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5 章

2025-03-22 06:59:49

十六年后。

又是一年的春季, 草原上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野花竟相盛开,河流如同纯净的绸带弯弯曲曲地淌过。

卫春及骑马跨过河流, 虽然才十六岁,但她已经跑过了北狄所有的地方。

这匹马是李星回的青骢马, 因卫春及十分喜爱这匹马,在卫春及十六岁生日时,李星回便将这匹青骢马送给她做生日礼物。

卫春及和草原上的女孩子很不同,年轻的女子都酷爱打扮, 但她总是着男装,头发用一块红巾绾住,当她骑马奔跑在草原上时, 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在流动。

她是草原上未婚男子渴求的伴侣,但永远是可望而不渴求。

此次卫春及是从海日那里回来, 因为海日又怀了孕,卫长缨做了两套婴儿襁褓让海日送过去,卫春及在舅舅家里住了一个月, 如今才回去。

马跑得累了,卫春及跃下马, 让马自由自在地啃食青草, 她便四脚朝天地往草地上一躺,迷迷糊糊睡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身畔有人在唤她。

醒醒。

卫春及睁开眼, 只见面前有名骑马的少年, 看年龄和她差不多大, 那少年皮肤白皙, 眉毛却是又粗又浓, 眼睛亮晶晶的,含着些笑意。

小妹妹,请问王庭怎么走?谁是小妹妹,我看你比我还小,问路也不懂礼,你要叫我阿姊。

卫春及眉毛一挑。

少年在马上拱手行礼,道:请问这位阿姊,去王庭怎么走?你去王庭做什么?卫春及瞧这少年一副中原人的装扮,便知他是从中原来。

少年唇边一笑,道:我去王庭退婚,走到这里迷路了,幸好你懂中原话。

如果你带我去王庭,我可以给你金子,有了金子你就可以买珊瑚。

这少年听闻母亲说北狄的女子多戴珊瑚蜜蜡之类的珠宝,他见卫春及未戴任何珠饰,衣着朴素,只当是名家境贫寒的牧女。

退婚?你为什么要退婚?卫春及还是不直接回答他。

告诉你也无妨,是我父母当年为我订下一门亲事,对方是北狄人。

你想我从来没见过那女子,如何能盲婚哑嫁?在我们中原,男女皆有追求配偶的自由,我要寻一个中意的女子为妻。

卫春及长长地哦了一声,道:那你就是嫌弃对方是北狄人了?那倒不是,主要是未见过,没有感情。

我不中意她,勉强娶了她,婚后也不会幸福。

你去见了她,如果恰巧又中意她,你难道还要退婚不成?少年在马上怔了怔,张开嘴笑,牙齿在阳光下白得耀眼。

应该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我可不信一见钟情,我是中原人,应该娶中原的女子才对。

