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他们一家终于到了家。
关厚齐不待车停好就窜了下去,跑着去请田郎中。
屠苏也赶紧下车直奔后院茅厕。
不多时田郎中便挎着药箱过来了。
他诊了一下林氏的脉搏,十分肯定的说道:恭喜,你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林氏毕竟已经生过四个孩子,刚才在车上她就已经有所怀疑,只是不十分确定,这会听了,倒不觉得多惊喜。
倒是关厚齐在旁边听着却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不由得连声反问道:大夫,是真的吗?田郎中不悦的看了他一眼道:老夫从医几十年,难道连喜脉都分不清?关厚齐也明白自己造次了,连忙道歉:对不住田大夫,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田郎中懒得跟这种傻兮兮的男人计较,拱拱手便要告辞出去。
关厚齐跟在后头问道:田大夫诊金多少?要不要开些安胎药?田郎中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街坊邻居的随手搭个脉而已,要什么诊金?安胎药更不用说,身体好好的吃那些作甚?别学那些有钱人闲着没事把补药当饭吃。
关厚齐又推让了几次,见田郎中执意不收才作罢。
关厚齐送完田郎中回屋后,脸上的傻笑几乎没断过。
他见林氏欲拿什么东西就一个箭步冲上来帮她,说道:玉娘,你尽管歇着,有活我来干。
林氏嗔怪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有那么娇贵吗?又不是没生过孩子。
以前怀他们四个时,什么活不干?说着说着,她不觉又想起从前她怀着关毛时还要下地干活的日子,又想着怀屠苏时,关厚勤的打骂,婆婆妯娌的辱骂嘲讽,心中不禁感慨万端。
关厚齐也看出了一点端倪,他们同一个村子,对于前事,他自然知道不少。
心里不由得一酸,连忙劝道:玉娘都过去了,别多想了。
以后你再不用过那样的日子了。
林氏忙回过神笑道:谁想了,行了,你快去忙吧,这一下又耽搁了三天,别应承下的活计做不完。
关厚齐不情不愿的往铁铺走去,嘴里说道:那我去了。
走到门口又嘱咐桑落:家里有事要赶紧叫我。
桑落嘻嘻笑道:知道了五叔。
刚才因为林氏的事忙作一团,现在一闲下来,关毛才发现大堂里少了一个人,忙问伙计:那个苏呆子哪儿去了?桑落也接道:我说怎么总觉得家里缺点啥呢。
只听伙计答道:不清楚,大约又去书肆了吧。
东家前几天不是刚发了工钱吗?桑落抿嘴笑,果然是书呆子,一发了工钱就往书肆跑。
人们正议论着,就见苏中晨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手里果然像珍宝似的捧着一本书。
伙计们都看着他笑,苏中晨也不介意,跑到林氏面前招呼道:伯母回来了,一切可好?林氏笑着答道:还好。
他跟众人说了几句话后,便迫不及待的拉着关文看他新买的书。
林氏坐了一会儿,仍不见屠苏出来,心中有些奇怪,便起身去后院看看她怎样了。
屠苏刚换了衣服,正皱眉不展的坐在床上,一见林氏来了,便神情尴尬的说道:娘,我、月信来了。
林氏先是一惊,然后脸上带了笑说:我们的屠苏可是大姑娘了。
你先坐着别动,我去给你找些东西来。
林氏说着进了自己屋拿了用布袋包着的草木灰来,刚递给她又嫌不好,忙又折回屋去取了棉花来放进去。
然后十分认真的教她怎么用。
屠苏一看就明白,但面上还是装了一装。
林氏又惊奇的问道:我还没跟你说,你怎知是月信来了?屠苏掩饰道:听村里的姐姐们说的。
林氏便不疑有他。
又嘱咐她别沾冷水,别吃生冷东西等注意事项。
因为月信的到来,屠苏整个下午都是神情恹恹的,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最近两天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了。
