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客栈的面生意不好,冉樱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杜娘子后,杜娘子就派了个伙计去附近转转,看到底是不是有人山寨了臊子面。
那伙计上午得到命令出去转悠,午后不就就回来了。
事实证明,冉樱所料不差。
果然有人见杜家客栈卖的臊子面生意好,模仿起臊子面的做法来。
据那伙计反映,模仿臊子面的是一家名为周记面庄的食店。
原来是那家店,周记面庄的面价格公道,面的口感和汤料都不错。
平时生意不错,在城东也算是小有名气。
想来是我们开始卖臊子面后,影响到了周老板的生意,他才打起了模仿的主意。
杜娘子得知后说道。
冉樱想了想,问那伙计:贺哥哥,你吃着周记面庄的臊子面,和客栈的臊子面相比,可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小贺被冉樱这一声哥哥叫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扰扰头道:一样的地方嘛,都是面上有一层碎肉,看着应该是抄制的。
里面也有酸菜,调料也有辣椒和花椒。
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周记的面吃着不如客栈的香,调料也没那么入味。
但比普通方法做的面好吃,面不限卖,价格也比我们少一文。
只是听伙计的描述,自然不能详细的了解情况。
冉樱掏出十五文钱给姓贺的伙计:贺哥哥,麻烦你再跑一趟。
给我和婶婶带两碗周记的面回来,剩下的三文就当做是小妹的谢礼。
三文钱虽然是小钱,但总比没有强。
一般的老板让伙计跑路,还根本就不给辛苦费呢。
小贺眉开眼笑的接过十五文钱,放进怀里,说道:夫人,冉小姐,请稍等,我去去就回。
小贺,等会你把面带回来时,从后门进来,最好不要让人发现。
若是有人发现了,也别让人看出是两碗面。
要是那人问起,就说这是给我买的福斋的云糕,千万不能如实交代。
等会直接把面送到小厨房去,去吧去吧。
杜娘子挥挥手帕。
这生意还没开张一个月,就有人开始模仿了,这人杜娘子心情有些不好。
云糕和面的味道闻着差不多,就算面的香味被人闻到,这个谎也是圆的过去的。
杜娘子拉着冉樱到小厨房,冉樱心中明白她是怀疑有人偷了秘方,所以才让小贺搞得这么神秘。
樱娘,你说会不会是咱们客栈里出了内鬼,偷偷把做法告诉了周老板?杜娘子此刻看客栈每位伙计都觉得可疑。
有这个可能性,不过我们得先吃了周记的面才能下定论。
见了实物,才能知晓周记到底模仿到了哪个程度。
若程度低,就说明周记的模仿,是根据观察和品尝;若程度高,就很有可能是有人偷了秘方。
不到一刻钟,贺姓伙计就提着一个食盒子,从后门进了客栈。
左右看看,没人,正是好时候。
正准备踏步向前走,突然感觉到右肩上重重被人拍了一下,吓得他差点拿不稳食盒子。
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是客栈的另一个伙计,小胡。
哎呀,小胡,你吓死我啦,害的我差点都把盒子掉地上了。
小贺心有余悸埋怨道。
贺哥,你该不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吧,这样也能吓到。
食盒子里是什么?该不会是你偷了夫人的钱,出去买好吃的解馋,怕发现才走后门,又这么心虚。
小胡伸长脖子看着被小贺藏在身后的食盒,闻到了一阵云糕的香味。
哎哎,什么乱七八糟的,没证据就别来污蔑我。
这是夫人要的云糕,小贺见小胡仍然伸长脖子打量食盒,生怕他发现了里面的秘密,哎呀,这真不是我自己买的,这云糕是夫人要我买来给冉小姐尝鲜的。
小胡见小贺抬出夫人和冉小姐,不以为意。
仍然不依道:贺哥,你就骗我吧,快把你的云糕分一份给我。
说着就要伸手过来抢。
小贺眼疾手快,一个闪身,并没让小胡得逞。
他心里十分焦急,今小胡是中邪了还是咋的,平时只要他一说是给夫人的吃食,小胡就算再馋嘴也不会直接来抢啊。
你们俩拉拉扯扯干什么呢,小贺,还不赶紧把云糕送过来。
就在小贺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时候,杜娘子站在厨房门外对着两人的方向喊了一声。
是是,夫人,马上就来。
小贺见有了救星,丢给小胡一个看吧,说是夫人让买的,你不信的眼神,赶忙提着食盒跑到小厨房去了。
小贺把食盒子掀开,端出两碗面给冉樱和杜娘子:夫人,冉小姐,慢用。
要是没得忙了,下的就先下去啦。
慢着,杜娘子喊道,刚刚小胡为什么要纠缠你。