卫春及立即啐了他一口,道:是哪家的父母瞎了眼,居然给女儿安排这样的婚事。

哼,我们北狄女子也不会嫁给你们中原男子。

你带我去王庭,自然就知道是哪家的父母了。

不过我看阿姊人挺精明的,你父母一定是聪明绝顶之人,绝对不会把你许给我这种男人。

那是自然,这天下没人与我父母相比。

卫春及轻蔑地看着他。

哈哈。

少年一脸不信,只是笑。

卫春及下定决心等到了王庭便给这少年一点颜色,遂道:行,你跟我走,我正好也要回王庭。

多谢了,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少年又拱手。

你叫什么?卫春及歪头瞧他。

我叫朱北生,阿姊,你呢?你叫我阿姊就行了。

这里离王庭还有多远?天黑前能否赶到?看你迫不及待地退婚,放心,两三个时辰便能到。

卫春及心下暗笑,等到了王庭便将这个朱北生抓起来。

她伸手在唇边吹出哨声,正在啃草的青骢马立即奔过来,卫春及飞身跃马,朱北生瞧到她行云流水般的姿势不由赞了一声。

走。

两匹马在草原上驰骋,卫春及跑了一阵,发觉朱北生的马也能紧跟,暗想:原来他的马也是好马,居然能跟上我的青骢马。

跑了一阵,朱北生忽然问道:阿姊,你瞧后面是乌云吗?黑压压一片。

卫春及回过头,只见后方一片烟尘正在向他们袭卷,大叫道:不好,是狼群,我们快跑。

在草原深处随时可遇狼群,卫春及听舅娘说,当年他的父母护送聘礼时,成百上千的狼群一路跟随,一直到了北地,他们杀了很多年的狼,但狼患一直存在。

我们跑得过吗?跑不过也要跑,真跑不过时就杀狼。

朱北生听她说话沉着机警,想她不过和自己一般年岁,不禁心中生出几分敬佩之情。

他着实又细打量了卫春及几眼,皮肤微黑,但五官却是极出挑,英气勃勃。

忽而见到卫春及腰间挂着的弯刀,心里叹道:北狄女子还是比中原子彪悍,虽不及中原女子温柔多情,但别有风情。

两人骑马向前,只跑出一阵,后面的狼群就来得近了。

卫春及勒住马,拔出腰间的弯刀,道:不用跑了,我们迎战。

行。

朱北生也拔出刀。

来的是二三十匹狼的狼群,这在狼群里属于比较大的一支狼群,但卫春及在草原见多了狼,且多次组织灭狼,根本不惧狼群。

朱北生瞧着她无畏的样子暗暗称奇。

很快狼群便只有几十丈的距离,本来狼极少攻击人,但这支狼群已经饿了许久,也就顾不得太多。

奔跑在最前面的是头狼,是整支狼群的头领,也最大最壮。

朱北生,你看到跑到最前面的那匹狼没有?那是头狼,要先把它杀了,震慑狼群。

行,这头狼交给我。

话音落下,狼群眨眼便至,将卫春及和朱北生团团围住,低声嘶吼。

狼是极其聪明的野兽,不会冒然进攻,一般会衡量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一般觉得有胜算才会出手。