桑落只比她小一岁多,又是个人精,不用跟她说也猜得差不离了。
她像只蝴蝶似的飞来跑去,一会儿去照顾林氏,一会儿又跑来给屠苏解闷。
屠苏被她晃得眼晕,摆摆手道:你别转了,该干吗干吗去。
桑落刚才被林氏灌输了一堆说什么你姐姐这几天可能心情会不好,冲你发脾气也别生气之类的。
她以为屠苏是想发火,连忙出主意道:苏呆子回来了,要不你去跟他吵一架消消火气。
屠苏瞪她一眼:我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吗?桑落本想说,有时的确是的。
但又怕惹她发火,便硬憋了回去,只是嘿嘿的笑了几声。
屠苏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是说刚才苏呆子跑出去了?是啊,去书肆买书了,正在跟二哥显摆呢。
去了多久?屠苏又问。
这,谁知道?桑落不解的看着姐姐,突然明悟了:姐你是怕他偷懒耍滑是不是?你就放心好了,他是看着没客人才出去的。
屠苏没说话,脑海中浮现出苏中晨那高高瘦瘦的身影觉得又不像,但是排除一圈后,又觉得他最有可能。
那个扔石子的人首先不可能是关毛关文,他们没必要躲起来,更不可能用暗器让渣爹下跪;再者就是关忠和五叔,也不大可能,他们也没有躲在暗处的理由。
村里人,更不大可能。
桑落看姐姐沉着脸,怕她真向苏呆子发火,便觉得于心不忍,劝道:姐,呆会儿我跟他说一声,以后不准这样乱跑了。
两人正说着话却听得东院有个板正的男声在念诗,一时把屠苏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只听他念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屠苏听得分明,自言自语道:难道是苏呆子怀春了?她的话音刚落,却又听苏中晨叹道:这诗让人心生绮念,实不该教坏天下学子。
小生实在难以启口,不念了不念了。
噗——姐妹两人同时笑起来,屠苏心中的烦闷不觉又少了许多。
走,我们过去看看。
屠苏挥挥手,桑落刚要应答,又被林氏给唤走了。
屠苏一个人背着手以巡视领地的姿态进了东院。
果不其然,苏呆子正在梧桐树下的石桌旁晃头晃头,屠苏被他晃得眼晕,突然顿悟,她没在史书上看到古代读书人有得颈椎病的记载,是不是跟他们读书时爱摇头晃脑有关?想到这里,她不由得也跟着晃了几下脑袋。
苏中晨也看到了屠苏,诵读声骤然停下,他睁着一双死鱼眼,呆呆地看着她。
屠苏一看到他副呆样,便觉得跟自己心中所构想的那个大侠形象大径相庭,心中默念道:不是他不是他。
苏中晨看着屠苏盯着自己不说话,脸上飞起一缕红霞,他慌忙用手挡上脸,温声提醒道:非礼勿视。
屠苏脸上现出一丝黑线,只得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大黑,大黑看主人看它,立即欢快的摇着尾巴。
屠苏漫不经心的问道:听说你今天晌午跑出去了?苏中晨立即诚惶诚恐的上前福了福,说道:东家,小生看食肆人少才出门的,离开时还嘱咐了一个伙计帮小生看着,请东家千万不要扣小生的工钱……屠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心头有一头小泥马在奔腾。
她也懒得再猜来猜去,心想,习武的人总跟平常人不一样吧,比如关毛只学了个半吊了,但身休就跟关文大不一样。
想到这里,她瞅瞅四人无人,一把抓过苏中晨的手腕,撸起他的衣袖想看个究竟。
苏中晨大惊失色,吓得目瞪口呆,拼命挣脱着,一边挣还一边喊:东家,使不得!你既便是再加三倍的工钱,小生亦不会相从。
屠苏闻听此言,气个够呛,骤然松手,苏中晨噔噔后退数步,非常狼狈的蹲坐在地上。
屠苏甩袖而去,走时,心中还默念:我傻了才怀疑他是暗中的高手。
到了傍晚时候,关忠也依命回来了。
寻了机会对屠苏报说,关厚勤和陶氏明天就要回云州了。
他也打听到了春雪的消息,原来她之所以没跟来并非别的,只是临走时突然病了。
