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这个婆娘有点精!

2025-03-25 15:52:19

这天傍晚,甄肥肥扛着一捆葛藤回来时,发现家里桌子上围了不少的人。

心想着应该是老人找的人到了,连忙放下葛藤进去看看。

老人见闺女回来了,高兴地招闺女过来坐,让她也听听几位师傅说什么,帮拿拿主意。

好了,财财妹子回来了,你帮俺劝劝叔。

我和刘哥刚啊都劝马叔多掏点钱盖个瓦房,总住茅草屋也不是个事儿。

遇上天阴打雷下雨的,家里就成了一条河,人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

苗子我可真是打心眼里为你们家好,可马叔说啥也不同意,你看看——。

说话的人边磕着手窝,边无可奈何的看着老人。

爹,苗哥儿说得对,做瓦屋很好啊,你干甚不同意。

甄肥肥这一表态,其他几个汉子也忙帮着符合。

哎!闺女啊,不是爹爱呆茅草屋子,只是咱家里这么个情况,巴巴欠欠地在老屋基地上打点墙,盖几捆草就得了。

能住人,有个遮风挡雨睡觉的地儿足了。

等以后你有出息了,挣到钱了,咱再盖瓦房,啊?哎,就是不知他这把老骨头能不能等到那一天——爹啊,你要是因为钱才硬是不答应,就甭操这个心了,女儿手上有钱,盖个瓦房还有余馁。

