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开始便入V了,谢谢亲们一直以来对扇子的支持和帮助,扇子在这里鞠躬感激。
新年快到了,扇子也提前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说起来这是扇子第一次写古言,不成熟生涩的地方,还请亲们原谅和指出。
好让扇子能得到进步,写出更好的文出来:)这篇文的评论一直不多,猫在水底的霸王龙亲们,2012了,怎么滴也该出水透气啦!水太深,找不到各位的扇子着急了可是要扔深水炸弹的哟!罗氏这两天会再回来是预料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看着双目含笑一脸亲热进门的罗氏,芷娘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下首的甘旭云,却看到哥哥和她一样,也是满脸的不解。
想想也是,哥哥才从族长那里回来,怎么她后脚就到赶得这般凑巧?这到底是族长的动作快呢,还是……?而且,依着婶婶罗氏的性子,若是受了族长的气,怎么可能会这般热情的上门?不过人既然已经来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这是要干什么吧!咦,芷娘怎么看着怏怏的这么没精神?是不是病了?若是病了,可要快些去请大夫瞧瞧,女儿家的身子娇贵,可拖不得。
芷娘这边正寻思着婶婶的用意,那边罗氏与刘氏互道了礼,这会儿话题不偏不倚,直冲着她就过来了。
我可是听说,不少女儿家就是在闺中不上心,结果拖出了大毛病,后来去了婆家无所出导致被休弃,唉,可怜啊!哎唷,瞧瞧我这嘴笨的,咱们芷娘聪明伶俐,人又生得俊俏,自然不会落得那般不堪的。
片刻间,罗氏已经热情带笑如数家常的说了一大串,只是言语中透着的暗刺让坐在上首的刘氏已经是脸色大变。
这哪里是什么关心,分明就是咒人呢!妹妹关心了,只是芷娘早起不懂规矩,胡乱说些有的没的一点分寸都不懂,我训斥了她一通,若是以后还不知悔改,即使是为人正室有所出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迟早被夫家厌弃?刘氏冷笑一声,坐正了身子斜了罗氏一眼:聪明伶俐不如老实本分,俊俏的皮相不如温良贤德,为□女的,还是安分守礼数的好,不要越了该守的规矩!妹妹,你说对不对呢?咳,芷娘这孩子向来听话的,怎么今儿惹得姐姐这般生气?罗氏挪了挪身子,脸上陪着笑,心里却恨不得现下上去给刘氏几个耳光。
这明着是在训芷娘,可这哪里是在说芷娘,分明是在刺她呢!偏偏这话茬子还是自个儿巴巴的递上去的,人家现在是在训自己的女儿,虽然话不中听,但却句句在理,她又能说什么不是?再则,芷娘都福身称是了,她要是说两句不是的话,岂不是自己把脸伸出去让人打?那只是人前,她还能有些许收敛。
刘氏叹了一声,看了一眼垂首立在一旁不吭声的芷娘:同样是养女儿,偏就我家的不让我省半点心!也怪她父亲在世的时候宠着惯着,平素一些小事儿我也就忍着让着由着她,只道她大些会知道些分寸,却不知如今越发不像样子了!我只说了几句,她就来顶嘴,这般不知长幼不懂礼数的,也真是叫妹妹你看笑话了!罗氏这会儿只恨得牙根都要咬碎了,刘氏句句话都对着她,可偏偏她还只有听着点头说是的份儿。
真是奇了怪了,以往在刘氏面前哪怕说的话比这还放肆,也没见她回半句,怎么今儿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就连顺着她的意思都能被抓出一堆错来?芷娘这边低着头,也是牙根都要咬碎了。
可她却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要忍着不要笑出声给忍的。
虽然她对母亲刘氏的了解只限于记忆里那些零碎的片段,但是只要依照常理推断,就能想到刘氏并非以往那些日所表露出的懦弱和可欺。
父亲去世之后,原本家中的那些妾侍母亲只用了不到半天就打发干净,半点没出现哭闹不休收不住的场面来。
还有那些随身带着的箱笼,也没有出现丝毫遗失的现象,就单从这些事件来看,母亲就不是一个凡事只会哭没有半分主见的普通妇人。
而且,婶婶罗氏一欺再欺,母亲却能一直忍得,虽然法子不见得最妥当,但就从眼前的情势来看,却也是逼不得已能保全住儿女的办法。
