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求证(求推荐)

2025-03-25 15:45:10

莫婉好了以后,最要紧的事是去一趟隔壁,因为她知道她生病最忧心的是隔壁的陈婶子和梅子。

不管怎么样,要去隔壁报个平安才好,省得她们还为自己担心。

刚开始的时候陈婶子和柳氏的关系还不错,可是柳氏刻薄的性格惹得陈婶子生厌得很,又因为两家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闹翻了,陈婶子只能明面上和巩家还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实际上已经疏远了许多。

病好以后,莫婉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做贼一般地去隔壁了,大大方方地拉开了后径自去了隔壁敲门。

柳氏在房里听得莫婉出门的声音,心里暗骂莫婉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在自家吃穿住,却和隔壁家的关系亲热。

可是心里再气,柳氏也不敢骂出来了,憋了一肚子的气,像烙饼似地在床上翻了半日,午觉便囫囵的过去了。

梅子打开门以后,一把拉住莫婉的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打量了几个来回才红着眼睛,拍了一下莫婉的手道:你这死妮子,怎么这么不爱惜自个儿?害得我们为你担心。

虽然嘴上这样说着,可是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莫婉是真的好了。

莫婉急忙拉住她的手道:好妹妹,要生病可不是我说的算的。

这次算我错了,你饶过我好不好?梅子再想说什么,却听得屋里传来声音道:是大妞来了么?说着,陈婶子自顾自地掀了帘子出来,一看到果然是莫婉,急急地奔上前来,却比梅子更急切地拉着莫婉瞧了几遍才连连点头道: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快进屋吧。

莫婉被陈婶子拉着,梅子跟在后面,莫婉冲梅子挤眉弄眼,梅子憋不住嘟着的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莫婉才放下心来,梅子不生气了才好。

陈婶子把莫婉摁在椅子上坐下,又从厨房里端了碗姜汤出来,快来把它喝了吧,婶子给你准备了好久了的。

梅子也在一旁道:是啊,我娘可是毫不心疼的放了一大把姜的。

说完掩嘴一笑,刚刚对莫婉的怨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想着果然是娘亲厉害,借着关心的借口暗暗整了莫婉一把。

莫婉一脸愁苦地看着姜汤:可不可以不喝?梅子无辜的眨眨眼睛道:大妞,你不是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吗?怎么到你自己这儿就不行了呢?这个是不是你说的只准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啊?莫婉知道这次可能逃不过了,可是仍做着最后的努力道:可是我的病全好了。

陈婶子笑盈盈道:好没好透不是你说的算的。

你快喝了,让婶子放心一些。

莫婉瞧了瞧含笑的两人,陈婶子倒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可是梅子就不好说了。

算了,莫婉心一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己不能辜负了陈婶子的关心啊。

一把接过碗,咕咚咕咚地把一碗姜汤喝了下去,这姜汤因为是民间土法熬制,不像现代的那么能入口,莫婉一喝便皱着眉头,喝完了便皱得更深了,一张稍微丰润了一点点的小脸成了一张苦恨愁深的沙皮狗脸。

陈婶子从帕子里拿出一粒冰糖放进莫婉的嘴里,莫婉使劲的咂了咂,才稍微觉得好了一点儿。

梅子在一旁看得开心极了,心里又有点同情莫婉起来,可是想到这姜汤也是娘花了好长时间熬出来的,每日都会准备一份只等着莫婉过来,最近爹和哥哥都怕听到姜汤这个词儿了,又觉得莫婉这苦吃得值了。

陈婶子接过空空的碗满意的点点头:大妞以后可要注意不能再生病了。

莫婉点点头道:就冲您这姜汤,我也不敢了。

梅子笑道:娘,您瞧瞧,大妞这病可是全好了,又像以前那样油嘴滑舌了。

什么叫油嘴滑舌啊?莫婉委屈地嚷嚷道,婶子说是口齿伶俐的!陈婶子打圆场道:不管是哪个,都是说明大妞的嘴会说。

女孩子家的,不需要嘴巴很厉害,但是也不能不会说。

大妞这样最好,很讨巧!一锤定音,莫婉冲梅子得意的一笑,梅子撇撇嘴,却也不在意。

陈婶子又拿出许多吃的放在桌子上,梅子拿一个很少见的蜜饯放在嘴里道:大妞,瞧你在我娘眼里多重要,你没来她就一直收着,说要留给你吃,我哥偷了好几次都没偷到。

搞得你比我还像我娘的亲生的一般。

陈婶子当即唬了脸道:你这妮子,又胡说什么呢?!莫婉急忙道:梅子,你可别乱想,婶子这是怜我。

若是你生病了啊,婶子肯定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好吃的都拿过来给你,我这么点东西怎么比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因为梅子的那句关于亲生的话一跳。

