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送木屐

2025-03-25 16:06:49

农村敞着大门过日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村里哪一家发生了什么事都一目了然,谁家有什么样的亲戚也一清二楚。

小茹问泽生,芝娘为什么要偷偷拿钱和碗送去娘家,泽生就把芝娘的娘家情况说了。

得知芝娘的娘家那么困难,小茹突然很理解她了,想到她刚才被打得那般可怜模样,想起来都觉得揪心,说来说去,都是一个穷字闹的。

张氏接着纳她的鞋底,边抽麻线边说:东生每年都要打好几次芝娘,若每次我们都去插手,人家还嫌我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瞧着他弟弟南生估计也是这个德性,他娘正在找媒人给他说亲呢,也不知将来哪家的姑娘跟着他受这个罪。

方老爹跟着叹了一声,这都怪他们的爹没带个好头,东生娘年轻那会儿不也经常被打么?还有村南头的道远、道新兄弟俩,也是学着他们的爹,爱打女人!小茹心里明白,不要说这古代农村了,就是现代社会城市里的有些男人,在外有模有样,回家也有狠狠揍老婆的。

家暴这回事,自古就有,可能古时候更常见。

张氏瞄了一眼小茹和瑞娘,道:还是我们家洛生和泽生有教养,自然是不会做出打女人的事来,你们俩嫁进我们方家的门,算是有福气的。

小茹与瑞娘对了个眼神,心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男人确实没得说。

方老爹听了直乐呵,觉得这是因为他教子有方,心里可有成就感了。

没想到张氏话锋一转,看着她的两个儿子,又说:疼自己的娘子倒也没什么,可别娶了媳妇忘了……她忽然觉得此话不妥,恐怕是要得罪两个儿媳妇了,便硬生生地把这个娘字给憋回去了。

泽生脸色微红,窘道:瞧娘说哪里去了,我们怎么会呢?洛生在旁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方老爹在补着油纸伞,听张氏扯这个话,顿时绷起脸来,说:瞧你,扯哪儿去了。

昨日吃肉吃得那么香,哪来的?刚才是谁搂着四十文钱乐呵呵地往钱袋子里收?竟扯些不咸不淡的话!张氏也觉得自己话的说过了,便紧闭着嘴,不再吭声了。

小茹听了忍不住偷笑,婆婆可是有点怕公公的。

眼见着雨下得越来越大,雨滴砸在屋顶上噼哩啪啦,阵阵作响。

再过了一会儿,倾盆大雨从天下浇了下来。

方老爹望了望天,放下手里已经补好的油纸伞,说:洛生、泽生,我们赶紧去油菜地,把田梗多挖出几个决口来,否则大雨要把油菜给淹死了!洛生和泽生听了赶紧各自穿上鬃衣、戴上鬃帽,再扛着锄头,跟着方老爹一起出门了。

好在秋季下雨不怎么打雷,他们冒着雨出去也没有什么危险。

小茹已经把泽生刚才脱下来的衣裳都洗好了,外面雨大,她就在屋里拉了根麻绳,把衣裳晾上。

眼见着时辰不早了,小茹开始择菜,准备做午饭。

待菜都择好了,锅碗也洗干净了,泽生他们父子三人一起回来了,并且他们每人手里都拎着两条大鱼。

这是哪来的鱼?小茹喜道。

泽生脱下鬃衣,满色喜色地说:田里抓来的!我们挖好决口,然后从家里那块已收完谷子的田边走过时,见田里直冒大水泡,爹说肯定有大鱼。

我们就拖了鞋下田去抓,果真有鱼。

你瞧,好肥的鱼!我们一人抓了两条。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田里也能抓来鱼?小茹只听说池塘里、河里、海里会有鱼,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田里也能抓来鱼。