那匹头狼瞄准了卫春及,率先向卫春及扑过来,朱北生眼疾手快,赶紧策马去迎,那头狼来不及躲闪便被朱北生的刀劈成两截。

好刀,好力气。

卫春及赞了一句。

这少年虽年轻,但力气却不比自己父亲逊色,卫春及心中对他生出一两分好感。

眼见头狼已死,虽对狼群有震慑,但这支狼群太饥饿了,它们不愿意放弃到口的食物,突然群起而攻。

卫春及挥起弯刀,接连砍出几刀,刀刀砍中狼,逼得狼群向后退出几丈远。

她去瞧朱北生,那厢朱北生也砍杀了几匹狼。

这时狼群不敢再向前,卫春及挥刀吓唬,瞬间狼群一哄而散,它们自知不是人的对手,遂识趣地逃离。

手上溅了狼血,脸上也有几滴,卫春及去附近的小河边洗脸洗手。

洗完脸后,卫春及便将绾头发的红巾扯下来,在水里荡了荡便来擦脸。

一旁朱北生聚精会神地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你看什么?卫春及捧起水洒向他。

朱北生笑了笑,并不去擦水珠,那水珠便渗到眼睛里,顿时眼睛里反射出光。

没想到你笑起来还挺俊的。

卫长缨忽然觉得与他订亲的那家父母也不算完全没眼光,至少这少年长得还不错,武功也过得去。

你也很好看,如果与我订婚的那女子像你这样,我就娶她。

卫春及白了他一眼,道:我才看不中你,你虽然俊,但比我阿弟可差远了。

男人不比相貌,比功夫,比力气。

朱北生不在意。

就是不比相貌,你的功夫和力气也不如我父亲。

是吗?那就去比一比。

两人再次上马,这次路上没有遇到狼群,黄昏时顺利赶到王庭。

此时集市已撤,只见无数洁白的穹庐在草原上绽开,十分幽静的感觉。

喂,你退婚的那家叫什么名字?我帮你问问住在哪里。

朱北生想了想,道:我父母订下的那家女子,名字叫做卫春及,其实她是我大姨母的女儿,比我大几个月,说来我们还是表姊弟关系,只是她在北狄,我在中原,我们从来没见过面。

瞬时卫春及怔住了,这少年居然是来向自己退婚,可她从没听父母说过有给自己订亲。

但这少年说得这么仔细,料想不应该是胡说八道,也不会有人千里迢迢跑到北狄来退婚,这多半是真的。

原来她骂的那对瞎眼的父母,居然是她的父母。

你真不打算见这个卫春及吗?不瞧瞧她的?不瞧,我退了婚后还要赶回中原。

不过,阿姊,你愿意去中原吗?如果你来中原,我必带你游览中原的大好河山,尝遍中原的美味佳肴。

你可是好像刚才说过不中意北狄女子。

朱北生嘿嘿笑,道:你例外。

卫春及淡淡一笑,心想待会打你个头破血流。

朱北生,这晚了你也没地方住,你且到我家去歇息,正好让你与我父亲比试比试。

不过,你得先把眼睛蒙起来。

为什么要蒙眼睛?朱北生蹙起眉头。

不想让你知道去我家的路。

这么麻烦。

朱北生虽然不情愿,但听着卫春及如何吹嘘她父亲力大无穷,便想真去见识一下。

卫春及解下头上的红巾给他蒙住眼,顿时一股幽香扑入鼻端,朱北生不禁神魂动荡。

你就坐在马上,我会牵着马走,你可别扯下红巾,不然我就找人把你赶出北狄,让你退婚也退不成。

卫春及一阵吓唬。

再往前走就是士兵把守的王庭,士兵正要喊她,被她伸手示意嘘声。

卫春及牵着马往里走,一直到了自己的穹庐面前。

你下马来。

朱北生下了马,卫春及挽着他的手进入穹庐,朱北生只觉被触及的地方一片柔滑细腻,有几分心猿意马。

我能解下红巾吗?再等一会。

卫春及出来,找了一名婢女去请自己的父母来。

稍过片刻,李星回和卫长缨赶来,他们听说宝贝女儿回来了,这一个多月不见着实想念。

刚要叫卫春及的名字,便被卫春及制止,两夫妇才发现穹庐里还有一个蒙着眼睛的男子。

这是谁?卫春及扯下朱北生面上的红巾,笑道:父亲,母亲,你们觉得这个人怎么样?李星回打量着朱北生,很年轻的一个后生,浓眉大眼,十分俊俏,尤其是眼睛特别有神,这模样与自己女儿也相配。

他见女儿带回来一个年轻男子,又问自己的意见,心中便当成是女儿带回来的意中人。

不错。

卫长缨也是如此想。

朱北生瞧着面前的夫妇,年纪三旬已过,但不到四旬,男子英武过人,女子美貌无敌,只是那女子却穿着中原服饰,显然是中原人。

父亲,母亲,这个人是来我们北狄退婚的。

卫春及笑道。

退什么婚?李星回讶异地瞧着朱北生。

来咱们家退婚呀!他说他叫朱北生,说母亲是他的大姨母,他不想盲婚哑嫁,娶一个没见过面的人为妻,千里迢迢到北狄找我们家退婚。

顿时朱北生如晴天霹雳,他吃惊地看向卫春及,道:阿姊,难道你就是卫春及?正是,如假包换。

朱北生,你说退婚,行,我答应了。

啊——不,不是……一时朱北生不知该说什么好,虽与卫春及相处才几个时辰,但他看到了卫春及身上展示出来的不让须眉的豪气,而且他俩还一起杀狼,对卫春及有几分好感。

父亲,还有,他还想和你比功夫和力气,父亲,你好好教训他一下。

朱北生更是张嘴结舌,他哪想到会是现在这样一种情况,他赶紧向李星回和卫长缨跪下,磕了一个头,道:大姨夫,大姨母,外侄给你们磕头了。

卫长缨赶紧扶他起来,笑道:你是长绡的儿子,当年长绡还是怀着你离开北狄的,没想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

当年李星回虽说让卫长缨每年都回中原省亲,但路途遥远,且北狄--------------/依一y?华/内乱较多,又有天灾,卫长缨也一直未回中原,这一晃就是十六年了。

