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六章 闹大了

2025-03-25 15:47:06

想听厚脸狐狸的消息不?弘历坏坏的冲雅朗道。

雅朗去了丰台大营后,又打申请去了西山火器营,楞是待在京郊超过了两个月,目前还在琢磨下一步还能请旨去哪。

期间,弘历一直和雅朗在一块,不同的是,弘历隔上十多天就会回京一趟,用他的话说,听听皇额娘唠叨也不错,真出京办差了,想听都听不到了。

最初,雅朗还隐隐有着那么点期盼,希望弘历这个死党能善解人意的透露点他其实挺想知道的消息,谁知弘历的确是个死党,非常该死的那种,楞是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说,尽在那显摆他如何捋了自己老爹的胡须,如何在自己老娘面前装乖,如何在自己大哥面前耍赖,如何…在弘历第三次探亲回来后,雅朗就发誓,再也不和弘历唠嗑了,自己和这未成亲的大龄男青年没共同语言。

因此,当弘历第六次探亲回来的时候,雅朗抢过零嘴吃食就如前几回一般大步流星的朝自己房间跑,不想,弘历竟然开窍了…雅朗马上就停住了脚步,当然,旋即又朝前挪了两小步,以显示自己其实压根就不怎么想听有关厚脸狐狸的消息,不过,介于弘历的粗线条,雅朗还是不迭的问了句:怎么,她又冲人切肥肠了?雅朗担心自己若不接话问一下,弘历这家伙没准就真的闭嘴不说了。

比冲人切肥肠还火爆。

弘历笑得很,很复杂。

她不会切人肠了吧?雅朗有些紧张了。

咿,你怎么一脸严肃啊?弘历对雅朗的表情很诧异。

这真不怪弘历观察不仔细,谁叫雅朗掩饰得太好了呢。

要知道,雅朗身边的人都没猜到他的心思,否则的话,早有各种消息传到雅朗耳朵里了,哪还等得到弘历来说八卦…哎。

到底怎么回事啊,你别吊人胃口。

雅朗也不知道自己干嘛要为那厚脸狐狸着急,反正就是急了。

厚脸狐狸和我九伯掐起来了。

呵呵…弘历这回笑的时候,搭配了个动作,摇头。

雅朗委实笑不出来。

放眼整个大清。

和九王爷掐过架的那可是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啊,除了当今圣上,没一个人占着便宜的,这厚脸狐狸该不会是得了失心疯了吧…你别在那危言耸听,是不是九王爷训斥厚脸狐狸了?雅朗觉得自己想的比较可信些,一定是弘历在那夸大其词,一定是的,亏他还是皇子呢。

连传个八卦都要传走样,也不嫌丢人…要单单就是九伯训人,有什么好稀罕的?弘历白了雅朗一眼。

觉得自己这个朋友有些白痴。

真掐起来了?怎么回事?那厚脸狐狸如今在哪儿?李真那蠢货在干嘛,他媳妇他都不知道拉着点?…雅朗一连串抛出诸多问题。

还真是掐上了啊,天啊,这可怎么办?貌似没法善后呢。

真掐起来了,而且九伯还落了下乘,这两天见谁就炸毛,皇阿玛一听九伯求见,呵呵,就将御史给怪上了。

弘历摇头晃脑说的很起劲。

御史弹劾九王爷?雅朗心想,这事到底闹得有多大啊。

不是,皇阿玛气愤御史,干嘛这时候不弹劾我,这样他也好告诉九伯,他要和皇额娘教子,无暇接见九伯,哈哈…雅朗真想敲弘历一脑袋,扯了半天竟然就是不扯正题,到底怎么回事?!雅朗开吼了。

弘历狐疑的瞅了瞅雅朗,你真担心厚脸狐狸啊,非亲非故的,是不是大家都对你太好了,冷不丁的遇到个和你对着干的,你就…四阿哥,说,正,题!雅朗已经在咬牙了。

弘历耸耸肩膀,将疑惑暂且放下,道:是这样,厚脸狐狸开了个蔬菜水果铺子,在衙门备案文书上,东家的名字落的是李真。

不知道九伯怎么就知道了,将李真两口子叫去,很是发了一通火…厚脸狐狸不是那么没眼力劲儿,就这么顶撞九王爷了吧?雅朗觉得事情大了,如果真是这样,厚脸狐狸还真没理,这情都不知道该怎么求。