他说想吃食盒子里的云糕,小的都说了是给夫人买的冉小姐尝鲜的,他还是不依不饶的,都要冲上来抢了。
小胡平日里很爱吃零嘴吗?冉樱挑了挑眼前的面问道。
爱吃极了,但平时只要说是给夫人准备的,他虽然眼馋,也就算了。
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都说了是夫人要拿来招待冉小姐的,他居然动气手来了。
小贺如实交待。
杜娘子掏出一串铜板:这是赏钱,一共五十文,今天的事一个字都不许给别人说。
你下去吧夫人,小的知道。
小贺又得了五十文钱,十分高兴的出了小厨房。
他虽然有些好奇,老板们办事总是神神秘秘的,好奇心太强,小心惹祸上身。
婶婶,我们还是先尝尝这面,再来判断有无内鬼这个问题吧。
冉樱知道杜娘子有些怀疑小胡,但说别人是内鬼,也要证据才行。
两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桌上的两碗面上。
两碗面晃眼一瞧,和杜家客栈的臊子面没什么区别。
但若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面上的那层臊子瘦肉过多,看起来有些发硬。
闻了闻,也没有那股特别诱人的酸辣味。
等到吃了两口,面的口感没啥可挑剔的。
就是臊子由于瘦肉过多,口感干干的,没有一种甘美油滑的感觉。
辣椒和花椒两种调料也不够入味,是做好面之后再放的。
只有酸菜的味道刚刚好,但由于辣味不足,酸味盖住了辣味,吃起来味道有些单薄。
不过这样也比传统方法做出来的面条好吃。
周记的臊子是炒的,但还不知晓辣椒油和花椒油的做法。
这下可犯了难,这面也模仿到了自家臊子面的五分。
按冉樱之前的想法,若模仿程度低于五分,则可以判定别家是通过品尝观察等手段模仿的;若是高于五分,只能说明周记是得到了秘方,不然不可能模仿得这么像。
可若是五分,该怎么判定?总不能因为别家臊子是炒制的,自家也是炒制的,就判定客栈有内鬼偷了秘方卖个周记,显然有些牵强。
说不是吧,周记的面就在眼前,两人心中总有些意难平。
这又回到了没吃面前,两种可能各占一半的情况。
杜娘子原以为吃了面,就能判别出来,哪里料到是这个结果,有些灰心。
婶婶,既然如此,咱们以后在小厨房就得防着点。
平时咱们三人在小厨房炒臊子时,都是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只有沿街那面的天窗是开着。
如果说有内鬼,那人定然是躲在墙角偷看的。
首先天窗那面墙不可能,街上人来人往的。
那就还剩下三面,我们在房内仔细检查检查,看木墙或者窗户纸有没有缝隙破碎的东方。
冉樱见杜娘子有些丧气,忙提议到。
从面上不好判定,就从小厨房入手。
若有人贴墙角偷看,总会留下些痕迹。
杜娘子听得这话,又恢复了活力。
两人仔仔细细的查找了一番,终于在一面木墙的窗户下方,发现了个约有半个小拇指指甲宽小缝隙。
那小缝隙用一小截木块塞住,两者颜色差别不大,要是平时不注意,很难发现此处的猫腻。
杜娘子取出木块看了看,说道:这面墙外面是个死角,当年买下客栈时我嫌不好看,就在里面种了颗万年青。
平时路过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死角,加上有树木的遮挡,即便是有人大白天蹲在这偷看,也很难发现有人。
这条缝隙又刚好对准灶台,我们炒臊子时的举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冉樱补充道。
小厨房是杜家自家人做饭的地方,属于杜家人起居的地盘。
小厨房所处位置离大厨房有一定的距离,住店的老顾客喜欢去大厨房动手舀面,也不可能跑到小厨房附近转悠。
来吃面的客人都是吃完就走,从来不让涉足后院的。
剩下的嫌疑人就只有客栈中的伙计和浆洗婆子了。
如此,两人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蹲墙角的必定是内鬼无疑。
会不会是小胡?婶婶,小胡的举动虽然可疑,但我们现在没证据。
您等会给杜叔叔说一声这事,叫他派几个信得过的伙计,把小厨房盯紧点。
还好平时做辣椒油,花椒油,都是在案板上,是他视线的死角。
那人只看到了我们炒臊子的过程,想来不会善罢甘休,还会继续偷看的。
嗯,对。
我马上去给你杜叔叔说。
杜娘子说完,一阵风似的走了。
暗中布局好后,冉樱和杜娘子装作若无其事,二人按照每天惯例,从申时末就开始在小厨房炒臊子。
半个时辰后,杜娘子从小厨房中出来,来到账房,问:有没有发现有人悄悄去死角?夫人,发现谁是内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