李星回拍了拍朱北生的肩膀,只觉肩骨结实,便道:不错,春及说你要和我比功夫和力气。

不敢,大姨夫。

朱北生见到李星回,便知自己的父母未有虚言,真是人中之龙,出类拔萃的人物,自己并不是他的对手。

父亲,母亲,他是来退婚的,不要和他废话。

卫春及提醒。

不退婚,我可没说退婚,我是来求婚的。

朱北生慌改改口。

你……卫春及咬牙切齿,哪有这种赖皮无耻的男人,明明对她说是来退婚,现在又来说是求婚。

朱北生,我才不嫁给你。

朱北生眼珠一转,马上又跪下道:岳父,岳母,小婿朱北生常听父母提起春及,心中爱慕不已,便就先行来到北狄意欲求婚。

他脑筋转得飞快,干脆改口称呼李星回和卫长缨是岳父岳母。

李星回想起自己当年去尚书府送聘礼也是如此,不禁深有感触,扶起朱北生笑道:贤婿不必多礼,春及刁蛮任性,不必与她见识。

卫春及重重地跺了一下脚,这朱北生不过叫了父亲一声岳父,他就投向了朱北生,居然还叫起贤婿,真是岂有此理!我不教训你,我就不是卫春及。

卫春及气得差点吐血。

北生,抱歉,大姨母一直未给春及提起你们的婚事,因为觉得你们尚小,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来了。

卫长缨倍觉歉意,因她背井离乡,心中并不想女儿也如此,再者儿女才十六岁,虽说可以成亲,但卫长缨还想把儿女多留一段时日。

朱北生自从叫了岳父岳母后就表现得异常亲热,握着李星回的手不放,道:听说我还有一个表兄,叫王不留行,请问他可在?你表兄也在,春及,你去叫你阿弟来见北生。

李星回眉开眼笑,有女婿的感觉可真是太好了,简直比自己儿女还要贴心。

一时便来了一位形容俊逸风流的男子,虽是北狄人装扮,但感觉更像是中原人,朱北生不觉自惭形愧,他一向自诩外貌出色,没想到大姨母家的表兄才真是世上罕有。

我阿娘常称表兄长大了必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此时一见果然如此,这风采令北生憾颜。

卫春及翻白眼,暗骂:真会奉承!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王不留行和朱北生也马上熟络起来,李星回看着更欢喜。

卫长缨悄悄推着李星回,笑道:比你当年会说话,更会讨人欢喜。

这也难怪,朱律当年就十分会哄卫尊,他的儿子自然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我当年太笨了。

