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霍启馨在烟袋胡同里休养了好一阵子,身体才算是渐渐恢复过来了。
想起数日前林益和林之博在夜府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横着扛回来,吐得乱七八糟的不说,第二日还宿醉了一整天,真是让霍启馨又好气又好笑。
林之博醒来之后便大叫着以后再也不沾一滴酒了,林益也是直叫胃疼,弄得霍家上下是人仰马翻的。
霍启馨盘算着霍家的产业经营得也很上轨道了,虽然现下放弃有些舍不得,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想要彻底从这堆烂摊子中间超脱出去,就必须要有快刀斩乱麻的勇气。
现下如果霍家消失了,无论是对夜府还是对庆淮王爷一家,都是好事。
只是这个计划先在尚且不成熟,而且林益和林之博身上还肩负着林家的家仇,不是那么轻易便能说动的。
而且就算林之博愿意跟霍启馨一道走,她也是不会断了这孩子的仕途的。
林之博现下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只要已经栽培就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虽然李庆隆是个狠心的君主,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可说是一位明君。
古代的君王,凭借一人往往就能左右无数人的命运,若其身边有像秦归这样的良臣相佐,想必大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百姓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再说,怎样在夜府的眼皮子底下把祥麟记等产业不动神色地盘出去,然后从长安城里消失无踪,也是非常困难的事。
祥麟记的产业虽然没有夜府的大,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盘下来的。
但只要一和人磋商,夜无逸又怎会有不知之理?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一日,霍启馨正在书房里复查近段时间的账本,却见林之博拉着秦行简怒气冲冲地闯进来了。
这林之博和秦行简二人,虽然以前就是这样风风火火地闹来闹去没错,但这次两人间的气场却有些奇怪。
霍启馨正好奇,林之博就已经扯着秦行简闯进书房来了。
霍启馨不禁皱眉道:怎么回事,进来也不敲门,规矩都到哪儿去了?霍启馨一边说着,却发现秦行简的神色有些慌乱,而且一个劲地侧过脸去藏在林之博身后。
霍启馨见状道:行简是怎么回事?书房就那么大点地方,秦行简就算想躲又能躲到哪去?霍启馨走近一看,才发现秦行简脸上被刮了个巴掌印。
怎么?谁还能打你了?秦行简撇过头去不肯说话,霍启馨一想,能打秦行简的人,除了秦归之外应该也没别人了。
之博,你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林之博道:行简跟干爹说他想参加武举考试,干爹不让,就打他了。
霍启馨皱眉道:又是这事!想不到你爹这么顽固,死活不让你走这条路。
林之博道:姐姐,你这么聪明,赶快给行简想个办法吧!霍启馨犹豫了。
秦行简对于霍家来说终究是外人,霍家对秦家的家事实在不便插手太多。
行简,你现在是什么打算?秦行简道:反正文举我是肯定考不上的,我根本就没有那个天分。
就算要离家出走我也要去考武举。
霍启馨揉额道:那有何用?报考武举是要举荐的,只要有你爹在,谁敢举荐你?秦行简道:某非隐姓埋名也不行?隐姓埋名到外乡去考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的家世要怎么写?秦行简咬了咬牙,便向霍启馨跪下了。
霍姐姐,求你帮帮行简!这……霍启馨自然知道秦行简的意思。
林之博也跟着秦行简跪下了。
姐姐也说过,男子汉要志存高远。
既然行简志在他方,自然应让他了了他的心愿才是。
霍启馨叹气道:如果你父亲为了此事将你逐出家门,你也在所不惜?秦行简道:若我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对于父亲来说就是败家子息一名,将我逐出门去也没什么可惜的。
若我真能成就一番事业,就是父亲也要以我为荣的时候,自然不会再提逐我出门之事。
霍启馨道:那好,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没有拒绝你的道理。
