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回到家,就见林氏正坐着发呆,桑落也在一旁陪着。
屠苏上前唤了一声,林氏抬头看着她说道: 刚刚陶氏的贴身丫鬟来了。
什么?屠苏不禁有些惊讶,速度真够快的。
她说什么了?屠苏忙问道,心里却在暗暗猜测陶氏的目的。
只说了一通客气话,还送来了点心和几匹布。
林氏面无表情的说道,看不出喜怒。
屠苏看着林氏,抿嘴笑了笑,上前摇着她的手说道:娘,你让我看看这些布料。
林氏也不阻拦,指给他看去。
屠苏上前翻了翻,共三匹布料,一匹鹅黄色,一匹桃红的,都是小姑娘穿的娇嫰颜色。
最底下一匹却是玫瑰红的,不算太艳,但看着也不老气,很明显是给林氏的。
林氏却看着布匹犯了难,不知是退还是不退?屠苏手摸着这些光滑细腻的布料,思索片刻,笑着说道:娘,依我说还是别退了,她既然客客气气的送来,我们若是退了,倒显得娘不大气。
我们大大方方的收下,再回个重礼便可。
林氏迟疑着点点头。
屠苏盯着那料子看了半晌,转身又进了里屋翻出另外一块上好的料子来。
然后又火速的找来纸笔,刷刷点点好半天,仍然觉得不够,便又把林氏拉进来又比划了一会儿。
屠苏早就发现这个时代的衣服不太讲究,上流社会的人都流行穿那种宽袍大袖,底层的百姓则喜欢那种方便省布的衣服,总之看起来都不太美感。
肥肥大大的,一点都不显腰身。
屠苏前世做生意时,为了筹集资金,曾倒腾过服装。
对时尚的捕捉能力还是有的。
但来到这里后,她一直为吃饱肚子而努力,再不就是忙着斗极品亲戚,根本没时间去注意什么美不美的问题。
现在她突然又有想了新的想法。
她昨天说的那番话,多少会让陶氏有些忌惮。
这不,现在已经开始起了作用。
但还有一点,她必须让陶氏再多一些忌惮。
至少也得对林氏少了轻视之心,心里把她当个强劲的对手,这样,在劝关厚勤跟林氏合离时,她才能出大力。
由屠苏的眼光来看,林氏的资质绝对不差。
而且年纪也不大——才31岁。
只是以前的生活太过困苦,让她憔悴不堪,减损了容颜,再加上她的身份尴尬更不敢打扮自己,每天身着粗布灰衣,硬把自己往老太太的队伍里整。
现在她得赶紧想法把她装扮起来,至少要有一些竞争力。
林氏看着屠苏画得衣服样子很奇怪,但她是那种面硬心软的人,孩子一有要求但凡自己能达到都会想法子满足。
行行,我给你做。
林氏被她缠得没法,连忙答应。
屠苏一看她这样好说话,笑得更甜了。
说实话,她还真不擅长撒娇这种活。
林氏只好得把关文的衣服交给刘奶奶去做,自己则去赶做屠苏画的衣服。
屠苏看着自己暂时插不上嘴,便又拉着桑落去镇上买来面脂和胭脂、眉笔等物。
第二天,陶氏派人来打招呼,说是明日亲自上门来拜访。
屠苏便代林氏答应了。
当天晚上催着林氏把衣服做好了。
翌日,屠苏早早起来就跑到林氏房里,缠着她把新衣服穿上。
桑落也在一旁起哄。
林氏嘴里说着太艳,死活不穿。
屠苏拾掇着桑落撒娇痴缠,林氏无奈才答应穿上。
谁知她这一穿上,桑落却把眼睛瞪圆了。
屠苏设计的这件衣服很显腰身,面料颜色又选得恰到好处。
林氏一穿上身,立马显得年轻了几岁,而且这颜色也趁着她的脸色好了很多,气质也随之柔和了许多。
林氏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她又觉得不自在连忙就要换下,屠苏连忙劝道:娘,今日那陶氏来访,娘必须要穿得齐整些才不失了面子。
你就穿着吧。
林氏犹豫了一会儿,屠苏又劝了好一会儿,她才勉强答应。
屠苏又顺着杆子往上爬,又给她做了自己倒腾好的面膜,然后又涂上面脂,胭脂等物。
最后由桑落将那头比之前乌黑了不少的头发梳好盘了个好看的髻。
林氏顶着这身新装扮路过前厅时,连苏呆子也不由得出声赞叹:大娘变化好大。
小生眼拙,险些没认出来。
刘奶奶也眯着眼睛夸赞。
林氏初时有些放不开手脚,渐渐地,一习惯下来便自然多了。
过了一会儿,林氏携着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婆子准时到达。
林氏领着两个女儿上前迎接。
两人彼此见了礼,互相打量一番。
林氏请她进屋。
陶氏心中暗自微惊,林氏跟她以往听说的大不一样。
