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三四日,辣椒籽已是晒好,鱼儿将那连辣椒带籽的寻了上好的油纸细细包起来收好。
另外那些个辣椒籽打算就地给种了。
上回让如意帮找了一个稍大的花盆,这会子拿出来,吩咐梅子拿到小花园去,如意见状就知鱼儿想干什么,连忙去那侍弄花草的匠人去借了铲子花壶及拿了花肥过来。
鱼儿瞧着如意的行事,那真正是个会帮主子着想的,自己还没吩咐,她就知道自己的心思,可惜了,是王府的丫头。
三人在小花园里围蹲在一起,这种辣椒是头等大事,鱼儿也不敢借这俩个丫鬟的手,自是事事要亲力亲为。
那两丫鬟就在边上看着热闹。
鱼儿在脑子里回想着前世在阳台上种辣椒的经历。
种辣椒都是用上一些潮湿的泥土,将泥土放入花盆后,再撒下辣椒种子,种子撒下后,继续再往盆里加土,大约加到离盆口还有约两厘米的时候就可以了。
然后每天撒上一点水,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如果外头太阳太大的话还不能放出去,等过上几天辣椒发芽了就要移植到大点的地方去。
至于花肥,淘米水,鸡蛋壳,泡过的茶叶,这些都是可以放到花盆里去的,这些是鱼儿前世的一些经验。
仔细回想了一遍,然后在小花园里找到块稍显潮湿的泥土,用花铲铲到花盘里,依着前世的法子将辣椒籽种下。
边种也不忘向如意和梅子讲解一番,这梅子是一直会跟在自己身边的,现在学着点,以后自己也可以省些事。
至于如意,鱼儿的确是喜欢这丫头,这如意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一般大,已是满了十四。
比起梅子,鱼儿倒觉得这个丫鬟和自己更投缘些。
鱼儿已是存了小心思,得了机会,将如意讨要过来,当然前提是她愿意跟自己走。
等辣椒种下后,主仆三人皆是满手的泥土,相互看着,倒也一乐,梅子连忙催促着鱼儿进屋里去洗洗。
如意照着鱼儿的吩咐,拿花壶去装了水,先给花盘里撒上水。
然后去到府里大厨房那边,寻了相熟的大娘,讨要了些淘米水及鸡蛋壳过来,至于那泡过的茶叶,自己院子这边每日多是有的。
这辣椒算是种了下,可是能否发芽还是个未知数,鱼儿自打辣椒种下后,每日都会去花盆里盯上一阵,心里虽是知道发芽还得几天,可就是期盼的紧。
梅子和如意瞧着鱼儿每日那着急的样子,都是要打趣一番,鱼儿对着这俩丫鬟是极亲近,这俩丫鬟也是敢和鱼儿小小的打闹一番了。
鱼儿也是知道自己心急了些,这发芽最快也得是四五天,自己还是放在屋里面给暖着的,每日就移出去晒会子太阳,想着也就将急迫的心情压下,转而想着那腌制的萝卜条和黄瓜条也应该是给翻上一回。
如此过得几日,那萝卜条及黄瓜条已是腌制好了,捞出,放水里泡上一泡,去去咸味,再让梅子照着自己切出的花样细细的将所有的萝卜条及黄瓜条都切出好看的样子。
再拌上那各色调料,因着这是在京城,又是王府里,能寻到的调料自是比那乡下多的多。
特别是那酱黄瓜,先是用黄豆酱给给酱上一天,第二日再水冲洗净,重新再用上黄豆酱,酱种再加入捣碎的花椒粉,香料,再倒上一点点的酒,再搁入一点点的糖,再将那已晒干的七个辣椒取过两只,切成细细的辣椒丝放进去,这道粗制酱黄瓜也算是完成了。
其实要做那酱黄瓜,是很费工夫的。
这里只是粗粗制上一试。
这酱菜已是做好了,等再放上两三日,完全入味。
小姐,小姐,那辣椒发芽了门外传来梅子兴奋的喊叫声。
鱼儿倒是一愣,这惊喜是在太大,这几日光是忙着那酱菜了。
倒没怎么想起这茬子事。
