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监在宫中经营许久,多少藏有几张底牌。
南沧海来得如此之快,其一少不得通风报信的人,其二少不了宫内近道若干。
宋锦绣和一儿一女被自家兵甲救了,此次叶家叛逆也就基本上落了大幕。
京城里偏僻处还有不死心的人怒而防火,可是对于全局来说,叶家已经注定成为一个过去的名词了。
一日后,围场文武还京,先帝灵柩入宫。
中门打开,宋锦绣以准太后的身份,带领众妃嫔迎驾。
这是一个时代的最后一抹余光了。
宫中一片纯白。
众妃守孝养心殿,有人几天时间就饿得脱了形。
叶答应没有出现。
她被人看守着在远处磕了几个头,然后,押回了冷宫。
张津楚州伯南沧海刘太监等人,第一时间清点了叶家叛逆之事。
谋逆之罪,是动摇的一个朝代的根本的大事情,如何严厉都不为过。
在史书上,无论多么残忍的事情,都曾经发生过。
只是叶家叛逆的这件事情,发起的虽然很突然。
可叶家多年根深,亲朋故旧不少。
如果重判,谋逆可灭九族,如果轻判,只诛杀首恶就可以。
这轻重之间,如何选择,绝对是一个复杂无比的局面。
于是朝堂争吵数日,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将叶家爵位收回,并把叶家全家下狱待审。
其余的人事,还得在日后慢慢撕咬。
叶家故旧人人自危。
有人上书请去,有人忙着将半数家资拿去送礼,只求清点时有人说几句好话救命……就连曾经被叶家少爷捧过的一位名角儿,也生怕被清算到自己身上,每天在家里开宴宴请满城名流,直到宵禁才散。
大家在席上多是喝酒,不怎么吃东西。
散了席饿肚子的挺多,于是在他家门口等生意的夜宵摊子,一下子就摆成了长龙。
二日后,郑地兵马临城下。
郑地总兵硬说别人在唬他,这个城中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这人是非得带着大军入城。
说至少也得拜祭先王啊。
他如果是同一自己一个人进城,这倒不打紧。
可是如果让他带兵进来,京城权贵的脑袋被这十万人马摘掉了,可找谁去说理呢?才被叶逆们吓得像兔子一样的文官,这时候更是自己吓自己。
有人说,郑地既然在南边,咱们往北跑,重新定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逃亡去!这等言语,在朝堂上,被上过战场的武官贵族们,满口唾沫喷了出去。
那么,这外面的兵马怎么解决呢?郑地总兵的老上司韩州伯,信心满满的亲自出城前去劝说。
这小子原先不就是个给自己跑腿的么,自己说什么,他敢不听?没想到那跑腿货,如今是总兵了。
他还真敢不听!韩州伯被一番不阴不阳的话,气了回来。
那么,打一仗?西山大营蠢蠢欲动。
军功不好拿啊,有机会,得争取。
可是别忘了,郑地这只是一路诸侯。
如果真和京城打起来,赢了好说,不赢,甚至只是胶着的话,其它地方的人,再来清君侧怎么办呢?最好……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朝堂上面的先生们这样盼望着。
也有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跑路了。
才经过一场变乱,整理包袱的这个技能,那是熟练得发烫呢!结果这个时候,虚青凌站出来了。
这人自请二次出使,首辅张津允了。
虚青凌被人趁着晚上,从大篮子里,城墙上,放下去。
然后他被下面的郑兵发现了,又被人捆的跟粽子一样,带着满脸谄媚笑容进入营帐。
半日后,此人被郑地总兵恭敬的送了出来。
这是后来传言很广的一场说客战例。
具体说了什么,说起来不过是威逼利诱四个字。
虚青凌口才好,还带着点不怕死的疯劲儿,郑地总兵居然被他吓住了。
不过后来,南沧海辗转得知,这虚青凌其实进帐的时候就暗藏了凶器,这是只觉得一阵后怕啊!冷汗涔涔而下——这还看不来么?虚青凌,这是在找死,他是压根没想再活了。
大义灭亲的人,也有苦衷啊,尤其是虚青凌这种,自我修养还比较高的。
好像活着滋润了,就对不起死去的人那样。
