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 一骑白马飞驰在无边的夜色中,卫长缨心中热火沸腾,她还是放不下她的夫婿, 也放不下她曾经说过的誓言。
一起生,一起死。
阿郎, 我来了。
此去生死难料,但卫长缨无悔。
此时李星回正在与乌恩齐的大战中,他独立迎战乌恩齐和格日乐图父子,乌恩齐四十有五, 正是年当力壮的时候,比起他的儿子不逞多让,一把弯刀使得疾如雨快如风, 刀刀致命,砍向李星回的要害。
而格日乐图对李星回更是恨之入骨, 他几次被李星回所伤,恨不得立即将李星回毙于马下,再马踏万下方能解恨。
两父子齐心协力, 左右夹击,李星回不禁险象环生。
旁边的朱律和王琅琊瞧到, 都想过来帮忙, 但他们也被乌恩齐手下的猛将缠住,哪里脱得了身。
他俩虽说在北狄住了近半年,饮食餐餐肉食, 体力比以前有所增长, 可还是不如自幼生长在草原上的人。
只能是凭着自身精湛的武艺保住自身, 若救他人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星回倍感吃力, 乌恩齐和格日乐图两父子若是单独一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但两人夹击,人又在马上,刚开始尚能迎战,但百招过后就有些力不从心,体力大耗。
他暗暗叫苦,如果没有援手,自己不死也会受重伤。
格日乐图看出他已不敌,大叫道:父亲,我们快杀了天无极,然后攻入中原,中原的土地和美人都归我们父子所有。
妄想。
李星回奋力挥出刀。
乌恩齐正恨李星回救走清玉公主,听到格日乐图的话正合他心意,精神大振,手中弯刀挥向李星回的脖颈。
李星回持刀抵挡,但后面格日乐图的弯刀也砍过来。
休要伤天无极王子。
一个声音大喝,李星回心中一怔,这声音是赤骨。
但他来不及看,赶紧侧身避过身后格日乐图的一刀。
待转过身时,只见来人果真是赤骨,赤骨额头上绑着狼尾,手中舞着弯刀,腰间还别着一把匕首。
赤骨之前被格日乐图砍伤,差点丢了性命,躲在一个牧民家中养伤,他早听说李星回要攻打乌恩齐,但奈何身上伤还没痊愈,只得耐心等待。
今夜他得知李星回已经开始攻打乌恩齐,也不顾自己的伤还未痊愈,便就骑马追来。
赤骨砍杀了好几个士兵,忽然看到乌恩齐和格日乐图正在围攻李星回,立即杀退周围的士兵,向李星回冲过来。
此时见到格日光图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有了赤骨的加入,李星回立觉轻松不少,他迎战乌恩齐胜算在握。
刷刷的几刀,乌恩齐被李星回逼得策马后退。
李星回看准时机,一刀划向乌恩齐的脖颈,但乌恩齐反应甚快,头一低躲过去。
但李星回的速度更快,乌恩齐低头时,他右手袖中的鱼肠剑早握在手心,向前一刺,便就直直刺入乌恩齐的胸口。
鱼肠剑锋利无比,即使乌恩齐身着厚厚的羊皮袍子,但在鱼肠剑面前如同切豆腐般轻易。
乌恩齐没听到皮肤被刺穿的声音,便感觉胸前有湿液的东西滑淌下来,他低下头,这才看到胸前插着一柄短剑,顿时他眼睛瞪大了。
李星回迅速抽回剑,霎时乌恩齐胸前血流如注,他想伸手去堵,但这瞬间大口喘了几口气,身子便如倒栽葱从马上摔下来。
父亲。
格日乐图大骇。
赤骨趁机弯刀攻击他的面部,格日乐图躲闪不及,一道血痕从额头直到面颊,他不敢再应战,拍马向雪地中奔去,赤骨赶紧去追。
李星回跳下马,检查乌恩图是否已死,这时一名乌恩齐的士兵悄悄在他的身后,手中的弯刀向他背后砍去。
等到李星回发觉时,那士兵的刀离他的后背还有半寸的距离,这时他已没有躲闪的可能性,李星回直道必死无疑,忽然那士兵身子打了个冷颤,仿佛被蛇咬了一样,然后倒在雪地中,血淌出来,洇红了雪地。
李星回回过头,只见卫长缨呆呆地站在雪地中,手中握着一把剑,那剑尖上犹淌着血。
长缨。
李星回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的命又被卫长缨救了,不由分说他拥住卫长缨。
长缨,有你真好!卫长缨就像他的幸运神,但是更让他感动的是卫长缨实践了她的承诺,她要与他一起生,一起死。
只见卫长缨愣愣的,她刚赶来就看到那名士兵偷袭李星回,来不及多想,她拾起一把剑就刺下去。
