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銮问臣

2025-03-25 15:45:20

午后的阳光静静的照在金銮殿上.文官武将两行分列,康熙威武的坐在正大光明的殿牌下.君臣相顾,一时殿内平静如无人一般.今天中午时候,裕亲王福全到乾清宫去见过了康熙.当见到福全后背微驼,白发隐见与发辫,康熙心中隐隐做痛.他没有想到比自己只是大了两岁的哥哥此时竟然比自己苍老的厉害.想到以前这个哥哥为了辅佐自己坐稳江山,带兵四处征战,当时是何其的雄姿英发.而此时跟那个时候简直是换了一个人一样.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其中的原因.二十九年,福全在征战噶尔丹的战役中战功频立,只可惜当时与胤禔观点有差,一时负气听信噶尔丹派遣的济隆胡土克图游说而坐失战机.后来,军中粮草不足,福全又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时候擅自率领部队内迁徙到哈吗尔岭以内驻守.明明当时噶尔丹马倦人疲,如乘胜追击或可全面击溃,却落了个胜利在望,而却无胜绩.只因连连判断失误,频出下策.连清军刚被鼓足的锐气也被挫,士气一落千丈.康熙一怒之下,下御旨剥夺福全议政的权利,罚俸三年,撤消他佐领三军的军职.福全也颇知自己的错误,回京城后痛定思痛之,曾经禁足数月不肯出门.后来,当康熙一次遇到去后宫给太后请安的福全的时候,发现他整个瘦下去了一圈.往日犀利的目光变得有些混浊,说话底气不组,全然失去了昔日的英姿.福全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却也是相当痛恨自己当年的决策.一直念念不忘与噶尔丹的交战,只想有朝一日能重新征战沙场,为自己雪洗屈辱.所以平时虽然闲在家里,不能参政议政,他就从别的王爷贝勒那里打听来消息,私下里研究怎么对付噶尔丹.康熙自然知道福全的心思,平时便也会故意透露些重要消息给他,让他随时能清楚与噶尔丹之间的防守情况.今天福全去给太后请安后,疼爱儿子的太后见他精神比以前更为不好,心中不忍见他就这样一直失落下去,便借口康熙最近忙于国事,有几天不曾见面,打发他代自己来瞧瞧康熙.兄弟两个人一见面,康熙看他比平时又有些清瘦,等福全说出是代太后来看望自己,康熙就明了太后的想法.也就顺水推舟,借着玉姑娘的身份说起了现在噶尔丹对蒙古的进犯.并详细说了玉姑娘以前曾经断言明年将是对噶尔丹作战的大好机会.福全见皇上与自己主动提起战事,心中知道他原谅了自己的过失.感激之余,便也就将自己平日所想的对策一一阐述而来.尤其说到现在噶尔丹背腹受敌----前有清军阻击,后有其侄子策旺阿拉布坦的追击,加上其他蒙古部落自与清朝结盟以来对他的打击,应该是绝好的平叛时间.康熙见福全自己想法颇为相近,不禁龙颜大喜.当下准他从此后参政议政,专注与对噶尔丹的作战策划.那福全一听,自己的愿望将实现,当时便觉得神清气爽,浑身通泰,言谈举止之中立时显得英气勃发,一扫刚才的颓废.康熙看在眼里,自然也很是高兴.康熙与福全交谈后心中有了底细,趁热打铁,下午便要与众臣子议论此事.想到这里,康熙先是含笑看了一眼被赐坐的福全,然后目光在众位臣子身上转了一圈,沉声道:众爱卿,是继续与准噶尔结盟还是平叛其频频侵扰,大家出言议议吧.众臣子一听,相互交头接耳,低下顿时一片低语声.等了一会,见无人主动上前说话,康熙便挺直了身子,说道:有那位爱卿站出来说说.众臣子止住了耳语.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康熙的目光逐渐凌厉起来,他方要再开口,一个须发皆白的文官从列队中站出,高声道:臣以为,和为贵.还是与准噶尔部结盟为好.何以见得?康熙眯了一下眼睛,放缓了声音问道:张总督不妨祥细说来听听.万岁,张总督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台湾统一历经二十年多年,人力财力耗费无数,民疲与战.且准噶尔部远在漠北以外,其族善于骑射,行踪不定,我军要是对其作战,必要远征.此地到蒙古路途遥远,给养困难.还是不战的好.康熙面无表情,恩了一声.张总督未及退回,一武官从武官队列走出来高呼:万岁,臣以为进取漠北,征剿准噶尔为上策.康熙仰身靠在龙椅上,问:吕爱卿给朕说说为和征剿为上策?吕将军上前说道:蒙古各族皆肯臣服大清,与大清结为盟友,同享和平.只有准噶尔不肯,时时侵扰,如不平叛则可能带动其他蒙古族反意.再说准噶尔部与我军以前有过交战,虽各有胜负,但我大清根基深固,各地援助则能再战;而准噶尔部游牧为主,无根无基,如能将其主部队一举围剿,他们则要缓上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到那时候不得不臣服我大清.说完他横睨张总督一眼,转身入列.康熙自龙案上端起盖碗茶,轻啜了一口,道:和与战各有利弊.众卿家各自说说自己想法.张总督出列道:准噶尔不过一游牧族人,全无与我天朝抗衡力量,臣还是主张以仁对其,以彰显我大清恩威,所以臣还是以为结盟为上策.万岁,又有人出列道:准噶尔部远离大清疆土,自失去其根源之地伊犁之后,族人也不过是马上随行,走到那里那里为家,不足为祸患.万岁,除草需去其根须方能防止以后不再重生.那准噶尔部一直不肯臣服我大清朝,留着只怕以后更成祸患.臣请出兵剿灭.万岁,臣也以为有我兵将固守,准噶尔部不成威胁.万岁,漠北喀尔喀蒙古自多伦诺尔会盟之后团结一致,自可防御侵扰.......一时间众大臣纷纷进言,主张不战的压过了主战.康熙微攒了一下眉头,缓缓放下茶碗道:蒙古其他部均有折子,说准噶尔部首领噶而丹早与他们下书,将借沙俄势力,大举进犯.列位臣工有何见解?他说着,目光凌厉,逐一看向下面的臣子.见皇上目光扫过自己,一直未言语的大学士马齐步出列队,道:万岁,自《尼布楚条约》签定,沙俄与我大清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互不干扰,准噶尔部声言借兵也只是恐吓而已.那依爱卿所言,沙俄对我大清疆土不成威胁?马齐言语坚定:只属流言而.只属流言?康熙拍案而起,衣袖扫及案面,描金绘龙的青釉瓷盖碗应声而落.康熙平时很少发脾气。