梅子自知理亏了,急忙忙道:大妞许久没来了,我还有许多好东西要给你看呢,你给我等着啊。

说完急忙逃到了屋里。

陈婶子看着她仓惶的身影摇了摇头,莫婉安慰道:婶子别生气,梅子童言无忌。

陈婶子却没有因为莫婉的话而放松一点,颇有感触道:若是梅子像你这般通晓人情世故,我也就不操这么多心了。

看着陈婶子脸上的又有担忧又有无奈地表情,莫婉想着这就是做娘的人的心情吧,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为她们打算。

沉默了一会儿,莫婉打破窒人的沉闷道:婶子,我能问您一件事么?这个时候陈婶子已经没有了刚刚的表情,轻柔地问道:什么事啊?就是…就是…莫婉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下定决心道:我不是隔壁家的小孩子对不对?我不是我爹和我娘亲生的对不对?话一出口,莫婉便低下头,紧紧地抓着腿上的衣摆,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之前,一直都那么在意这里面的真相。

陈婶子看了莫婉好一会儿,才语气平缓道:我以为你早就知道,没想到今儿还来问我。

什么?!莫婉猛地抬起头,我该知道么?恩,本来这事儿我们也不知道,有一次,你…你娘在这后面的路上打你,你哭得凶,把大家都吵了出来。

有人就问你娘怎么这么对孩子,孩子错了也没有必要这么下狠手,何况还是个女孩子呢。

当时你娘就说你不是她的孩子,你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当时大家听了这话像听到了一个大秘密一般,就在大家以为你是巩家汉子上一个妻室生的娃的时候,你娘又说你也不是你爹的孩子。

从那以后,大家都不再去劝你娘别打你了,毕竟这是你们家的家事,你爹都没有说你娘,我们外人怎么好开口?陈婶子像说陈年旧事一般,可是莫婉却惊呆了,原来大家一直都知道,只有自己是蒙在鼓里的而已,突然又想到陈婶子的疑惑,只好干笑道:那个时侯太小,不记得了,呵呵……陈婶子却伸出手来摸摸莫婉的头道:可怜的孩子,只是不知道你亲生爹娘在哪里,若是和他们在一起,你就不用过现在这样的日子了。

陈婶子的手温温热热的,有一种让人觉得心安的亲切感,莫婉觉得有想哭的冲动。

前世也是这样,爸爸妈妈虽然见面少,却会用他们的手传递让人觉得可以依赖永远的关爱。

这个时候,梅子拿着笸箩出来道:大妞,快来看看我最近绣得怎么样,和以前比可有进步?两个人迅速分开,莫婉转过头擦干净了眼泪,才上前去看那些绣品。

等心渐渐平和下来的时候,莫婉不再想哭,可是仍觉得心里酸酸的,想前世的爸爸妈妈,又想这辈子的孤独。

正文 第八章 上山(继续求推荐 求票票 )今儿大大考党课所以更两次求人品也求推荐!!!该文要改名哦~~~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从隔壁回来以后,莫婉对着满室的书长叹一声,虽然知道了自己不是巩家的女儿,心里卸了一块大石头,可是却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风一吹还有空荡荡的感觉。

一时之间,不知该作何想。

几日后,天亮之时,莫婉背着背篓,拿着一个正方形的木架,准备出门。

刚走出柴房便遇见了刚起床的巩清义,大妞,你还去山上?莫婉把硕大的背篓往上提了提道:爹爹,早啊。

我看这都快秋天了,就像着去山上转转,多打点柴回来。

巩清义疼惜道:你这么小的人一个人去山上不安全,还是呆在家里吧。

莫婉心里冷冷的,以前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说呢?现在突然说这话不是迟了么?嘴上却道:无妨的,我就在镇子附近的山上转转,以前不也是一个人么?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对了,爹爹,饭在锅里温着,要让他们早点吃哦,凉了就不好了。