不过,她脸上却没表现出一丝惊讶而是笑着对林氏施了一脸,笑着唤道:姐姐一向可好,妹妹早就想来拜见姐姐,无奈琐事缠身,直至今日才成行。
林氏连忙扶她起来,嘴里客套着道:不敢当。
陶氏双笑着说道:姐姐在家乡带着四个孩子,又兼着要照顾公婆,真是辛苦了。
妹妹心里真是百般感激——林氏不太想跟她说这些有的没的客套话,便开山见山的说道:陶妹妹,我这人嘴拙,不会说那些场面话,其实我也早想去找你。
想必你也听说了,我要跟厚勤合离。
陶氏倒没想到林氏会这么直接,她微怔了一下,脸上堆笑道:姐姐,我听说你们之间是有些误会和心结,解开了便好。
我是真心盼着咱们一家人能和睦相处,要不别人会说,我一来就惹得你们一家离散……陶氏说着说着就去拿手绢擦泪。
林氏眉头微蹙,摇摇头说道:没用的,要解开早解开了。
我也跟你说句实话,当初我们之间处得就不好,即便没有你,也早晚会走到这一步。
只是当初我想着四个儿子无处可归,才一直凑和着……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主意……林氏说到这里,不知该如何往下说。
屠苏看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她便从一旁闪出来,对着陶氏说道:陶姨尽管放心,这关河村的人都知道我娘跟我爹一向脾性不合——这倒不是说谁是谁非,就是造化弄人,硬把那不合适的撮合到一块儿了。
再加上那些小人的挑拨,我娘这些年过得很窝心,我爹也因此常出门行商,数年不归。
所以能让他们合离,对他们也都有好处。
陶姨是个明白人,还请您成全我娘。
说着,屠苏还上前装模作样的上前施了一礼,陶氏连忙上前扶住她,屠苏又劝道:陶姨还是别哭了,不然,被有心人看到了,指不定怎么编派你和我娘。
陶氏一听这话,赶忙收起了眼泪。
又开始和母女两个谈笑风生起来。
几个人说着话,眼看着就到了中午,林氏要留她们主仆吃饭,陶氏推脱家中有事,林氏也不强留。
陶氏亲热的拉着林氏的手,笑着告别,那姿态仿佛她俩多亲似的。
林氏很不习惯她的热情,脸上时不时现出一丝无措来。
她一走,林氏就扶着额头探道:跟她说话简直比跟你婶子打一架还累。
屠苏撇嘴冷笑道:我倒真觉得她和我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陶氏回去后不久,关家本家的一个跟林氏关系还算凑和的妇人也上了门,委婉的打听林氏还有什么要求。
林氏只巴望着赶紧了却这村烦心事。
财钱什么一概不要。
关厚勤听了不禁心花怒放。
不过,他仍然坚持要两个儿子。
林氏虽然不舍,但也知道无可奈何。
关毛和关文听说也上来安慰林氏,只说分离只是暂时的,将来一有机会仍会回来。
林氏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含泪答应。
屠苏本以为还会出什么岔子,倒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仅过了两天,关厚勤便让人送来了合离文书。
双方请了证人签字画押,并找里正备案。
至此,屠苏的心才正式放到肚里。
但有喜便有悲。
虽然林氏和她们姐妹俩彻底摆脱了关厚勤,但关毛和关文的离开也即在眼前。
现在关厚勤膝下无子,对他们还是很看重的,合离文书一下便让人来催两人回关家老宅去。
林氏心中百般不舍,母子四人不由得抱头痛哭,屠苏心中也无比酸涩,她来到这里将近一年,对这个家庭早就产生了感情。
如今猛然分离,心里也极不是滋味。
关文掉了一会眼泪又勉强露出笑意劝林氏和两个妹妹:娘,大妹二妹,你们都别哭了,咱们虽然暂时不在一处了,但离得又不远了,爹也不可能不让我们出来,到时我们一得空就来看你们。
林氏仍然流泪不止,她太清楚关厚勤的为人了,虽然,他不会像对待屠苏那样对待两个儿子,可是也绝不对多挂心,更何况,她凭着直觉也察觉出那陶氏决不是个善茬。
一时间,心里像是有百鼠抓挠,又是难过又是担忧。
关文越劝,她越哭得厉害。
最后,关文也没辙了,他留下关毛陪着林氏,自己则拉了屠苏来到一旁说话。
二哥,你千万要小心那姓陶的女人,别被她的表面给骗了。
屠苏虽然知道关文的脑子不笨,还还是不太放心。
