心得很,我想着不用你去说,她说不定就会劝说我爹跟你合离。

若是咱们催紧了,我爹若真来了牛劲就死拖着不办,岂不更糟?林氏反思了一会儿,心里也觉得女儿说得有理。

她低头半晌,长叹道:说起来真让人难为情,我一个活了半辈子的大人,有时候竟然没有你和你二哥想得周全,真不知我是怎么当你们的娘的!屠苏摇着林氏的手笑道:娘,你为人就是谦逊。

娘其实不是不肯算计周全,而是为人心太善,总把人往好处想去。

你没听说书的人说嘛,自古都是君子算不过小人。

再加上娘一心一意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哪有心思去盘算这些。

哪像我俩,闲着无事只顾往歪处想些点子。

这人啊,他用心的地方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你看那苏呆子,他整天想着书所以便能出口成章。

林氏听了,心里很是受用,便用手指戳戳屠苏的脑门,说笑几句,又接着做活,想着把手上的这件赶做完,好给屠苏做。

母女俩沐浴着秋日午后的暖阳中,叨叨唠唠的说些家长里短,桂花的香气时有时无的泌入人的心脾。

暖风暖阳再伴着暖香,气氛倒是温馨无比。

两人说得兴起,倒没注意到院门口早站了一个人。

林氏无意中偶一抬头,便看见苏中晨目光空茫的看着她们两人,眼中泪光潋滟,有一股让人心酸的哀婉。

看样子,他似是想起了什么前情旧事。

中晨,你怎么来了?林氏出声招呼道。

苏中晨似乎如梦初醒一般,连忙回过神来,向着林氏作了一辑,道:小生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先母。

当年,我也喜欢和她一起坐在这午后的暖阳之下,她做针线,我读书……我家也有这么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便满院飘香……林氏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唏嘘感叹:可怜的孩子,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好好的过活,你娘便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苏中晨频频点头,说着也不像往常那样和林氏告辞,只是揉着眼睛回东院去了。

林氏看着他的背影转脸对着屠苏说道:这孩子怪可怜的,你以后可别再时不时的嚷他了。

屠苏心道:我哪有嚷他了。

嘴里只好含混应了一句。

她突然想到,这人既然来后院找她,定是有事。

刚才他却什么也没说又走了。

想着,她和林氏说了一声,只说去东院找哥哥,便起身推院门进去,径直来到苏中晨的门前,透过半掩的门扉,她看到苏中晨已经回复了常态,此时正坐在桌前发呆。

他见屠苏进来,又用袖子胡乱擦拭了一把,指着椅子说道:东家请坐,让你见笑了。

屠苏正色道:人之常情,有什么可笑的。

她见苏中晨有些尴尬便迅速转移话题:你刚刚有事找我?苏中晨这才突然想起了刚才的事情,便拱拱手说道:小生该死,一下子竟忘了正事了。

方才小生无意中发现有人来咱们这里打探情况。

小生怕这些人对东家不利,特来提醒一二。

哦,那些人现在还在吗?苏中晨遗憾的摇摇头:已经走了。

屠苏也不怎么在乎,说道:没事,他们下次再来你注意些就行。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林氏在隔壁招呼道:她二婶来了,快进来坐。

屠苏一阵疑惑,心道,现在称作二婶的也只有何氏,她们上午刚见过,怎么现在又来了?既然她来,那肯定是有事了。

屠苏这么想着,急忙从东院出来返回去见何氏。

她一进院子,就听何氏就笑说道:大嫂,你别忙活了,我今日来镇上是买些绣线,咱们集上的线我瞧着太粗糙。

顺便来认认门。

屠苏连忙接道:是呢,我看二婶的绣工很精细,你有空给我绣个荷包好不好?林氏刚要嗔怪屠苏不懂事,何氏早抢着说道:这算个什么,我本来就打算给你们姐俩绣几个来,你安心等着吧。