你此刻先回家,也莫要为此事再与你父亲起冲突,其他的我会帮你安排,你就安心等消息吧。
秦行简和林之博喜出望外,给霍启馨叩了几个响头,高高兴兴地又折出去了。
送走了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霍启馨又在烦恼要怎么给两个孩子制造假身份去赶考的事情,便就在此时,下人给霍启馨送上了一封拜帖。
这是谁送来的?下人道:小的也不甚清楚,送贴的人说小姐一看便知。
霍启馨打开一看,看到拜帖的落款,立刻了然了。
给送贴的人回话,我一定准时赴宴。
是。
霍启馨立刻让女婢进来给她更衣梳妆,然后雇了顶轿子便到安雁楼去了。
霍启馨前脚刚进安雁楼,后脚就有侍婢过来相迎了。
霍小姐,老爷已经恭候多时了。
霍启馨跟着侍婢进了雅间,门一开,便看到秦归端坐于主位上。
侯爷万安。
秦归道:免了免了,霍姑娘请坐。
霍启馨自然知道秦归此次找他何事,一坐下便开门见山地说了。
想必侯爷已经知道令公子前来找我的事情了?秦归道:那小子是我养大的,屁股一抬我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这点事情能瞒过我,实在是有些困难。
霍启馨道:那么,侯爷是想阻止我帮忙咯?秦归道:那倒也不是。
姑娘请先看看这个。
秦归说完将一个信封递给了霍启馨,霍启馨打开一看,发现是两份伪造得非常完美的身世文书。
这是……霍启馨有点被这个高深莫测的武平侯的奇怪行径给整糊涂了。
既然孩子们求到了你,就麻烦姑娘你顺水推舟,把他们给送走吧。
霍启馨道:侯爷不是想来反对秦公子考武举的吗?为何现在又要做出此举?秦归道:我之前确实一直都反对他去考武举,考了武举就要从军,从军就要杀敌。
那孩子跟我不一样,我是贱民出身,从军之前除了吃苦之外,从来没有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
所以在战场上的时候,也是什么难关都能挺过去。
我一开始不相信那小子也能有我这般毅力。
不过,看他坚持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放弃……唉,确实是我的儿子没错啊!霍启馨道:这么说,侯爷你现在打算不再反对秦公子考武举了?嗯,老夫确实有此打算,放他出去试试。
那为何不与他明说,还要打得他鼻青脸肿的?秦归道:我自然有我的盘算。
如果秦行简隐姓埋名去考武举,就算考上了,也不敢打着我的旗号耀武扬威,除非是他自己有本事往上爬,不然就只有灰溜溜地回来找我。
而且,若是平民百姓去考举,就算考上了,也不会马上被委以重任,那他就不会那么快便被调往前线杀敌。
这样一来,也能让他先好好熟悉一下他之前所向往的军旅生涯是怎么样的。
到时候若是后悔了,他还都来得及回头。
再者,这小子的牛脾气在那,若是被我打出家门去的,肯定会憋足了劲地给我争气。
到时候如果他真能干出点什么来,那也说明了他完全没有靠我这个后台。
以后就算是当上大官了,也没人会在背后戳他脊梁骨。
霍启馨笑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是秦公子能知道您的一番苦心,定会感激涕零。
秦归摆手笑道:父母可不是为了让孩子感激自己才生下他们的。
考试地点和举荐人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你就说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孩子们都信任你,定然会乖乖前去的。
光是行简一个人去我也不放心,所以还私自给之博也准备了一份材料。
若是你这个做姐姐的不反对,我想让他们结伴同行,一路上的事情我都会打点好。
霍启馨道:那有什么问题,他们那对不打不相识的难兄难弟,想要分开他们还真有点困难。
秦归道:我自然不会亏待之博。
此次他陪行简一起去赴考,他考文举行简考武举,虽然说起来有些不光彩,但若是万一之博发挥失常,我至少也能保他过了乡试。
霍启馨道:那我就先替之博多谢侯爷了。
秦归莞尔,让下人招呼着上菜。
霍启馨一边吃饭与一边与秦归应答,心中却松了很大一口气。
她之前还为了这件事儿烦恼,想不到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现在由秦归出面,让秦行简把林之博带走了,那恰好了了她的一个心愿,以后的事情进行起来也就顺畅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要落跑也不容易呀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