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4 章

2025-03-22 06:59:49

辰时刚过, 安平侯夫妇和永宁侯夫妇赶到长安侯府,今日申时中便要入宫给何太后祝寿,因此他们需要再排练一次舞蹈。

演练了四五遍后没什么问题, 卫长缨的琴声也能配合上。

现在就看陛下的牛角号了。

卫长绫拈起一块绿豆糕,放到唇边咬了一口。

应该没问题, 陛下能吹响。

李星回赶紧道,他对这位中原的皇帝内心甚是佩服,就如神人一般,什么事都逃不过昭元帝的眼睛。

当然, 还有一点,昭元帝是清玉公主的阿兄。

因申时中入宫,众人在午时中进餐, 卫长绡只吃一点就不想吃。

长绡你不多吃点,待会入宫就没有吃的, 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吃着。

朱律将一份鱼羹递给卫长绡。

宫里难道没有吃的?文武百官加上诰命人太多了,都顾不过来,再说宫里的宴席可不是让你吃饱的, 一人一点。

这时王琅琊也应和,劝卫长绫多吃一些垫肚子。

李星回食欲很好, 养伤的那段日子卫长缨不准他吃太多荤腥, 此时大口吃起熟牛肉。

卫长缨给他盛了一碗银耳莲子汤,低声道:别吃太多肉,免得不消化, 你饮点汤。

吃完后差不多是午时末, 众人乘马车赶往皇宫。

在皇宫的第一重宫门前看到许多的豪华马车, 有衣着鲜亮的士族女子, 也有风流倜傥的世家公子, 只听人声过后,香风一阵。

卫长绡盯着一名梳着飞天髻的女子,那女子肤色胜雪,鹅蛋脸面,不满地哼了一声。

瞧到没有?那是尚书右仆射严道的女儿严珍儿,听说要嫁给赵王了。

尚书仆射有左右之分,卫尊是左仆射,但大周朝以左为尊,左在前,权势要盖过右仆射。

赵王是昭元帝的第三子,这表明严珍儿要成为皇帝的儿媳妇,严道则成为皇帝的亲家。

卫长绡本不知这些事,前两日她回了尚书府一趟,正好听到父母在嘀咕这件事。

这严珍儿也无甚奇特之处,不过和她一般容貌罢了,还些许差点。

虽然昭元帝目前未立储,赵王也无可能成为储君,但总是有一分机会,这让卫长绡嫉妒不已。

这时河溯王李傀向李星回走来,他早早就到了,只是为了等李星回。

长安侯。

河溯王。

李星回行礼。

李傀向卫长缨溜了一眼,道:贤伉俪真是天生一对璧人,必定能在太后寿辰上一鸣惊人。

河溯王过奖了,我们夫妇只为太后祝寿,并无他意。

卫长缨不卑不亢地回应,虽然众人都已将给太后献艺当作展示自己的机会,但说出来就惹人嫌了。

李夫人,灿儿这几日在念叨你,只是我说近日你大约在准备献艺的事,不得空,因此让她过几日来叨扰你。

好,明日便可来。

宫门前人流如织,在这四面显眼之处说话着实不便,也不便说什么,大家也开始进入皇宫。

李星回从马车里取出琴抱在怀中,卫长缨则袖了画,两人相伴而行。

静心殿外诰命和文武百官排列成队,准备向何太后祝寿,献上各自的礼物,等到酒宴时便是献艺,大展神通。

夫妻两人站一队,李星回和卫长缨在前面,卫长绡和朱律在他俩后面,卫长绫和王琅琊则又在后面。

大约等了一炷香时间才轮到李星回和卫长缨,李星回向侍人递上名帖,便听那侍人大声道:长安侯李星回及夫人卫长缨晋见。

两人缓缓踏入静心殿。

何太后端坐在连榻上,见到卫长缨后便脸露笑容。

长缨,正想着你呢,你就进来了。

祝太后凤体安康,寿与天齐!何太后又瞧向李星回,她没见过李星回,仔细地打量了一眼,道:这位就是长安侯,果然相貌异于常人,长得真俊。

李星回也赶紧向何太后行礼祝寿,并拿出准备献给何太后的画。

太后,这是我与阿郎合作的一幅画,希望太后能中意。

收下,展开。

两名宫女接过画展开,只见那幅画越拉越长,竟然有五六丈长,画上蓝天白云,清澈弯曲的河流,奔跑的牛羊,洁白的穹庐,燃烧的篝火,许许多多的人。

何太后的眼睛瞬时亮了,她起了身,一名宫女赶紧上前扶住她。

走到画前,何太后从左向右观看,这画前面画的是清玉公主去北狄和亲,路上风沙漫天,野雁哀唳,接着是清玉公主抵达北狄受到北狄人的迎接,册封她为北狄大阏氏的仪式,再后面就是清玉公主在北狄生活的日子,她与北狄人民的相处,等等。

这幅画以清玉公主从和亲到此时十年的日子为主旨,辅以北狄人民辛勤劳作的画面,以及各种风俗祭祀节日的场面。

这画就像真的,你们看,这草好像被风吹得在动,那羊在跑,云在飘,还有清玉,就像站在我面前一样。

何太后连声赞美,这幅画实在让她太意外,她一国之君的生母,享受荣华富贵,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还从来没有这样一份礼物能打动她的心。