李星回窃笑。

当下,李星回摆下宴席招待朱北生,言谈中得知朱律和王琅琊都晋升为国公,这十六年间又征战了百越、百夷、新罗、扶余等国。

外公和外婆也很安康,前年外公辞了官,他们常常念起你们。

当问起清玉公主时,李星回甚是意外,原来清玉公主当年回中原时,遇到了负伤的格日乐图,并将格日乐图带到了中原。

昭元帝封格日乐图为宁安侯,赐名李君重,并将清玉公主下嫁给他,如今倒也夫妻恩爱,生下三子一女。

卫长缨不语,她并未将当年清玉公主离开北狄时,给自己毒药的事告诉给李星回,以免破坏清玉公主在李星回心中的印象。

当然卫长缨也清楚,清玉公主和昭元帝只不过是故计重施,以防李星回有侵犯中原之心,而格日乐图便是用来取代李星回的人选。

其实,清玉公主是不需要爱的,她一样可以坚强地活着。

朱北生还说出了一个令卫长缨高兴的消息,就是赤骨娶了小珠,两人共同经营南街的织襕绣坊,如今织襕可是京畿最出名的绣坊,里面的绣娘达到了两三百人。

每个人都是需要归宿的,再铁石心肠的赤骨也不例外,当他娶了小珠后,他就会明白小珠并不比清玉公主对他差,甚至还要胜出许多。

人生姻缘有定数,但每个人都寻到了最终的归属。

现在就是这些小辈的姻缘了。

在王庭住了三天,朱北生便想去看望舅舅舅娘,李星回觉得正好培养这对小夫妻的感情,遂让卫春及与朱北生一起去。

卫春及也想路上给朱北生教训,也欣然同意了。

两人才走几日,朱律和卫长绡、王琅琊和卫长绫两夫妇便赶到了王庭,原来卫长绡看到儿子的留书说要去北狄退婚,赶紧找朱律商量,决定赶到北狄去找儿子。

他俩和卫长绫一说,卫长绫也一想自己的女儿也十六了,也是出嫁的年龄,想着当年订的娃娃亲,两家一合计,便就带着儿女赶往北狄,一则亲人团聚,二家为儿女完婚。

卫尊辞了官赋闲在家,李元青也是百无聊奈,一听说他们要去北狄,也决定跟随前往。

而且李元青还惦记着张击衣,心心念念要见儿子和儿媳。

朱律和卫长绡除了朱北生这个儿子外,后来又生了朱难南和朱靖两个儿子,卫长绫则生了两女一男。

李星回和卫长缨陡地见到这么多的亲人喜不自胜,只是李星回在卫尊面前仍是讷讷的,并不及朱北生在他面前从容。

多学学你女婿。

卫长缨揶揄他。

李星回讪讪地笑,明明知道朱北生是来退婚的,但朱北生脑筋转得快,跪在他的面前,叫一声岳父就把他的心融化了。

想当初他去见卫尊时,只是单膝下跪,还叫的是世叔,果然不如自己的女婿会来事。

大姊夫,怎么没看到北生和春及?卫长绡想着儿子,又急着想见未来儿媳妇。

他们去见阿兄阿嫂了,走了几日。

卫长绫的大女儿王狄生和王不留行相差半岁,她见王不留行面貌俊美无俦,风流倜傥,中原竟无男子及得上,才瞧得一眼,一颗芳心便系上了王不留行,心中直欢喜父母为她订下如此美满姻缘。

王不留行也很满意王狄生,温婉动人,有他母亲的风范,言语间不禁对王狄生更多爱护关心。

卫长绫和王琅琊看在眼中,喜在眉梢,这对小儿女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

长绫,你看还是我当初眼疾手快抢了一个娃,看看,多俊,以后咱俩可就有一个天子第一美男子的外孙了。

王琅琊,可惜大阿姊没多生几个,不然我们那两个孩子都有着落了。

两夫妇瞅女婿,越瞅越喜爱。

那边卫长缨和卫尊谈话,两父女也是不禁落泪,十六七年不见,恍如隔世重逢。

李元青也深悔自己当年没有善待卫长缨,也表达了歉意,卫长缨自是谅解了她。

况且李元青照顾父亲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卫长缨也不会与她计较。

翌日,众人准备去见张击及和海日,本来理应是张击衣和海日来王庭,但张击衣腿不便,众人才决定去见他俩,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

李星回将国事暂交给臣子,他与卫长缨陪同众人前往。

这一路上朱律等人不断感慨,这都是当年他们帮张击衣送聘礼时走过的路,只是那时白雪茫茫,而不是现在这样鸟语花香。

卫尊看到三个女婿老怀宽慰,不禁又试三个女婿的才干,行酒行令,三个女婿都知他的心思,都故意输给卫尊让他开心。

试完女婿的才干,卫尊自然要试女儿和孙辈们的才艺,众人都各出本事,但王狄生的一支《蜂花蝶恋》舞,令众人都甘拜下风。

不过武人出生,三个女婿也进行射箭比赛,可最终都败给了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虽年纪小,他气力不如父亲,但目力过人,像鹰的眼睛一样,能看清一里外的情形。

