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莲在地下掩体住下。
她的房间在迪克兰隔壁。
在她到来的几天后,地下掩体里的所有将领以及负责守卫蟾宫的党卫军都知道了伊莲这么一个人。
所有人默认了她作为总统夫人的身份。
尽管他们还没有结婚,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在末日的时候跋山涉水到一个男人身边,已经不需要解释更多。
随着克莱尔联邦军队的渐渐逼近。
整个林茨的绝望气息在蔓延。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死亡的味道。
从来没有一个帝国毁灭得如此彻底。
这种情绪从普通的党卫军士兵,到帝国的将领,每个人眉间都有着绝望和不甘。
作为帝国的领袖,迪克兰应当对此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但是伊莲却不想再对他说这些责备的话。
他已经尽力了。
并且他懂得了。
战争毁了一切。
民族的仇恨并不足以成为侵略的理由。
这个道理迪克兰明白得太晚,整个帝国的人明白得太迟。
在地下掩体,伊莲看见了搬进地下掩体躲避空袭的兰伯特夫人一家。
兰伯特夫人与兰伯特部长有三个孩子。
他们最小的才三岁,最大的才六岁。
搬进地下掩体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是一次极其平常的度假,兴奋地唱着欢乐的歌,每个人手中还抱着一个玩具。
看见这三个孩子,使伊莲想起了玛丽的儿子。
玛丽一个人带着儿子在海曼生活,这样的日子会是多艰难啊?伊莲不禁担心,海曼也遭受了克莱尔联邦的空袭,不知道玛丽和小卡尔怎么样了?迪克兰每天依旧很忙。
虽然帝国的灭亡只在旦夕,但他还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他每天在地下掩体和他的将领不停地开会,商讨应对的方法,一直到深夜。
隔着厚厚的钢板墙,伊莲有时候可以听见迪克兰的咆哮和怒吼。
她站在墙的另一边久久沉默。
而这时,纸醉金迷的生活渐渐在帝国的将领和民众中上演。
在地下掩体里,将领和士兵们举着盛满了红酒的高教水晶杯,播音机开到最大,播放着令人动荡和不安的摇滚音乐,里面的女人撕心裂肺地叫着,昏暗的灯光下,够筹交错的剪影投印在墙壁上,让人觉得窒息。
既然帝国危在旦夕,那么便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和七年前战争刚开始时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
那时是激情昂扬的,每一天都是信心满满。
但到了这时,连空气中都有着绝望的味道。
帝国在一点一点崩塌,就连当时运筹帷幄自信满满的迪克兰,脸上也开始有绝望的死灰。
这一切让伊莲感觉很不舒服,犹如她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在战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这个帝国变得散漫且疯狂。
所以当迪克兰吃饭心不在焉的时候,她当着所有高官将领的面训斥了这个她爱了十三年,在末日来临的时候毫不犹豫到他身边来和他一起赴死的男人。
她穿戴得整整齐齐,一点也不马虎。
她的声音不大,但很坚定,她说:迪克兰,你是帝国的总统。
就算下一刻是灭亡,你也不可以示弱。
帝国可以战败,但是不可以没有气节,没有骨头。
真正的失败不是一场战争的失败,而是一个民族意志的消沉。
这个温婉的女人说出这样一番话,让在场所有的将领和秘书为之动容。
渐渐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不再在将领们中流行。
迪克兰和先前一样,开始穿戴整齐,每天继续忙忙碌碌地和将领们研究对策。
但是帝国大势已去。
再补救也是于事无补。
转眼便进入了冬季。
当战线和林茨城缩短到十几公里的路程,克莱尔联邦的军队即将兵临城下时,帝国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
那是很小的一场雪。
细碎的雪花连地面都没有盖满。
气温却骤然寒冷不少。
地面上寒风萧瑟着。
兰伯特部长家的三个孩子正在地下掩体前的一小块空地上无忧无虑地打着雪仗。
天真灿烂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伊莲坐在不远处安详注视他们。
只有这一刻她才感觉到岁月的静谧。
纵然远方依稀可以听见枪炮声。
这时兰伯特夫人从地下掩体走了出来。
她将三个孩子召唤起来,告诉他们午睡时间到了,并且给每个孩子递上一杯温热的水。
伊莲很喜欢这三个孩子,很想走上去和他们亲近。
但由于和兰伯特夫人的关系并不好,以前的事留给她的阴影太深了,所以她只坐在原地,抬头看着一棵松柏上堆积的白雪。
越过蟾宫的高墙,她似乎可以看到外面的教堂,上面的十字架闪烁着神圣的光。