这倒没有,厚脸狐狸好像挺老实的,不管九伯骂什么,她都在点头,不过,呵呵…弘历又想卖关子了。

不过什么?雅朗急吼吼问道。

不过,当九伯要给李真指一妾过去的时候,厚脸狐狸一下就炸锅了…原来九王爷认为唐烨不配做李真的贤内助,李真明明就是一读书人,竟然让李真当铺子的东家,这是要入商籍的好不好,这是会影响李真远大前途的好不好,因此,骂到最后,便宣布,赶紧去衙门将李真的名字给换下来,然后,还给李真任命了一妾室,这还不算,还剥夺了唐烨的管家权,说日后李真内院的事都听这个妾的…李真好话说尽,九王爷也不撤销那个妾的委任状,一直伏低做小的唐烨还能再忍嘛?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退一步后面就是万丈悬崖了呢,那还不如向前冲,就算前面也是万丈深渊,好歹死得也壮烈些不是?于是,唐烨便猛的抬起头,冲九王爷来了句:请问九王爷,您难道不是商人嘛?九王爷的脸当时就绿了,李真急忙去捂唐烨的嘴巴,唐烨推开李真,继续不羁道:民妇在兰州的时候就听说九王爷的大名,但是,并不是因为九王爷有赫赫战功,也不是因为九王爷爱民如子,更不是因为九王爷贤明远播,而是因为九王爷一堂堂皇子,竟然喜欢商贾之事…民妇委实不知,原来九王爷竟然是个自欺欺人的角色,九王爷,容民妇大胆说一句。

不管你是镶黄旗还是正黄旗,在天下百姓眼里,你就是一商人,一地地道道的商人,至于是不是奸商。

民妇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嘛…不过什么?九王爷寒着一张脸,眼神想杀人。

不过九王爷借经商富甲天下。

回过头来却瞧不起商人,不知天下人该如何评说呢?唐烨已经豁出去了,自己没穿到官小姐身上。

又没嫁给达官贵人。

该受的穷都受了,该吃的苦也都吃了,凭什么还要自己和妾一起抢老公?!九王爷没瞧不起商人,只是世人对商人有偏见,叶子,你别胡说,千万别胡说。

李真急得不行,但对唐烨又没辙。

只好徒劳的劝慰。

世人对商人有偏见?这世人里其实还包括了九王爷吧?否则九王爷一堂堂皇兄,位高权重,圣眷又浓。

怎么不站出来为商人说句话?唐烨怒火很旺,冲李真吼道:其实九王爷打心眼里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否则为什么非要让你读书,不准你去学手艺?手艺人?你想让李真去当手艺人?九王爷气得就差拿剑直接结果了唐烨。

手艺人怎么了?堂堂正正的凭本事吃饭,不比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读书人强嘛?!唐烨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家里真多一小妾,也没法活了。

说起来还是太上皇最厉害,他再瞧不起商人,不也准九王爷和商人混在一起了吗?而九王爷做了什么?除了赚钱,你还做过什么?九王爷你完全有能耐为世上这最不公平的事略尽绵力的,为什么没做?不是因为这事有多难,而是因为九王爷骨子里就没瞧上商人,我不知道太上皇是不是会因为有个商人儿子而觉得丢脸,也不知道当今圣上是否会因为有个商人哥哥而觉得有失身份,我只知道,九王爷你这辈子其实连自个儿都没瞧上,你自己都觉得自个儿丢脸,别看你牛哄哄的,其实你自卑得不得了…唐烨彻底爆发了。

九王爷还是没绷住,摔了个茶杯,你个疯妇,满嘴的胡言乱语!不敢当,民妇还真希望就此疯了算了呢!唐烨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主要是生的机会貌似已经没了。

…你听来这些话会不会被人添油加醋了啊?雅朗心颤颤的,这唐烨胆子应该没那么大吧。

不知道,是听皇阿玛说的,皇阿玛是听九伯说的。

弘历耸耸肩。

那后来呢?雅朗很关心唐烨被怎么了。

九伯怒火中烧,将厚脸狐狸给捆了扔柴房了…弘历说得轻飘飘的。

李真在干嘛!那是他媳妇,他就不知道好好求情?!雅朗太生气了。

李真怎么求情的我不知道,不过他好像这几天一直跪在九伯府门外呢…弘历道,不过,九伯没搭理他。

十四王爷呢?雅朗顿了顿,十四王爷就没出来说话?十四叔为什么要出来说话?弘历很奇怪,九伯正在火头上,十四叔肯定不会这时候出来劝九伯啊,连我皇阿玛都被九伯喷了一脸的口水呢…李真是他儿子啊,他怎么能不管呢?雅朗扔出了个震撼消息。