立马飞奔出去,梅子正捧着那花盆站在院子里,阳光下,那花盆中是满满的嫩绿,上次种子撒的比较多,满想着发芽也是发出了这么多,鱼儿大喜。
慌忙叫梅子放下花盆,生怕她将花盆给摔坏了。
等细细看下去,马上就发愁了,这芽发的这么密,现在芽才刚发出来,又不好移植,这可怎么办。
如意也是听的梅子的叫声,走了出来,呀,这芽可真多,这太密了如意也是发现这个问题。
鱼儿点点头,继续愁眉苦脸,这芽,鱼儿是一棵也不想扯掉,可是不给弄出来一些,那些个芽就没有办法好好长。
小姐,要不我去请上那侍弄花草的花匠过来,让他给想想办法如意开始帮鱼儿分忧,鱼儿听了倒是赞同。
如意很快就将那花匠请了过来。
花匠来到后,拿着花盆研究了一下,就地捡起个石头,砰花盆应声而碎,鱼儿嗓子眼都提到胸口了。
花匠将那花盆轻轻一掰,就成了两片,中间那花盆里的泥土还是成圆柱状,那些个辣椒芽还毫发无损的的在土里待着。
接下来花匠仔细的将那泥土分成四块,其间还是不可避免的损失了几颗辣椒苗子。
鱼儿这会心疼也是没有办法了,要换了自己损失更多。
完了后,花匠吩咐如意去花房那再行拿过四个大花盆,如意拉着万福自去搬花盆了。
瞧着眼前另行弄好的四个花盆,里面嫩绿的辣椒苗子安安静静像个小婴儿似的乖巧。
鱼儿对着花匠是万分感谢。
鱼儿亲自取过花壶,细细的给每个花盆撒上一遍水,这会苗子太小,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再过得几日,那苗子长大些了,就开始要进行移植了,鱼儿已是瞧好了地方,就在小花园里,将那种的花草拔掉,给种上自己这辣椒,此时的鱼儿倒是没有想着过上些天自己是要回乡下去的,那些个辣椒种这里可怎么办,无人会照料。
撒种子那会直想着赶紧种下去,看能不能发出芽来,这会芽是出来了,鱼儿的心也是彻底放下。
剩下那些个辣椒籽得赶紧拿回家去好好给种上。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何氏的忧虑(求收藏和推荐)鱼儿在京城过得自在,这厢何氏在乡下可是操碎了心。
那几十亩的地种下去,那些湿地倒还好说,不用费心去打理,就那些个旱地,那些菜种子撒下去到现在也都是发了芽了,何氏隔上两三日就会去地里转上一圈,瞧着菜芽子都长得挺好,也就没怎么再上心,就让着小虎两日一次去那地里转转。
那些个雇来的帮工因着这些菜都发芽了,目前还不需要更多的照料,也就没有再雇了,和他们结算了工钱,就让他们各自散了,何氏是想着,等菜地里的菜再长大些,需要除草的时候再去请了他们来。
可眼下却是有一桩烦心事压在何氏的心头。
娘,娘,我发现地里好多的小黑虫子小虎气喘呼呼的跑回家对着何氏说道,何氏一听急了,鱼儿在走之前就特别嘱咐过,要好好注意菜地里的虫子,争取在一有虫子出现的时候就采取对策,自己前两日还去看过,倒也没发现,就今天,这虫子就全出来了。
何氏急了走,带娘看看去,小奇,你在家自己玩,别出去外头小虎带着何氏来到地里,可不是,那白菜地里,那些菜苗子上好多虫眼,还能瞧见上头爬着小小黑色的虫子。
这会鱼儿不在,何氏一时急得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娘,你看,旁边地里也有小虎四处仔细看着。
何氏努力回想着鱼儿以前用在后院菜地里的法子。
小虎,走,回家去何氏决定将那些个法子都用在这些菜地上,能不能有用也只能这么办了。
回到家里,何氏将家里所有的大蒜都收拾出来,可也是不多,吩咐小虎看着家,自己往村里走出,径自来到白三婶家,他三婶,你家有大蒜吗进了门就直接问到,白三婶听得是何氏,连忙走出来你要大蒜吗,有的,要多少,有多少要多少何氏回到,正好家里有一袋子,想着拿去镇上卖的,这还没来得及去白三婶也没有问何氏要这些个大蒜做什么。
