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端不平的一碗水

2025-03-25 16:06:49

吃过晚饭,点上油灯,泽生挑了挑灯芯,屋里稍稍明暖了一些。

泽生与小茹并肩坐在桌前。

小茹手里拿着毛笔蘸了蘸墨,泽生左手揽着她的腰身,若手握住她的右手,教她写着好看的繁体小楷。

咯吱!门被推开了!婆婆进来了。

因为他们俩还没洗脸洗脚,就没及时拴上门。

张氏见泽生一手搂着小茹的腰,另一只手握着小茹的手,手把手地教她写字?他们小两口亲昵也就算了,泽生怎么能教小茹写字呢?泽生,小茹一个妇道人家,你教她写字作甚?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让小茹多缝几双鞋垫、多纳几双鞋底。

泽生脸色微红,尴尬地笑了笑,道:娘,小茹只是好奇,我就教她写着玩,又不是费心思要学出什么来。

小茹眨巴眨巴眼睛,婆婆的意思是嫌她学写字不走正道?做针线活才是正道?她暗自寻思一下,这确实也不能怪婆婆。

她穿到这里来,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妇。

在婆婆眼里,白日多做农活、晚上再多做针线活才是好儿媳的标准,农家日子都是这么过的,就是些吃饭、穿衣的事。

此时她却假模假样的写起字来,这怎么能不叫婆婆生气?小茹自知不能和婆婆硬碰硬的来,便放下了手里的毛笔,拿出前两日做了一半的鞋垫,再取出针线,接着缝了起来。

张氏见小茹知错就改,还算懂事。

她便走近了些,仔细瞧着小茹的针线活。

不瞧不打紧,这一瞧,她竟然瞧傻了。

那鞋垫上走的哪是针线啊,简直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蚂蚁在爬!歪歪扭扭且不说,有的针脚长,有的针脚短,有的干脆漏掉好几针。

小茹本来是想竖着缝几行,再横着缝几行,这鞋垫就结实了。

可是,待她亲自动手做起来,发现与自己想要的不太一样。

张氏心里沉了沉,这这这……这哪里像是一位妇人手里做出来的活,哪怕泽生缝的也比这齐整吧!难道小茹出阁前在娘家没学过针线?小茹一抬头,见婆婆那张有些傻愣的脸,她明白了,婆婆瞧不上她这拙劣的手艺。

小茹发窘地干笑了几声,娘,我……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天份,不过我正在努力学。

呵呵,努力学着呢!熟能生巧,熟能生巧!泽生在旁帮着腔。

张氏砸了砸嘴,终于将想说的话吞下去了,回了他们俩一个无奈的笑容。

她转身正要出门,突然又折了回来,我差点忘了,我是来为瑞娘借红糖的,上次你们买的红糖还有么?还有,大嫂要红糖做甚?小茹问道。

泡着喝啊,她都有身子了,可得好好补补!张氏一说到瑞娘怀有身孕的事,便精神百倍。

小茹哪好小气地说不借,只好转身将厨柜里上次剩的一斤红糖递给张氏了。

张氏拿着红糖瞧了瞧,高兴地出门了。

小茹有些羡慕地说:娘现在对大嫂可真好,又是荷包蛋又是红糖的。

泽生听着小茹的口气,笑着揶揄道:怎么,吃醋了?你放心,等你有身孕了,娘对你也会这么好的。

小茹想了想,那倒也是。

前段日子,她明显感觉到婆婆有些偏袒自己,对瑞娘则淡漠许多,可能是因为上次回门,自己娘家给的回礼多,后来又做多味花生能挣钱,婆婆对她就另眼相看了些。

因为婆婆偏袒得太过明显,还弄得小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瑞娘有身孕了,这对方家来说可是大喜事,以前公公和婆婆都担心瑞娘的身子有什么问题,成亲两年了肚子都没动静,虽然他们没把担心两字整日挂在嘴上,心里其实忧虑得很。

这下好了,瑞娘终于有喜了,张氏觉得瑞娘可为方家立了一大功,心里便对她喜爱得不得了。

这时恰巧又见小茹这针线活比瑞娘差远了,再想起平时小茹没有瑞娘会仔细地过日子,干农活更是差远了。

自然而然,她的秤杆就倾向瑞娘那儿去了。

唉,当婆婆的都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总会厚此薄彼的,这点小茹明白,谁都知道婆媳关系不好处。

哎呀!嘶……小茹咧了咧嘴,这针尖扎进食指的指肚里,还真是钻心的疼。

扎手了?泽生抬起小茹的手一瞧,可不是,针扎的地方都渗出血来了。

泽生想也没想,便含住她的食指吮了起来。

小茹觉得这种动作有些发腻,羞道:只不过扎了一个针眼而已,你至于么?泽生吸吮了一会儿,见她指肚没再渗出血来,才止住这种发腻的行为,心疼地说:你不会做针线活以后就别做了,这些都可以去集上买的。

其实我也想花钱买,样式还时兴又好看。

就怕娘知道了,说我不贤慧,不会持家,净瞎花钱,那我可就没话回了呀?小茹想到婆婆刚才看她的那种眼神,实在是浑身不舒服。

这还真是个问题,泽生撑着脑袋好好寻思了一番,最终想出了一个他认为十分可行的主意,说:你就说……是你娘帮我们做的。

小茹还以为他想出什么好点子来了呢,原来是这种话,不禁拧眉道:这样也行?肯定行。

你若这么说了,娘肯定不会说你不会持家、瞎花钱,还会顺带着夸夸我岳父岳母,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