不是吧?弘历知道李真身份肯定有问题,但是,实在没想到会,会是自己的堂兄弟,十四婶很贤惠的啊,十四叔的子嗣怎么可能流落在外?十四王爷可是去过西北的。

雅朗觉得弘历太笨了。

就算这样,李真他娘也该带着孩子上京来找十四叔啊,就算她晕了头,不知道上京,但是十四叔完全没必要瞒着李真的身份啊,还,还让他娶了厚脸狐狸…弘历还是很冷静的,分析的头头是道。

你知道李真娶亲,十四王爷出了多少银子?不仅给了房还给了6顷地呢,不是他儿子,怎么可能?十四王爷虽然不差钱,可那身家在京里肯定排不进前十,为了一外人,会这么舍得?雅朗气呼呼道,再说了,我觉得李真和十四王爷其实还是有些像的,你细看就知道了…弘历还真不知道十四的大手笔,他只知道十四点头让李真和唐烨成亲了,听雅朗如此说,弘历也不确定了…那如今厚脸狐狸怎么样了?雅朗气完十四王爷当缩头乌龟,又问到最关心的问题。

应该还在柴房关着吧…弘历还在想着李真是十四私生子的可能性,顺口回答了一句。

你怎么就不帮厚脸狐狸说说话?你好歹在人家肥肠店晃过好几趟吧?雅朗很气愤弘历不讲义气。

九伯如今正在气头上,谁敢去求情?弘历理直气壮道:放心,厚脸狐狸最多就是受点苦罢了,丢不了命,九伯若真要厚脸狐狸死,断然不会将此事闹大的…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未完待续)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七章 雅朗的营救(上)九王爷府柴房中唐烨坐在地上,拿着馒头慢慢的嚼着,脸上挂着阵阵冷笑,这九王爷府给犯人吃的馒头都是白面做的呢。

唐烨抬头看了看柴房屋顶,对老天默默道,等这个王爷奸商灭了我时,你敢再让我穿到封建社会,我发誓,我一定要当个孙猴子二世,奶奶的,真以为姑奶奶好欺负啊!冲老天发完狠后,唐烨觉得自己疏漏了,奴隶社会也不行啊,近代中国也不行啊,于是,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祈祷了,得软硬兼施不是,老天爷啊,请让我走正常的转世投胎路吧…就算没法贿赂阎王,好歹没前世记忆啊。

先知不光寂寞,还很痛苦,尤其是没实力的先知。

唐烨祈祷完后,又端起粥喝了一小口,瞧吧,九王爷府犯人的待遇都比穷人强…放下粥完后,唐烨便闭上眼,努力让自己去回忆21世纪,是的,唐烨这两天在柴房里一直在努力的回想着21世纪的种种,没想当下,因为不敢想。

不敢想李真在外面如何焦急,不敢想唐高林在外面如何撞墙,不敢想唐王氏会不会哭瞎了眼,不敢想唐蜜会不会心尖都在发抖…唐烨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如今只求九阿哥给个痛快,拖得太久了,唐烨担心自己对死亡会由无畏变成恐惧…还是想想21世纪的美食吧,不知道死党们又去吃了几次那火爆的在下午四点就将菜卖完了的串串香?唐烨正在舔嘴巴呢,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开门声,唐烨不由浑身一紧。

吃食已经送来了---九王府的人挺懒的,一般要等送下一顿的时候才将上一顿的碗筷给收拾走---,这时来人干吗?难道自己就要呜呼了?可怎么没给自己吃肉啊…唐烨正讶然,就见走进一小厮。

