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烦恼

2025-03-25 16:36:43

李美云本来是想叫住冬梅,向她解释眼前这一切的可是冬梅的眼光把她吓着了,那里头的仇恨和怒火,使得她不由自主地掩住了自己的红唇。

然后眼睁睁看着冬梅就这么飞奔而去。

完了李美云用极低的声音叹了一声。

她能猜到,和冬梅之间的友情,算是彻底完结了。

冬梅再也不会信赖她,再也不会将心里的话说给她听,也再不会甜甜地叫着她云姐,睁着黑亮的眼睛询问绣花的技巧。

初来杨柳洲的日子,还真亏了冬梅的陪伴,使她逐渐适应了下来。

象李氏她们,实在是太忙了,自家的事还操心不过来,哪有那么些闲功夫和她作伴?李美云将无助的眼光投向了林生,她想嗔说:都怪你,平白惹出这么一场事来可是看着林生一脸的自责,又不好再多说什么了那边林生已经抢道:我又错了别的我都不怕,我只怕连累了你受冬梅误解。

要不,我去对她说个明白吧?李美云侧着头想了想:你去对她解释什么?只怕越解释越添乱,你已经伤了她的心,现在还要证实她错怪了我,你以为她听得进去吗?算了,人做事,天在看,我问心无愧就是啦别人要怎样看待我,哪里又是我可以强求的呢?说完了这句话,再也不看林生一眼,转身慢慢走了她的背影如此凄凉,单薄,看得林生不由自主地想紧紧拥她入怀,可是,他实在是没有这样的胆量李美云回到自己屋子里,思前想后的,忍不住又哭了一场。

她也不明白,自己的命怎么这样苦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虽是一门心思为自己好,却不顾自己的哀求,硬是作主将她嫁给有钱人作了小。

进了人家的门,外表看着锦衣玉食,内里可说是千疮百孔,哪里是自己想要的光景?后来丈夫过世,本以为可以过几天清静日子,又被大房毒计陷害,无处容身,只好在杨柳洲落脚。

谁晓得杨柳洲也不是安身立命的好去处,平空蹦出个朱氏这样的恶人来朱氏嘴里说得天花乱坠,谁保得住她从此后,真是再也不找自己麻烦呢?自己无心情事,偏偏冬梅相求,想帮她和林生牵条红线,又惹来林生的痴心告白。

这下子连冬梅也得罪了,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吗?这些话就是想找个人倾诉,也没法说没处说;何况李美云还是个内敛的性子,又害怕给人添麻烦,因此除了闷在心里,半个人也不知她的心事,只有苦自己罢了冬梅窝着一肚子的气跑回自己家中,连个哭的地方都找不着,只觉得喉咙堵得难受极了。

她本来和秋菊住一间屋子,秋菊见她气嘟嘟从外头进来,一句话也没有,坐在那儿瞪着眼睛发呆。

忍不住开口问她:谁惹着你了?脸色这样难看冬梅自然不愿把真话告诉了她姐,免得秋菊笑话她,又或是再传话到顾何氏耳朵里,落下个话柄子。

因此撅了嘴说:没啥,我新上脚的一双鞋,就把我的弄脏了,所以心里不痛快。

把这事掩了过去冬梅本来是个直性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这心里有事又不能说出来,憋着一股气还没法发作,觉得特别难受。

发了一会子呆,立起身来寻她的花绷子,心道:我现在不去琢磨这事,要不,我的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到没人的时候,我再慢慢想吧我且做会儿针线活,把这时间混过去再说谁知她的花棚子寻了好久,也没有寻出来,于是问秋菊道:姐,你看见我的花棚子没,一直搁在这小桌上的,如今怎么不见了?秋菊想了想说:三舅舅家的孙女儿来弟,方才似乎进了这屋子,不晓得可是她动了,你去问一声儿。

冬梅三步并作两步就去了西厢房,一眼瞧见那来弟坐在床边,手里拿着自己的花棚子,另一只手拈了绣花针正在乱缝一气。

那来弟十岁光景,想是从小没有收拾惯,逢着个头,连脸似乎都没洗干净,手上还沾着柴草灰哩冬梅心里自然是不痛快的,一把从来弟手里夺过花棚子,没好气地问:谁叫你乱动我的东西的?拿到眼跟前一看,绣得乱七八糟不说,好好一块粉红缎子,也染得脏兮兮的。