这是她第一次杀人,以前她连鱼都杀没过。
杀了那名士兵后,卫长缨自己就吓呆了。
一名乌恩齐的士兵挥着弯刀向卫长缨砍过来,李星回抱着卫长缨身子一转,他一脚踢落那士兵手中的弯刀,然后弯刀顺势一划,那士兵便被割断了脖颈。
李星回见众人还在拼杀,遂割下乌恩齐的人头,跃到马上高喊:乌恩齐已死,你们还不束手就擒!投降者饶尔等不死!他连喊三声,乌恩齐的士兵便有少开始扔掉兵器,双腿跪下来。
首领已死,他们再战已无任何意义。
没多久,所有乌恩齐的士兵都投降李星回,原意为李星回效命。
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双方死伤惨重,李星回令人清点人数,他便先带着卫长缨回营地。
两人骑在马上,卫长缨偎在李星回的怀中,这个时候他们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就代表所有要说的话。
长缨,长缨,我没有爱错你。
此时在李星回心底的都是这一句话,他没有选择错人,也没有爱错人,这世上不会有人比得上卫长缨对他好。
直到回到营地,两人还是没说一句话,紧紧地依偎。
营帐中众人正在等待他们回来,当清玉公主看到李星回抱着卫长缨进来时,眼神又被深深地触动了。
是的,她虽然对李星回费尽十年心血,但那是有目的,或许她是对李星回有爱。
可那份爱,远远不能与卫长缨相比。
当昨夜卫长缨跑出营帐时,她们之间对李星回的爱就分出了高低。
我败得心服口服。
卫长绡和卫长绫没看到自己的夫婿,忙跑到营帐外看,可外面也没有他俩的踪影。
大姊夫,他们俩个怎么没回来?不会是……没有,战斗结束了,乌恩齐死了,二妹夫和三妹夫在清点伤亡人数,要晚些回来。
李星回放下卫长缨,他快步去看海日和张击衣手中的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早吃饱了羊奶,睡得十分香甜,嘴角不时翻出清亮的涎泡。
乌恩齐死了,太好了,我父亲能瞑目了。
说着,海日哭起来,慌得众人赶紧安慰她,一阵好劝才让她止住哭声。
李星回又看向清玉公主,道:公主,赤骨也活着。
真的?瞬时清玉公主的眼光热烈起来。
是真的,他去追格日乐图。
清玉公主放下心,她一直在担心赤骨的安危。
至晚间时朱律和王琅琊回来,两人身上都是血迹,略受了轻微伤,卫长绡和卫长绫两人心疼得不行,拉到各自的营帐里给他们上药。
双方伤亡人数惨重,乌恩齐方伤亡有四万人,而李星回这方伤亡人数也达到三万人。
这不知会有多少老人失去儿子,多少妇女失去了她们的夫婿,又有多少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李星回望着油灯出神,任是孩子的哭声也没惊动他。
阿郎。
卫长缨伸手推他。
李星回忽地起身,抓住她的手,道:长缨,对不起,以后我不能去中原了。
卫长缨愣了一下,但马上道:嗯!你想在哪里就在哪里。
我不希望再看到有人因为战争而死,所以我要做北狄的大单于,而我做了大单于,我就不能去中原了,那你就要永远留在北狄。
好啊!卫长缨点头。
对不起,但我会让你一年回一次中原,但最多你只能离开三个月,剩下九个月在我身边。
好。
卫长缨还是爽快地答应。
李星回眼中一动,倏地一颗热泪淌下来,卫长缨轻轻摇着头,伸手去揩他的眼泪。
以后有你在的日子,草原上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和平,没有战争,所有人都在这片土地上放马牧羊,欢歌载舞,老人有儿女,女人有夫婿,孩子有父母。
我会努力,长缨,我会让所有的北狄人都过上快乐的日子。
睡在褥上的小女儿被李星回的声音吵醒,睁开眼便大哭起来,李星回赶紧去抱她,没想到她一伸手便抓住李星回下巴。
虽然只是刚出生的小婴儿,但她的力气很大,扯住李星回的短胡茬,这一扯疼得李星回五官都变形了。
卫长缨赶紧解开她的手,没想到她还不愿意,张开嘴又放声大哭。
长缨,咱们这女儿可不得了,一定会比她弟弟出息。
李星回喜不自胜,小婴儿的这把手劲惊人,像他幼时,只是出生成了一个女儿家。
别这样说,你儿子听到会不高兴的。