唐烨紧张的看着他,全然没去想怎么九王爷只派了一个小厮来提她。

小厮不慌不忙的走到唐烨身边。

道:磨叽什么啊,赶紧吃,厨房的人还等着收拾呢!原来厨房的人今天勤快起来了。

唐烨急忙将碗里的另一个馒头抓在手中,冲小厮笑了笑,粥就算了。

唐烨可不敢奢望这个小厮会等她慢慢将粥喝完。

却见小厮皱了皱眉头。

弯腰拿早先盛馒头的空碗,飞快的冲唐烨道:你安心待着,不会有事的。

唐烨不可置信的瞪圆了眼睛,谁再给自己传信?谁有那能耐找人给自己传信?唐烨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问小厮,只能看着小厮端走了那个空碗,柴房门复又被锁上。

唐烨怔怔的拿着馒头,琢磨着谁有那么大的能耐?难道是雅朗?可雅朗只和庄亲王有点关系啊,一牵扯到十四王爷。

雅朗可都有些犯憷了呢,他怎么敢将手伸进九王爷府?关键是,就算雅朗有人脉。

但自己和他没那交情啊…但是,除了雅朗。

唐烨委实想不出还有谁会传这句话来,总不会是十四王爷吧,人家和九王爷可是亲兄弟呢…唐烨想不明白,弘相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雅朗为什么要如此帮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子呢?是的,雅朗是找弘相出面去传的话,虽然他不相信唐烨会自寻了断,但是得以防一下万一塞…弘相本要推诿的,但雅朗来了句,是不是要请四阿哥出面啊?如果弘历出面了,弘相肯定得帮这个忙的,而弘历被雅朗说服的可能性非常大,既然总归都要出面,又何必得罪雅朗这个铁帽子王呢?于是,弘相便应下了,但事先申明,只传递无关紧要的信息,别的就免了。

不光弘相摸不着头脑,就是九阿哥也没想明白。

雅朗突然找了个由头回京交考察报告书,交完报告后就找了个借口不回西山火器营了,按计划,雅朗还该在西山火器营再待上五天的。

其实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雅朗竟然递了个折子,请朝廷废除商籍这一非常不合理的制度,弄得敦庆帝不住的瞅九王爷,以为雅朗是九王爷找的托。

九王爷冤啊,卖肥肠的蠢妇人没见识,所以一知半解,但自己可是堂堂的天家子弟啊,怎么可能会如那蠢妇一般的去认识理解商籍呢?怎么会将商人地位低下归咎于商籍呢…自己当时脱口而出说李真会入商籍从而影响李真的前途,其实只是想表达大清是不准官员经商的…好吧,诚如敦庆帝所说,自己是恼怒李真日后脱不了商人的身份,但自己也不会傻乎乎的要求废除商籍啊…再说了,要找托也不找雅朗这个二百五啊…幸好,敦庆帝信了九王爷的冤情,在养心殿将雅朗臭骂了一顿。

因为商人的地位绝对不会随着商籍的废除而有什么大幅度的提高。

要知道匠籍早在顺治二年就给废了,但是,直到今天,匠人还是被人瞧不起的。

再说了,商籍和匠籍还不一样,匠籍是子子孙孙都得当匠人。

如今在大清,这个商籍真没什么歧视条款,也就两淮盐商的子弟独有商籍,因为得按这个给盐商子弟分配学额啊。

但是盐商一有钱了,都楞要子弟去参加科举,以寻个士子身份,这怪谁啊?经商的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怪谁啊?平心而论,这一点那个肥肠店的大胆妇人还真没说错。

如果商籍里充满了歧视性的条件,敦庆帝早就下旨将其废了,总不能让自己九哥在法理上就矮人一等吧?要知道绿营的兵籍制度给废了,可是敦庆帝一手促成的呢,乐籍可是在敦庆二年也给废了呢…所以,敦庆帝真不是被条条款款给束缚住的人。

他没管商籍真的是因为大清的商籍就是民籍啊,商人总是低人一等,那是千百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思想在作怪…但是,敦庆帝也不敢下旨大肆鼓励经商,就是九王爷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上这种折子。

