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代宗四年春,上奉太后狩猎于京郊。
文武百官,多有扈从者。
宋锦绣带着一儿两女,在帐篷里教他们辨认侍卫狩猎来的猎物。
这是鹿,这是花豹,这是野鸡。
这个?不是老虎,这是他们打猎牵的狗。
三个儿女中,很奇妙的,反倒是叶贵人生的那位二公主,性格最像宋锦绣。
这姑娘天真活泼,想一出是一出,兴致来了谁也拦不住她。
只是做事儿偏莽撞了些。
宋锦绣把自己的套圈绝技,郑重传授了她。
这二公主的生活环境比当年的宋锦绣更好些,受到祸害的地方也就更大了点。
不光是园子里的鸡鸭,连孔雀白鹤百灵之类,都每日被撵得嘎嘎叫,深受荼毒。
此次出门,她是最兴奋的一个。
宋锦绣自己所出的那一对儿女,性子也各不相同。
大公主有点好打听消息。
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最喜欢听婆子聊天。
一双眼睛乌溜溜的,不哭不闹。
等到长大了些,更是宫里宫外什么事儿都好奇。
这丫头天资很高,几乎学什么都是一遍就会。
只是性格爱好,太奇特了点。
也不知道她一个公主,打听了东市大街上的招牌酒楼,今天摔了几个勺子,这样的信息,有什么用。
五岁的皇帝龙敖仁,却与他胞妹不同。
这孩子是个有点沉静的性子。
不怎么说话。
说起来也慢吞吞的,好像每个字都在深思熟虑一般。
还有一点念旧。
自己的小玩具,都整整齐齐的弄在盒子里。
连不会说话时逗弄他的拨浪鼓,也找人翻了出来放在一起。
宋锦绣对几个儿女都偏向于放养。
乐意抓鸟的就去抓鸟。
乐意打听消息的就派给人手去打听,乐意在屋子里读书写字整理房间……也随他。
几年以来,她出手管教的,算下来其实只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某次她看见两个太监哄着二公主看外面弄进来的画册。
上面是什么才子佳人月下幽会的故事。
画得逼真极了。
自家女儿才几岁,就有人勾引她看这种东西?宋锦绣大发雷霆,把两个小太监连同宫内负责人员安排调度的,一同罚了。
又狠查下去,得知大公主身边有人给她弄外面的蝈蝈笼子,皇上身边更离奇,居然还有太监搞来了春宫!这一次牵连了宫里将近十分之一的太监。
宋锦绣把几个儿女身边的人,都换作了自己这里用惯的,才稍放下心来。
第二件事情是某次龙敖仁跑来找她,说看上了内库里一个青铜摆设。
皇家虽然天下的物件应有尽有,可是让一个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太过恣意的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不是教子之道。
宋锦绣当年在家中那样受宠,可是也不能事事如愿。
现在她自己做了家长,也这样管教自己的孩子。
宋锦绣仔细问过她儿子,准备用那摆设做什么。
听说是想放在房间里,便摇了摇头。
直到听他说准备赏赐给下人的时候,才转而高兴起来。
后来龙敖仁的用度,始终比较简朴。
后世的评论者们,在这一点上大加称赞宋锦绣。
史书上的商纣也曾经是一个好君主。
某日他换了一双象牙筷子。
有贤臣感叹,恐怕从此会爱好奢靡了。
果然。
君王是一种全天下都没有人约束的物种。
如果他没有学过控制欲望,那绝不是他区区一个人的灾难。
后世名声自有后来人关心。
宋锦绣当日并不知道这许多。
这是几人来的第二日了。
按照传统,狩猎队伍也该返回了。
宋锦绣带着几个孩子出了帐篷。
远远就看见几个精赤了上身的少年儿郎,仰首挺胸的在附近骑着马晃来晃去。
论理说,这在女眷面前如此做,是有些不妥当的。
然而如今太后主政,这已经是最大的不妥当了,其他的也就休提。
宋锦绣开始还未发现。
后来见那几人,一边骑马晃悠,一边还频频把目光投射过来。
马背上放满了猎物。
显然是十分善战的少年。
可是……如果表示一下自己骁勇,这总有人会统计猎物数目报上来的。
像他们这样晃来晃去,这是在干啥?宋锦绣莫名其妙,随口问了一句:那几人怎么了,你们谁过去看看?就听得旁边自己才五岁的女儿,咯咯笑了出来:母后,母后我知道!他们是嫉妒南叔叔呢。
他们都说,也不知道南叔叔那么瘦的身板行不行,母后怎么会看上她——对了母后,什么是‘行不行’呀?宋锦绣低头一看三个孩子都抬头在看她,目光里毫无掩饰的好奇。
顿时大窘。
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旁边的光线一暗,南沧海扔了马缰走过来,含笑问:说什么呢?宋锦绣支吾两句,连忙拽了人离开。
余光看见南沧海背后那些依然在马上显示胸肌的少年,不知道怎么,就不由得想到行不行上了……南沧海行不行么?她想到某事,脸上一阵发红。
南沧海神情微动,勉强抑制住。
侧身行了个礼:皇上安。
龙敖仁收了好奇之色,像模像样的鼓了鼓小胸脯:南叔叔好。
这几人进帐去了。
后面的人,目光一起投向了那最大帐篷外依然晃动的门帘。
梁州伯南沧海,如今方到而立之年,膝下只有一子。
去年新丧妻。
然而全京城的权贵,对此保持了一种有些诡异的静默。
几千官宦人家,没有一个试图给女儿做媒的。
朝中传言,这一位,和太后,有些不得不说的事情。
官场上讲究的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每一条传言,都不是无稽的。
便是被人捏造,也显示了捏造人的心理想法与想推动的某件事。
而且这一条传言,只怕……就是事实。
南沧海担任宫中禁卫中郎将已经几年,留宿宫中那就是职责所在。
这做点什么,的确方便。
另一条,现在的那位岑首辅,不知道怎么不投太后的喜欢。
在如今的形势下,南沧海一家独大。
朝堂内外,多的是在他门下奔走的。
这样的势力,管他有没有奸情,一般人是不敢招惹的。
这只是一方面的事实。
另一方面的事实是:当大家听说这梁州伯与太后暧昧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心中窃喜。
机会来了!不就是陪着女人过夜么?咱们男儿有力量,谁不会呀!太后你看看我,我也挺优秀的呢。
于是有在奏折里加小纸条,写藏头情诗的。
这都明珠暗投了,宋锦绣根本看不懂。
又有在面见太后时含情脉脉的,咱也不图独宠,或者梁州伯一个人满足不了您呢?宋锦绣没太在意。
今日遇到了一批最直接的,直接来批展示肌肉的少年啊。
说起来,南沧海的身材的确不太显。
可是大约有人忘记了,这一位当年是军中出身的……宋锦绣从前没往这个方面想。
这次恍然,除了几分不好意思之外,倒有些哭笑不得。
想想看,这事情原来在一年之前就有些端倪了。
当时自家老娘得知了她和南沧海的那回事儿,曾经试探的问她,觉得南沧海怎么样,有没有想过试一试别人?当年的宋锦绣回答:凭他天下还有谁。
我就喜欢他!许多年后,某考古学家从地下挖掘出了一个金属器皿。
经鉴定,是熙朝的物品。
那器皿上雕刻着缠枝莲花并蒂开的图样。
底部有一行小字:XX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臣李魁督造献于梁州伯府太后殿前。
多少只相信正史的历史学者恍然大悟。
原来野史上说的,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