清玉公主虽非何太后亲女,但清玉公主的生母在生下她后便过世,清玉公主是由何太后抚养长大,两人不是亲母女却胜似亲母女。

何太后颤抖着手,抚摸画上的清玉公主不禁老泪纵横。

当初北狄要清玉公主去和亲,何太后本不依,但奈何没有比清玉公主更合适的人选,只能挥泪忍痛。

太后,今日是你的寿辰,不要难过了。

卫长缨赶紧安慰她。

何太后擦了眼睛,笑道:我不是难过,我是开心,这十年了,我又看到清玉,我是高兴。

长缨,长安侯,你们这份礼物我很欢喜。

本来何太后还想和他俩聊,但后面还有人进来祝寿,只得先得让他俩退下。

天黑后国宴开始,众人按官职入座,前面入座的是皇室中人,亲王郡王公主等,后面按公侯等爵位,再接着按品位。

卫长缨和李星回两人坐在第二排,与安平侯夫妇和永宁侯夫妇在一起,不前不后的位置。

面前的板足案上只有三样点心和一碟荔枝,还有一壶酒,两只小碗。

不过与家常的点心相比,这三样点心做得极是精致,色香味俱全。

另外荔枝刚出,便就送到千里之外的京畿,能吃到这一碟荔枝就非常不容易。

李星回没见过荔枝,他拿在手里不知要怎么吃。

卫长缨剥了一颗荔枝送到他的唇边,低声道:你吃了吧,这个在京畿也非常少见,里面有核要吐出来,别吞了。

李星回吃东西快,囫囵吞枣,卫长缨也怕他不小心把整颗荔枝给吞了。

长缨,你待我真好。

李星回眉开眼笑。

荔枝吃到嘴里甜得腻人,汁水在唇里四溅,卫长缨用绢巾捂住他的嘴唇,他便将核吐到绢巾上,卫长缨赶紧裹住绢巾。

长缨,真好吃,这是什么?荔枝,只有岭南之地才有,离着我们京畿有三千多里路。

李星回嘿嘿笑,道:我知道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嗯,要是我,我就骑着骅骝去岭南给你采荔枝。

说着,他也剥了一颗荔枝喂给卫长缨吃。

稍过半刻钟后,何太后由昭元帝和郦贵妃伴随左右款款而来,众人立即起身再次行礼。

众卿平身!何太后示意众人坐下。

众人起身。

何太后随意说了几句,无不是值此良辰,君臣同欢,共聚一堂的客套话。

昭元帝也是直来直往,他的话更短,道:国宴开始。

他虽是一国之君,但在母亲前也要表现出孝道,请何太后坐在案台的最中间,他与郦贵妃分坐两侧。

国宴既开始,宁国公便出来抛砖引玉,当即赋诗一首恭贺何太后生辰,一时文官皆跃跃欲试,卫尊曾是三甲状元,更是当仁不让赋出一首七绝,引得众人赞誉。

李星回本想也赋诗,但被卫长缨拦住。

你就别吟诗了。

卫长缨心知父亲也是好胜之人,此时父亲也赢得满场掌声,若李星回再来赋诗抢了父亲的风头,那父亲只怕就会不高兴了,这相当于当众打脸。

卫长绡和卫长绫瞟着人群,意外地没发现郦君月。

那女人怎么没来?会不会是在准备献艺,所以就先不出现了?诗赋完后,接下来就是宫廷中乐伎伶人献舞,因人数众多,倒也有观赏性,只是皆为女性,舞姿过于柔弱妖娆,卫长绫一脸不在乎。

第二出场的是要嫁给赵王的严珍儿,她的曲目是抚琴,一曲《高山流水》,抚得还行,但没什么奇特之处,无法令人过目不忘。

我有点紧张了。

这时卫长绫开始紧张了,她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表演,刚开始时还没怎么想,现在却心生出几分恐慌。

没事,到时你闭着眼跳,就当下面没人。

王琅琊安慰她。

闭着眼怎么跳?怎么能当下面没人?这里都是人。

卫长绫掐了王琅琊一把。

卫长缨瞅着李星回,李星回看得津津有味,脸上全无畏惧之色,知他在北狄出惯风头,于这种表演之事为稀松平常。

大阿姊,还有多久才轮到我们?卫长绡悄声问道。

卫长缨数了数,道:前面大约还有八九个曲目,我们在南阳郡王妃的后面。

说是还有八九个曲目,但其实很快,一个曲目最多不过半盏茶工夫,一炷香的时间就轮到了李星回他们的《火把舞》,因这个名字太普通,便就改成《光耀九州》。

在前两个曲目开始时,众人便去换衣梳装。

卫长缨仍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从身侧取出琴置于案台上。

很快李星回等人上场,他们的装扮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力,男性一律着北狄服饰,将头发散下来,额前系上狼尾做的额带,穿着狼皮坎肩,肩上还有一只用药水风干后的狼头,这狼头经药水处理后不腐,与真狼的头无异。

狼眼中放出暗黄的幽光,慑人心魄,再加他们手臂和小腿也各绑着一截狼皮,面孔画着五颜六色的油彩,看起来就如同那野狼一般凶悍。

众人无不震惊,一时间满场竟无声音。

作者有话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过华清宫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