林茨的冬天是寒冷的,但伊莲早已经习惯。
她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没有过去和兰伯特夫人打招呼。
兰伯特夫人催促孩子们喝完水,要带他们去午睡。
突然其中一个孩子小声地向他们的母亲抱怨:妈妈,今天的水有点苦。
说话的是那个最大的孩子。
兰伯特夫人摸摸她的脑袋,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但伊莲闻言却站了起来。
她突然想起米勒小姐前几天悄悄告诉她的话:部长一家已经决定在最后以死殉国。
米勒小姐的话伊莲并没有想太多。
随着克莱尔联邦军队的迫近,许多将领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遗书。
更有不少将领在和家人团聚的时候拉响了手榴弹,以死作结。
但伊莲想的是,兰伯特部长和兰伯特夫人要以死殉国,那么在此之前他们应该会把他们的三个孩子平安送出吧?今天这样的情形却让伊莲心里一跳。
犹豫一阵后,她抬脚便跟了上去。
兰伯特部长的三个孩子住在地下掩体的另一头的一间卧室里。
伊莲一路小跑到达那里的时候,兰伯特夫人已经从卧室里出来了。
她出来的时候,一如既往轻轻带上了卧室的门。
伊莲瞪着兰伯特夫人,细细地喘气,着急地问道:他们怎么了?兰伯特夫人似笑非笑地看了伊莲一眼,又转头看着那扇已经紧闭的门,她没有说话,而是从随身的包里拿出香烟和火机,点燃后靠着墙壁吞云吐雾。
就在伊莲准备推门进去的时候,她突然说道:不用看了。
伊莲的手停在半空中,她转过去看兰伯特夫人。
烟雾中她的神情有些朦胧,伊莲看得并不真切,兰伯特夫人继续补充:是慢性毒药,没救的。
这时兰伯特夫人已经吸完一支烟,她又取出烟盒,抽出第二支,把烟盒递给伊莲。
伊莲抱歉地谢绝了:迪克兰不喜欢我吸烟。
她这样说,兰伯特夫人便不再勉强她。
将烟盒收回包里,靠着墙优雅地吸着。
她看向伊莲的眼神里隐隐还有几分不屑,却已和从前大不相同。
她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要来林茨?总统先生将你们的关系隐藏得这样好。
战后克莱尔联邦的政府是不会来打扰你的。
就算是因为战争末期帝国社会上流传着关于你们关系的一些话,你被认定为总统先生的情人,但你对于战争并不知情,没有战争罪过,不需要承担什么的。
伊莲站在一旁看兰伯特夫人,突然说,那些流言是我来林茨前散发出去的。
昏暗的灯光中看不清兰伯特夫人的表情,她突然狠狠吸了一大口烟,然后将剩下的半支烟人在地上,她抬起头,目光锁定在伊莲的身上:你说什么?她的神色看起来飘忽不定。
伊莲没有回避她的目光。
她正视着兰伯特夫人,笑得很明媚,她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
她说:我来到林茨之前,就没打算活着离开这座城市。
这时她突然问兰伯特夫人:你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三个孩子?说起那可爱的三个孩子,伊莲脸上就有掩饰不住的难过:他们还那样小,像天使一样。
他们也不需要承担战争罪过的。
地下掩体极不稳定的灯光闪闪烁烁,伊莲看着兰伯特夫人的侧脸,这个一生刚毅坚强的女人没有哭,只是久久地沉默。
她脚下那半截没有吸完的烟静静地躺在那里,上面的火星已经灭了。
她说我不想我的孩子在没有国家的环境中长大。
她突然看向伊莲:制定战争计划的不是总统先生一人,也不是兰伯特一人。
支持战争决定的则是帝国的民众,参与的是帝国的军队。
如果这是犯罪,那么整个帝国都在犯罪。
但你知道为什么需要承担责任的不是整个帝国,不是军人,不是民众而是我们吗?因为身份的不同。
到了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人来做这些事。
而这些事当然不是由普通民众来完成,而是我们。
人上人便是如此。
我这样的人,出生在贵族,从小高人一等,对任何事情都无需担忧,习惯性将人踩在脚底。
但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这样的人也必须承担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
虽然提枪上战场的是军人,但无论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军人都不会受战争的牵连承担罪过,但是我们却要。
这就是代价。
事关生死,兰伯特夫人说得从容轻巧。
这是一个坚毅的女人。
但是也有人逃跑了,不是吗?帝国的空军元帅便是这样。
在半个月已经和情妇悄然离开了林茨,临走时从帝国的国库里带走一大批金子。
你不知道吗?有些人在灾难面前,比狗还不如。
这时兰伯特夫人笑了一下,她的眉极细,此时微微往上翘,仿佛在嗤笑那个胆小怕死的空军元帅。
说完这些话她便离开了。
似乎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她只是像平常一样哄完孩子们睡午觉,然后在这里和她一向看不起的伊莲随意说了几句话。