陶氏才拨了一个人顶替她。
屠苏听了暗自沉吟:她病得还真及时,恐怕是有什么猫腻吧。
但是双方相隔太远,她一时半会也没办法知道别的。
她便给了关忠几十个钱,让他拿去请孙家的几个伙计吃酒,顺便套些别的消息。
关忠领命而去。
她只愿关厚勤和陶氏两人只顾对掐内讧暂时别找上她,林氏此时有了身孕,也经不起什么惊吓。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越来越热。
林氏的肚子也开始渐渐显怀。
因为这已经是第五胎,再加中林氏的身体底子好,除了开始吐了几天后,之后一直状态平稳。
屠苏兄妹四个也都十分盼望这个小包子的到来。
不过,全家最高兴的还数关厚齐,他整天傻呵呵的,在打铁铺里,三句话不到就扯到了自己还没出世的孩子。
若是女人还好些,会乐意跟他扯上几句,男人的话没几个乐意谈这个。
于是那些男人出去便说:那打铁的老关快疯魔了,不就是有了个孩子嘛。
跟没当过爹似的。
有人应道:人家可不没当过爹嘛。
关厚勤还提前将孩子的小车小玩意都打造了出来,屠苏看了只随口说了一句:五叔对孩子可真上心。
谁知关厚齐却是粗中有细的人,他竟然也敏感起来了,心里以为屠苏是说他太着紧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兄妹几个忽略了。
这让他很不安,于是,他忙完手里的活后,又赶紧给屠苏做了一套精致的家具出来,书架,书桌,笔筒,脸盆架是应有尽有。
又为关毛关文桑落三人也量身打造了一套用具出来。
这还不够,他私底下又跟林氏商量:以后一定要一视同仁,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偏心。
林氏用针在额头上划了一下说道:你又想多了。
他们不是那种人。
不过,林氏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甜丝丝的。
越发觉得自己这一次嫁对了人。
她在给小婴儿做红肚兜时,顺便也给屠苏姐妹俩做了一套。
两人拿着棉兜兜时简直是苦笑不得。
林氏却正色叮嘱道:你们睡觉时可别忘了带上,省得夜里踢被子受凉。
姐妹俩相视苦笑,只得连声应好。
这一段时间,关家的日子过得是风平浪静,和美欢乐。
俗话话,家和万事兴,倒是一点不假。
兄妹几个有力气的出力气,有主意的出主意,齐心协力的打理关家食肆。
由于林氏有孕在身,大部分的重担便落在了屠苏姐妹俩身上,特别是屠苏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她要时不时的为林氏进补身体,有时还要帮关厚齐和关文出出主意什么的。
待夏天一到更是忙里忙外,关家食肆的烤肉生意比以前还红火,晚上竟摆了半条街。
镇上也有其他食肆做了烧烤来卖,但味道都没有关家的地道。
所以对她家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她酿的米酒和烈酒也渐渐小有名气,每日都能卖上几十坛。
反观陶家最近一段时日却是闹得鸡飞狗跳、家宅不宁。
关厚勤初回去,因为畏惧陶老爷子,所以还算收敛。
到六月时陶老爷因病去世,这下关厚勤是有恃无恐,拿着陶氏不能生育当借口,到处沾花惹草,陶氏不让他纳妾,他就在外头养歌姬戏子。
还时常光顾勾栏瓦肆。
陶氏整日不是忙着堵人就是去捉奸。
关厚勤连家里的丫鬟也不放过,能染指的都染指了。
陶氏气得连连发落了几个丫鬟。
但是终日打蛇终被蛇咬。
这些被发落的丫鬟中还有当日替屠苏做事的春雪,她本就十分惊恐,生怕陶氏发现了她的背主行为。
最后索性一咬牙,便和一直交好的春芳商量着逃走算了,再有以前的相好在外头接应,她和春芳便趁着陶氏和关厚勤掐架,无暇顾家之时,卷了不少金银细软逃之夭夭。
陶氏又是气了个半死,没几日便卧床不起。
这一切都由孙家的伙计打听来再告诉关忠,关忠来报给屠苏。
听到这一些,屠苏也稍稍放心了,这两人暂时是没心思再算计自家人了。