这活计是冬梅从绣花铺子里接来的,说好绣一幅给多少价儿,布料还有丝线都由铺子里出。

眼见得来弟绣成这付模样,自然要剪了去重绣不说,缎子弄脏了,只怕不好回话呢洗的话,还不晓得能不能洗干净冬梅本来在外头憋了一肚子的气回来,这会子又碰上这样的事儿,当下就炸了,冲来弟嚷道:你瞧你做下的事儿,让我怎么交差呀?我都绣了一大半了,这下子不但不能进钱,怕是还要赔人家的布料哩那来弟自作主张帮冬梅绣花,本想讨个好儿,二来也是觉得有趣,被冬梅一进来就把个花绷子抢了去,她手里正拈着绣花针,不觉那针就扎了自己的手,正痛着呢,又被冬梅直眉瞪眼地喝了几句,低着头也不敢辩,就瞧见手上血珠子冒了出来她嘴巴一瘪,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来弟这一哭,自然就把她的娘马氏招了来。

进屋一看,自个儿闺女扎煞着一只手,正滴血呢而冬梅在边上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瞪着来弟,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沉声问:来弟你怎么招惹你姑啦?来弟抽抽噎噎地说:我帮姑绣花呢,她一进来就夺花棚子,还把我手扎出血来,还骂我冬梅把花棚子伸到马氏头前:你自己瞧瞧,这叫帮我绣花?弄得个乱七八糟不算,这布料也脏了,我这可是接来的活计,耽误时辰不说,现如今只怕要赔人家哩马氏晓得自家是寄人篱下,哪敢和冬梅犟嘴,却又不服气地小声嘀咕:她是个孩子么,你说她两句得了,干啥用针扎她,这都扎出血来了嘿,你怎么睁眼说瞎话呀?我拿针扎她了吗?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拿针扎她了?冬梅气道。

那我闺女的手不是流血了呀?马氏翻了个白眼接了一句。

这都什么人啊?真没见过象你这样的青天白日,就敢红口白牙诬陷我你先问清自家闺女再开口成不?冬梅气正没地方撒呢,借着这机会也就毫不客气地发泄道。

自这三舅舅一家投奔过来,住她们家,吃她们家,人又多,一天到晚不得消停,冬梅早就有点腻烦了。

虽说是她娘那边的亲戚,她可是从未见过,也没得过三舅舅一毫钱的好处,自是不会把他们这一大家子放在眼里冬梅的嗓门大,一下子就把秋菊,顾何氏,还有三舅舅,三舅母都引来了。

顾何氏本来不喜欢这来弟,又见她弄坏了冬梅的针线活,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只是当了自己的弟弟和弟媳,不好说什么。

三舅母心疼自个儿孙女伤了手又挨骂,表面上还得帮着斥责自家人,谁叫她们是来投靠亲戚的呢?不是亏了顾何氏,只怕住的地儿也没有,吃的粮食也没有,还敢不看人家的脸色?来弟你个不懂事的东西,好好儿帮啥倒忙还不快向你小姑赔个不是?等着我大耳刮子打过来呢?三舅母又嗔马氏说:你不数落孩子,倒和你妹妹辩个什么劲儿?赶着把那布料洗一洗,看能不能洗干净;实在不行,要赔多少钱,只好咱们从牙缝挤出钱来吧难不成让你妹妹破费?真是不知礼数那马氏再不敢多话,垂着头不吭声。

三舅母说完了这番话,又向冬梅陪笑说:别和她两个一般见识,毕竟山沟沟里出来的,没见过世面,说话行动都让人笑话。

你消消气,还看我这张老脸,别怪她们罢冬梅看她一脸的皱纹,堆出一脸的笑,倒又有些不落忍了,因此说:算了算了,我自个儿洗洗再说吧一扭身,自回了她住的屋子。

顾何氏也是看在她三弟的份上,只好合稀泥说:没事没事,都是自家亲戚,何必分得这么清呢?只是来弟这孩子,以后得拘着她些,别让她一声不响,乱动人家的东西这如今还是小事,若是捅出大篓子来,可就不好收拾啦三舅母连连点头:是哩是哩,这孩子平日倒是很听话,今儿个也不晓得闹的什么鬼,我和她娘都会管束着她。

一家子住在这儿,给大姐姐添麻烦了,还望担待则个顾何氏到了此时,也是无可奈何,亲戚再好,其实也是远香近臭,待在一块儿时间长了,总免不了磕绊。

然而他们又无处可去,也无处可住,叫他们上哪儿去呢?还只能呆在这里凑合着等过个一年两载,一家子能攒上几个钱,那时才有可能另立门户。

而他们想赚上些钱,只怕还得依靠自家的老2才行第187 准备帮赵华赚钱那日朱氏凭借狼心狗肺,从李美云那儿弄到手一大注银子,心里的狂喜和得意自是不必提了走在回家的路上,两只手轮流着在贴身藏银子的地方摸捏着,生怕眼睛一眨,那银子就不翼而飞啦又觉得无形中,有数不清的眼睛在盯着自己,想要谋夺如今属于自己的这分财产因此不长的路途,竟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一路走来。