全民皆经商了,谁来种地?黄金是好,但能当饭吃嘛?但是。

即便是这样,敦庆帝一登基也表态了,朕视民商。

皆属一体。

士农工商,虽各异业,皆系国家子民,理当一视。

可是,大家还是瞧不起商人,那敦庆帝有什么办法?喔,也许大家还会说商人不能穿绫罗绸缎,唉。

这是明朝的事了,好吧,就算还有这规定。

那也只能是盐商不能穿啊,其余的商人你凭什么不准人家穿。

人家可是民籍!所以吧,九王爷与其是恼怒唐烨,还不如说是恼怒商人自己不争气,在大清提供的这么好的形势下,连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机灵劲都没有…而且吧,那肥肠店的蠢妇的确也没说错,九王爷自己貌似真的瞧不起经商之人,被人戳到痛处了啊…搞了半天自己一直为经商而自卑着,九王爷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九王爷这些日子天天找敦庆帝,绝不是强烈要求敦庆帝废除商籍,而是吐槽,骂那肥肠店的蠢妇,骂尽天下的商人,顺便澄清一下自己其实真没有瞧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当然了,敦庆帝也很讨打,竟然问,那你得知李真成东家了干嘛那么大反应?他经商怎么去六部当笔帖式?九王爷振振有词。

到时再将铺子转手不就行了。

敦庆帝真的太讨厌了。

那也不行啊,如果铺子赚钱,他肯定转给老丈人,没一点说服力。

九王爷牛哄哄的找了个理由。

御史会盯一个笔帖式是不是假转铺子?何况,那点小事能难倒九哥你?敦庆帝貌似非要九王爷承认,那肥肠店的蠢妇一语中的。

所以,九王爷这两天主要都在辩白自己,压根没管商籍的事。

孰料雅朗竟然上了这么个折子。

因此,当敦庆帝骂完雅朗后,九王爷就将雅朗臭骂了一顿,你不会真和那卖肥肠的蠢妇一般,认为商籍是贱户吧?雅朗则道,既然如今商籍只是给盐商分配学额的一个依据,为什么不废除了呢?大家都一视同仁嘛,何苦要留这么个尾巴提醒大伙,其实还有个商籍的,其实这个商籍是很不受大家待见的,王爷,我以为你会赞成此举呢,怎么反而训斥于我啊?九王爷恍惚觉得,雅朗怎么貌似有点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懊恼呢?雅朗见九王爷在思量了,忙道:王爷,要不我上个折子,朝廷官员可以经商?九王爷眼睛瞪圆了,雅朗想干什么?雅朗见九王爷没跳起来,便继续道:如此一来,谁还敢质诟王爷经商?九王爷思量了片刻,你在西山火器营闯祸了?没,怎么可能。

雅朗忙摇头。

那是在丰台大营闯的祸?九王爷追问道。

王爷,我是那闯祸的人嘛?我真没闯祸。

雅朗很郁闷。

那你如此这般讨好本王是为什么?!九王爷一拍桌子,呵道。

王爷对我一向照拂有嘉,就不能允许我投桃报李?雅朗急忙喊冤。

照拂你?本王可担不起,有当今圣上照拂你这个铁帽子王,本王委实没什么可再照拂你的了。

九王爷可不是好糊弄的主。

圣上和王爷手足情深,天下谁人不知,王爷能名正言顺的经商了,圣上也高兴不是?雅朗陪着笑脸道。

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朝廷开禁,准许官员经商会是个什么样子?九王爷咬牙问道,这个雅朗怎么如此没脑子啊。

可如今哪个当官的没经商?不过是没人揭开这个遮羞布罢了。

雅朗继续赔笑,其实吧,将这遮羞布给揭开反而好,比如规定哪个衙门的官不准做什么生意,反而还能杜绝以权谋私…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未完待续)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八章 雅朗的营救(下)噗嗤一声,敦庆帝被喷了满脸的茶水。

而始作俑者皇后还给呛着了…敦庆帝摸了一把脸,道:你也给吓着了?爷都想让人去查查了,是不是阿巴亥妇人添的丁都如此天马行空呢,唉,他还真敢想…皇后顺了顺气,这关阿巴亥什么事,少朝我娘家泼脏水,雅朗可姓爱新觉罗呢,不过,这雅朗还真是敢想啊…皇后其实想说的是,祖先们原来真的都是很牛逼的啊,也是,华夏如此灿烂的文明,总不可能是每个节点都穿个后来人贡献的吧?再说了,就皇后的经验来看,古人的智商和手腕比穿来的,咳,那可是高多了…这不,雅朗就扔出了官员财产公示一说。