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该省的还是得省。

再说咱家一大家子,就靠你一个人忙活。

你有几大的家子,可以供这么多的花销。

看着你整天在外面晒,抓到这滴抓到那滴,没一点歇的。

我这个做爹的心疼啊——老人捶着自己的胸门口,深陷的眼睛里流露出深深地不舍。

旁边的几个汉子不吱声了。

没事,爹。

你说我这个做闺女的干甚的这么急着做屋子?又偏得要盖瓦的,不就是想趁着你们二老还健在,身子骨还硬朗,想让你们多享点福。

别怪女儿说句不该说的话,你说这次房一做,不住旧总不能就把它撤了重做吧?一住还不又得住上个几十年,最起码也要住个上十年,到时候你二老要是不在了。

毛毛把人了,好好地一个新屋,就这么点人,冷冷清清的,住得又有啥意思!?可这么着……显然甄肥肥的话说到他的心窝子里去了,只不过还是心疼女儿,下不了那个决定。

嗨,女儿年轻 ‘力壮’。

要力气有力气,要脑子有脑子。

爹,你就放心做吧,女儿能耐着呢!甄肥肥臭屁地拍着自己的胸膛,引来一群人的闷笑。

这话把老人也逗乐了,虽然明白闺女这么说是为了让自己放心。

但还是打心里相信他这个闺女。

老人终于同意了,慎重地点了点头。

尅!还是财财妹子有本事,叔也就听你劝!苗子激动地对甄肥肥亮亮大拇指。

想不到啊这个前段日子还让马叔和马婶操碎了心的妹子,这么点功夫就让马叔这么满意了。

瞧瞧。

马叔现如今一说起他家这个闺女,眼睛都笑眯了。

既然已经决定好做瓦房啦。

人也找好了,大家伙儿呦喝着第二天也就上工了。

因为没地方住。

目前又还没想好法子,大伙儿商量着先从山上打点石头,砍点树做行条,淘点黄泥巴,请几个瓦匠师傅把瓦烧烧,沿路慢慢再想办法。

甄肥肥也觉得这办法好,欣然同意了。

不过家里太小,找不到多余的地方堆东西,甄肥肥跟汉子们一说,汉子就说支个小棚。

这赶情好,每个人都伸把手,小半天的工夫就在屋旁边撑了个两人高的小棚。

第一天,甄肥肥也没到山上,想着在家里帮搭把手,哪晓得除了端端茶倒倒水,自己就被干晾在那里了。

也是,一群大男人在山上打石头,也不要她这个女人搀和。

本来在原跟脚上做黄泥巴屋是不需要重打地基的,但甄肥肥说这房子太小了,要是来个亲戚连个睡人的地儿都没,干脆把屋子做大点。

做大点是不错,不过这地基就得重打。

打地基需要不少的石头,河里供不了那么多,就得专门请人到山上去打。

一群大男人赤着膀子拿着大铁锤在那嘿哟嘿哟的打着气,汗气熏天的,不时还飞出块小石块,老人让闺女没必要就甭往那山上跑。

没事的时候老人就到山上看看,人家帮你做事你一天到晚都不冒个头是很不像话的。

汉子们干活实在,一分钱就给人一分工,也不想着省这点力,让别人吃亏。

不过这恐怕也得亏老人找人找对了。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哪个小伙子干活实在,哪个是那种偷鸡打诨的主,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亮堂堂的呢。

你帮人干活,总钻着空的偷会懒,歇个伙。

等这家里来人了,假码的在那抓两爪子,就以为蒙混得过去了吗?如果你真这样想,那人家只会说你这小子的脑袋瓜小时候被驴踢了。

哦,你做了多少活、干了多少的事别人心里就没个谱啊?每个人心里都有本帐,自个儿心里明白着呢!人家不当着你的面说你,是想给你留点面子,也不代表人家真的拿你没法子,大不了下次请工的时候不请你就是了嘛。

真要是把人惹急了,不仅自家不请你,连带着劝别人不要请你。

久而久之,你在村子里还混不混了?小日子还过不过了?想必是很多小伙子了解这点,知道这年头干活不卖力不行啊,一个个不用人催甩着膀子就上了。

看来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竞争的,农村的这些劳动力也是需要有竞争意识滴!既然呆在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甄肥肥决定把上次提到的生意做起来。

吃完中饭后,甄肥肥把老妇人拉到一旁,让她没事时多到其她奶奶那里走动走动,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想收丝的消息放出去。

之所以这样做。

甄肥肥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个嘛,自己巴着上门收丝,人家还怕这里面有诈,生怕你占了她什么便宜。

不过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别人还以为你收她的丝能赚多少钱、多少钱呢,卖得心不甘情不愿不说,有事没事还喜欢三天两头跑到你家里说说,感觉你像承了她多大的情是的。

二个嘛,她想化被动为主动。

先由老妇人故意这么一说,加上自己开的价钱又比那俩收丝人高很多。

那些妇人们听到这事肯定心痒痒了,说不定还会派一个代表登门来问是不是真的有这事,到时候她再这么一站出来。

好了,事情也就成了!嘿嘿,她承认自己有点小精,不过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精明!否则她也不敢揽这活嘛。

以前她老妈总是夸她和哥哥都是一心眼特好的孩子,不过这夸法可是不同滴!她哥哥虽然阳光帅气。

但是办事似乎有点……咳咳,缺心眼,所以荣幸地赢得了大老中的称呼。

自己嘛,照着老妈的话讲:这丫头不仅心眼好,还会打算盘,将来是个会过日子的!尅尅。

由此可见她说这话还是有非常充足的根据滴!老妇人也不多问,知道闺女既然这么说,稳定有自己的盘算,抹抹手换了双鞋就去了——甄肥肥在家等消息。

半下午的时候。

老妇人回来了。

她前脚刚到家,后面就跑来一个串门的妇人。

是下屋的崔婶。

甄肥肥看她走路的样子,就知道她绝对不是来串门的。

招呼人进来坐。

给她上了茶,自己坐在旁边与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扯着。

渐渐地,那人开始把话题引到正事上来了。

财财啊,婶刚才听你娘说你也打算收丝,可有这事不啊?崔婶把板凳往甄肥肥的方向移了移,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点。

额,这个啊,侄女想倒是想,不过也就是想想,这会儿还没下决定馁。

这收丝是好事啊!总比你在山上东挠一爪子西挠一爪子要强多了……财财啊,婶跟你讲大老实话,这扯葛藤真不是个人干得活啊……张到这滴张到那滴,空着肚子满山跑,又要被那死山蚂蝗叮,洋辣子辣,完了一天还讲不定要放空!你说说,这苦吧?甄肥肥嗯嗯嗯地点头,苦!庄稼人有哪个是真正不苦的?可你要是收丝就不一样了,你看看,那些大老板,走到哪里哪个不是人在前面迎着,凳子抹干净了在屁股后面放着。