关文笑道: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只是我们这一走,就要辛苦你了。
你和娘还有二妹一定要小心,你也渐渐大了,出入什么的要仔细才是。
晚上也要关好门户……关文一样一样的细细叮嘱着。
屠苏嘴上连连答应着,心里越来越压抑。
你也别太拼命,我回去定会好好读书,或者是跟着父亲做生意,到时候你们就不用再抛头露面了。
关文说着说着,眼圈不由得又红了。
屠苏又反过来劝了关文一番。
两人把话说完,又来到前厅,屠苏嘱咐关毛:大哥,你这人跟娘一样心性耿直,以后行事要多听二哥的建议。
关文从善如流的点点头答应了。
林氏又将他们的行李细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了,才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出门。
都回去吧,别送了,过不了几天又回来了。
关文一步三回头的劝着林氏。
前来迎接的车夫,早不耐烦了,大声吁了一声,马车缓缓的驶出了她们的视线。
林氏翘首望着,不由得又潸然泪下。
屠苏却在思索着: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夫妻两人自动把两个哥哥送回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关毛关文离家两个多月了。
开始时,关厚勤还让他们每隔十天回家一趟,一个月后,关家的新房子一盖好,关厚勤请的先生也到了,两人回来得便越来越少了。
每次回来时,虽说嘴里没说什么,可明眼人也能看出两人脸上的抑郁不乐。
林氏和屠苏有时也会偷偷的回去看看他们。
屠苏向村人打听两人的近况,除了村人一致夸陶氏宽厚大方外再无别的。
屠苏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的心机之深。
短短数月便能赢得这些人的口碑。
不过,也由此看出,她断不会在明面上和小处上为难兄弟二人。
屠苏心里一边暗自揣摩陶氏的下一步做法,一边苦思着对策。
到年关时,关厚勤和陶氏带着关毛关文并两个女儿竟然往云州去了。
林氏气得在床上躺了两天。
屠苏一家这个年过是也是惨惨淡淡的。
屠苏的生辰是在正月,过了年,她便满了十三岁。
林氏撑着笑颜请了刘奶奶关厚齐和齐婶子一家来为屠苏庆生。
一帮人净拣些可乐的话说,林氏也不想扫众人的兴,暗暗把对儿子的挂念按下,同大伙一起说笑唠嗑。
桑落为了活跃气氛,拉着屠苏说道:姐姐,你就许个心愿吧。
一许就灵的。
狗蛋也偎在刘奶奶怀里起哄道:屠苏姐姐你就许,狗蛋前前年许了心愿说想吃肉,结果就吃到了。
真的很灵的。
屠苏故意为难道:是吗?那我许什么好呢?桑落笑道:什么都可以,你哪所许个将来嫁个如意郎君的愿也灵的。
大伙不由得大笑起来。
屠苏也没做出羞涩的表情来,她落落大方的说道:我能把心愿说出来吗?林氏也笑道:你说出来个就不灵了。
屠苏正色道:灵的灵的,我是谁,我说灵就灵。
说完,便故意想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我希望我娘赶紧和五叔喜结连理,百年好合。
她这话一说,在座的人都笑起来。
林氏和关厚齐对视了一眼后也都不好意思的垂头低声嗔怪。
刘奶奶见状连忙说道:玉娘,我看你们还是赶紧把喜事办了吧。
你们家也着实需要一个男人来支撑门户。
林氏脸色发热,目光恍惚,心里却也赞同刘奶奶说得在理。
之后几天,在刘奶奶和齐婶子的张罗下,关厚齐和林氏正式结亲,并办了简单的喜宴招待了相叔的亲友。
在这么久的愁云惨雾之后,关家终于迎来了一件喜事。
林氏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但没等她们高兴几天,孙家传来的一个消息,又让屠苏一家的心情陷入了谷底:去云州过年的关毛和关文兄弟和人发生了冲突,对方被关毛一气之下打了个半死。
对方扬言要送两人见官。
林氏一听这个消息,两眼一花,当时便昏了过去。