何氏又跟林氏闲叙会儿家常,便提出要去镇上买绣线。

屠苏自告奋勇的陪同她前去,林氏自然笑着应许。

两人一起走出关家食肆,何氏见四周无人,连忙正色说道:大侄女我今天来是告诉你一件事,当着你娘说又觉得不方便。

你说吧。

我昨晚上趴在墙根听你爹和那个女人说话……屠苏心道,这何氏也真够敬业的,竟然扒在墙根去听人家说话。

不过,她真是高估何氏了,她天生就是个爱打听的,即便不为她,也乐意去听。

屠苏稍稍想了一点旁的赶紧扳回思绪认真听何氏说话:那陶氏果然不是好东西,一来就劝着你爹跟你娘合离……何氏滔滔不绝的大骂陶氏,想以此来讨好屠苏。

屠苏见她说歪了,连忙提醒她:二婶,我娘也想合离,你先跟我说她到底是怎么做的。

何氏连忙回到正题:我听得不太清楚,只断断续续的听陶氏说,她爹来信了,信中还骂你娘和你不守规矩,不敬长辈,说不能允许自己的两个外孙女儿跟你们这样的家人扯在一起什么的。

总之就是要你爹跟你娘合离。

你爹还不太乐意,还说……说到后面,何氏看了看屠苏的脸色,有些犹豫起来。

屠苏直觉这后面的话是跟自己有关,便不在乎的说道:你继续说,不用管我。

你爹说,虽然你很可恶,可是反正你眼看就十三了,再过一年半载就找户人家把你嫁出去,还能得一大笔聘礼,又能和那些有钱人家攀上亲戚……他好似要把你嫁给一个快要死的药罐子……何氏原本以为屠苏会恼羞成怒、大发雷霆,谁知,她却根本不在意,只是皱皱眉头。

嗯,还有别的吗?她接着问道。

没了。

我就听这么多。

屠苏便带着她去了孙家的铺子,挑了最好的绣线给她。

两人又闲叙几句,何氏便告辞回家。

谁知,她刚要抬步回去,就见孙平安从铺子出赶出来,站在她的必经之路上,斜睨着眼看着她,很欠扁的朝着她笑。

屠苏停住脚步,漫不经心的打量了他几眼,抬抬下巴问道:最近怎么不见你来我家吃饭?孙平安从鼻子里轻哼一声:就知道吃,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屠苏翻了个白眼慢悠悠的接道:我再怎么吃,也不像某人似的走个路都地动山摇。

你——孙平安顿时气结。

不过,他又不甘心败下阵来,转而攻击起她的薄弱环节:我听伙计说,你刚才还买了绣线?怎么了,你也知道着急了。

什么时候绣只帕子什么的让我瞧瞧。

说完还得意洋洋的笑着。

屠苏不急不气,懒洋洋地说道:等你把体重降到跟我二哥一个样,我的帕子也绣好了。

孙平安听她再三提起自己的短处,恨得牙痒痒,只好跺着脚离去了。

走到半路还是觉得不甘心,遂又回头恶狠狠地说道:关屠夫,你就笑我吧。

镇上的人都说,你将来铁定嫁不出去。

说完,他又自觉失言,想改口已经来不及。

他只等着屠苏破口大骂,但她却像没事人似的淡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狠话呢,是这个呀。

你以为姑奶奶会像她们那般闲得没事干,一天到晚只想公的吗?孙平安听到那最后一句想公的不由得暗惊这人好粗鲁。

屠苏也不管他惊诧的眼神,昂首挺胸的笑着离开了。

屠苏和何氏说完了话,就带着关忠返回镇上。

关家食肆此时还有不少客人,几个小伙计手托着盘子跑来跑去的忙碌着。

屠苏穿过前厅,往后院走去。

林氏正坐在后院的桂花树下给关文做衣裳,见她进来,立即抬头笑道:你又到哪儿疯去了?一上午没见人影?林氏叨唠完,也不等屠苏回答又接着说道:本打算先给你做,我想着你二哥后日便要去拜师,便又临时改了主意先把他的赶做出来。

屠苏摆摆手笑道:我有衣裳,先给他做罢。

说着,她也搬了小凳子坐在林氏旁边。

林氏咬下一截线头,问道:你去看你爹了?屠苏笑答道:娘真是明察秋毫。

听人说他醒了,我就先去看看。

林氏听他醒了,也没什么表情,淡淡地说道:既然醒了,我明日就走一趟,赶紧让他把合离文书给写了。

还有,你也别往他跟前凑,我们全家在时他就那样下死手打你,若我们都不在,指不定怎样呢。

屠苏说道:娘就放心吧,他不知是怎么了,从那天后便一直卧床不起,全身虚浮无力,大夫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他哪有力气打我呢。

