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突如其来的事件

2025-03-25 16:36:40

到了第二日,顾家一家正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收萝卜呢,杨国平提着大包小包的来了。

杨绍文看见他爹很高兴,连忙蹭到他爹身边,毕竟有些日子不见啦杨国平瞅见自家儿子似乎长高了,也壮实了,精神头比在家的时候还要足,自然面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和众人一一寒喧过了,这才言归正传地说:我今儿来,准备把绍文接回家了想必他在这里,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吧?真是让你们费心啦依我的意思,还想让他多呆一段的,无奈他娘娘和母亲整天嘀咕,想念他那是吃不香睡不香的,唉所以还只能把他领回去。

杨绍文听见说可以回家去了,本来是很兴奋的,可想到要和金伟,还有顾家一家人分别,不知怎么,心里又有几分难受。

虽然在顾家呆的时间不算长,他却很快地融入到这个家,并且喜欢上了这个家的每个人真要离开了,那一种不舍和留恋,真是令他自己也没想到的他不禁垂了头:爹,那你以后还送我来顾家不?我觉得呆在这儿挺好的杨国平面上带着笑,语气里却有一丝责备:你呆在这儿挺好,可知道给人家顾叔顾婶添了多少麻烦?看你还舍不得走了呀?李氏连忙接道:不麻烦不麻烦,绍文其实还是蛮懂事的。

在这儿和大家伙儿也处得都不错顾守仁呵呵地笑着:一切随杨老板安排吧绍文想家肯定也是想的;他日后愿意来了,那就再送来呗,也不是什么难事杨国平点头答应了,又把话题转到凉粉的事儿上:现如今天气冷了下来,凉粉店里前段儿推出的凉粉热吃,加上榨菜丝儿,花生米,香葱,也很受顾客的欢迎哈哈,加上你们家改进了凉粉工艺,我估摸着,到明年咱们真可以大干一场呢关于这个仙人草的种植问题,不知道顾兄弟有没有安排好?顾守仁听得杨国平这么问,也就把自己的考虑合盘托出:制作凉粉,仙人草是最要紧的,可以说没有仙人草就没有凉粉。

我家都想好了,明年凉粉要上规模,必得扩大仙人草的种植。

因此啊,我娘,还有我兄弟他们,都应下一开春便各自种上个两三亩的。

这么一来,供货是不成问题了杨国平眼光更加长远,他捻着下颌兴奋地说:明年是怎么个情形,已经可以预想到了。

至于以后嘛,还要等明年再看。

若是明年光景好,我估摸着,这仙人草的种植规模还得扩大。

又凑近了顾守仁道:不瞒顾兄弟你说,我有一种预感,这凉粉生意啊,日后大有可为。

你别看我只有几间糖水店,我还想让凉粉生意走得更远呢哈哈哈哈 ̄他说的倒是实话,杨家糖水店仅开在柳青镇与县城,还有临近的几座镇上。

自从见到了顾家新研制出来的简易凉粉,他就琢磨开了,这简易凉粉又好吃,又便于推广,为什么不能让它畅销到首府,甚至京城去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让这款美味在全国都打开销路,能赚多少钱啊?杨家要有本事把这门生意做出来了,还用操心别的吗?当然啦,这简易凉粉的制作,只有顾家才拥有秘方,要想做好凉粉生意,只能与顾家携手合作因此杨国平才有刚才那番话。

他是个脚踏实地的人,自然打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等明年仙人草数量增多,先看看自己的几家糖水店的销售情况,再来决定是否要放手一搏,进军首府,最终的目标则是全国范围一旁的秀菱早透过杨国平喜孜孜的面容和豪气千云的话语,猜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很佩服杨国平的眼光;同时也觉得,与杨国平合作,顾家肯定也能水涨船高,一日过得比一日好顾守仁脑子没有杨国平和秀菱转得这么快,他听说仙人草的种植规模还要扩大,不禁诧异地张大了嘴巴,心里想着:我们姓顾的都种上仙人草,得有上十亩了,供应几间糖水店应该是够了吧?再多怕是销不出去呢就听得秀菱甜甜的声音:杨伯伯还真是站得高,看得远有您带领着,这凉粉生意肯定能越做越好,指不定哪天就销到京城去了,兴许连皇上尝着了凉粉的味道,还直夸好吃呢她这话可把李氏吓着了,嗔道:秀菱别乱说话皇帝也是你随便能调侃的?杨国平一听,哟,这丫头就把自己的心思揣摸出来了?还真是个小人精当下对着秀菱微微一笑:秀菱说得真好,兴许真有这么一天呢李氏听见杨国平夸秀菱,这才把心放了下来,不敢置信地问:不能吧?咱家这凉粉还能销到京城去?我觉着能让县城的人喜欢吃,就算难得啦顾守仁也赞同李氏的意见,点着头,眼睛却盯着杨国平的脸。

