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刘姥姥进贾府(二)

2025-03-25 16:23:53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第二日早上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令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令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怞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____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

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

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

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贾瑶看着宝玉,见他没想书中那样追问那红袄女孩后来怎样,便微微一笑,对着刘姥姥说,您再想一篇罢,这故事我只觉得听不够的。

刘姥姥在心中寻思了一回,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j□j,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贾瑶眼睛一转,便问道,这样说来,原来人做的事,都是报在子孙上头的?刘姥姥因不知她是何意,只得应是。

贾瑶又问道,怎地说他家不该有后的?难不成这家的儿子曾做了什么坏事?刘姥姥本就是随口拈来应承的,不想这位颇得贾老太太喜爱的小姐偏生刨根问底,黛玉也颇为奇怪的瞅了贾瑶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刘姥姥寻思了一回,竟又想到前儿听得一句放印子钱,有了主意,笑说道,小姐真是好见识的,却不知道这其中故事。

原来是那老奶奶的儿子,是个地主大户的。

挣银钱只是不够,放起了贷,听说可厉害着呢,还闹过人命是怎的。

亏心事岂是好做?这不的便报在了子孙上头。

贾母王夫人俱都点头,很是同意这话。

贾瑶就是意外之喜了,原本只想引着刘姥姥说些人做了亏心事抱在了子孙上头的事,也好让凤姐稍稍约束一二,也不知是不是她运气好,刘姥姥竟编了父母放贷的事,再加上如今凤姐还没有子女,想必这醒示作用能更加三分吧!贾瑶衣服懵懂无知的样子,这倒新鲜,放贷是什么意思,竟这般厉害?贾母笑道,你们小人家不知道这个也罢。

这可不是什么好营生!沾上是要倒大霉的。

我活了大半辈子,经过见过的不少这样人家,就为了发那点子财,最后搞得家破人亡的!贾瑶揽着贾母撒娇,还是老祖宗见识多呢,横竖我跟着老祖宗,什么不懂得,老祖宗只管多教我些。

管保就够瑶儿用的了!贾母听着她说话高兴,指着她对刘姥姥说,就这个猴儿,最灵精。

小模小样的,哄得人老想疼她!刘姥姥那里看不出贾母得意这个孙女,奉承说,老寿星好福气,这些个孙子孙女儿一个赛一个漂亮。

初时我见了这个孩子,呵,了得呢。

仙女儿下凡似的。

好相貌好品格儿,便是怎么疼爱都使得!不提贾母王夫人听见奉承高兴,贾瑶单去看凤姐脸色。

平时凤姐最是嘴甜哄人的,今儿却有些怔怔愣愣的,想她故意叫她听见那番话会起些作用吧!她却不知,何止有作用,凤姐刚开始放贷不久,又是瞒着长辈,本就是心里忐忑的。

再加上她肚子一直没有消息,孩子很是他一块心病。

她又年轻,刘姥姥的话连贾母都唬住了,别说她一个年轻女人家。

当下就害怕的不得了,恨不得赶紧收了手。

就冲这个,贾瑶就很是感谢刘姥姥。

刘姥姥来这一趟,可是解决了困扰她很久的事啊。

可喜这日天气清朗.贾母和刘姥姥叙了半日话,兴致更好,便说如今天气热了,这会子出去走一走,也叫刘姥姥看看他们的花园子倒好。

王夫人忙迎上去,笑道:老太太高兴,领着我们玩,可是太好了。

说笑之间,已来至沁芳亭子上.丫鬟们抱了一个大锦褥子来,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倚柱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因问他: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贾母听说,便指着几个孙女,笑道,这几个都爱画个画弄个墨水的。

你倒提醒了我,回头也叫他们给画两笔!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

先是看过了自己院子,又进了黛玉的独立厢房。

如今并没有元春晋升,故而也没有省亲一回事,便也未曾建什么大观园。

原是贾瑶出生,再加上这些年的修炼,夺了元春的气运。

只是这事没人会知道,贾母王夫人也未曾想过,只当是元春没那个福分。

而贾瑶也只暗自疑惑罢了。

但是就算没建大观园,贾府原也是很漂亮的。

一进黛玉的院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在那石子路上,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

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幕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有一一将茶倒给刘姥姥王夫人薛姨妈等。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贾母因问:宝玉怎么不见?众丫头们答说:同三小姐在水里头舡上呢。

贾母道:这俩个猴儿,还记得前话呢李纨忙回说:才开楼拿几,我恐怕老太太高兴,就预备下了。

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有人回说:姨太太来了。

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

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

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还有瑶儿那窗子,就不要银红的,你只把那杏色鹅黄的硬纱,配着她院里的桃花才最好看!王夫人应了。

贾母又带刘姥姥到各处游览一回。

因前头说饭摆好好了,便领着往那宽敞摆饭地方去。

自少不得同原著一般玩闹一回的,倒是不知道可闹出了宝玉院子里劫遇母蝗虫的事,想来现如今院落的格局已然变了,刘姥姥怎的也寻不到宝玉院子里去吧。

到了第三日,刘姥姥少不得家去了。

从贾母到王熙凤都是给了许多赏赐。

而贾瑶念着刘姥姥帮到了自己,也托平儿给了几个金果子,算是聊表答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