半个时辰后,他们一家终于到了家。
关厚齐不待车停好就窜了下去,跑着去请田郎中。
屠苏也赶紧下车直奔后院茅厕。
不多时田郎中便挎着药箱过来了。
他诊了一下林氏的脉搏,十分肯定的说道:恭喜,你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林氏毕竟已经生过四个孩子,刚才在车上她就已经有所怀疑,只是不十分确定,这会听了,倒不觉得多惊喜。
倒是关厚齐在旁边听着却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不由得连声反问道:大夫,是真的吗?田郎中不悦的看了他一眼道:老夫从医几十年,难道连喜脉都分不清?关厚齐也明白自己造次了,连忙道歉:对不住田大夫,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田郎中懒得跟这种傻兮兮的男人计较,拱拱手便要告辞出去。
关厚齐跟在后头问道:田大夫诊费多少?要不要开些安胎药?田郎中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街坊邻居的随手搭个脉而已,要什么诊费?安胎药更不用说,身体好好的吃那些作甚?别学那些有钱人闲着没事把补药当饭吃。
关厚齐又推让了几次,见田郎中执意不收才作罢。
关厚齐送完田郎中回屋后,脸上的傻笑几乎没断过。
他见林氏欲拿什么东西就一个箭步冲上来帮她,说道:玉娘,你尽管歇着,有活我来干。
林氏嗔怪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有那么娇贵吗?又不是没生过孩子。
以前怀他们四个时,什么活不干?说着说着,她不觉又想起从前她怀着关毛时还要下地干活的日子,又想着怀屠苏时,关厚勤的打骂,婆婆妯娌的辱骂嘲讽,心中不禁感慨万端。
关厚齐也看出了一点端倪,他们同一个村子,对于前事,他自然知道不少。
心里不由得一酸,连忙劝道:玉娘都过去了,别多想了。
以后你再不用过那样的日子了。
林氏忙回过神笑道:谁想了,行了,你快去忙吧,这一下又耽搁了三天,别应承下的活计做不完。
关厚齐不情不愿的往铁铺走去,嘴里说道:那我去了。
走到门口又嘱咐桑落:家里有事要赶紧叫我。
桑落嘻嘻笑道:知道了五叔。
刚才因为林氏的事忙作一团,现在一闲下来,关毛才发现大堂里少了一个人,忙问伙计:那个苏呆子哪儿去了?桑落也接道:我说怎么总觉得家里缺点啥呢。
只听伙计答道:不清楚,大约又去书肆了吧。
东家前几天不是刚发了工钱吗?桑落抿嘴笑,果然是书呆子,一发了工钱就往书肆跑。
人们正议论着,就见苏中晨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手里果然像珍宝似的捧着一本书。
伙计们都看着他笑,苏中晨也不介意,跑到林氏面前招呼道:伯母回来了,一切可好?林氏笑着答道:还好。
他跟众人说了几句话后,便迫不及待的拉着关文看他新买的书。
林氏坐了一会儿,仍不见屠苏出来,心中有些奇怪,便起身去后院看看她怎样了。
屠苏刚换了衣服,正皱眉不展的坐在床上,一见林氏来了,便神情尴尬的说道:娘,我、月信来了。
林氏先是一惊,然后脸上带了笑说:我们的屠苏可是大姑娘了。
你先坐着别动,我去给你找些东西来。
林氏说着进了自己屋拿了用布袋包着的草木灰来,刚递给她又嫌不好,忙又折回屋去取了棉花来放进去。
然后十分认真的教她怎么用。
屠苏一看就明白,但面上还是装了一装。
林氏又惊奇的问道:我还没跟你说,你怎知是月信来了?屠苏掩饰道:听村里的姐姐们说的。
林氏便不疑有他。
又嘱咐她别沾冷水,别吃生冷东西等注意事项。
因为月信的到来,屠苏整个下午都是神情恹恹的,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最近两天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了。