好不容易进到自家院子,劈面遇着顾何氏,似乎脸色不是很好看。

她生怕顾何氏发现什么,只得陪着小心叫了声娘。

好在顾何氏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声,就走开了。

朱氏一头钻进自己住着的东厢房,连忙把门闩上了。

怕有别人撞进来,还趴在门缝里往外瞅了好几回。

见没有异状,这才将藏在身上的银子掏了出来,解开层层包裹的布,露出里头一大锭足色纹银,登时眉开眼笑,对着那银锭子叭叭叭亲了几口,一边小声道:我的娘哎,没想到我手里也有这么些银子,我不是在做梦吧?说着,真的拧了自个儿胳膊一下,有痛的感觉这下她放心啦再次把银子凑到嘴边咬了咬,重新确认了一次,自言自语地说:是真的不一会儿,朱氏又犯开了愁,这一大锭银子,藏在什么地方好呢?可不能让家里的人发现啊顾守礼虽是她的丈夫,朱氏可一点儿也不放心他要是顾守礼知道家中有了这么些钱,还不得全身骨头发酥啊?肯定惦记着吃香的喝辣的,去外头喝酒赌钱啥的,想方设法把钱花了他才甘心哩就是家里两个儿子,朱氏也防备着。

老大早就会从小店赊帐不还,这要晓得家里有钱了,肯定会打主意的小的那个若是被他哥一撺掇,说不定也会伙着他哥哥,动这银子的脑筋。

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思,所以朱氏一时把银子藏在这里,想想不放心,又寻出来,重新换个地方藏了;这屁股才坐下去,又立起来把银子再次挪到另一处。

折腾了好半天,才算是搁妥当了,外头就有人拍门:干啥把门闩着?有什么怕见人的事不成?朱氏一听,正是顾守礼的声音,连忙把闩着的门开了,嗔道:一回来大呼小叫的,生怕别人听不见是吧?我耳朵又不聋。

这不是想换件衣裳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啦?顾守礼狐疑地看着她:这好好儿的,换什么衣裳呀?你又不出门,又不去喝喜酒,谁还嫌你不成?衣裳脏了不该换洗呀换洗呀,没见过一个大老爷们这么啰嗦的一大家子挤在一个院里住着,我就有心想干点坏事,也瞒不过这么些眼睛去呀朱氏这一大篇话,立马就把顾守礼的嘴堵上了,想想也是,家里的黄脸婆年纪一把了,还能偷人养汉么?她真要做这样的事,还敢把野汉子领家里来呀?他近来因为收仙人草,再卖给二弟顾守仁家,到手了不少的钱,所以心情大好,和朱氏说话也就不象从前乌眼鸡似的,只一笑而过、后来朱氏终究不放心,还是把那一大锭银子换成了一个五两的锭子,其余的则换成小块小块的,也有一两的,也有二两的;此外还有些散碎银子和一些铜钱,用起来也方便些。

不过自然得避着顾守礼和两个儿子的眼睛。

冬梅自从亲眼遇见林生和李美云的事情以来,情绪是一落千丈。

爱恋一个人,却又得不到的苦恼、悲伤滋味,她如今是全部都尝过了有时候不免忘不了林生,有时候又恨毒了他,咬着嘴唇想:他在这杨柳洲,不过是靠着我二哥才有今日。

若是我拼命求着二哥,把他赶走,看他还神气什么只是,二哥会不会听我的话呢?二哥曾说过,林生是他的好帮手,只怕二哥不会应允我哩。

可是,我真是不愿再见到他了一见到他,我便会想起那日的情景,想起他对李美云说的那些话,我的心里便象刀搅一般还有那李美云,原来她竟是这样的人表面上装出好心帮着我,背地里却去勾引那林生喜欢她她把我当成傻子吗?哼,要是有了机会,我要当众揭穿她里外不一的真面目然而我的事情,却又是不便当众说明的唉,我讨厌他们两个,真希望他们能从杨柳洲滚出去,反正他们本来也就不是杨柳洲的人,还是滚回他们应该呆着的地方才好年轻的少女冬梅,为着自己的爱恋受挫,迁怒于林生和李美云,一门心思地盼着这两个人倒霉落魄,才算遂了她的心而对秀菱来说,则是踌躇满志,凉粉生意越来越好,销售点越铺越大,也就意味着钱财滚滚而来同时咸鸭蛋,松花蛋的业绩,也在稳步增长。