别人听到消息了就把家里扫了,还没进门水都倒好了。

他说话人家噶【ga】着眼睛点头,没么菜吃把家里放了大半年的腊肉都炒了……你讲讲,你讲讲——崔婶说到激动处抓着甄肥肥的手臂想让她也跟着说说。

嗯嗯嗯。

甄肥肥只得狂点着头。

完了,装了那么久的孙子,讨了那么多的好,开始说得好好地,人也乐呵呵的。

到了秤货时就tn的不认人了,眼睛子都长到头顶上去了,哪晓得我们是哪个!这句话崔婶本不打算对甄肥肥说的,只是这说着说着,一时气愤难平,说溜嘴了。

甄肥肥瞠目。

看看那俩收丝人把这些婶婶逼成什么样子了?财财啊,听到你要收丝婶们是打心眼里高兴。

怎么说卖给自个人总比卖给那些外人强——甄肥肥不表态,只是笑笑。

而且财财丫头的为人婶还是晓得一点的,待人好,又实诚,没什么坏心眼。

要不然也不会把扯葛藤洗丝的法子教俺们,卖给你婶放心,最起码财财丫头不会骗我们这些可怜人的秤,也不会怎么亏着婶,对吧?额,婶,我这还没收你丝呢,就开始招呼了?就算有个万一,也不担心你人跑掉,毕竟你爹你娘你的娃都在这住着馁,是不?崔婶也不知是真傻还是在装傻似的说道。

喝!这是威胁吗?被你这么一说,我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那么大的头啊!甄肥肥坐不住了,这些人忒厉害了,赶不成她在她们面前就一小角色啊。

亏她还为自己刚才的小聪明得意呢,比起崔婶,还有她代表的后面的那么多妇人,她就是一颗小嫩白菜!财财丫头,你看婶说了这么多,还不晓得你到底收不收……崔婶摊开双手张大着眼看着她,意思就是希望甄肥肥能给个准话。

收,侄女当然要收了……蒙各位婶婶看得起,将货卖给侄女,侄女哪能这么不识好歹,在婶们面前矫情——崔婶一乐,刚要说啥子,被甄肥肥一句话抢先了。

不过这嘛,侄女的情况婶也是晓得的,攥了好久,又托人借了点,才东凑西凑的凑了点本。

上次侄女去苏京,碰着一位好心的老板娘,不嫌侄女货少还把我的货称了,我打心里感激她。

人家说侄女货好,才愿意秤我的,侄女就想着下次在摞点好货给她送去,也算是谢她一番好意。

这本少,也只得先捡点上乘货收收了。

总不能让侄女赊着你们的账吧?婶可以先对她打好招呼,她也可以不是?不能因为是她收货,就让她们以为可以把什么歹货都送过来,先提个醒,免得到时候扯扯塞塞的弄得脸上无味。

崔婶是个大精明人,眼睛稍稍一转,就明白甄肥肥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甄肥肥话里还有一层意思,崔婶就没听明白了。

恁是听明白了,这会儿也不会放在心上。

总不能让侄女赊你们的账吧?这可以说是一种试探,也可以说是甄肥肥的一个暗示。

她当然知道一开始这些妇人们是绝对不放心将货赊给她,老实说,她也不想赊。

风险太大,要是出了什么事把自己卖了都不够还的。

但是要想将生意做大,又没多少本钱,赊账是难免的。

她先挑点收收,钱也当场给人结了,久了自己的信誉就树立起来了。

村里其她的妇人见别人挣钱了,又看她的价钱给的公道,说话也算话,久了自然愿意将货赊给她。

算算,那个时候她在苏京也混了些时日,谋了几条路子,赊账的话也不用担心丝没有销路。

有销路自然就不怕,把丝卖了把这些妇人的账结了,剩下的就是自个儿赚的。

甄肥肥在心里啪啪啪地将小算盘拨得直响,却没有料到眼下就有一关,等着她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