原来雅朗虽然被骂了,但还是没放弃,总觉得照自己的思路走,商人的地位一定会大大提高的,便不惧九王爷黑黑的、冷冷的脸,缠着请九王爷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的建议,九王爷就说了,律法制定的再好,总有人会钻空子的,到时候当官的有的是办法与民争利,强取豪夺,规定避嫌经商的条例肯定会成为废纸,届时天下可就乱了套了,最后还骂道:你好歹是个铁帽子王,怎么和不经世事的书生一样天真啊!回家好好反省去!雅朗便灰溜溜的回去了,然后,第二天便再度找到了九王爷,抛出了官员财产公示理论,他上任前有多少家底,一届任满后有多少家底。

晾出来让大伙瞧瞧,不就行了嘛…九王爷当即就闪了腰,盯着雅朗好半天才说:你没纳蒙古女人吧?雅朗莫名其妙的摇摇头,没。

九王爷长长的舒了口气,那就好。

为了后代子孙着想,你日后可千万别纳蒙古女人,尤其是阿巴亥部落的。

记住了…然后,九王爷一转身就给敦庆帝吐糟去了。

然后敦庆帝又给皇后八卦了,然后皇后就喷茶了…雅朗怎么对商人地位如此上心啊?不知道。

敦庆帝摇摇头。

但是。

很快。

九王爷就知道原委了,脸已经绿了。

因为当弘相再度派人去给唐烨递纸条的时候,被管家报给九王爷了,九王爷当即就将弘相拎来审问了,还没动刑呢,就刚问了一句,弘相就将雅朗给供出来了。

于是,雅朗便被九王爷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然后。

雅朗又去将李真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无他,若不是李真苦苦哀求。

雅朗才不会想办法将李真的纸条给传进去呢!这已经是李真第二次被雅朗骂了,第一次是雅朗骂李真在九王爷府前跪的没诚意。

虽然一天跪够了十二个时辰—要不是雅朗的小厮说雅朗能救唐烨,李真才不会起身去见雅朗呢--,但该吃饭的时候竟然还不忘填饱肚子,这演戏也太不敬业了吧…而李真则红着眼解释说,叶子一天不给放出来,俺就得跪一天,饿晕了怎么跪?那要放不出来呢?雅朗怒问道。

叶子要俺干嘛俺就干嘛…李真道。

你既不能保护你媳妇,又不愿和你媳妇一起死,你让爷说你什么好?雅朗很鄙视李真。

俺怎么保护?如果拼了俺的一条命能换叶子平安,俺眉头都不皱一下,可如今是俺就算搭上性命,叶子也不可能转危为安啊,要说和叶子一起死那也容易,可是如果叶子让俺照看爹娘呢?爹娘可没儿子呢,俺虽然文书上不是上门女婿了,可在心里,俺还是当自己是上门女婿的,爹娘的老俺得养…李真擦了下眼睛道。

雅朗的气稍微消了那么一下,便给李真出主意了,去找十四王爷,记住了,见了十四王爷就哭你那早死的爹,一定要使劲哭,如果十四王爷不见你,就在十四王爷上早朝前在他府门口哭一趟,在十四王爷晚上回家的时候哭一趟,其余时间就继续去九王爷府跪着…为什么啊?李真很不解。

问那么多干什么?要救你媳妇你就照爷说的办!雅朗才没那耐烦心解释呢。

于是乎,十四王爷便悲催了,不明白好端端在九王府门前跪着的李真怎么跑自己家门口来了,更郁闷的是,李真怎么开口闭口就哭爹啊…好吧,听得心烦那就不见李真呗,好家伙,自己上班时间要听一回李真哭他那苦命的爹,下班时间又要听一回,十四王爷已经抓狂了…而搅得十四晕头转向的李真还不忘要给在柴房监牢里的叶子一丝安慰,苦苦哀求雅朗帮着给叶子递个小纸条,俺只是想让叶子放心,爹娘如今都好着呢,俺也好着呢。

雅朗当时动了那么点恻隐之心,便将纸条收了,然后便被九王爷给逮着了…雅朗认为李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骂完了李真,雅朗便开始骂唐高林,自己明明叫他跟着李真去十四王爷府,好好说说他遇到李真时,李真的惨状,为什么不说?唐高林也憋屈啊,自己真想说啊,可第一回十四王爷就没见自己,只见了李真,以后李真哭爹的声音太大了,自己就算见缝插针的说,十四王爷也听不见啊…你就不能在门口冲门房说啊?雅朗怒不可遏,这厚脸狐狸的爹也太蠢了,就知道在李真身边呆呆的陪着,有病啊。