但眨眼间有些事便再也回不来。
从那年的酒会上开始,她便一直是不喜欢兰伯特夫人的,觉得她仗着身份看不起别人,太过于傲慢。
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迪克兰还能和她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她像所有贤惠的女人一样,不在背后乱嚼他人的舌根,虽然她心里存着疑惑,也从来没有问过迪克兰缘由。
现在伊莲的心里渐渐有些明白。
由于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的不同,在看问题上也有许多的不同,对待任何事物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伊莲有些失神地回到房间。
出乎意料的是,迪克兰在她的房间里等着她。
见到她回来,迪克兰上前拥抱住了她。
此时此刻看见迪克兰,伊莲的疲倦好似有了归依的场所。
她将头埋在迪克兰的怀中,享受着这静谧而温暖的一刻。
迪克兰这样抱着她,突然下了某种决心,他开口道:伊莲,我们结婚吧!因为他的缘故,他们已经错过了太多。
如果在最后一刻他可以执起她的手,他会觉得很幸福。
帝国的945年,林茨已是一片废墟。
那些苍茫的大雪落下,泯灭了一切痕迹。
林茨河依旧朝着东边缓缓流淌,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亡。
曾经在这里,帝国的军队骄傲地穿过林茨城前的荣誉门,旗猎飘飘的军旗映衬着那些鲜艳的面孔。
帕提亚图书馆,林茨音乐厅静默在街道的两侧。
有风吹过,空中仿佛传来树叶落地的刷刷声。
大厦的废墟之中长出鲜艳的蓝芙蓉。
硝烟褪去的午后,阳光照在上面。
这是帕提亚的国花,即使在逆境之中,一样开出美丽的颜色。
克莱尔联邦的军队开始攻城。
炮声时时笼罩着这个城市。
这是帝国的末日。
千年的帝国在慢慢倾塌。
地下掩体之中,伊莲与迪克兰相邻而坐。
伊莲穿得极其郑重,那笑容犹如五年前,她从克莱尔联邦回到帕提亚那一刻,她见到他时露出的明媚笑意。
本就是极好看的女子,一颦一笑流光溢彩,衬得整个室内黯然无色。
她终于等来这一天。
伊莲双手接过那份婚书,带着微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
在末尾,她飞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迪克兰等这一刻也已经很久。
从海曼的离合悲欢,到如今林茨的风雨与共。
帝国已经日落西山,但她却一直不离不弃伴他身旁。
想到这,迪克兰眼眶有些湿润。
他想起昔年在贝希特加腾的那段时光。
有时候他会与一些将领在那里议事。
无聊的伊莲会在一边拿摄影机拍摄下他们的谈话。
那时候一些与他亲密的将领就疑惑地问他,为什么要纵容她拍摄下他们的谈话?即使影片是无声的,但稍有不慎,这些胶片落入敌人的手中,破译了他们的唇语,后果不堪设想。
他当时笑了笑,突然反问他的将领,你是将军,你应当知道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的艰难。
更何况,他心爱的女孩,还是来自遥远的另一个时空。
这样跨越了千山万水置身陌生的世界与他相守,在深爱的同时,她内心一定是害怕。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发誓要给她最好的保护以及最大的纵容。
这是他爱她的全部方式。
一直到今天,当她决定不顾一切死生相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将她留在身边。
十年来,他们拥有这世间最亲密的关系,却没有最亲密的名分。
一直到毁灭的前夕,他才有勇气这样执起她的手。
迪克兰是喜悦的。
他接过笔,手指因为喜悦有点发抖。
在婚书的末尾处,他也端端正正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一扭头,看见伊莲正含笑地看着自己。
至此以后,他可以将她永远地留在身边。
即使是在此之后,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葬入黄土,他的她的名字也是连在一起的,这便已经足够。
牧师站了起来,庄严地宣告:我宣布,你们已经是夫妻了。
周围的人一齐鼓起掌来,其中有迪克兰亲密的兄弟、生死与共的战友,这时他们都含笑注视这对蹉跎了十年的恋人,大厅之中掌声雷动。
在这样热闹的气氛之中,伊莲踮起脚搂住迪克兰的脖子。
迪克兰则微笑地抱起他的新娘。
伊莲在他怀中略带娇羞地看着他,犹如他和她彼时最美的年华。
那时还不曾有乱世,他还年轻。
没有战争,一切都静谧而祥和。
最美的结局莫过于斯。
他们终于在人潮喧嚣中,旁若无人地拥抱。
这一天他们等了许久。
☆、尾声亲爱的玛丽:自从海曼一别,已是许久不见。
十一月底的时候,我就离开了贝希特加腾前往林茨。
