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瑶虽王夫人住了两天。
清清静静的吃了几顿素菜。
因府里还有众多事物,第四日清晨,王夫人便带着贾瑶回去了。
回到府中,自然先去贾母那里请安的。
贾母不过三两日没见贾瑶,就想的什么似的。
毕竟上了岁数,自这孙女儿出生以来没有一日不在眼皮底下的,这会子冷不丁跟着她娘去了两日,着实不习惯起来。
只是王夫人看着贾母脸色倒好,眉宇间很有几分喜色。
便笑着开口道,儿媳走了这几日,没能在跟前孝顺老太太。
是儿媳的错处。
只是今儿瞅着老太太的兴头倒好,可是有什么喜事。
贾母听说喜得眉目都舒展了,是了,你走了这几日,还不知道。
原是凤丫头,前日还闹着听戏去呢,谁知回来了,恒不舒服。
可把我吓得,忙宣了太医来瞧。
你道是怎样?大喜事,凤丫头是有喜了!原来自王熙凤嫁进来这几年,肚子里一直没个动静,虽说他们小两口岁数还小,到底成了贾母的一块心病。
贾母已经有了一个曾孙子了,便是先头的的孙子贾珠给她留下的。
可是她的大儿子还没有个孙子呢!贾琏是她大儿子的唯一嫡子,他的子嗣可是贾母的一件心头大事。
这些年没消息,贾母就算对王熙凤有几分真心疼爱,也预备着给贾琏纳妾了。
只是贾母此人很重嫡庶之别,对庶孙向来淡淡的,因此还是想要个嫡亲的曾孙子。
如今听得王熙凤有喜了,真是了却她心头一桩大事,教她怎么能不喜上眉梢?王夫人听了也极是高兴,王熙凤是她亲外甥女儿,她没出阁时就最疼她。
得知这个消息连忙道,那如今怎样了?太医怎么说?怀相好不好?胎稳不稳?可安排妥当饮食了?琏儿可知道了?贾母见她这样,虽是知道她是疼自己的外甥女儿,到底也为了自己的曾孙子,便只有高兴的,知道你疼他们。
这些我还能不知道,俱都盯着呢!琏儿哪能不知道,你是不知道,这孙猴子当时都乐傻了,只是抱着媳妇傻笑。
还叫你大哥拍了他一巴掌。
不过我也有话要嘱咐你。
你大嫂是个心里没成算的,琏儿媳妇这是第一次,难免手生些。
你多少看顾着她点。
王夫人笑着应了。
做在贾母身边的贾瑶听着这消息,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不知为何,很多事她明明没有做什么,却也和原著不相同了。
比如说元春如今没有封妃,凤姐本来早该生下一个女儿巧姐的,如今也并没有这么个孩子出生。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存在改变了什么。
如今凤姐总算怀孕了 ,也不知道这一胎是不是巧姐。
不过这些年贾琏两口子对她和宝玉俱是不错的,她和他们之间也很是有亲戚情分,故而心里也替凤姐松了一口气。
见贾母和王夫人都很高兴,便凑趣道,那我可是又要当小姑姑了?贾母笑道,可不是。
瑶儿是长辈呢,可要端个长辈的样子。
王夫人拆贾瑶的台道,老太太可别指望她有什么长辈样子呢。
她一向只顾自己玩的。
同兰儿也不大亲近的。
贾母笑看贾瑶。
见她撅着嘴,便护着她说道,如今瑶儿大了,肯定比小时候懂事的。
贾瑶听见贾母这样说便笑了,馋着贾母的胳膊道,还是老太太疼瑶儿呢。
等小侄子出生了,我必疼他的。
既如此,我现在就去看二嫂子。
二嫂子有了喜事,我才知道,还没去贺她呢。
我也有几日没见黛玉了,便和她一起去看看二嫂子。
却说自那日王熙凤在贾母跟前听刘姥姥讲故事,因贾瑶故意引导那一席话,便有些害怕。
原本做这件事就心怀惴惴,自听了刘姥姥说的父母做亏心事要报到儿孙上,又听贾母说有人家因着放贷家破人亡的,兼之她的确嫁进来有些时候了,还无个一儿半女的,虽然她向来要强,上面也没有正经婆婆催着,到底心里着急。
她知道贾母再疼自己,心里还是向着她亲孙子,而公公贾赦虽然是个常有些混的,到底就这么一个嫡子,也惦记着抱孙子。
她一开始还逞着强,觉得自己还年轻。
到底现在二十多了,正经该有个孩子。
而贾琏虽然看着贪花好色的,其实还是给了她十足的尊重,到底不曾纳个一房二妾,她心里也是真爱着他的,很是想给他生个孩子。
嘴上不说,却也托了娘家长辈寻些生子秘方的。
那日听见说那故事,她心里就是一个激灵。