听雅朗如此交代,唐高林一句为什么都没问,而是盲目的点头,这时节除了雅朗,唐家再也找不到其他帮手了,就是李真的师傅冯翰林都只能摇头,什么主意都没出…因此,此时雅朗哪怕要唐家在九王爷门前吃粪,唐高林也会照做。

主意再臭,他好歹也是主意不是?再说了,都说夫妻大难临头都要各自飞呢,人雅朗和自己家非亲非故的,萍水相逢就楞趟这浑水。

就冲这高义,唐高林还有什么理由去质疑雅朗的主意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因此。

听雅朗叫自己嘴巴碎些,唐高林虽然不明白,但是应得却没一丝含糊。

雅朗训完人。

气平了些。

便开始对李真和唐高林进行战术指导,吧唧吧唧说了一个时辰,先这样吧。

说的口干舌燥的雅朗刚走到家门口就被十四王爷府的小厮给拦截了,十四王爷有请。

到了十四王爷府一看,哈哈,九王爷也在,看来十四王爷知道自己是李真这伙的,请自己来当中人了啊。

哈哈,雅朗心里略过一丝窃喜。

见过九王爷,见过十四王爷。

雅朗笑呵呵的打了个千。

是不是你怂恿李真到我府上来哭的?十四王爷可没给雅朗笑脸。

没有。

怎么会?一定是李真觉得十四王爷和善慈祥,惶恐之下便来找十四王爷了。

雅朗笑嘻嘻的撒着谎。

九王爷眯起他的丹凤眼。

道:雅朗,你现在跳这么高是为什么?你吃饱了撑的啊!九王爷和十四王爷交换过意见了,初步否定了雅朗对唐烨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按十四王爷的话来说,如果真是那样,雅朗当初直接将唐烨抬进府就是,干嘛还巴巴的跑来让自己撮合唐烨和李真?因此,九王爷和十四王爷商量的结果就是,雅朗太闲了,闲得只能没事找事了…于是,以为自己是来当和事老的雅朗便被两王爷再度给骂了个体无完肤,还被威胁了,你再掺和这事,我们可就要请你额娘搬出家法收拾你了!被骂的抬不起头的雅朗告辞时还被十四叫住了,李真明儿若还来我府上哭,我就找你算账!雅朗抢在九王爷开口前道:九王爷,李真跪你府上可是怎么也赖不到我头上的。

九王爷幽幽道:那爷赖弘相如何?雅朗很郁闷,如果不出意外,九王爷府袭爵的就应该是弘相了,自己让弘相在心里给记上一笔不划算啊,只好耷拉着脑袋走了。

雅朗很懊恼,哪儿出错了?想不明白哪儿出了差错的雅朗只好叫人暂时通知唐家,明天暂时休息一天…于是,第二日九王爷和十四王爷出门时心情还算不错。

而雅朗心情也没跌到低谷,他还有杀手锏没使出来呢。

下朝后,雅朗就请人去储秀宫递话了,昨日新到了阿巴亥的肉干,他特意带了些进宫孝敬皇后娘娘。

然后,皇后便接见雅朗了。

然后,雅朗便告状了,李真说了,如果不是九王爷非要塞个小妾去他们家,唐烨不会失控的,皇后娘娘,你一定要帮帮唐烨啊…这事皇后知道,敦庆帝八卦的时候,皇后就鄙视过九王爷了,但是,皇后不知道的是,雅朗竟然会为唐烨求情?!太可疑了。

于是,皇后便问了,你和他们家是什么关系啊?怎么想着要帮忙啊等等…雅朗自然是让自己显得特高尚了,路见不平嘛…皇后将信将疑,但还是道:她性命肯定是无忧的,不过,想让她不受什么处罚,还得九王爷开口才行,你还是找找九王爷吧。

雅朗便哭丧着脸说,他已经找了啊,还变着法的讨好九王爷呢,可一点用都没有…当皇后搞明白雅朗是如何讨好九王爷的时候,一拍桌子道,这个忙本宫帮定了!因这一小女子竟然引发出了官员财产公示,这小女子怎么也得帮了!不帮,天理难容啊。

当然,皇后对这个时代的女子也再次深深的敬佩起来,太有手腕了啊,一个卖肥肠的小姑娘竟然能让一铁帽子王心甘情愿的鞍前马后,这是怎么样的一种魅力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