何况他家里又来了别人。

哦?林氏微微一惊,嘴里冷笑道:说不定是你那亲奶奶看不过去来责罚他了。

我觉着也是。

屠苏自然乐得将一切都推到死人身上。

娘,那姓陶的女人来了。

我今日见着她了。

林氏一听这话,脸上顿现出一丝紧张,把手中的活放下问道:你见着她了?她怎样你没有?屠苏笑道:娘,你当她是二婶呀。

你放心好了,她对我和气着呢。

林氏闻听此言,微微松了口气,转瞬又想起了什么,复又叹气道:我倒宁愿她跟你二婶一样,这么简单的,娘倒不怕她,就怕那种口蜜腹剑、佛口蛇心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娘还真怕应付不了。

屠苏心中暗道:你果然猜对了。

不过,她嘴里仍然安慰林氏道:娘且放心,反正你也要跟爹合离了,到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管她是狠是善,咱不跟她打交道不就行了。

林氏思索片刻也觉得有理,点头不语。

还有娘,我觉得你明天还是先别回去的好,我看那陶氏对我爹倒是上心得很,我想着不用你去说,她说不定就会劝说我爹跟你合离。

若是咱们催紧了,我爹若真来了牛劲就死拖着不办,岂不更糟?林氏反思了一会儿,心里也觉得女儿说得有理。

她低头半晌,长叹道:说起来真让人难为情,我一个活了半辈子的大人,有时候竟然没有你和你二哥想得周全,真不知我是怎么当你们的娘的!屠苏摇着林氏的手笑道:娘,你为人就是谦逊。

娘其实不是不肯算计周全,而是为人心太善,总把人往好处想去。

你没听说书的人说嘛,自古都是君子算不过小人。

再加上娘一心一意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哪有心思去盘算这些。

哪像我俩,闲着无事只顾往歪处想些点子。

这人啊,他用心的地方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你看那苏呆子,他整天想着书所以便能出口成章。

林氏听了,心里很是受用,便用手指戳戳屠苏的脑门,说笑几句,又接着做活,想着把手上的这件赶做完,好给屠苏做。

母女俩沐浴着秋日午后的暖阳中,叨叨唠唠的说些家长里短,桂花的香气时有时无的泌入人的心脾。

暖风暖阳再伴着暖香,气氛倒是温馨无比。

两人说得兴起,倒没注意到院门口早站了一个人。

林氏无意中偶一抬头,便看见苏中晨目光空茫的看着她们两人,眼中泪光潋滟,有一股让人心酸的哀婉。

看样子,他似是想起了什么前情旧事。

中晨,你怎么来了?林氏出声招呼道。

苏中晨似乎如梦初醒一般,连忙回过神来,向着林氏作了一辑,道:小生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先母。

当年,我也喜欢和她一起坐在这午后的暖阳之下,她做针线,我读书……我家也有这么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便满院飘香……林氏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唏嘘感叹:可怜的孩子,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好好的过活,你娘便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苏中晨频频点头,说着也不像往常那样和林氏告辞,只是揉着眼睛回东院去了。

林氏看着他的背影转脸对着屠苏说道:这孩子怪可怜的,你以后可别再时不时的嚷他了。

屠苏心道:我哪有嚷他了。

嘴里只好含混应了一句。

她突然想到,这人既然来后院找她,定是有事。

刚才他却什么也没说又走了。

想着,她和林氏说了一声,只说去东院找哥哥,便起身推院门进去,径直来到苏中晨的门前,透过半掩的门扉,她看到苏中晨已经回复了常态,此时正坐在桌前发呆。

他见屠苏进来,又用袖子胡乱擦拭了一把,指着椅子说道:东家请坐,让你见笑了。

屠苏正色道:人之常情,有什么可笑的。

她见苏中晨有些尴尬便迅速转移话题:你刚刚有事找我?苏中晨这才突然想起了刚才的事情,便拱拱手说道:小生该死,一下子竟忘了正事了。

方才小生无意中发现有人来咱们这里打探情况。

小生怕这些人对东家不利,特来提醒一二。

哦,那些人现在还在吗?苏中晨遗憾的摇摇头:已经走了。

屠苏也不怎么在乎,说道:没事,他们下次再来你注意些就行。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林氏在隔壁招呼道:她二婶来了,快进来坐。