小茹拍了拍他的脑袋,没瞧出来,你还挺懂这些弯弯绕绕的。

那是,我懂得还有很多呢。

泽生把她手里的鞋垫及针线拿了下来,亲了亲她的唇,抱着她上床了……次日吃过早饭,小茹胳膊挽着衣篮去河边洗衣裳,发现婆婆也蹲在河边洗,她身后还放着两篮子衣裳。

小茹随意一扫,哟!婆婆竟然还帮瑞娘洗衣裳!这照顾得可真是周全啊。

因为这次小茹来得不算晚,洗衣裳的妇人有很多。

每日的这个时候,河边是最热闹的了。

唠家常、扯闲话,欢声笑语的。

当然,拌嘴、吵架的事也偶有发生。

只听见婆婆一边用棒槌重重地捶着衣裳,一边兴奋地说:你们可不知道,瑞娘今早吃了两大碗地瓜粥,还觉得不饱,我再给她煎了块饼子,她才算吃饱了。

孕妇能吃,将来生的孩子个头肯定小不了!哎哟!婶子,你家瑞娘怀的肯定是男娃!当年我怀我家小崽子那会儿也是能吃,恨不得吃下一头牛去!成叔的大儿媳香娘笑着说。

她这一说,一群妇人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又都抢着说自己当年怀孕的事情来,左右不过都是些孕期爱吃什么、或是闻见什么就呕吐的这些话。

她们见小茹也来了,便笑着问道:茹娘,你肚子有没有动静?小茹蹲了下来,红着脸羞道:哪能那么快,才成亲一个月而已。

香娘又笑着对张氏说:要是你两个儿媳妇都怀孕了,那你可就有的忙了!张氏心里有数得很,回道:茹娘前几日还来月事了呢,不会那么快有的。

张氏虽然来得比小茹早,但要洗的衣裳多,最后和小茹同时洗完,也就搭伴一起回家了。

茹娘,昨日我去菜地里瞧了瞧,最近不知怎的,菜叶上生出许多虫子来,得捉一捉。

还有,我瞧着你菜地里还长了不少草,今儿个上午,你就和泽生去把这些活干了吧。

捉虫?小茹知道种菜要勤锄草、勤施肥,可还是第一次听说要捉虫,而且,怎么听起来就浑身起疙瘩呢?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家家菜地里都长了许多虫子,若不捉一捉,冬天可就没菜吃了。

哎!小茹嘴里赶紧应着。

晾完衣裳,小茹回到屋里,见泽生正在修锄头的柄杆。

泽生,娘叫我们去菜地里锄草和捉虫,那些虫子吓不吓人?小茹有些紧张地说。

泽生知道小茹怕虫子,昨日去山上砍柴,她见到毛毛虫,吓得直冒汗,若让她看到菜叶上爬的大青虫,估计她又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哪里还敢捉?泽生笑道:你放心,我捉虫,你锄草。

想到若让她锄草,怕是会连草带菜一起给锄了,又道:锄草也由我来,你就装装样子,跟着我一起去就行了。

他们俩来到菜地,小茹果真见到菜上都爬着虫子,有些是小小的,有些是长长的,颜色有黄的、有青的。

前两日来摘了一大篮子菜时,都没见到日子,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多?她远远看着那些虫子就害怕,只好坐在地埂上,与正在捉虫的泽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没过多久,张氏也来了。

咦?婆婆家的菜地草也锄了,虫子也捉了,她来干嘛?婆婆没进她自己的两厢菜地,而是进了瑞娘家的菜地,她是来帮瑞娘家捉虫和锄草。

也是,瑞娘有喜了,她说不让瑞娘干累活,洛生又去集上割猪肉去了,只好她来帮他们干了。

小茹见婆婆来了,也不好意思再坐在旁边玩了,赶紧拿着锄头跟在泽生后面锄草。

因为泽生在前面捉虫,她跟在后面看不见虫子,心里也舒坦了一些。

锄着锄着,啊!小茹一声惊叫。

怎么了?泽生紧张地回头看,张氏也向这边张望着。

没事,没事,锄死了……一条虫子。

小茹用锄头挡着自己锄死的那棵卷心菜,红着脸说。

婆婆隔得远些,看不真切,以为真是虫子,也没在意。

倒是泽生看得清清楚楚,对着她直偷笑。

小茹朝泽生瞪了一下,再对他努了努嘴,让他别笑了,让婆婆知道了,心里指不定又嫌她不会干活。

张氏是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的人,她一个人比泽生和小茹两个人还干得快。

临近午时,她已将瑞娘的菜地都锄出来了,虫子也捉完了。

而泽生和小茹才只干完一厢地,另一厢还没开动呢。

张氏扛起锄头,准备回家,见小茹锄草的姿势,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走过来帮她调整了一下姿势,道:小茹,你以前在娘家是不是没下过地呀?小茹愣了愣,支支吾吾地道:这个……因为……我娘家田少地少,都被地主圈走了,农活不多,爹娘他们俩就都干出来了,轮不上我去了。

张氏细心一想,也是,就她娘家那点田地,是用不着孩子下地的,难怪她不会干。

张氏叹了叹气,好在小茹卖多味花生能挣钱,否则靠种田种地,他们这一对真是没出路了。

她抬头瞧了瞧太阳,道:你们也回家做饭吃吧,下午再来接着干完。

当他们三人一起回到自家院门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一屋子的孩子!大大小小,各种年纪的都有!小茹愣在门口数了一数,一共有六个女孩,还有一个刚会走路的男孩。

张氏愣了半晌反应过来了,因为她看着这些孩子有些眼熟,原来都是瑞娘的弟弟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