两人正在说话,外面传来赤骨的声音,原来是赤骨回来了。
李星回掀开帐帘,让赤骨进来。
赤骨刚到营地,他先去见清玉公主,然后清玉公主便让来见李星回和卫长缨。
见你去追格日乐图,可追到他?王子,我追了他百多里地,还是让他跑了。
他只要在北狄总会有人见到他。
李星回不怎么担心,乌恩齐的残兵败将现在已归顺他,格日乐图就算回到他自己的部落也无用。
赤骨瞧着两个孩子,便道:王子,这是你和夫人的孩子吗?是的,出生有十多天了。
赤骨,你瞧瞧我女儿俊不?李星回抱着女儿给他看,赤骨瞧着这小婴儿几乎和李星回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肤色都随了李星回,差点笑出声来。
小公主很俊,像王子。
那当然了,她会是我们草原上的女英雄,女勇士。
李星回洋洋自得。
赤骨奉承了几句,便就告退去见清玉公主。
清玉公主正在营帐里发呆,赤骨进来后也不出声,便静静地坐在她的旁边守候。
良久清玉公主才回过神,道:赤骨,我要回中原了,你呢?公主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此生此世赤骨不离公主。
清玉公主点头,其实不用问,她也知赤骨的答案,她这十年的心血和努力,只是得到了赤骨的忠心。
我会向中原皇帝上书回中原,得到答复后,我便会起程回中原。
赤骨,你若同我一起走,就是离开生你养你的故乡,从此没有回来的可能。
公主就是我的故乡,赤骨的命是属于公主的。
清玉公主唇边一笑,握住了赤骨的手,这双粗糙的大手就如同李星回的手一样,并无多大的不同,甚至还能给她安心的感觉。
而李星回的手却是让她感觉虚无不定的,因为她抓不住李星回的心。
几日后,李星回与众人回到王庭,因这数月来北狄接二连三发生事情,内乱导致十多万人死亡,牲畜损失严重,李星回决定在后日便进行大单于的加冕仪式,以安定人心。
加冕的前一夜李星回去见清玉公主,他进来时,清玉公主正在伏案写书信,他便站得离清玉公主稍远的地方。
天无极,你不必离那么远,这书信你也应该看。
清玉公主放下笔,向他招手。
你写的什么?李星回仍是离她三尺远的距离。
清玉公主将案台上的书信递给他,李星回接了过来,目光匆匆一瞥,便已将上面的字看完了。
原来这是清玉公主给昭元帝的上书,书信中说在北狄已十年,如今北狄已新任大单于,与大周关系素好,而她患有寒疾,便想回到中原安养,请昭元帝准许她归京畿。
公主,你……天无极,其实这应该我提出来比较好,不然到时我就丢脸了。
清玉公主自嘲地笑。
抱歉。
公主,如果你想留在北狄,那就留下来。
清玉公主摇头笑了笑,道:我并不中意北狄,这里太冷了,我在这里住了十年,为了什么你都清楚。
如今有长缨代替我,我也没留下来的必要。
这么久了,我也很想念京畿的山山水水,该回去了。
那赤骨呢?他说与我一起去中原。
李星回抿着唇,目前日逐王、休屠王、金帐王空缺,李星回本想封赤骨为日逐王,既然赤骨愿与清玉公主去中原,李星回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天无极,这封书信你交给朱律和王琅琊带回,他俩奉命来北狄协助你登上大单于之位,如今功成,他们估计不日也就回转中原了。
让他们把书信交于陛下,陛下有决断后遣人来北狄接我,我便可回中原了。
好。
一时李星回不知说什么。
天无极,当初你说要将我送回中原,可是你的真话吗?清玉公主笑道。
真话是真话,但只是代表那个时候的真话,当李星回真的当上大单于后,他反而觉得自己意气用事,对清玉公主咄咄逼人了。
抱歉,我说了很多不当的话。
明天就是加冕了,我这里有一套衣裳和钗环,是准备去你那里送给长缨的,既然你来了,那你就带回去吧。
说着,清玉公主便起身走到榻前,榻上的锦盒里放着一套中原女子服饰和钗环。
这套衣裳是我和亲时,陛下亲手送给我的,但我一直没有穿过。
还有这钗环,是何太后被封太后时所佩戴,因我远嫁便也送于我。
李星回道了谢。
那你快回去吧,不然两个孩子要闹腾了。
清玉公主催他。
李星回略愣了愣,便就端着衣物钗环离开。
在帐门前他又回头看清玉公主,刚才他见到清玉公主上书昭元帝回中原,心里不免升出几分愧疚之意,感觉是自己逼走了清玉公主。
