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开个售卖点

2025-03-25 16:36:47

顾何氏娶了媳,嫁了女,心里头的两桩大事完成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一大截子。

小儿媳李桂花温柔贤淑,待她很好。

本来顾何氏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可是李桂花在她跟前不笑不说话,就是顾何氏有时候冲她发火,她也很能忍受。

事后还一点不记仇,该怎么孝敬顾何氏还怎么孝敬她。

再加上李桂花干活勤快,头脑聪明,顾何氏还没分派的活,她先干完了,还干得又快又好。

就是做的饭菜,也很合顾何氏的口味;送给顾何氏的鞋袜,一丁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而且李桂花还不是三日抱新鲜。

顾何氏一开始觉得,她肯定是因为刚进门装样儿呢但随着时日的流逝,这才发现,李桂花本性纯良,确实是个好女子,老三顾守义的眼光真是不错人心都是肉长的,顾何氏和李桂花又没仇,也不一定非得和她拧着干,搅得家里鸡飞狗跳才甘心。

再说了,看在儿子的面上,也不能太为难李桂花呀不然李桂花告个状啥的,老三那个爆竹脾气,还不得和自己炸了?其实之前顾何氏有点看李桂花不顺眼,也就是冲她家要那么多财礼的缘故,后来想想,这事儿确实不怪李桂花,谁叫她摊上那么个后娘哩?人家也不想不是?反正李桂花和老三好着呢,就是对自个儿,亲闺女也没她这么好你瞅瞅,李桂花这会子烧好了热水,又舀到脚盆里,蹲下身子拿手试了试,这才轻言细语地招呼:娘,好洗脚了今儿还我帮您洗?顾何氏乐呵呵地应道:成啊。

你帮我揉捏着脚板,真还怪舒服的自家女儿还没帮她洗过脚呢顾守义爱怜地看着李桂花,又用得意的目光瞅了瞅顾何氏,意思是说:怎么样?我给你挑的儿媳妇不赖吧?顾何氏读懂了顾守义的心思,瞟了他一眼,虽没说什么,眼睛里头却噙着笑。

冬梅嫁到刘家,三朝回门的那天,顾何氏早早就让顾守礼和朱氏、顾守仁和李氏一块儿赶着牛车去接冬梅。

同时也不忘带上送给女儿以及亲家的礼物。

其中有冠花,彩缎,禽蛋等;而油,蜜和女红更是少不了的。

油是用来给女儿晚上做针指时照明用;蜜表示祝愿小两口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女红之类的东西,则是教育女儿在婆家要勤劳、勤俭持家。

新郎倌刘顺根自然也要来顾家拜谢岳母和妻家的亲友。

但规矩是新郎和新娘不能两人同行,因此两个嫂子陪着冬梅先走;再由顾守礼陪着刘顺根随后。

到了顾家,秀菱一眼瞧见成为新妇的冬梅,收拾得头光脚净,衣裳簇新,虽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脸上突然就脱了往日的青涩,取而代之一种**的风韵。

不由得让秀菱想起前世一个冷笑话来。

问:什么东西老得最快?答:新娘。

不过一个晚上,就变成了老婆顾何氏见了冬梅,倒象八辈子没见到似的,眼光粘在她脸上瞅个没完没了,那眼圈不经意间又红了。

倒是冬梅拉了拉她的衣袖:娘,快别这样,我好着呢嗯,他对我,也挺好的冬梅口中的那个他,自然就是新郎刘顺根了秀菱打量着新郎倌,高高大大,外表清秀。

不知怎么,她总觉得这个刘顺根眉目之间,和林生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便把这话悄悄儿告诉了秀莲。

引得秀莲也多看了他几眼,点头道:你不说,我还没注意。

这一看,倒真看出来了,是有几分象林生叔呢不过要具体指出眉毛,眼睛,鼻子哪儿象,却又说不上来刘顺根带来了好些礼物,猪头,鲜鱼,居然还有一只聒嗓不巳的大公鸡。

秀菱想:这肯定又是有什么寓意的吧?他见着顾家的亲友,都是一付毕恭毕敬的模样,显见得脾气不错。

冬梅被李氏叫到一边,贴着耳朵眼悄悄地说些闺中密语。

秀菱眼见得冬梅晕满双颊,娇羞不巳。

猜到李氏肯定是在询问她的夫妻生活是否和谐美满之类,另外恐怕也会教些夫妻生活的方法,以及须注意的事项。

小女儿和小女婿回门,顾何氏肯定要好好招待。

一来便端上一碗亲手蒸的酒娘蛋给刘顺根吃。

而李桂花一直在厨下忙个不停,李氏对这个弟媳很有好感,便过去帮她一把。

好酒好菜上了桌,照杨柳洲的规矩,女婿是要坐上席的,旁的人,哪怕年纪辈分大,也只能作陪。

此时的新郎倌,忍受着众人的品头论足不算,还要受众人捉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有人端上一块肥腻的大骨头。

