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路快马加鞭不耽搁的行走,六人终于在二十日后到了京师。
当如月乘着暮色进了城门,她心中万分激动,也顾不得规矩挑着门帘向外看,城门上赫然写着永定门三个大字。
现世如月曾数次去过北京,记得最熟的就是前门和**,她顺嘴就问:咱们今晚住哪儿?离**远吗?也不知这会儿前门大栅栏胡同里的爆肚是不是还是那个味儿?一听这话甄氏就知如月又想当然了,幸而宝络也未曾来过京师要不准露馅儿,她咳嗽一声提醒道:**,那是寻常人能去的地界儿吗?见二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模样,甄氏便解释道:先给你们提个醒,京师可是天子脚下,紫禁城里住着万岁爷呢,什么都特讲规矩,能在这里住着做生意的谁没个靠山没个背景的,落个砖瓦都能砸到一个红顶子,你们出门在外可不能给我惹出什么事来,谨言慎行,记住没?如月,这京师实行的是旗、民分城制。
不是谁都能住在内城的,内城是专给旗人居住的,外城才是汉民住的。
无论你再有钱还是什么大官只要是汉人就得住外城,何家是汉人自然是住在外城的,所以今夜咱们是住在外城的客栈中,小山已找好了地儿,是他上回来京时住的,还算干净,价格也适中。
第二日整顿好了再去拜访何家。
至于你说的**那可是皇城四门之一,万岁爷颁诏的地方。
前门?指的可是正阳门?能在那里设店铺的个个都是有大背景的,爆肚儿?啧啧,你呀,别光记得吃。
咱们可是有正经事的!如月听得咋舌,挠头道:那平日内城能去玩吗?总不至于不让老百姓进吧?当然不是了。
怎么,你还想去玩?如月哀求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么能不好好看看呢。
故宫就算了,咱没那个身份,我啊除了想买点北方特产,最想去瞅瞅古代的雍和宫是啥样的呢。
她一说完即刻知道说漏嘴了,去看宝络。
宝络正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甄氏见状忙岔开话题道:你呀,快收了玩心,怎忘了我们来此是做什么的了,怎么也得先见了何太太再说。
她是个什么状况还不知道呢,我一路担心,你倒好还惦记着玩。
还有。
什么故宫不故宫的,那是叫紫禁城!如月被说得不好意思了,红着脸不言语,甄氏又道:今儿大伙儿都好好歇歇,刘先生年纪大了,硬撑到现在怕早就乏到不行了。
一会儿就各自在房里垫吧着吃点儿。
都早点歇了去。
宝络,待会儿你去安排。
宝络应了,三人说着话,没一会儿马车就停在一处客栈前,如月下了车抬头看去,大匾上写着聚缘客栈,琅小山熟门熟路的引着众人进来,那掌柜见了操着一口溜滑的京腔就上来招呼。
又忒有眼力界的看出一行人以甄氏为主,讨好寒暄不在话下。
很快店家就给他们安排了住所,送了热水和吃食,如月顾不得吃,先好好洗了个澡。
洗漱完毕这才吃了点东西,再不多话径自睡去了。
一夜无梦。
第二日,宝络给她拾掇整齐。
和甄氏一起进了早饭,六人碰了头又雇了几顶轿子便向何府去了。
路上如月挑起棉帘偷看,只见北京城的道路较之南京开阔了许多,不是石板路而是土路,合着灰扑扑的天色愈发显得肃穆深沉。
满街的节日气象还未除去,店面住户都挂着灯,红的鞭炮尘灰到处都是,天寒地冻之下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显得颇为臃肿,根本看不出身材美丑了,这没型的古代装束啊,真该改良一番了,要不弄个羽绒什么的,好歹能薄一些。
如月胡乱想着,忽然一股急促的冷风吹得她不得不缩回手继续捧着暖炉,心里暗道:怎么古代的北京还是这么大的风?比南京冷多了。
如月虽已从琅小山处得知更具体的京师地理情况,但到底是个路盲,七转八拐的已然不知道往那个方向去了。
她记得琅小山说过这里是以皇城为中心的,内城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祟文门内。
而都城内外大街凡十有六,坊二十有四。
此外,还有巷、胡同等,所谓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
这么说吧,就是一个大字!再加一个字就是乱!轿子又行了一会儿终于来到了何府,这个江南挺有钱药商何定山住的地方门面并不大,甚至连琅府的门头都不如,如月略感诧异一转念便想明白了,京师大居不易啊。
南北建筑风格大有不同,屋宇式的如意门,宅门前的门当刻着花卉,门框上方凸出的四尊木头雕刻的漆金寿字门簪,匾额上端正的写着颜体何府二字。
如月不及多看琅玉下马交了拜帖,众人在轿厅稍待了片刻便有人引着进了去,过了正厅穿过垂花门到了内厅,再往后就是女厅,这一进的四合院很疏阔,并未种花草,后面似乎还有庭院。
琅家的三个男人留在了外厅,甄氏携如月和宝络由丫鬟引着一进来,就有个二十出头穿着红绫袄梳着条辫子的丫鬟迎了上来,一见甄氏就盈盈拜了下去,一口南方话音听着甚熟悉。
红鸾见过太太。
甄氏虚扶一下道:是红鸾啊,快起来,咱们都有三年未见了,你家太太怎样了,快引我去见。
我还把刘掌柜带来了,他的医术你是知道的,安排一下让他给冰心看看。
红鸾起身眼里含泪,欲言又止,四下看了看小声道:太太快里面说话。
甄氏会意便跟着进了正房。
如月一进来并未闻到药味,只有一股极好闻的熏香味儿,正是甄氏研制的江南李主帐中香,她觉得奇怪不禁看了眼甄氏,甄氏也察觉到了,她一边将斗篷解下来递给丫鬟一边便问:怎么回事?红鸾向里屋看了眼,引甄氏坐下方悄声道:太太不肯吃药,在跟老爷置气,本来并没有多大的事,也就是天冷旧症发作,可不吃药哪里能好。
这一日日的就拖成这样了,昨儿大夫还来了看说病已入脏腑,若还不吃药就等着办后事吧。
甄氏皱眉道:我就说你家守着这么大个药铺子,怎么还能让人病成这样。
可是……她放低了声音道:你家老太太又让娶妾了?红鸾微微点了点头。
甄氏叹息道:你家老爷怎么说。
红鸾低声道:还能怎么说,敬遵母命便是了。
甄氏眯着眼恨声道:你家太太难道就是个面人?这么让人揉捏?红鸾正要说话,只听里面有人咳嗽,又有个十五六岁的丫鬟提着一柄宝剑出来,看到有外人在唬了一跳,忙行了礼,疑惑的眼神瞥向红鸾。
红鸾道:青凤,太太可是醒了。
青凤踟蹰了一下方道:是呢。
听到有人说话就让看看是谁来了。
红鸾道:快去给太太说,就说是琅府的太太来探望了。
青凤应了,进去片刻就听里面有人气力不济道:玉洁妹子,可是你来了,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