这几天小忙,状态也不好,更新不太准时,请亲们见量,精神一好,便会加更,虎摸。
屠苏回到家,就见林氏正坐着发呆,桑落也在一旁陪着。
屠苏上前唤了一声,林氏抬头看着她说道: 刚刚陶氏的贴身丫鬟来了。
什么?屠苏不禁有些惊讶,速度真够快的。
她说什么了?屠苏忙问道,心里却在暗暗猜测陶氏的目的。
只说了一通客气话,还送来了点心和几匹布。
林氏面无表情的说道,看不出喜怒。
屠苏看着林氏,抿嘴笑了笑,上前摇着她的手说道:娘,你让我看看这些布料。
林氏也不阻拦,指给他看去。
屠苏上前翻了翻,共三匹布料,一匹鹅黄色,一匹桃红的,都是小姑娘穿的娇嫰颜色。
最底下一匹却是玫瑰红的,不算太艳,但看着也不老气,很明显是给林氏的。
林氏却看着布匹犯了难,不知是退还是不退?屠苏手摸着这些光滑细腻的布料,思索片刻,笑着说道:娘,依我说还是别退了,她既然客客气气的送来,我们若是退了,倒显得娘不大气。
我们大大方方的收下,再回个重礼便可。
林氏迟疑着点点头。
屠苏盯着那料子看了半晌,转身又进了里屋翻出另外一块上好的料子来。
然后又火速的找来纸笔,刷刷点点好半天,仍然觉得不够,便又把林氏拉进来又比划了一会儿。
屠苏早就发现这个时代的衣服不太讲究,上流社会的人都流行穿那种宽袍大袖,底层的百姓则喜欢那种方便省布的衣服,总之看起来都不太美感。
肥肥大大的,一点都不显腰身。
屠苏前世做生意时,为了筹集资金,曾倒腾过服装。
对时尚的捕捉能力还是有的。
但来到这里后,她一直为吃饱肚子而努力,再不就是忙着斗极品亲戚,根本没时间去注意什么美不美的问题。
现在她突然又有想了新的想法。
她昨天说的那番话,多少会让陶氏有些忌惮。
这不,现在已经开始起了作用。
但还有一点,她必须让陶氏再多一些忌惮。
至少也得对林氏少了轻视之心,心里把她当个强劲的对手,这样,在劝关厚勤跟林氏合离时,她才能出大力。
由屠苏的眼光来看,林氏的资质绝对不差。
而且年纪也不大——才31岁。
只是以前的生活太过困苦,让她憔悴不堪,减损了容颜,再加上她的身份尴尬更不敢打扮自己,每天身着粗布灰衣,硬把自己往老太太的队伍里整。
现在她得赶紧想法把她装扮起来,至少要有一些竞争力。
林氏看着屠苏画得衣服样子很奇怪,但她是那种面硬心软的人,孩子一有要求但凡自己能达到都会想法子满足。
行行,我给你做。
林氏被她缠得没法,连忙答应。
屠苏一看她这样好说话,笑得更甜了。
说实话,她还真不擅长撒娇这种活。
林氏只好得把关文的衣服交给刘奶奶去做,自己则去赶做屠苏画的衣服。
屠苏看着自己暂时插不上嘴,便又拉着桑落去镇上买来面脂和胭脂、眉笔等物。
第二天,陶氏派人来打招呼,说是明日亲自上门来拜访。
屠苏便代林氏答应了。
当天晚上催着林氏把衣服做好了。
翌日,屠苏早早起来就跑到林氏房里,缠着她把新衣服穿上。
桑落也在一旁起哄。
林氏嘴里说着太艳,死活不穿。
屠苏拾掇着桑落撒娇痴缠,林氏无奈才答应穿上。
谁知她这一穿上,桑落却把眼睛瞪圆了。
屠苏设计的这件衣服很显腰身,面料颜色又选得恰到好处。
林氏一穿上身,立马显得年轻了几岁,而且这颜色也趁着她的脸色好了很多,气质也随之柔和了许多。
林氏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她又觉得不自在连忙就要换下,屠苏连忙劝道:娘,今日那陶氏来访,娘必须要穿得齐整些才不失了面子。
你就穿着吧。
林氏犹豫了一会儿,屠苏又劝了好一会儿,她才勉强答应。
屠苏又顺着杆子往上爬,又给她做了自己倒腾好的面膜,然后又涂上面脂,胭脂等物。
最后由桑落将那头比之前乌黑了不少的头发梳好盘了个好看的髻。
林氏顶着这身新装扮路过前厅时,连苏呆子也不由得出声赞叹:大娘变化好大。
小生眼拙,险些没认出来。
刘奶奶也眯着眼睛夸赞。
林氏初时有些放不开手脚,渐渐地,一习惯下来便自然多了。
过了一会儿,林氏携着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婆子准时到达。
林氏领着两个女儿上前迎接。
两人彼此见了礼,互相打量一番。
林氏请她进屋。
陶氏心中暗自微惊,林氏跟她以往听说的大不一样。
不过,她脸上却没表现出一丝惊讶而是笑着对林氏施了一脸,笑着唤道:姐姐一向可好,妹妹早就想来拜见姐姐,无奈琐事缠身,直至今日才成行。