爹爹,我先走了啊,午饭我就不回来了,您要记得让娘做饭哦。

说罢转身开了后门出去了,巩清义看着她瘦小的身影背着大大的背篓消失在门口,却再也不知道说什么话来劝莫婉,只得讪讪的去了前面。

莫婉顺着后门的路走,她光的脚上穿着小小的草鞋,在山上不能穿莫婉那唯一的一双鞋,山上到处都是暗刺挂钩,一不小心就会把鞋子戳破,莫婉不敢冒险,就从陈大叔那里学来做草鞋的手艺,平时就穿这草鞋,轻便又凉快。

草鞋有些扎脚,可是莫婉的脚上已经起了厚厚的茧子,对于这些已经浑不在意了。

小心地避开路上各种人畜粪便和污水,莫婉呼吸着这清晨的空气,感觉畅快无比,虽然这空气中还有着一丝丝的异味,可是被莫婉自定忽略了。

经过了一晚上的沉淀,空气比平时好多了。

晨光中,不时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挑着粪的,有的是挽着裤脚准备下田去,有的是在支着摊子卖早餐的……不管是哪个,不管认不认识,莫婉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这个镇子不大,大家早晚会再见面的,另外莫婉想到这一天都归自己,可以一个人畅游,便觉得心都快要飞起来了。

穿过了那个石头搭成的镇子的牌坊,上面用红色的漆写着白水镇。

莫婉抬头瞧了瞧那颜色已经暗淡的字,觉得这镇子奇怪得很,这么小都可以称作一个镇子,镇上的人大部分以种田为主,只有少数的像巩家这样开个小店铺的。

镇上也只有几个饭馆客栈之类的,可是都小的很,饭馆只有四张桌子,客栈只有三间房,与电视上看到的镇子完全不一样。

莫婉顺着那土路向山上行去,见田里的稻子都长势不错,可是好像和前世的小时候在乡下看到的不太一样,有些单薄,植株没那么粗,也没那么精神,田垄上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农民们把这些稻子当儿子般对待,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减产,那到时一家人糊口都成问题了。

上了山,莫婉却不急着打柴,只是憋着一股劲向前冲,这几日她实在难受的很,虽然知道了自己不是巩家的人,知道自己可以无牵无挂地离开,可是却有点断线的风筝的感觉,没有方向,不知道想要飘向哪里,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会被高高地挂在树梢,还是被踩在泥里,那种未知而迷茫的感觉,让人觉得好难受。

这里的山只有几百米高,却是一座连着一座,置身其间,只有那虫鸣鸟叫在耳边,沙沙的是风吹过树梢时的声。

一口气冲上山顶,莫婉坐在软软的草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前边是个很陡的土坡,红色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成一个个小土包,而那土坡上全是一颗颗红色的土粒。

莫婉随手将石子丢了下去,那石子很快就滚到那槽沟里一动不动了。

莫婉望着那土坡,觉得若是自己一直呆在这小镇子,自己的人生定然是像这土坡一样,贫瘠而无趣。

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离开……视线飘向远方,远处是稻田铺开,有民居靠在那远方的山脚,而那山就绵延成一道弧线,最终被另一道山遮去了痕迹。

山的那边是什么?莫婉不由得想,突然又想起前世在书上看到,山里的孩子总是这样问大人,而大人们说,还是山。

莫婉不由得嗤笑了声,觉得自己有些傻了,山的那边不会是山的,总有一道山的后面,有一个聚集着很多人的地方,而有人的地方,自然是莫婉心向往之的。

去山的那一边,寻找施展的天下。

莫婉不由得为这个想法热血沸腾起来,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里,定然是上天的补偿,若是不好好利用前世所知道的一切,那岂不是负了天意?望着那天边的墨色的线,莫婉不由得眼神迷离起来,外面有好大一片天地等着自己去闯荡呢,只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自己想要的不过是安安稳稳的生活罢了,不用吃不饱穿不暖,不用给别人当奴做婢,不用把眼光只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

想像前世那样,自由恣意地活着。

对了,前世没有经历过爱情,希望这辈子可以补上这个遗憾。

莫婉越想越觉得兴奋,这几日来心里空空的感觉终于被填补上了,人生有了新的想法和目标,有了新的追求,一颗心也随之活跃起来。

莫婉好想冲着这天地间大喊,可是在这里会不会被别人当做遭遇危险了啊?莫婉犹豫了半日,最后把满腔的兴奋化作了打柴的动力。

夏末秋初的森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好的去处,这个时节刚好有很多野果成熟,对于常年难以吃到零食的小孩来说是多美好的事情。

这个时候流行占树为王,大家谁先看到一颗长着果子的树,就会大喊道:那棵树我占了!当然,这一般是身量小,抢不过别人的小孩做的事,胖墩那样的人物,自然是二话不说就上树了。