恨不得成天睡小茅屋,吃青菜萝卜,穿破布衣裳才好,似乎不折腾自己,就心灵上不坦然,不宁静。
有机会就去找死。
他是大义凛然么?大概也有点。
不过更多的,是自虐。
…………虚青凌的事儿暂且先不提。
就说这时候他劝说有效,郑兵返回。
京城里大家坐下来分赃完毕,各地大员陆续回京吊唁。
如此又是数日。
京城人事,在争吵了几个月后,也终于,尘埃落定。
不足一岁的太子龙敖仁登机为帝,二十岁出头的宋锦绣成了太后。
按照规定,礼乐征伐自天子而出。
可是如今天子是个只会吃喝拉撒的,皇族凋零,另一位皇子更是个傻儿。
士大夫们也不太好意思把皇族全当成摆设,于是宋锦绣这个太后,就成了名义上代替皇帝做决定的人选,也就是朝臣们唯一可以商量事情的对象。
大小诏书,都得有太后金印盖在上面,这才算完备了。
当然,士大夫们把这个太后当回事儿,除了尊重皇帝以外,这与梁州伯府声威越来越大,也不无关系。
南沧海地位经过一场叛乱之后,扶摇而上。
南家两个双胞胎,那一日出场神气,他家眼瞅着就快兴盛了。
满朝上下,突然想起来这俩小伙子还没成家呢!那真是好像发掘了巨大宝藏一般,全熙朝,有的是人抢着给这俩做岳父的。
梁州伯府一日之间收到了几百摆贴,全是来相亲的!反倒是宋锦绣正经的娘家宋家,却不见有多么张扬。
宋大人领了礼部侍郎,每日在衙门待半天,然后必然得绕路到城东北,买两根酱萝卜,蜜麻花,羊肉汤之类,再绕过大半个京城,回到城西的家里。
那叫一个闲!其实宋锦绣如今这么特殊,宋家的地位也水涨了,京城里,可从来不少逢迎拍马的。
只是这位宋大人,他有个怪癖,虽然好吃好食品啊,不过这食物,得是他自己淘换来的。
那些被人送来的,就好像这乐趣少了大半。
味道也就差劲了。
他们家在平城的时候,那是自己种菜种葱的。
宋大人还亲自鼓捣肥料,也不怕不够风雅。
在京城虽然没有那么大地方种菜,可是葱还是得种上几苗,有时候菜还得自己买呢。
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这兴趣,忒怪异了些。
有人搞了山珍海味燕窝鱼翅送上门的,也不见宋大人如何欣喜。
大家不由得在心中揣测:传言不可信呀!宋大人……难道是在用这个法子自污?真是谨慎的一家人,难怪有宋太后那样的女儿啊!除了南沧海,朝堂上得利其次的是文臣一系。
大家只觉得前些年龙四海病重时的好时光又到来了。
有什么决定,大家一起出去喝顿酒就能解决,多爽快啊!权利不就是这么个意思么!再次得利的是贺兰达了,他谋刺叶枢密名动天下,忠义胆气机智善良之类的词汇,被大家不花钱一样的往这小伙子身上堆。
南沧海有一点得意,这毕竟是他手下出来的人才,还是混混堆涌现的!于是决定抬举贺兰达一下,就把他送到刑部去当差了。
刘太监算是不过不失。
他随着叶家谋逆,又暗自勾搭南沧海,这个功过虽然相抵,不过后来南沧海一势力大增,刘太监手下的人马,其实也就被顺理成章的打压了不少。
比刘太监还惨的是那些贵族。
这帮人一直在观望,从来没老实。
谁上台不收拾他们啊!南沧海和张津没有在表面上发难——表面上得安定祥和啊——不过暗中挤兑了不少,比如联合起来打压那谁谁家的铺子之类。
最惨的是卫穆天了。
这一位收拾叶家人的时候,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
回到京城,西山的兵围上来,他也被打压了。
卫穆天跟着叶枢密几十年,他不是叶家余党,那还有谁是啊?张津更是翻脸不认人。
于是手里有兵的卫穆天就被一起处理了。
叶家的江湖势力也没落到好。
叶家掌握的军队和混混,都让人拆得七零八落,再也难成气候了。
叶答应被囚于冷宫,几个月后产下一个女儿,然后,被弄死了。
宋锦绣把那孩子接过来一起养,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连三皇子也住在不远的地方。
全天下最好的丝绸茶叶饮食用具,都源源不断地往她这小院子里抬,宋锦绣静极思动,有一天,突然想出去活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