好,我都要了,回头我拿钱来给你,对了,还有大哥在家吗?我想请他再帮上两天忙何氏打算拿打算回去熬水,往那地里撒去。
出去地里头了,什么时候开始干活白三婶是很愿意的,这何氏家干活工钱给的高。
那你让他明儿一早就来我家吧,然后再带上一人,工钱还照以前一样。
何氏心里急的很,也不再多言语,拿上大蒜就告辞而去。
白三婶在后头直嘀咕,这人是怎么了,今儿个这般慌张。
何氏拿了大蒜回家,吩咐小虎将那煮猪食的大锅支起,起火烧灶,锅里倒满水,将家里的大蒜倒进去,再去屋里将鱼儿收好的花椒拿出一些来,一并放入锅里,就这么大火熬着。
瞧着这一锅水,希望能起得上效果。
熬了半个时辰,待得水冷却了,何氏带着小虎,担上两桶大蒜花椒熬制的水,往那地里走去。
何氏打算今天先将最严重的那两块地给浇上,剩下那些待明日那白大哥带人来了再让他们来浇。
小虎,咱们就先照着你姐留下的法子,先将这两块地给浇了,明儿大早你先过来看看好点没有,我在家里再熬上些水,让你白三叔给帮着把地全浇了。
何氏说着给了小虎一瓢,娘俩个一人提一桶水,分开来浇,手里拿着瓢,舀上水,用手在飘里撩拨着水往地里撒去,仔仔细细的将整块地全部浇上一边,浇完了地,娘俩个靠在一块,小虎摸了把汗娘,不用担心,这法子肯定能行的,你瞧咱们后院那菜地,自姐姐使过这方法后,那地是再没虫子了小虎过了年也就十一了,已经懂得去安慰何氏。
何氏也不言语,瞧着菜地,有没有用,得明天早上来看过才知道。
这鱼儿也不在,自己倒好像是少了主心骨一样。
回到家里,刚放下桶,小奇就扑了上来娘,我肚子饿何氏瞧着天色,这不忙着那菜地,倒把中午饭给耽搁了,这会自己肚子也是跟着叫唤起来。
小虎其实也是早就饿了,只是瞧着何氏担心菜地的样子,自己也是担心,就忍下了。
何氏连忙走进厨房,在小虎的帮忙下,很快的做上了面条,打上两个荷包蛋,再放点青菜进去,两个孩子吃的极香,何氏因着心里有事,倒是匆匆吃下一碗便将碗放下。
次日一早白先成就带着一人来到何氏家里,何氏一大早起来就是将大蒜水给熬制好了,因着那花椒不多,鱼儿是当宝贝似的,何氏倒也不敢再取用,只好将大蒜水尽量熬的稠些,另想着这撒一次两次可能不行,须得连续多撒上几遍才成,一大早就吩咐小虎套上牛车,让小虎去镇上买大蒜去了。
他大哥,这还得劳烦你们两日,那菜地里起虫子了,我这用土法子熬了些水,需将这些水均匀的撒到地里去,兴许能起点作用何氏对着白先成说到,白先成带来那人何氏也是认识的,就同村的人。
哪里话,大妹子,帮你干活咱们还得钱呢,不过还得要你去地里给咱们示范下怎么操作白先成连忙说到。
何氏带着两人来到地里,示范一遍后就交予他两人自去浇地,自己回到家里还要继续熬制大蒜水,这么多地,可得连续浇上两日。
到得中午,小虎也是赶着回来了,牛车上拉着好几袋子大蒜。
娘俩个一起熬制蒜水,间或帮着往地里送去,直忙到太阳下山,那些个地才完成一小半。
瞧得白先成二人卖力干活,何氏晚上留了两人在家吃饭,何氏带着小虎小奇也自在旁边陪着,家里是没有酒的,就多炒上了两个菜,白先成二人平常也是不经常吃肉的,在何氏家里倒也吃的尽兴。
临别还说第二日还是和今儿一样同一时辰过来。
第二日,何氏刚熬好了蒜水,二人便是已经来了,担了水自去地里浇去,小虎也是跟一起去了,去瞧瞧头天和何氏一起浇的那两块地是否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