莫婉哼着歌打了柴,又割了茅草,最后摘了一抱的野果放在茅草里,才觉得心里的兴奋劲儿小了一点。

用树藤绑住柴禾以后,莫婉便拉着自制的小拖车下山了,虽然小拖车不像有轮子的那般好使,经常被一些石块木桩子挂到,可是对于小身板的莫婉来说已经很省力了,不然两捆柴怎么回去?莫婉一扫连日来阴郁的情绪,变得兴致高昂,尽管还没有想到离开白水镇的方法,但是有个念想在心中,生活就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意义吧。

这是莫婉前世的后遗症,对于莫婉来说,没有目的的生活,浑浑噩噩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初中的时候,莫婉就已经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了,那个时侯就自己定了目标高中,等初中一毕业,莫婉又收集了许多大学的资料,从中选出了几所比较中意的,成为了莫婉高中刻苦的目标和动力。

在来到这里之前,莫婉还在计划着自己的将来呢,只是没想到一转眼就全部成空。

咳咳~~大大最后说两句啊这章可能不怎么好因为大大写人物心理不是很厉害(对手指)大大为了亲们一定加油提高水准!!!正文 第九章 乞丐(求推荐票票啦~~~~)披着晚霞,拖拖踏踏地在镇上走着,这个时候路上并没有很多人,干活的人都应着陶渊明的那句带月荷锄归,只要还能看得清,大家便不会回家。

走到弯弯曲曲的路,还有几百米就到家了。

莫婉呼了一口气,实在对那个地方没好感,于是又放慢了脚步。

前面传来小孩子们的笑闹声,莫婉转过一个转角,便看见一群小孩围在一起嬉笑耍闹,看他们兴奋地样子,好似其中有什么稀奇事儿一般。

莫婉皱眉,她记得这个角落里有一个老乞丐,据说是在这儿好些年了,很少挪窝,挪窝也是因为没晒到太阳了。

这老乞丐奇怪得很,常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一般是闭着眼睛在打盹儿,有时候看到人会说些奇怪的话,有时候又是自己在嘀嘀咕咕的。

莫婉在听左邻右舍八卦的时候大致了解到老乞丐年轻时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年少时不知珍惜,把一个极厚的家底给败了个精光,后来他就消失了,出去的时候是一个青壮年的小伙,回来的时候便是老乞丐这副模样了。

这个例子被多次用来训诫家里调皮的孩子。

可在莫婉看来,这似乎是个很平常的故事,以前的小说里纨绔子弟多了去了,而且各有各的纨绔,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才会有常人所不能有的体会,或许是老乞丐在外面见的事情多了,觉得倦了,又回到了白水镇,连自己原来所在的隔壁的镇子都没有去。

这个时候是一群小孩在欺负那个老乞丐,他们用石头丢他,朝他身上吐口水,甚至有些大胆的还要去拉老乞丐坐的破布。

莫婉大吼一声:胡子熊来啦!胡子熊是这个镇上最高大强壮的男人,做事利落又快速,走起路来地都一颤一颤的,说话声音似洪钟,但这些都不是令小孩子们害怕的,胡子熊每次见到小男孩,就要大笑着一把抱起,然后来个猴子偷桃,男孩子们又羞又恼,可是又逃不脱,又不敢哭,怕被说成不是男子汉,所以男孩子们对胡子熊是能躲多远躲多远。

一群人一听这个喊声,哄得向四面八方散去,没人顾得上看看是哪个喊的,更没人顾得上去瞧瞧到底有没有胡子熊的踪影。

等跑了上百米远以后,才发现并没有胡子熊那长着满脸络腮胡子的脸和像熊一样庞大而威猛的身躯,又吵吵嚷嚷道:是哪个不长眼睛的瞎叫唤的?!已然忘了刚刚逗弄老乞丐的乐趣。

一群孩子磕磕碰碰的吵了一会儿之后,又四下散了,隐隐从各处传来女人们大着嗓门喊自己孩子的声音,小孩们一边应着声一边像家里跑去。

莫婉见孩子们都散了,才上前看那老乞丐,老乞丐还是蓬头垢面的样子,低垂着头在那里喃喃自语,好像刚刚孩子们欺负的不是他一般。

莫婉仔细的瞧了瞧他身上的破麻布片儿,道:你没事吧?老乞丐听到声音,猛地抬头,莫婉被他吓得后退一步,却惊异地发现老乞丐的眼睛不是以前所见的乞丐的浑浊,而是晶亮而有神采的。