虽然也不尽信,到底是个女人家,心里真真害怕了起来。
钱财再多有什么用,将来去了要留给谁,到底孩子才是女人的根。
她便慢慢地停了手。
这事入手容易收手难,其间官司众多。
要不是怕妨碍到子嗣,王熙凤是怎么也舍不得这赚钱的大好营生的。
到了今年开春,这凤姐才算都理清,脱了身了。
想着虽然以后这钱财少了一个进项,心里却觉得松快了许多。
谁知没过多长时间,她就因这偶然一次不舒服请了太医,被诊出有孕。
王熙凤高兴地还了得呢,对自己先前是因着放贷的事才没有子嗣竟越发信了,再没有一丝对于放弃放贷的后悔。
看着从贾母,贾赦到即将要当傻爸爸的贾琏的高兴样子,王熙凤又是得意又是心酸,只盼着能一回生个大胖儿子,也好去去这些年的憋屈。
贾瑶和黛玉去看了她两回,次次都带着些小物件。
都是两个小姑娘做的些个小玩意。
小荷包,小鞋子,小帽子。
因为是给小孩子做的,用的都是极舒服的面料。
两人的手都很巧,那些小物件俱都精致可爱。
王熙凤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捧着那些个小玩意稀罕的不得了。
只说这个几岁带,那个什么季节穿的。
又说宝玉今年要秋闱了。
到时候中了举人,便给他这个荣耀叫他帮着参考名字。
贾瑶黛玉都知道她高兴,很是随着她说些她愿意听的话题,比如说眼睛要像二嫂子啦,脸型要像二哥哥啦。
要教导他孝顺,好好读书啦。
保持孕妇好心情也是对宝宝有益的这事从古至今都世人皆知的。
自王熙凤有了身孕,在贾母那的地位堪比就要秋闱的宝玉。
那是时时要过问,丁点也不许累着的。
贾瑶想着,当年李纨怀贾兰的时候那待遇应该也不输于此吧。
只可惜李纨命不好,孩子没生下来丈夫就死了,贾兰成了遗腹子。
纵然是贾母重孙辈的第一人,身份尊贵,也因为克父叫贾母不喜。
而王夫人心里疼贾兰,只是贾兰长相肖父,王夫人见着他就总会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因此虽然喜爱,却有些不忍相见。
故而李纨心里总有些嫉恨王熙凤的吧。
同为贾母的嫡孙孙媳,一个深得贾母喜爱,一个只是淡淡的。
故而原著中李纨虽是个最本分不过的寡妇,却也常常爱拿话刺王熙凤。
从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一事就能看出。
贾瑶对李纨是没什么好感的。
不过是一个寡嫂,能力不强,性格不鲜明,不过是平常相处着罢了。
而对贾兰倒有几分期望,只是贾兰比她还大,她见了他总有些不自在的。
自小也不太亲近。
如今凤姐有了孕事,自然就不能管着府里的事了。
贾母既能叫凤姐理事,说明一来她承认大府的继承地位,尽管她心里头更喜欢小儿子,但还有长幼之别的。
二来也说明她着实瞧不上邢夫人。
其实邢夫人要说有多大的错处倒也不至于,可是有贾赦的前妻在那对比着,贾母又极得意先头那个儿媳妇的。
况这邢夫人的确小门小户出来的,一股子小家子气,因此越瞧邢夫人越觉得不堪大用。
因此,就算凤姐不理事了,贾母也压根不打算把府务交给邢夫人。
左右一寻思,她还是把府务交给了王夫人,且让贾瑶黛玉都跟这王夫人学着。
毕竟女孩子大了,正经该学些理事手段的。
贾瑶知道了此事,见贾母提也没提比她和黛玉年纪还大些的迎春,不由再次感叹贾母对嫡庶的差别对待。
只是她并不是圣母,且又跟迎春没有多大的交情。
若是跟贾母提什么让二姐姐一起学反而让人觉得奇怪,她便未曾理会此事。
只是心里想着,这迎春也真是软弱的可以,若是她处在迎春的位置上,就算贾母不提,也会自己争取一下的。
就算嫡庶有别,庶孙在贾母心里也有三分位置,贾环是因为王夫人对他挺好贾母才不曾理会,而迎春,想来就是贾母对其也有些怒其不争吧。
而贾母吩咐的事对于王夫人来说,这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亲闺女,一个是老太太默认的宝玉未来的媳妇,自己的儿媳妇,自然她是很愿意教的。
因此带着这两个女孩子,一面处理府务,一面倾心教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