想来也是,现代的农村都用农药,有鱼也早毒死了,哪能像这古代农村,天然纯净无污染。

泽生觉得田里抓鱼再正常不过了,便道:每年下大雨,几乎都能在田地抓到几条鱼,你爹没抓过么?小茹尴尬一笑,我爹他……可能不会抓鱼吧。

今日中午除了炒盘酸辣土豆丝,再就做个红烧鱼吧!嗯,先做一条吃了,还有一条,我来把它腌起来,过些日子再吃。

泽生把鱼放进了水盆里。

你会腌?小茹稀奇地问道。

从小就看娘腌鱼,何止十遍八遍,看也看会了。

小茹准备来洗鱼,却被泽生拦住了,鱼太腥,我来洗吧。

而且刮鱼鳞、去鱼腮,容易伤到手。

泽生果然会心疼人,小茹就乖乖地蹲在他旁边,看他怎么洗鱼,然后又怎么腌鱼。

弄好了这些,泽生开始烧火,小茹在灶上做红烧鱼。

他们的鱼才刚下锅,就闻到了院子里飘来阵阵鱼香味。

泽生嗅了嗅鼻子,笑道:娘和大嫂可比我们还急,鱼都做熟了!是不是家里都好久没吃过鱼了?小茹问。

泽生寻思了一下,那是,恐怕有两个多月了吧。

没过多久,他们的鱼也做好了。

小茹穿过来也近一个月了,这是第一次吃鱼,吃得那个香啊。

泽生,跟着你真好!小茹打趣道。

泽生一脸的陶醉,哪儿好?跟着你有鱼吃啊!小茹说完呵呵直笑。

泽生听了差点笑得喷出饭来。

下午仍然下雨,只不过比上午的雨要小一些。

小茹与泽生又是坐在家里剥花生,没办法,不剥不行啊,还指望着靠这个挣钱呢。

姐!一个男孩的声音从院门口传了过来。

小茹与泽生一抬头,见小茹的弟弟林生一只手撑着破油纸伞,另一只手拎着一双木屐走进了院子。

林生,你怎么来了,吃过饭了么?泽生赶紧让林生进了屋。

姐夫,我吃过饭才动身来的。

娘让我给姐送木屐来,姐出嫁时忘了带。

娘怕你们花钱去买新的,就让我给送过来了。

林生掸了掸身上的雨水,好在两家离得不远,否则为了送木屐淋一身雨也忒不划算了。

小茹心里禁不住有些愧疚了,因为穿过来后她与娘家才相处一日,实在没有太深的感情,平时也极少惦念。

没想到娘王氏还特意让林生送木屐来,看来王氏一直惦记着这个女儿啊。

爹和娘都还好么,还有小芸?小茹给林生泡了一碗茶,递在他的手里。

都好着呢,今年的谷子收成比去年要强些。

林生喝着茶,姐,你家的茶比我们家里的茶好喝多了!他忍不住一口气喝了一杯,小茹又赶紧给他倒上一杯。

可能是因为家里穷,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林生虽然有十三岁了,但看上去,个子有些弱小。

林生话也不多,接连喝了三碗茶,就要回去。

林生,你就在姐夫这里歇一日吧,反正下雨,你回了家里也干不成活。

泽生挽留他在这里歇一日可不是客气话,这里的习俗就是这样,有亲戚来了,特别是女方的弟弟妹妹来了,一般都会留下来住个一两日的。

林生看了看屋里就一张床,连灶都是打在这个屋里的,便马上拒绝了,那可不成,我来时跟娘说了,送了木屐就回去,若不回去,娘还以为我到哪里混玩去了呢。

泽生知道小茹的娘家穷,田少地少,也就能糊个口,没一点零用钱。

想起上午芝娘挨打,就是因为帮衬着穷娘家,他可不想让小茹心里也为娘家暗自忧心,便赶紧从钱袋子里拿出三十文钱递给林生。

林生想接又不太敢接,姐夫,我哪能无缘无故地拿你们的钱?泽生想起上次回门时忘了给红串钱的事,便道:哪里是无缘无故,上次少给了你和小芸红串钱,所以这次就补多一点。

林生想来这倒是一个理由,便收了,家里确实缺钱花。

泽生想起小茹中午说何老爹可能不会抓鱼,又将腌的那条鱼装好,再装了十斤花生,要让林生带上。

爹今日在田里抓了两条鱼,家里有鱼吃。

林生没有接过鱼,只接了花生。

泽生愣了愣,没说什么。

他把林生送出院外,看林生走得没影了,才回屋来。

小茹,你不是说爹不会抓鱼么?泽生笑问。

小茹吐了个舌头,讪讪笑道:可能是那两条鱼太笨了,不小心被爹抓到了吧。

泽生听了哈哈直笑,可能是吧。

第二日还是下雨。

小茹和泽生在家里把多味花生做了,心里盼望着明日可别再下雨了,若再下,就没法去集上卖了,那就耽误挣钱啊。

没想到天公还真是作美,在小茹与泽生眼巴巴地看着雨,希望它别再下时,它果真就停了,还出了大太阳!到了第三日,他们兴奋地去赶集,虽然还有些泥泞,走起来不太方便,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来赶集的人确实少了些,小茹也只做十斤的多味花生,并未多做。

她知道,好东西就得让顾客感觉货源紧张才行,这样买卖才能做得长久。

果然,有些人还惦记着上次没买到多味花生,这次硬是要买来尝个鲜。

十斤的货,到了临近午时,也都卖净了。

小茹怀揣着一百多文钱,想起上次赊了成叔家一头小猪崽,就与泽生商量,要不我们先把成叔家的钱还了吧。

欠娘和嫂子的钱可以等卖多味花生慢慢还,听说成叔家卖猪崽全是赊给别人的,他家不也容易,就先还他家的怎么样?泽生一拍脑门,对呀,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忘了这回事。

到了家,放下担子,泽生就拿着钱去了成叔家。

到了晚上,他们洗去一身的泥泞,又伏在桌前记帐。

这几日,又是买花生,又是还钱的,可得记一下,做买卖的哪有不记帐的。

泽生坐在小茹身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写何氏数字。

这几日泽生老笑说这是何氏数字,将小茹说得满脸通红。

唉,阿拉伯数字何时改姓何了?数字前面的那些赊欠、总计之类的字,小茹还是让泽生来写。

她知道自己写不好毛笔字,何况还是繁体字。

再说,自己在这里可是没读过书的身世,若会写很多字,也说不过去,可别吓着泽生。

两人就这样你写来我写去的,写完后,放下了笔,便搂一块亲去了。

泽生想起小茹的月事已经完了,亲起小茹来也更加热烈无顾忌了,何况她洗完澡后身上的那种淡淡的清香,让他浑身荡漾。

两人的唇舌一直未分开,吻着吻着,也不知怎么就蹭到了床边,然后滚上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