不可否认,清玉公主是对他有恩的。
李星回神思恍惚,不知不觉进入了穹庐,卫长缨见他神色黯然,手中还拿着一只锦盒。
阿郎,你怎么了?李星回望着卫长缨,道:长缨,清玉公主上书陛下要回中原了,你说,我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北狄这么大,我好像容不下她。
那我们就劝她留下来。
她不会留下来的,我伤了她的心。
那我去求她留下来。
不用了,先让她回中原,等过上一两年我再邀请她来北狄做客。
那也行,清玉公主离开中原十年,也应该回去看看。
长缨,这是清玉公主给你的衣裳和钗环,说让你明日册封时穿上。
卫长缨接过他手中的锦盒放在榻上,但打开后吓了一跳,这竟是一套褘衣,而钗环居然是十二树。
这可使不得,我不能穿。
为什么不能穿?不就是一套比较华贵的衣裳吗?李星回不解。
卫长缨知他不懂,遂道:这套衣裳叫褘衣,是皇后才能穿的礼服,像我的父亲是二品尚书仆射,我只能穿花钗翟衣,像这钗环,皇后能佩戴的数目是十二树,我只能佩戴五到九树。
还分得这样细?当然了,品级所限,你在中原做过长安侯,不应该一点都不清楚嘛!哈哈,我忘了,可不想记这么多规矩。
卫长缨捧着这套褘衣,清玉公主虽是公主,但她的礼衣其实是和自己一样的,也是花钗翟衣。
可能因为清玉公主是和亲出嫁,昭元帝便将她的品级提升为皇后,故而才赐清玉公主褘衣。
长缨,明日你穿着就是。
我也是一国之君,那你穿皇后的礼服并无错。
况且你还要代表大周,穿得华贵不正好体现大周大国风范。
翌日辰时后众人忙碌起来,卫长绡和卫长绫来给卫长缨穿褘衣,这样华贵雍荣的衣裳一个人是穿不了的,层层叠叠需要几个人协助,头饰也是如此。
海日对着卫长缨左瞧右瞧,她看中了卫长缨身上的褘衣,心里计划着也做上一套来穿。
大姑子,你可真美!我不管,你赶紧再生一个孩子给我,是男是女我都要。
海日没抢着孩子心中不平,基本上天天催卫长缨再生一个孩子。
张击衣坐在轮椅上,一手抱一个孩子,他也很中意这两个孩子。
那个小男婴和卫长缨很像,比他幼时还要俊出好几分。
海日,你不用让长缨再生。
等长绡长绫走了,将来陪着这两个孩子的是咱们的孩子,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会更深。
被张击衣一提醒,海日眼中放光,笑道:对对,近水楼台先得月。
订了娃娃亲又怎样,我孩子可是在北狄。
卫长绡和卫长绫对视一眼,道:阿嫂,你要想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就只有把媳妇和女婿带回中原了,我们亲自养。
眼见着几个人要争起来,卫长缨只得劝架,道:阿嫂,你想长绡和长绫不会只生一个,到时你再和他们做亲家。
此时都只是戏言,孩子长大后会知道是怎样呢?在草原长大的孩子,会被娃娃亲束缚吗?午时大单于的加冕仪式开始,李星回穿着北狄人的服饰,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戴了一顶帽子,帽子上缀着数颗宝石,双手举起缺月宝刀走向祭台。
祭司将水洒向天空,又从嘴里吐出火,这是北狄人看来天地万物中最神秘的两个。
水与火,与人息息相关。
如今上天将水与火的能力赐于北狄大单于,将由北狄大单于带领北狄人民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繁衍生息,与天长存。
加冕仪式进行了一个时辰,本来后面还有许多仪式,但李星回考虑到耗费财力物力便就省略了。
这时李星回既已成为北狄的大单于,理应接下来就是册封大阏氏。
卫长缨身着褘衣,莲步轻移,在众人的惊讶和赞叹中走向李星回。
清玉公主在人群中望着卫长缨的背影,十年前她也是这样被册封为大阏氏,只是当年她并没有穿这套褘衣。
而她未穿的理由,只是因为乌桓并不是她所爱之人。
为所爱之人,穿上最华贵的衣裳,女为悦己者容。
这次大单于的加冕仪式,清玉公主本来不想来的,甚至还拒绝了李星回的两次请求,但最后还是鬼始神差的来了。
赤骨站在她的旁边,目光一直未离开她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