如果不是她转了性子,只怕母亲还会如前世一般继续忍下去。
虽说是忍得一时风平浪静,但更多的时候却还是人善被人欺。
若不然也不会出现前世家中那般凄苦的结局。
不自觉地,芷娘想到了前世的一个说法——蝴蝶效应。
或许是因为她这个人的变化,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连自己身边人的性格命运,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倒是个好现象。
是不是说,她和亲人前世那些悲剧的命运,也会随着而改变呢?不管如何,现在刘氏的转变多少让芷娘有了些许信心,一直以来,她最担心的还是母亲的决定,若是她依旧坚持要忍气吞声以和为贵,那么她的许多打算,都要另作安排。
不过看现在她应付婶婶的态度,是不需要了。
姐姐,芷娘还小嘛。
何况,刘氏的这样一番说词,若是换做前些日的罗氏,还不见得会落到如此下风。
主要是刘氏的态度转变得太快太突然,她一时还没能适应过来。
故而支支吾吾半天,才勉强挤出来几句推却:何况有旁人在,姐姐说这样重的话,也不怕芷娘心里难受对姐姐生了芥蒂。
妹妹是芷娘的婶婶,怎么能说是旁人?刘氏看着罗氏微微一笑,话锋忽的一转:今儿我顾及这顾及那,自家人顾及着脸面话都挑轻的说,赶明儿外人面前丢了丑,说的话只怕比这要难听百倍!她自己丢了脸面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拖着我们这些个家人一起陪着被人打脸吗?哎呀,说起来倒也是我气糊涂了,倒叫妹妹听了这些个闲话。
就在罗氏绷着脸,准备拼个鱼死网破撤了脸面不要的时候,刘氏忽的笑了,轻轻热热的就和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只抬头吩咐站在一旁的苏氏:坐了这么久,怎么也不见上茶?倒叫妹妹干坐了这半晌。
我是气糊涂了,你们怎么也失了眼色?不妨事儿,只要姐姐你消了气啊,比什么都好。
罗氏陪着笑,若是刘氏再继续说下去,她便可以借着护芷娘和她争锋相对,疼惜侄女儿嘛,到哪里都说得通,这连话都理顺了,上面的刘氏却换话题了!让她不得已硬是将一口气生生的强压了下去,噎得实在是难受。
我刚刚也就是那么顺口一说,为人正妻,即使无所出,为夫君多纳几个妾也是一样的。
看到捧着茶过来的苏氏,罗氏忽然来了主意,笑吟吟的瞟了一眼低眉顺眼的苏氏,又看了一眼坐在一旁一句话都没有插的甘旭云,意有所指的笑道:中意哪个,抱过来养在房里,谁敢说那不是自个儿的儿子?是啊,说起来原配就是这点儿好,即使不抱过来养在房里,又有谁敢说那不是正室的儿子呢?刘氏神色不变,捧起茶盅轻抿了一口:只有那些上不得台面无能的,才由得妾室借着有所出在家里翻天胡闹,撺掇着夫君宠妾灭妻呢!啪!罗氏手里的茶盅还没送到嘴边,就又被她重重的搁到了桌面上,气哼哼的别过脸去一声不吭。
啊,这真怪我,我怎么就忘记了妹妹……只是顺口一说,却不想勾起了妹妹的伤心事儿,还望妹妹别往心里去才是。
见罗氏生气,刘氏急忙放了茶盅,故作懊恼的急忙致歉。
要来挑事儿,就别怪人捅你的心窝子。
有些往事芷娘并不全知道,但是刘氏却是晓得的。
当年还在京中的时候,一年仲夏,罗氏哭哭啼啼的上了京城小住,缘由就是叔叔甘恒宁喜欢的一个妾室有了身孕,罗氏也不知是做了什么惹得甘恒宁不满,闹着要将她休回家去,将那小妾扶正。
后来还是兄长甘恒远出面,才算是解了罗氏的围。
好在那妾命数不好,难产去了,连肚子里的孩子也没能保住,若不然,现在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虽然事儿过去了,可这怎么都算是扎在罗氏心中的一根刺,提起来就痛彻心骨。
如刘氏所说,即使是她被夫君休弃了,别人也不会说她可怜,而只会说她治家无能!而现在,就算是她依旧稳坐着正室的位置,可这段过往,依旧是属于她的,人生中最大的耻辱!不管什么原因,差点被夫家休弃,传出去都只有被人嘲笑的份儿!刘氏这是存心的,在给她难堪!姐姐怕是和芷娘还有话要说,妹妹我也就不多坐了。
罗氏呼的一声站起身,冲着刘氏虚福了福身,硬硬的说道:眼见快到年下了,姐姐回来这许久,一家人还没有好好聚一聚,妹妹我便做了主,明儿晚上还请姐姐赏脸,带着孩子们过府去,也好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