林氏连忙扶她起来,嘴里客套着道:不敢当。
陶氏双笑着说道:姐姐在家乡带着四个孩子,又兼着要照顾公婆,真是辛苦了。
妹妹心里真是百般感激——林氏不太想跟她说这些有的没的客套话,便开山见山的说道:陶妹妹,我这人嘴拙,不会说那些场面话,其实我也早想去找你。
想必你也听说了,我要跟厚勤合离。
陶氏倒没想到林氏会这么直接,她微怔了一下,脸上堆笑道:姐姐,我听说你们之间是有些误会和心结,解开了便好。
我是真心盼着咱们一家人能和睦相处,要不别人会说,我一来就惹得你们一家离散……陶氏说着说着就去拿手绢擦泪。
林氏眉头微蹙,摇摇头说道:没用的,要解开早解开了。
我也跟你说句实话,当初我们之间处得就不好,即便没有你,也早晚会走到这一步。
只是当初我想着四个儿子无处可归,才一直凑和着……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主意……林氏说到这里,不知该如何往下说。
屠苏看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她便从一旁闪出来,对着陶氏说道:陶姨尽管放心,这关河村的人都知道我娘跟我爹一向脾性不合——这倒不是说谁是谁非,就是造化弄人,硬把那不合适的撮合到一块儿了。
再加上那些小人的挑拨,我娘这些年过得很窝心,我爹也因此常出门行商,数年不归。
所以能让他们合离,对他们也都有好处。
陶姨是个明白人,还请您成全我娘。
说着,屠苏还上前装模作样的上前施了一礼,陶氏连忙上前扶住她,屠苏又劝道:陶姨还是别哭了,不然,被有心人看到了,指不定怎么编派你和我娘。
陶氏一听这话,赶忙收起了眼泪。
又开始和母女两个谈笑风生起来。
几个人说着话,眼看着就到了中午,林氏要留她们主仆吃饭,陶氏推脱家中有事,林氏也不强留。
陶氏亲热的拉着林氏的手,笑着告别,那姿态仿佛她俩多亲似的。
林氏很不习惯她的热情,脸上时不时现出一丝无措来。
她一走,林氏就扶着额头探道:跟她说话简直比跟你婶子打一架还累。
屠苏撇嘴冷笑道:我倒真觉得她和我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陶氏回去后不久,关家本家的一个跟林氏关系还算凑和的妇人也上了门,委婉的打听林氏还有什么要求。
林氏只巴望着赶紧了却这村烦心事。
财钱什么一概不要。
关厚勤听了不禁心花怒放。
不过,他仍然坚持要两个儿子。
林氏虽然不舍,但也知道无可奈何。
关毛和关文听说也上来安慰林氏,只说分离只是暂时的,将来一有机会仍会回来。
林氏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含泪答应。
屠苏本以为还会出什么岔子,倒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仅过了两天,关厚勤便让人送来了合离文书。
双方请了证人签字画押,并找里正备案。
至此,屠苏的心才正式放到肚里。
但有喜便有悲。
虽然林氏和她们姐妹俩彻底摆脱了关厚勤,但关毛和关文的离开也即在眼前。
现在关厚勤膝下无子,对他们还是很看重的,合离文书一下便让人来催两人回关家老宅去。
林氏心中百般不舍,母子四人不由得抱头痛哭,屠苏心中也无比酸涩,她来到这里将近一年,对这个家庭早就产生了感情。
如今猛然分离,心里也极不是滋味。
关文掉了一会眼泪又勉强露出笑意劝林氏和两个妹妹:娘,大妹二妹,你们都别哭了,咱们虽然暂时不在一处了,但离得又不远了,爹也不可能不让我们出来,到时我们一得空就来看你们。
林氏仍然流泪不止,她太清楚关厚勤的为人了,虽然,他不会像对待屠苏那样对待两个儿子,可是也绝不对多挂心,更何况,她凭着直觉也察觉出那陶氏决不是个善茬。
一时间,心里像是有百鼠抓挠,又是难过又是担忧。
关文越劝,她越哭得厉害。
最后,关文也没辙了,他留下关毛陪着林氏,自己则拉了屠苏来到一旁说话。
二哥,你千万要小心那姓陶的女人,别被她的表面给骗了。
屠苏虽然知道关文的脑子不笨,还还是不太放心。