杨国平气定神闲地清了清喉咙:若是以前,我也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可是如今你们家不是研制出了简易凉粉吗?如此一来啊,将凉粉销到首府,销到京城,并不是什么痴人说梦的事情啦顾兄弟,弟妹,你们就等着瞧好吧不过咱们不着急。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等把仙人草种植出来了,我那几间糖水店的销路也打开了,咱们再来考虑下一着棋应该怎么样顾守仁响亮地应了一声:哎,有了杨老板,咱们就有了主心骨。

做生意这一套啊,还得听杨老板的天天在眼面前晃的杨绍文离开了,还别说,顾家人都有了几分不习惯,包括秀菱也是这样。

然而流水般的日子还得往下过着,不急不缓,无波无澜。

若说发生了什么大事,也就是李氏的大哥李钧传递给顾家的一个消息。

说是秀菱的亲爹死了秀菱本姓谭,她的亲爹叫谭元庭,在县城开了一家米行,一家绸缎庄,一家酒楼,算是个有钱的主儿。

当初他家里巳有了三房妻妾,两个儿子四个女儿。

偶尔在李家村看到年方二八的李美云,那种天生的丽质,无法形容的窈窕妩媚,一下子就把他的心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家就象丢了魂似的。

而李美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

因为给父亲治病,弄得家里一贫如洗,也没有留下产业,是靠寡母帮工拉扯大的。

好在大伯父一家,也就是李氏的娘家,时常接济,这才度过了最难熬的岁月。

等长到十六岁,那真叫是茅草屋里飞出了金凤凰,那个美啊,真不象是穷家小户的姑娘。

后来谭元庭想方设法派人去李家说合,再加上谭元庭的条件确实很好,做得也很到位,就把李美云老娘的心打动了,把李美云许给谭元庭做了第四房小妾。

若说李美云心甘情愿地给人做妾,也不是这样,但她拗不过自己的亲娘。

因为她娘吃的苦太多了,把钱看得很重,觉得有钱就能有一切,让李美云嫁着个有钱人家,那才能保证她一辈子衣食不愁呀。

在她眼里,每日穿绫着缎,山珍海味,不用下地干活,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男人有本事才三妻四妾,穷鬼倒是想多讨几个老婆,养得活吗?再说了,这谭元庭虽然岁数比李美云大了个十几岁,好歹也是相貌堂堂,识文断字,不比嫁给泥腿子强呀?因此一意孤行地,让李美云进了谭家的门。

谭元庭得到李美云,那真是如获至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极为宠爱。

他是宠爱了,可别忘记,他还有另外一大两小三个老婆呢?眼见得自己的男人当了面对另一个女人好,再宽宏大量的女人只怕也免不了拈酸吃醋的。

这一来,本来明争暗斗,各自为阵的三房妻妾竟齐了心的一起来对付李美云。

李美云说白了,不过是个乡村少女,虽然家境贫寒,又没有父兄照拂,但寡母对她极为怜爱。

根本没有过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经历。

不要说没有经过,连见都是没见过,这会子入了谭家大门,哪有半分招架抵挡之功?那些人都是表面笑mimi,脚下使绊子,背后捅刀子的主儿,让你吃了亏,受了罪,还抓不住她们的小辫子,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

因此李美云在谭府的日子过得一点也不开心人一不开心了,哪里笑得出来,高兴得起来呢?何况她本身就是个不善于掩饰,装模作样的人。

那些妻妾就在谭元庭面前进谗言,说是李美云人在谭府,心不知在哪儿,天天哭丧着个脸,保不齐原先有相好,所以根本没想和谭元庭好好过日子俗话说众口烁金,这话听得多了,谭元庭不知不觉就印到脑子里去了,看李美云的眼光里,就有了质疑和不满。

这下子,李美云的日子就更难熬了墙倒众人推,底下那班奴才仆妇,都是趋吉避凶,看碟子下菜的人,一看风向转了,立马换了脸色,倒个个阳奉阴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