桑落只比她小一岁多,又是个人精,不用跟她说也猜得差不离了。
她像只蝴蝶似的飞来跑去,一会儿去照顾林氏,一会儿又跑来给屠苏解闷。
屠苏被她晃得眼晕,摆摆手道:你别转了,该干吗干吗去。
桑落刚才被林氏灌输了一堆说什么你姐姐这几天可能心情会不好,冲你发脾气也别生气之类的。
她以为屠苏是想发火,连忙出主意道:苏呆子回来了,要不你去跟他吵一架消消火气。
屠苏瞪她一眼:我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吗?桑落本想说,有时的确是的。
但又怕惹她发火,便硬憋了回去,只是嘿嘿的笑了几声。
屠苏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是说刚才苏呆子跑出去了?是啊,去书肆买书了,正在跟二哥显摆呢。
去了多久?屠苏又问。
这,谁知道?桑落不解的看着姐姐,突然明悟了:姐你是怕他偷懒耍滑是不是?你就放心好了,他是看着没客人才出去的。
屠苏没说话,脑海中浮现出苏中晨那高高瘦瘦的身影觉得又不像,但是排除一圈后,又觉得他最有可能。
那个扔石子的人首先不可能是关毛关文,他们没必要躲起来,更不可能用暗器让渣爹下跪;再者就是关忠和五叔,也不大可能,他们也没有躲在暗处的理由。
村里人,更不大可能。
桑落看姐姐沉着脸,怕她真向苏呆子发火,便觉得于心不忍,劝道:姐,呆会儿我跟他说一声,以后不准这样乱跑了。
两人正说着话却听得东院有个板正的男声在念诗,一时把屠苏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只听他念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屠苏听得分明,自言自语道:难道是苏呆子怀春了?她的话音刚落,却又听苏中晨叹道:这诗让人心生绮念,实不该教坏天下学子。
小生实在难以启口,不念了不念了。
噗——姐妹两人同时笑起来,屠苏心中的烦闷不觉又少了许多。
走,我们过去看看。
屠苏挥挥手,桑落刚要应答,又被林氏给唤走了。
屠苏一个人背着手以巡视领地的姿态进了东院。
果不其然,苏呆子正在梧桐树下的石桌旁晃头晃头,屠苏被他晃得眼晕,突然顿悟,她没在史书上看到古代读书人有得颈椎病的记载,是不是跟他们读书时爱摇头晃脑有关?想到这里,她不由得也跟着晃了几下脑袋。
苏中晨也看到了屠苏,诵读声骤然停下,他睁着一双死鱼眼,呆呆地看着她。
屠苏一看到他副呆样,便觉得跟自己心中所构想的那个大侠形象大径相庭,心中默念道:不是他不是他。
苏中晨看着屠苏盯着自己不说话,脸上飞起一缕红霞,他慌忙用手挡上脸,温声提醒道:非礼勿视。
屠苏脸上现出一丝黑线,只得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大黑,大黑看主人看它,立即欢快的摇着尾巴。
屠苏漫不经心的问道:听说你今天晌午跑出去了?苏中晨立即诚惶诚恐的上前福了福,说道:东家,小生看食肆人少才出门的,离开时还嘱咐了一个伙计帮小生看着,请东家千万不要扣小生的工钱……屠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心头有一头小泥马在奔腾。
她也懒得再猜来猜去,心想,习武的人总跟平常人不一样吧,比如关毛只学了个半吊了,但身休就跟关文大不一样。
想到这里,她瞅瞅四人无人,一把抓过苏中晨的手腕,撸起他的衣袖想看个究竟。
苏中晨大惊失色,吓得目瞪口呆,拼命挣脱着,一边挣还一边喊:东家,使不得!你既便是再加三倍的工钱,小生亦不会相从。
屠苏闻听此言,气个够呛,骤然松手,苏中晨噔噔后退数步,非常狼狈的蹲坐在地上。
屠苏甩袖而去,走时,心中还默念:我傻了才怀疑他是暗中的高手。
到了傍晚时候,关忠也依命回来了。
寻了机会对屠苏报说,关厚勤和陶氏明天就要回云州了。
他也打听到了春雪的消息,原来她之所以没跟来并非别的,只是临走时突然病了。
陶氏才拨了一个人顶替她。
屠苏听了暗自沉吟:她病得还真及时,恐怕是有什么猫腻吧。