而新郎必须把骨头上的肉全部啃完,否则人们会笑话他挑肥拣瘦。

刘顺根才啃过骨头,又有人端上来一碗水饺,不吃也是不行的他才咬了一口,便吭吭咳了起来。

顿时一阵哄笑声爆发开来。

原来,饺子里头不光有肉和菜,还包着辣椒和花椒哩刘顺根好不容易把饺子消灭了,才搁下碗,一时不备,又被秀萍用烟灰抹了个大花脸,大家忍不住又是嘻嘻哈哈的笑。

连秀菱也笑得格格儿的,觉得这个风俗挺有趣儿。

再看新郎倌,虽然手足无措,极其尴尬,却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大家发落。

没办法,规矩便是如此,新郎是不许在戏闹的过程中发怒的至于男子们,则都来给刘顺根敬酒,一轮下来,刘顺根便有些面红耳赤了。

冬梅坐在女人席上,却不时趁人不备,拿眼睛偷瞅刘顺根。

见刘顺根喝红了脸,不免流露出几分担心的神情。

末了找着顾何氏撒娇:娘啊,你让哥哥们少灌他两碗酒成不?我怕他,怕他待会儿闹笑话哩顾何氏有什么不明白的?连忙拍拍她闺女的手:别担心,我同你哥哥们说去让他们有些分寸。

因了顾何氏出头,接下来的酒就喝得不那么凶了照老规矩,女儿回门不能夜宿娘家,必须在当天返回。

宴饮过后的刘顺根巳有了八分醉意,而冬梅则两眼微嗔地瞧着他。

顾何氏又回赠了他一些糯米和一只母鸡带回去。

秀菱实在不明白,便又去问秀莲:为咐小姑父来要送公鸡;现在他们回去,娘娘要回礼母鸡?秀莲用指头点了点秀菱的额头:你个小丫头,专爱问东问西。

告诉你吧,鸡与吉是谐音,不过是取个吉祥之意呗秀菱这才明白过来。

新夫妇回去,还是先送的新郎,再由顾守仁把冬梅送回夫家。

冬梅坐在马车后头,却移近到顾守仁的身边,亲亲热热叫了声二哥道:听说二哥家的绿豆面销得不错呀,杨柳洲好些人都在夸说味道好哩顾守仁乐呵呵地应道:嗯,是不错。

以前我只想着把绿豆面推销到酒楼食肆。

没料到咱村里有几个妇人买了尝鲜,结果四处一宣扬,带引得不少人主动上咱家问讯,都要买。

嘿,生意还就这么做起来了冬梅满面笑容地道:就是哩连我现在住的村里都有人问我,你也姓顾,可晓得顾家绿豆面么?我回他们,咋不晓得?那是我二哥家做出来的人家又说了,那你能不能让你二哥搁些绿豆面来咱们村子里头卖呀?一来么,附近的村人不用走那老远的路;二来呢,也可以当作一个营生不是?冬梅说着话,就瞅了瞅她二哥的脸色,见顾守仁并没有什么不悦的表情,又接着道:因此我就琢磨着,刘家分给顺根的屋子有空着的,我收拾出来,办个绿豆面售卖点不好呀?如同村人说的那样,一来方便村民,二来也为我的新家增添些收入。

二哥你觉得咋样?顾守仁扭头看了一眼这个小妹子,才出嫁不过三天,已经晓得为夫家,为自己的今后打算了,由此可见,冬梅真是长大了,会想事了。

她也并不是个草包哩想了想,冬梅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她这个要求,其实也不是很过分。

反正绿豆面并没有与谁签订啥契约,由自己说了就作数而李氏那边,即使不赚冬梅的钱,最多加点手工制作费,想必她也不会斤斤计较吧?想到这儿,顾守仁便冲冬梅点点头:我看是没多大问题。

这样吧,你回去同顺根商量商量。

他要是不反对,支持你干,你就把屋子收拾妥当了,再来家找我。

日后绿豆面供货,我肯定最先供给你,质量不但是最好的,价钱也是最便宜的,成不?冬梅兴奋得脸都红了,双手一拍:还是我二哥对我好我就知道二哥不能回绝我的那我回去就同他说去。

我想着,这活儿又不累,又能赚钱补贴家里,他凭啥不答应啊?‘顾守仁嗯了一声:回去我也同你嫂子说一声。

她肯定没啥不同意的毕竟一家人么。

还能不照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