此时一见刚刚还一脸平静的康熙骤然发难,下面的大臣们被吓的浑身一哆嗦,连忙高呼皇上息怒,然后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康熙推开上来查看自己衣服的李德全,继续怒斥道:蒙古疆土受扰,百姓苦不堪言,尔等身为大清栋梁,不思抗拒,只求一时安逸,难道还要朕割舍第二个&39;尼不楚&39;不成?臣等万死康熙挥手将案上数本折子推落,道:将这些奏章传阅一番.说完,一甩衣袖离案而去.李德全示意随侍小太监将折子送递到大臣面前,也慌忙追随康熙而去.一声退朝后,跪地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气死朕了,气死朕了乾清宫的东暖阁内,康熙来回的在地上踱步,嘴里恨恨道:这些个臣子,明明噶尔丹不将我大清放在眼里竟然还一相情愿的等着他结盟,真不知道他们心里头想着什么?皇上息怒李德全双手捧着一只玉碗跪倒在地道:奴才恳请皇上保重龙体。

你这又是做什么?康熙见李德全如此,强压了心中不快道:朕知道你一心为朕,还不快起身。

皇上,李德全一边站起来一边道:你要是体恤奴才就不要生气了。

恩。

知道了。

康熙挥手道:你先下去,让朕自己呆一会。

是,李德全将碗放在木几上,道:皇上,这个是刚炖好的清火荷叶薄荷汤,冷热正好入口。

不要了,我喝茶就成了。

茶奴才也为皇上斟好了。

李德全转身将茶碗递到康熙手中。

康熙接过茶碗掀了碗盖刚要喝入口,突然想起这茶碗那玉姑娘曾经就着喝过,不禁身子一顿。

但续而他的嘴角带了一丝笑容,慢慢的啜了起来。

德全,那玉姑娘呢?回皇上,李德全见康熙神情平静下去了很多,连忙报道:玉姑娘现在由大阿哥陪着,要奴才现在传她过来吗?康熙坐了下来,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