他能一箭射双,这个本领无人不叹服。

哈哈。

我女婿太厉害了。

卫长绫拉着王不留行看。

只是王不留行的性格像李星回,并不如朱北生一样会说话,面对卫长绫的关爱他略显青涩,只敢叫卫长绫三姨母,而不敢叫岳母。

没几日众人到了张击衣和海日的部落,李元青见到十几年的不见的儿子顿时老泪纵横,母子俩抱住哭成一团。

许年母子俩的情绪才平静下来,张击衣拉过海日,笑道:阿娘,这是海日,是你的儿媳。

阿娘。

海日大方地叫了一声。

李元青审视海日,是个善心的好女子,她早听说海日将张击衣背进背出的事,赶紧掏下自己手腕上的玉镯塞到海日手中。

海日,你把这个拿着。

谢谢阿娘。

海日也不推辞,又拉过自己的女儿,道:快叫阿婆,这是你亲阿婆。

海日和张击衣在十年前生下一个女儿,名叫张骊,十分乖巧可爱,她小嘴一张,两颊便有酒窝,喜得李元青抱着她猛亲,嘴里叫着乖孙。

卫长缨瞧了一圈没看到卫春及和朱北生,便道:阿兄,春及和北生没到你这里吗?按理说,两个孩子早就到了,总不会是路上吵闹还未到吧。

顿时提醒了海日,海日赶紧道:见到亲人太高兴了,差点忘了。

春及和北生都到了,他们现在正同罗刹人打仗。

什么?众一惊。

我们部落和罗刹国比邻,前几日,有数千名罗刹人闯到这里来,强占牛羊和草地,我们便和他们发生了冲突,打了两次,几个时辰前他们又来强抢牛羊,春及和北生就赶过去了。

岂有此理!李星回气坏,他搓拳摩掌,怒道:小小罗刹人居然欺我北狄人,我现在就去杀他们。

我们也去。

朱律和王琅琊都兴奋起来,自从五年前征伐扶余后就几乎是赋闲的状态,他们的刀剑都快生锈了。

朱律叫着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

走,跟着阿爷去杀敌。

王琅琊的儿子才七岁,这次没有带来,他羡慕地看着朱律。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去杀敌。

这个时候卫春及和朱北生正在与罗刹人在激烈的战斗中,这些罗刹人人数虽然不多,但体形比北狄人还要魁梧,罗刹人打起不并不吃亏。

两国虽都在苦寒之地,但罗刹国更是北中之北,常年冰天雪地,作物无法生长,一些罗刹人便想到强占北狄的土地,和北狄牧民发生了两次战争。

卫春及挥舞着弯刀,奋力去杀身畔的一名罗刹人,这名罗刹人比她高出许多,腰大膀圆,几乎有卫春及的两个。

两人的刀相及,那罗刹人力气比她大,震得卫春及虎口发麻。

啐。

卫春及啐了一声,左手弯刀再次挥出,右手向下一抖,藏在袖中的鱼肠剑便握在手心,那罗刹人只防备着她的弯刀,却不知她右手握有鱼肠剑。

卫春及佯攻他的面部,那罗刹人握刀去挡,但不防卫春及的右手的鱼肠剑直刺他的心口。

鱼肠剑锋利异常,即使裹着布条仍透出凛冽寒气,剑尖直刺那罗刹人胸口,只见那罗刹人身子打了一个冷颤,卫春及便收回握剑的手,霎时罗刹人胸口血涌,砰地向后倒去。

虽然杀了一名罗刹人,但更多的罗刹人围上来,卫春及毕竟是女子气力有限,渐渐不敌。

朱北生也被几名罗刹人围攻,但他的情形比卫春及略好,他见卫春及力不能及,拼力杀退身边的几名罗刹人,向卫春及跑过去。

卫春及已经险象环生,手中的鱼肠剑再锋利,但那只能近身搏斗,对付多人并无用处。

背后冷风逼近,卫春及心道不好,但听身后啊了一声惨叫,她回头一看,朱北生已将偷袭她的罗刹人一刀毙命。

卫春及刚要说话,却见朱北生背后的罗刹人举起刀。

小心,你身后……朱北生没有回头,他早发觉了,倏地一个转身,手中佩刀直刺罗刹人胸口。

卫春及眼中有笑意,两人在途中一直吵架争执,还打了几场,她还放狠话这生绝不嫁朱北生,除非是她眼瞎,可危急时刻真情显现。

两人背靠背杀敌,这样防止有敌人偷袭,但是罗刹人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死在一起,算不算是夫唱妇随了?朱北生笑道。

算。

卫春及脱口而出,他们是父母安排的姻缘,也就是天定的姻缘。

好,我们就拼命地杀!血越溅越多,两人脸上、衣衫上都沾满了血迹,分不清哪些是敌人的,哪些是他们自己的。

春及。

北生。

熟悉的声音在草原上散开,顿时杀麻了两人精神一振。

父亲来了,我父亲来了。

我阿爷也来了,还有难南和阿靖也来了。

朱北生喜出望外。

有了众人的加入,卫春及和朱北生士气大振,他们奋勇杀敌,直到黄昏时罗刹人被杀退,血红的夕阳挂在天空,草原恢复了安宁。

朱律瞧着满身血迹的卫春及,简直是赞不绝口,道:真是虎父无犬女。

他最是开心,当初他觉得卫春及胆量过人,将来会是女将军,现今看果然没瞧错。

他是武人出身,自然也希望朱北生领兵打仗建立功勋,朱北生若有卫春及这样的妻子协助,还愁不能建功立业?王琅琊更羡慕了,偏生他当年只抢了王不留行,把卫春及这样的虎女留给了朱律。

