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早晨的阳光很温暖,此时,姜婐正蹲在厨屋门口洗姜明给她带回来的果子。
婐儿,哪里来的果子?姜母回来,开口问道。
阿娘,你回来了!姜婐闻言抬头,接着说道:明哥哥送给我的。
姜母闻言一怔,心里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却又想不出来是什么。
姜婐见姜母不接话,便接着说道:阿娘,你快去厅屋吃早食吧,大哥他们都在厅屋了,就等你了。
你吃过了?姜母问。
还没有,我把这些果子洗干净就去。
姜母闻言,见女儿快洗完了,便和女儿说一声往厅屋走去。
待走出几步远后,姜母才想起来刚才她心里感到不对劲的地方是什么。
这姜明现在还继续会经常送果子给婐儿吗?姜母皱了眉,也许是她多心了。
这姜明也许一直都是把婐儿当作妹妹来看待的吧?而且婐儿今年也就七岁,没多大。
姜母松了眉头,走进厅屋。
屋内,他的几个孩子都坐在桌边就等她回来一起吃早食。
厅屋内的变化也很大,原本摆在中间的巨大石头不见了,现在变成了一个长形的四角木桌,木桌的周围放着十张有靠背的椅子。
阿娘,你回来了!姬女笑着说道。
她正对着厅屋的屋门口,正在盛粥。
姜立他们闻言,一齐转头看向姜母唤了声阿娘。
姜母笑着点头坐下,待姜婐端着果子进来后,一家人才一起吃早食。
厅屋里,少了姜父和姜远两人。
今年,姜远刚满十七岁,早在去年,姜母回娘家一趟给姜远定下了一个妻子。
上个星期前,姜父便带着姜远出去狩猎了,回来后,姜远带回了一只公牛和一只猎豹。
在第二天,姜远便带上猎到的猎物和一些布料去姜驻的部落接他的新娘了。
他们会现在姜驻的部落办一场酒宴,才把新娘接回来在部落里在办一场酒宴。
用完早食,姜婐一边收拾餐桌一边想到:阿爹和三哥现在应该在吃酒宴了,也不知道三哥见到新娘子了没有。
收拾好餐桌,姜婐背着她的小背包沿着小河往河下游的制木屋走去。
姜远成亲,是姜婐帮忙布置的屋子。
前一个月,姜婐让制木屋的人帮三哥新做了一些家具,按理昨天就应该做好送来,一直到现在却还不见人来,姜婐便决定自己去看一看。
刚进制木屋,姜婐便见姜刚在屋子的大厅内赶制一个小木柜。
姜刚是姜母挑选出来,让他管理这制木屋的,也是制木的好手,姜婐只讲了一些简单的用木头制作家具的方法,他一听便懂了,还能举一反三。
呀,君女你来了!姜刚听见动静抬头便见姜婐走了进来。
刚大叔好。
姜婐露出甜甜的笑容唤了声,接着疑惑的问道:咦,刚大叔,这个小木柜不是早就做好了的吗?姜远屋里新做的家具是姜婐新画的图,特意找姜刚帮忙制作的。
姜刚闻言,脸上露出了怒气,对姜婐说道:昨天刚把三君子的大床做好,刚准备给你送去就发现这小木柜断了一个角,无法,我便连夜再做了一个!好好的,怎么会断一个角呢?姜婐皱眉。
哎,这我也不知道呀!不过,君女别急,这个新的小木柜我就快做好了,等会儿就可以给你送去!姜刚压低嗓子安慰道。
部落里的人们说话时都习惯了大嗓门,说话时能吼多大声就吼多大声!不过,却在和酋长的女儿说话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压低嗓子,就连酋长也一样!自从姜婐治好姜普之后,部落里人们的心里对姜婐都怀有一种崇敬,而且姜婐还长得娇滴滴的,和部落里的其他小女孩都不一样。
部落里的女孩子们的皮肤都呈健康的小麦色,而姜婐的皮肤却很白。
精致的小脸上,圆圆的大眼睛明亮而清澈,红红的嘴唇总喜欢抿着,嘴角上扬时,脸颊上的酒窝若隐若现。
姜婐还有一头乌黑顺滑的头发,平时总喜欢把头发全往后梳,编成一个辫子让它自然的垂放于身后,把清秀精致的小脸全部都露出来。
一开始,部落里的年轻的女孩都喜欢用叶树的枝条把头发束于身后。
后来,在见到姜婐绑辫子后,便都学姜婐把头发编成辫子了。
刚大叔,我不急。
姜婐闻言,浅浅一笑说道:那你把这个做好就帮我送去三哥屋里吧,我现在要去养蚕屋一趟。
哎,你先去吧,刚大叔做好了就给你送去,放心吧!嗯,辛苦刚大叔了!姜婐弯了嘴角,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
不辛苦,不辛苦!姜刚闻言,连忙摆手说道,黑脸上隐隐露出一抹红色。
那我先走了!姜婐见状,笑得更开心了。
哎!姜刚应道。
待姜婐走后,姜刚低头小声的嘀咕着:酋长真是好福气,得了这样一个玉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