屠苏一阵疑惑,心道,现在称作二婶的也只有何氏,她们上午刚见过,怎么现在又来了?既然她来,那肯定是有事了。

屠苏这么想着,急忙从东院出来返回去见何氏。

她一进院子,就听何氏就笑说道:大嫂,你别忙活了,我今日来镇上是买些绣线,咱们集上的线我瞧着太粗糙。

顺便来认认门。

屠苏连忙接道:是呢,我看二婶的绣工很精细,你有空给我绣个荷包好不好?林氏刚要嗔怪屠苏不懂事,何氏早抢着说道:这算个什么,我本来就打算给你们姐俩绣几个来,你安心等着吧。

何氏又跟林氏闲叙会儿家常,便提出要去镇上买绣线。

屠苏自告奋勇的陪同她前去,林氏自然笑着应许。

两人一起走出关家食肆,何氏见四周无人,连忙正色说道:大侄女我今天来是告诉你一件事,当着你娘说又觉得不方便。

你说吧。

我昨晚上趴在墙根听你爹和那个女人说话……屠苏心道,这何氏也真够敬业的,竟然扒在墙根去听人家说话。

不过,她真是高估何氏了,她天生就是个爱打听的,即便不为她,也乐意去听。

屠苏稍稍想了一点旁的赶紧扳回思绪认真听何氏说话:那陶氏果然不是好东西,一来就劝着你爹跟你娘合离……何氏滔滔不绝的大骂陶氏,想以此来讨好屠苏。

屠苏见她说歪了,连忙提醒她:二婶,我娘也想合离,你先跟我说她到底是怎么做的。

何氏连忙回到正题:我听得不太清楚,只断断续续的听陶氏说,她爹来信了,信中还骂你娘和你不守规矩,不敬长辈,说不能允许自己的两个外孙女儿跟你们这样的家人扯在一起什么的。

总之就是要你爹跟你娘合离。

你爹还不太乐意,还说……说到后面,何氏看了看屠苏的脸色,有些犹豫起来。

屠苏直觉这后面的话是跟自己有关,便不在乎的说道:你继续说,不用管我。

你爹说,虽然你很可恶,可是反正你眼看就十三了,再过一年半载就找户人家把你嫁出去,还能得一大笔聘礼,又能和那些有钱人家攀上亲戚……他好似要把你嫁给一个快要死的药罐子……何氏原本以为屠苏会恼羞成怒、大发雷霆,谁知,她却根本不在意,只是皱皱眉头。

嗯,还有别的吗?她接着问道。

没了。

我就听这么多。

屠苏便带着她去了孙家的铺子,挑了最好的绣线给她。

两人又闲叙几句,何氏便告辞回家。

谁知,她刚要抬步回去,就见孙平安从铺子出赶出来,站在她的必经之路上,斜睨着眼看着她,很欠扁的朝着她笑。

屠苏停住脚步,漫不经心的打量了他几眼,抬抬下巴问道:最近怎么不见你来我家吃饭?孙平安从鼻子里轻哼一声:就知道吃,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屠苏翻了个白眼慢悠悠的接道:我再怎么吃,也不像某人似的走个路都地动山摇。

你——孙平安顿时气结。

不过,他又不甘心败下阵来,转而攻击起她的薄弱环节:我听伙计说,你刚才还买了绣线?怎么了,你也知道着急了。

什么时候绣只帕子什么的让我瞧瞧。

说完还得意洋洋的笑着。

屠苏不急不气,懒洋洋地说道:等你把体重降到跟我二哥一个样,我的帕子也绣好了。

孙平安听她再三提起自己的短处,恨得牙痒痒,只好跺着脚离去了。

走到半路还是觉得不甘心,遂又回头恶狠狠地说道:关屠夫,你就笑我吧。

镇上的人都说,你将来铁定嫁不出去。

说完,他又自觉失言,想改口已经来不及。

他只等着屠苏破口大骂,但她却像没事人似的淡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狠话呢,是这个呀。

你以为姑奶奶会像她们那般闲得没事干,一天到晚只想公的吗?孙平安听到那最后一句想公的不由得暗惊这人好粗鲁。

屠苏也不管他惊诧的眼神,昂首挺胸的笑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