唉!我抢了也没用,我儿子才七岁。

众人如众星捧月簇拥着卫春及和朱北生回去,穹庐里几名女子见他们皆是一身血吓了一跳。

长绡,这是咱们家的儿媳,杀了一百多个罗刹人。

朱律迫不及待地就给卫长绡介绍。

卫长绡和卫长绫打量着卫春及,这小女子和普通女子的身形也差不多,但脸上的神彩却如李星回那般坚毅,双目炯炯,听到她杀了一百多罗刹人,更是打心眼地佩服。

以后北生出征,有春及协助他,咱们朱家可真就光耀了。

听到这句话,卫春及忽然道:要我嫁给朱北生,除非朱北生留在北狄。

如今战事已了,卫春及又看朱北生不顺眼了,记恨他要向自己退亲,便想刁难他。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卫长绡道:春及,你是嫁给北生,自然你要去中原了,我们朱家不会亏待你的。

我不是嫁给朱北生,我是娶朱北生,我是北狄公主,如果外嫁就只能是和亲,和亲自然是要嫁给中原的皇帝。

朱北生他又不是皇帝,所以只能是他来北狄和亲嫁给我。

李星回赶紧拉过女儿,劝道:春及,哪有男子和亲的理?你别无理取闹了。

怎么没有?父亲你当年去中原,不就相当于是和亲吗?一句话把李星回噎住了,虽然他当年不是和亲,但性质也相当于是和亲了。

卫春及,你愿嫁就嫁,不嫁就算了。

朱北生火大。

你凶什么?朱北生,咱们到外面打一场。

我要是输了,就去中原;你要是输了,就给我留在北狄。

好。

众人赶紧劝,但哪里劝得住,两人跑到穹庐外拉开架势,但许久两人都没开始打。

刚才与罗刹人对敌的情形涌入二人脑中,那个时候他们心心相映,共同杀敌,夫唱妇随。

忽然朱北生收住刀,走到卫春及面前,二话不说便将卫春及抱起扛在肩上,便向草原的深处跑去。

这时天色黑透,无边的黑暗淹没了他们。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

2022.8.31.21:32全文完作者有话说:预收《朋友之妻》求收藏韩臣不近女色,凶悍暴戾,人谓之黑熊元帅可他只看了李相思一眼,就深深爱上她如同老房子失火,一发不可收拾,韩臣发誓要得到李相思只是李相思是有夫之妇,而且还是他的朋友之妻朋友妻,不可欺那么他只能让李相思不再是朋友之妻很快,李相思被她的夫婿休掉了现在,她可欺,可抢,可夺,无路可逃那日韩臣带着李相思返回京城,她的美貌震惊世人皇帝下旨令韩臣送李相思入宫,原来李相思竟是皇帝日夜苦思的前朝皇后韩臣大怒,他费尽心力弄到的美人岂会拱手送人毫不犹豫地一声反,四野之中战火再起预收《拜堂吧,小娘子》求收藏河东节度使辰归尘臭名昭著,他每打败一个对手,都会强娶其美貌姬妾但他绝不娶对手的女儿,那会应验横死的谶语博陵之战后,宁娞沦为辰归尘有名无实的妾室之一在女人们向辰归尘争相献媚时,宁娞却在寻机刺杀辰归尘你想杀我,是不是应该先讨好我?等我放松不防备,你再动手岂不容易。

辰归尘谆谆教导她。

果然,宁娞开始讨好辰归尘,低眉顺眼,但还是杀不了辰归尘侍寝吧!我躺在你身边,你就有机会杀我。

辰归尘显得很无奈,这个女子真太笨这个夜里,握得发热的匕首终于插入辰归尘的胸口,宁娞怆惶而逃几个月后,身怀六甲的宁娞在街上与辰归尘狭路相逢辰归尘将她堵在墙角落里,笑道:以后杀人时,最好检查一下对方死了没有。

他早知宁娞真正的身份,却还是以命去赌娶对手之女会横死的偈言--------------────────────㏄依华整理推荐小说㏄资源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