我自然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
克莱尔联邦已经逼近林茨。
迪克兰作为帝国的领袖不愿逃离。
那么,只有我过去。
反正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在一起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你或许又会笑我傻。
你不止一次这样骂过我。
在九年前回来之后,我还是这样死心塌地地爱着他,就算他不和我结婚。
但是我想说,迪克兰和赫尔曼不一样,两人身份不同,立场不同。
赫尔曼同你结婚,是对你最好的保护。
就算他留在战场上,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你也可以领着军人的抚恤金过着很好的日子。
但是迪克兰不可以。
一旦发动一场战胜,无论是多么成竹在胸,都必须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
正因为如此,他可以给我任何东西惟独给不了我妻子的名分。
将领的家属即使战败,也受布兰登公约的保护。
但是帝国的领袖却不同,在背负责任的同时,也必须自己承担全部后果。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他一直想给我最好的退路。
可我最好的退路就是和他在一起,不论生死。
所以在帝国战败的前夕,我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在他的身边。
我们结婚了。
看到这里你肯定又会骂我傻。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记得当年我和你说的话,喜欢一个人,就勇敢地接受他的一切。
你知道我不是一个胆怯的姑娘。
你或许会说,我很羡慕你。
赫尔曼已经不在我身边。
但是,亲爱的玛丽。
即使帝国已经战败,即使爱你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也请你好好活下去。
这是八年前,在海曼时你对我说的话。
这个世间有那样多的风景,未来的路还那样长。
所以,为了爱你的人,为了你自己,请好好地、快乐地走下去!伊莲帝国945年12月<全文完>完稿时间:2012年9月2日12:12——————————————————写在后面:写这篇文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把结局改了,因为这是架空,可以无所顾忌随性而写。
但是后来我还是依照原来故事的结局那样写下来。
我很公正地在讲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偏袒的字眼。
一场战争本就是苦难,无论起因是对是错。
然后没有写集中营与种族歧视,是因为不喜欢这段,所以了解的东西也并不多。
我觉得作为一个二战控我没办法表达我的感情。
或许我写了但不会有一颗很公正的心。
偶尔去有关二战的贴吧看,发现里面的人崇拜得毫无理由,一味偏执。
有人觉得喜欢第三帝国的姑娘一定是思想有问题的姑娘,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因为有一颗好战的心所以喜欢。
之所以喜欢,只是在读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可以让我想到许多问题。
而这段历史有一些东西可以激励我向上。
比如早期元首的那些奋斗,那些经历已足以振奋人心。
写完这篇文之后我觉得了长大了许多。
写的时候想了许多。
比如战非罪,比如乱世。
在第一次读二战的时候我就觉得元首并不是不爱这个女人,或许是因为很在乎所以才没有结婚。
因为在乱世中,连自己的生死尚且没有定准,又如何护别人一世?这篇文只是我对一些事情拙劣的看法,然后写一点故事,无关历史。
如果不爽,也请不要批判。
最后感谢所有阅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鞠躬。
关于文章的背景参考书籍:《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爱娃布劳恩——与希特勒相伴的人生》《第三帝国的兴亡》《德意志的另一行泪》《在希特勒身边的十二年——希特勒女秘书□□》《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有部分参考和直接引用。
但……这是一篇架空!=-=【最新最全的起点潇湘晋江红袖腾讯文秀等完结VIP小说,尽在雪麟小说书屋:http://shop72063246.taobao.com/ ,http://shop.paipai.com/8898856,雪麟小说书屋随时欢迎你,这里有小说分类打包下载,请加唯一客服QQ:3660145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