家里的粗重活,已经慢慢移到三舅舅的两个儿子,儿媳身上,顾守仁和林生就可以腾出手,处理比较精细核心的,与技术有关的事秀菱又到铁匠师傅那里订制了两架铡刀,两台搅碎机。

因为有了先前的经验,这第二次打制的搅碎机,铁匠师傅又做了新的改进,使得这机器更方便实用。

秀菱自然很高兴,顾守仁付出的工钱,也让铁匠师傅心满意足总之,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进展。

时间流逝得飞快,一转眼又是一年倏忽而过。

李氏,秀莲和秀萍,为了自家的进项,也是忙个不停。

自从家里开始做生意至今,她们都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特别是秀莲和秀萍,因为日日与秀菱相伴,不光从她那儿学会了认字,写字,算帐,就是眼光和思维,也受秀菱的影响很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她们两个,此刻和一般的乡村少女,真有云泥之别,秀菱就更不用说了秀莲打量着菱花镜中的自己,唇边忽然就凝了一丝浅笑,她端详着自己的脸颊,一会儿侧着头看看左脸,一会儿又侧着头看看右脸,那丝浅笑忽然就绽放出灿烂的笑靥,她脸上的那条伤疤,不仔细看,已经瞧不出明显的痕迹了多亏了林生叔,不断地寻找新的去疤秘方,又反复的研制试验,终于被他制成了一种药膏,有非常明显的褪疤去痕作用。

而时间也是个最好的郎中,让秀莲的脸逐渐复原。

顾家此时的财力,不用说,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试想一下,家里连饭都吃不饱,还有闲钱闲心去顾到脸上的疤吗?此刻的秀莲,因为这一向吃得好,心情好,衣饰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相较起从前,竟是更添了几分明媚秀丽,兼有了一种楚楚动人的风韵秀菱凝视着她大姐,不自禁地赞了一声:大姐好漂亮华子哥看见你,眼睛珠子都不会转了自从祝君好放弃秀莲不再出现以来,秀莲和赵华的进展,真可以说相当神速,两个人都认定了,对方才是自己想要相伴一生的人!赵华只等着顾家满了守孝期,便正式提亲.顾守仁和李氏也有些看出来了,他两个对赵华还算是满意的,毕竟知根知底,晓得赵华是个很有心气的孩子,目前虽说家境差了些,可绝对不会是个长贫久困之人!而自家的长女不用远嫁,就在同一个村里,日后可以相互照应,自然也是好的!赵华娘还有什么好挑剔的?从赵华那里探到一点儿风声,喜得眉花眼笑,拍着手说:我前世想是做了什么好事,才修来了这么好的女子,做我的儿媳妇。

这秀莲姑娘,要模样有模样,又会写又会算,脾性儿好,手脚勤快,能娶到她,真是福气啊不过心里有些担心,顾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哪里是自家比得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刻的顾家,完全可以攀一门更好的亲事,真能看上自家的赵华?这事情没有定下来,总怕会出变故,所以一些儿也不敢对外头说去而赵美儿隐隐约约也猜到了,她最喜欢秀莲,早就盼着秀莲有朝一日能成了自己的嫂子才好哩自家哥哥痴恋秀莲的事,她早有几分知晓的,可惜自己却一点儿忙也帮不上。

现在见事情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心里的欢喜也自不待言。

不过赵美儿也同她娘一样有些担心:就凭自家住的这一间小茅草屋,秀莲姐愿意嫁给哥哥啊?都说顾家做生意赚了许多的钱,人家到时要是嫌弃自家穷,又或是要许多财礼,那哥哥可怎么办呢?小小的人儿,不由得也为她哥哥费起神来秀菱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赵华家此时的家境,还比以前好了些;可也就是能管温饱而巳,要说多少积蓄,或是起大屋,过好日子,那还差得远呢光是那么个小茅屋,赵华要是成了亲,可怎么住呀?而自家大姐嫁了他,生活档次立马就得下降顾家如今可说是小有资产啦没有起新屋,不过是还在孝期的缘故。

眼看着孝期将过,到那时,也就是顾家大兴土木之日秀菱可不愿看着大姐重新过着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日子,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赵华家想个赚钱的法子出来让他和大姐今后也能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