关文笑道: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只是我们这一走,就要辛苦你了。
你和娘还有二妹一定要小心,你也渐渐大了,出入什么的要仔细才是。
晚上也要关好门户……关文一样一样的细细叮嘱着。
屠苏嘴上连连答应着,心里越来越压抑。
你也别太拼命,我回去定会好好读书,或者是跟着父亲做生意,到时候你们就不用再抛头露面了。
关文说着说着,眼圈不由得又红了。
屠苏又反过来劝了关文一番。
两人把话说完,又来到前厅,屠苏嘱咐关毛:大哥,你这人跟娘一样心性耿直,以后行事要多听二哥的建议。
关文从善如流的点点头答应了。
林氏又将他们的行李细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了,才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出门。
都回去吧,别送了,过不了几天又回来了。
关文一步三回头的劝着林氏。
前来迎接的车夫,早不耐烦了,大声吁了一声,马车缓缓的驶出了她们的视线。
林氏翘首望着,不由得又潸然泪下。
屠苏却在思索着: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夫妻两人自动把两个哥哥送回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关毛关文离家两个多月了。
开始时,关厚勤还让他们每隔十天回家一趟,一个月后,关家的新房子一盖好,关厚勤请的先生也到了,两人回来得便越来越少了。
每次回来时,虽说嘴里没说什么,可明眼人也能看出两人脸上的抑郁不乐。
林氏和屠苏有时也会偷偷的回去看看他们。
屠苏向村人打听两人的近况,除了村人一致夸陶氏宽厚大方外再无别的。
屠苏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的心机之深。
短短数月便能赢得这些人的口碑。
不过,也由此看出,她断不会在明面上和小处上为难兄弟二人。
屠苏心里一边暗自揣摩陶氏的下一步做法,一边苦思着对策。
到年关时,关厚勤和陶氏带着关毛关文并两个女儿竟然往云州去了。
林氏气得在床上躺了两天。
屠苏一家这个年过是也是惨惨淡淡的。
屠苏的生辰是在正月,过了年,她便满了十三岁。
林氏撑着笑颜请了刘奶奶关厚齐和齐婶子一家来为屠苏庆生。
一帮人净拣些可乐的话说,林氏也不想扫众人的兴,暗暗把对儿子的挂念按下,同大伙一起说笑唠嗑。
桑落为了活跃气氛,拉着屠苏说道:姐姐,你就许个心愿吧。
一许就灵的。
狗蛋也偎在刘奶奶怀里起哄道:屠苏姐姐你就许,狗蛋前前年许了心愿说想吃肉,结果就吃到了。
真的很灵的。
屠苏故意为难道:是吗?那我许什么好呢?桑落笑道:什么都可以,你哪所许个将来嫁个如意郎君的愿也灵的。
大伙不由得大笑起来。
屠苏也没做出羞涩的表情来,她落落大方的说道:我能把心愿说出来吗?林氏也笑道:你说出来个就不灵了。
屠苏正色道:灵的灵的,我是谁,我说灵就灵。
说完,便故意想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我希望我娘赶紧和五叔喜结连理,百年好合。
她这话一说,在座的人都笑起来。
林氏和关厚齐对视了一眼后也都不好意思的垂头低声嗔怪。
刘奶奶见状连忙说道:玉娘,我看你们还是赶紧把喜事办了吧。
你们家也着实需要一个男人来支撑门户。
林氏脸色发热,目光恍惚,心里却也赞同刘奶奶说得在理。
之后几天,在刘奶奶和齐婶子的张罗下,关厚齐和林氏正式结亲,并办了简单的喜宴招待了相叔的亲友。
在这么久的愁云惨雾之后,关家终于迎来了一件喜事。
林氏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但没等她们高兴几天,孙家传来的一个消息,又让屠苏一家的心情陷入了谷底:去云州过年的关毛和关文兄弟和人发生了冲突,对方被关毛一气之下打了个半死。
对方扬言要送两人见官。
林氏一听这个消息,两眼一花,当时便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