老乞丐大声喝道:那是我的路!你不准走!莫婉被吓一跳,急忙转到老乞丐的旁边,谁知道老乞丐不依不饶道:你记住了没有!那是我的路!谁也不准走!莫婉急忙点头道:记住了。

老乞丐露出满意的笑容,那路上的金子也是我的,你们不准捡!不捡,不捡,我们都不捡,都是您的。

莫婉觉得自己脑门后面都有冷汗冒出来了,这老乞丐怎么还是那般疯言疯语的?真的神经错乱了不成?老乞丐又一本正经道:你要走,就走你自己的路,你的路上的金子比我还多。

莫婉一听,差点乐出声来,忍住笑问老乞丐道:我的路上的金子比你的多,为什么不来捡我的?老乞丐嘴一扁,似乎很委屈道:你路上的不属于我,我怎么能去捡?莫婉这下笑不出来了,老乞丐虽然有些疯疯傻傻,但是说出来的话让人觉得很惭愧,连他都知道的不义之财不可取,这世人又有几个人才会做到。

老乞丐没注意到莫婉的深思,自顾自地说道:娃儿不要羡慕我这条路上的金子多,你的路上更多哩!可是你要小心别人来你这儿捡——老乞丐把尾音拖得老长,还神秘兮兮的眨了眨眼睛。

莫婉觉得无奈又好笑:是是是,我知道啦!天都这么晚了,您还不回屋里去?等露降了,明儿您怕是要生病了。

天上只余有天边的一丝晚霞,天幕已经有些黑了,星子都开始闪着光。

老乞丐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也不理莫婉,直接踱着步子,哼着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唱曲走了。

莫婉见老乞丐走远,也不好多留,拉着柴火回到巩家。

一推开门,就瞧见巩清义站在院子里,听见了开门的声音,回过头来,脸上全是欣喜的表情:大妞怎么回来这么晚?说着要过来抱那柴火。

莫婉急忙阻止道:还是让我来吧,您别弄脏了手。

今儿的柴火有些重,所以走得慢了些,下次会注意的。

巩清义跟在莫婉身后道:以后就不要打这么多柴了,柴火不够我们可以买。

莫婉一边吧柴火靠在墙边,这等天晴的时候还要拿出去晒得,一边道:爹爹赚钱不易,还要省钱去赶考,咱们家能省一点是一点,咱们家不像别家,有薄田,咱们家米都要买的,怎么还可以四处花钱呢?能稍微给爹爹出一点力我也觉得开心。

莫婉记得古代的时候赶考都是要几十两银子傍身的,虽然巩清义考上的几率很小,可是这不妨也是莫婉想到的一个改善现状的办法。

若是巩清义考上了,自然要离开白水镇的,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外面的世界,离开会容易许多,了解了这个时代之后,生活也会容易很多吧?可是巩清义不知道莫婉作此想法,只被莫婉的话感动得无以附加,心里感叹不是亲生女儿,却比亲生女儿还要贴心。

那你千万不要累着自己,爹爹不缺那几个钱的。

巩清义不觉放轻了声音,语气里包含着浓浓的慈爱。

他本意不想让莫婉做家务,只柳氏那里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若是莫婉真的什么都不做,怕是会过得更不好,自己又不能时时刻刻地看着莫婉。

莫婉将茅草从背篓里拿出来,在地上均匀的摊开,这些茅草晒干以后,不仅可以用来烧,还可以用来铺床和盖在屋顶,做个茅草屋顶。

爹爹放心好了,这些活儿还累不着我呢。

莫婉知道自己在巩清义面前必须变成一个好女儿,这是她能够在当下好好地活着的依靠。

父女情深的戏码对于莫婉来说并不难。

晚饭是柳氏做的,在巩清义的目光下,柳氏不敢直接支使莫婉去干活了。

可是大家都吃得很少,柳氏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莫婉做的好吃多了,连巩文慧都知道。

莫婉觉得若是这里能随心用油,有充足的盐,那做菜就真的不在话下了,可是这里做菜的调料全是自家做的酱,是在没什么好吃的。

莫婉长得瘦小不仅仅是因为平时吃不饱,也因为食物难以接受,没有盐味儿让人嘴里淡得不行。

能够好好地做一顿饭也是莫婉梦想的。

这章的暗示性很强大家要仔细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