但是双方相隔太远,她一时半会也没办法知道别的。
她便给了关忠几十个钱,让他拿去请孙家的几个伙计吃酒,顺便套些别的消息。
关忠领命而去。
她只愿关厚勤和陶氏两人只顾对掐内讧暂时别找上她,林氏此时有了身孕,也经不起什么惊吓。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越来越热。
林氏的肚子也开始渐渐显怀。
因为这已经是第五胎,再加中林氏的身体底子好,除了开始吐了几天后,之后一直状态平稳。
屠苏兄妹四个也都十分盼望这个小包子的到来。
不过,全家最高兴的还数关厚齐,他整天傻呵呵的,在打铁铺里,三句话不到就扯到了自己还没出世的孩子。
若是女人还好些,会乐意跟他扯上几句,男人的话没几个乐意谈这个。
于是那些男人出去便说:那打铁的老关快疯魔了,不就是有了个孩子嘛。
跟没当过爹似的。
有人应道:人家可不没当过爹嘛。
关厚勤还提前将孩子的小车小玩意都打造了出来,屠苏看了只随口说了一句:五叔对孩子可真上心。
谁知关厚齐却是粗中有细的人,他竟然也敏感起来了,心里以为屠苏是说他太着紧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兄妹几个忽略了。
这让他很不安,于是,他忙完手里的活后,又赶紧给屠苏做了一套精致的家具出来,书架,书桌,笔筒,脸盆架是应有尽有。
又为关毛关文桑落三人也量身打造了一套用具出来。
这还不够,他私底下又跟林氏商量:以后一定要一视同仁,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偏心。
林氏用针在额头上划了一下说道:你又想多了。
他们不是那种人。
不过,林氏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甜丝丝的。
越发觉得自己这一次嫁对了人。
她在给小婴儿做红肚兜时,顺便也给屠苏姐妹俩做了一套。
两人拿着棉兜兜时简直是苦笑不得。
林氏却正色叮嘱道:你们睡觉时可别忘了带上,省得夜里踢被子受凉。
姐妹俩相视苦笑,只得连声应好。
这一段时间,关家的日子过得是风平浪静,和美欢乐。
俗话话,家和万事兴,倒是一点不假。
兄妹几个有力气的出力气,有主意的出主意,齐心协力的打理关家食肆。
由于林氏有孕在身,大部分的重担便落在了屠苏姐妹俩身上,特别是屠苏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她要时不时的为林氏进补身体,有时还要帮关厚齐和关文出出主意什么的。
待夏天一到更是忙里忙外,关家食肆的烤肉生意比以前还红火,晚上竟摆了半条街。
镇上也有其他食肆做了烧烤来卖,但味道都没有关家的地道。
所以对她家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她酿的米酒和烈酒也渐渐小有名气,每日都能卖上几十坛。
反观陶家最近一段时日却是闹得鸡飞狗跳、家宅不宁。
关厚勤初回去,因为畏惧陶老爷子,所以还算收敛。
到六月时陶老爷因病去世,这下关厚勤是有恃无恐,拿着陶氏不能生育当借口,到处沾花惹草,陶氏不让他纳妾,他就在外头养歌姬戏子。
还时常光顾勾栏瓦肆。
陶氏整日不是忙着堵人就是去捉奸。
关厚勤连家里的丫鬟也不放过,能染指的都染指了。
陶氏气得连连发落了几个丫鬟。
但是终日打蛇终被蛇咬。
这些被发落的丫鬟中还有当日替屠苏做事的春雪,她本就十分惊恐,生怕陶氏发现了她的背主行为。
最后索性一咬牙,便和一直交好的春芳商量着逃走算了,再有以前的相好在外头接应,她和春芳便趁着陶氏和关厚勤掐架,无暇顾家之时,卷了不少金银细软逃之夭夭。
陶氏又是气了个半死,没几日便卧床不起。
这一切都由孙家的伙计打听来再告诉关忠,关忠来报给屠苏。
听到这一些,屠苏也稍稍放心了,这两人暂时是没心思再算计自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