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婐教得仔细,小家伙也学得认真。
两人都没注意到身边也多了两个人。
姜冉和姜明在姜婐刚才教小不点的时候过来的,虽然只听了一半,不过两人也听得认真。
四哥,你回来啦!姜婐抬头,便见四哥的大黑脸凑得特别的近。
今天一大早,姜冉就去叫上姜明一起去挖高岭石了!两人忙到现在才回来。
小叔叔,明叔叔!姜启仰起小脸,张着小嘴唤道。
姜明闻言,伸手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
婐儿,你再说一遍,这泥要怎么揉?姜冉没听明白。
四哥你要帮我揉泥吗?姜婐闻言,弯了双眸笑问。
是啊!姜冉瞪圆双眸。
这还要说!姜婐见状,来了精神,迅速的站了起来,指挥道:四哥,你先把这些石头敲碎!敲碎后呢?姜冉拿起石锤砰砰砰的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问。
姜婐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平滑的木棍,把姜冉敲下的一些大的石颗粒擀成粉末状。
这样呀,把这木棍把敲下来的颗粒擀成粉末状,这样会好揉些。
姜婐手里的动作不停,继续解说道。
姜启两手扒在桌子的边缘,双眸一眨都不眨的看着姜婐手里的动作。
待把高岭石都敲成粉末后,姜婐才开始教四哥揉泥。
先加些水,把它揉成泥后就这样,姜婐先把陶泥揉成一个圆柱形,接着说道:把手这样放在两边,然后这样两只手一起往中间往前压。
姜婐说的是羊头形揉泥法,因为这种揉泥的方法比较简单好学,也更好掌握些。
姜明看了一会儿,对姜婐说道:君女让我来试试?好啊!姜婐转头,弯了嘴角笑着应道。
这样对吗?姜明试着揉了两下,问道。
嗯,对,就这样揉!婐儿,这泥要怎么样才算揉好呢?姜冉在一旁揉着另一块泥,问道。
刚才听小妹和小不点说,把这泥揉好,好像还有要求呢!姜婐闻言一怔,说了句等等,便进屋去了。
姜启见状,也跟在姜婐的屁股后面去了。
留下姜冉和姜明两人不明所以的面面相觑。
待姜婐出来后,手里多了一条丝线。
鉴定陶泥是否揉好,泥里是否还有空气的方法就是用一条牢固的线把揉好的泥团从中间划开,然后看看切面是否平整。
如果切面有洞的话,那就表示这陶泥还没有揉好,泥里面的空气还没有全部揉出去。
切面上的洞越大越多,表示泥里面的气体越多!这样就越不能放进窑里面烧,因为肯定会爆炸的!明哥哥,让我来揉。
姜婐走了回来,对姜明说道。
姜明闻言,连忙让位。
觉得陶泥揉好了便要收尾,收尾就是把揉成羊头形的泥土揉回成圆柱形。
姜婐接过陶泥后又揉了几下后,便把羊头的尾巴收了起来,揉成一个长长的圆柱形。
接着姜婐伸出两手分别握住圆柱形的两头,开始慢慢的往里收,把长长的圆柱揉成一个短短胖胖的圆柱形。
然后,姜婐把圆柱立了起来,用她从屋里拿出来的丝线从圆柱的中间开始割开。
姜婐拿起割开的一半,查看切面,发现上面有两个大大的洞,便指着切面上的两个大洞说道:呐,像这样有洞的肯定就不行了,要像这些地方一样,整个切面都光滑没有洞的,这样泥才能算揉好了。
为什么?姜冉闻言,不明白为什么有洞的就不行了,没洞的就可以了?因为它这里有洞的话,放进窑里烧就会爆炸的!君女,爆炸是什么?姜明问。
呃!姜婐闻言一愣,哑巴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爆炸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来着的?姜婐还没想好爆炸这一词语怎么解释,一旁就传来姜启小不点的问话声。
姑姑,什么是窑?为什么要放进窑里面烧,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火烧?姜启仰着小脸,小嘴一张一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这话问得比姜明问的有深度多了,也好答多了!姜婐闻言,很开心的蹲下身子对小不点解释道:窑呢,是用泥做成的一个很特别的小屋子。
而把这陶碗放进窑里面烧,那是因为烧陶碗要用很高很高的热度才能烧成哦。
姜启眨巴着眼睛,没听明白。
窑里面有很高很高的热度吗?对呀。
姜婐摸摸他的头,继续说道:呐,姑姑问你,我们在屋子外边烧火和在屋子里面烧火,哪个更暖和呢?在屋子里面!姜启闻言,亮了双眸。
这个他听懂了!答对了!启儿真聪明!姜婐夸赞。
姜启闻言,得意的扬起了小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