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庆失魂落魄的回到后院,找到正在做面膜的柳氏。
这自然又是倩姐捣鼓出来的,其实这 时候的妇人也有保养的法子,什么珍珠粉、米粉、鸡蛋清。
章家现在的情况,用珍珠粉那是太奢侈了,过去柳氏就是用米粉和鸡蛋清。
后来倩姐又帮着加了玫瑰汁。
又找了上好的丝绸布建成面膜的样子,在玫瑰水里泡了再贴脸上。
当然,这种丝绸就不用用过就扔了,用过洗洗,还能再用。
柳氏觉得这种方法要比米粉弄出来更好,所以不时的就贴上一贴。
她做这一般都是背着人的,也没想到章文庆会在这个时候跑回来,所以两人都吓了一跳。
你、你的脸怎么了?章秀才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贴了面膜。
柳氏摸了一下脸,这是她刚贴上的,也不舍得现在就拿下。
哦。
虽然次数不多,好歹他也见过,章文庆的声音终于平静了,不过还是不看她的脸,好好的,大白天做这个干什么?怪渗人的。
那晚上贴吗?……倒是你,回来做什么?这一句终于令章秀才想起他回来是做什么的了:刚才弘毅向我提亲了?真的?柳氏一把抓下面膜,兴奋道,他都说什么了?怎么提的?不不,他找谁提的?他自己来提的。
章文庆把弘毅的话说了一遍,柳氏的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听他说完,她点点头,这孩子,有志气着呢,咱们果然没看错人。
那、那就同意了?柳氏看了他一眼:你怎么想的?章 文庆犹豫了一下,就算他自己看不出来,但这件事柳氏其实也对他透过口风。
他一开始有些惊愕,后来觉得也不错。
弘毅人品才学都不错,唯一欠缺的就是家世,可 如果说早先他们还要计较的话,现在则大可不必。
当然,他也想过把倩姐嫁给某个乡绅之家或者某个饱学之士,可这几年柳氏一直在不停的对他洗脑,他渐渐也就认 可了,家世不重要,关键的还是姑娘幸福。
你不愿意?见他半天不说话,柳氏又道。
也不是不愿,而是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我觉得不如待他真拿下了秀才的功名再提,这样也好看。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见柳氏若有所思的样子,连忙又道,咱们是嫁姑娘呢,就算是定亲,也不能寒酸了!你说的对。
柳氏笑了起来,待他真得了秀才,大家也都好看,不过这事要给两边的孩子都透透气,省的有什么误会。
那是、那是。
见自己的提议完全被接纳,章文庆也很是高兴。
当 下柳氏就找到了倩姐,把这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还感叹道:我本来还有些担心,怕他少年得志忘了形,可听你爹说的那些我也就放心了。
这孩子稳妥着呢。
你爹说 了,弘毅的才学中秀才是一定的,要中举就看运气了,再往上那真要运气特别好,否则基本是没希望。
他知道要中了举就停,这就是稳妥了。
难得的是就算不中他也 有打算,还想着要自己存些钱再与你成亲。
说句实在的,你爹就不如他,他早先要是有这条件啊……娘,现在爹也不错啦。
见她又要感叹,倩姐连忙道,柳氏一笑,是啊,我这日子,现在已经算是舒心了,你东西收拾的如何了?差不多了,娘,你真不与我一起去吗?柳 氏有些犹豫,本来倩姐要去府城,她是不打算去的,也不是别的,主要是不想再折腾了。
现在在家里吃的舒服住的舒服,身边的丫头妈子都是奉承,闷了可以去找大 姐二姐打打牌说说话,就是去找王夫人,也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而要再跑府城,只是来回路上她都有些受不了,何况她有去过好几次,丝毫不觉得新鲜了。
但现在被 女儿一问,她又纠结了,倩姐这眨眼就要说亲,再以后想陪着女儿去府城,恐怕都……去嘛去嘛,娘就陪着女儿一起去吧。
倩姐连忙对着她撒娇。
柳氏一咬牙:好吧,再陪着你去一次,顺带也给你添些嫁妆。
娘就会来打趣我!事情说开了,她也不怎么害羞了,只是耸了下鼻子,心中已打算好好去看看那些首饰了!这 一次再去府城,就和上次不一样了。
章家自己有车,带上孙长算的已有两辆,不过他们这次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说章文庆这些人,就是柳氏母女就要带上一大 堆。
小桃红、春花、尤妈子谢妈子,孙长算的妻子曹氏也被勾起了兴致,她还要再带一个丫头,就是这些人已经要装满两辆车了,更何况这些人还要带着诸多东西, 所以最后又从西门那里叫了三辆车,浩浩荡荡,走在青茗县的路上也是很招眼的了。
在他们出西门的时候就有人议论:这是哪家的车队啊?那赶车的老贺我认识,这是章家的。
章家?哪个章家?还能是哪个,开知味的那个啊!章老三家的?说起来章老三这两年是发了财啊,早先还在这里支摊子,现在都能支起门面了,还请了人。
我看他都快成老爷了,听说他新买的房子。
啧啧,想不到这么有钱!你 傻了吧?章老三开知味的时候都是什么时候了?是他二哥家!章老二,章文庆!章家唯一的秀才!这也就罢了,人家现在开学馆,还教出了一个榜首的学生,啧啧 啧,榜首啊,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秀才老爷呀!这是他们家的车队,这啊,一定是送他那些学生去府城赶考呢!不知又要出几个秀才呢!一片羡慕声。
当然,下面也免不了要议论为什么章老三跟着他二哥没两年就发了财,跟着大哥快二十年了也还苦哈哈之类的话。
不过那,就不是倩姐一家所关心的了。
此时章文庆坐在车中,听着其他人议论,心中,也是说不出的得意。
一路无话,到了府城,直接下榻在雨前楼,这次是早联系好定下的房间,也没什么争执。
第二天,章文庆等人该去访友的访友,去联络的联络。
倩姐等人则直接去了一笑堂,那些金光闪闪的首饰闪的柳氏几人都眼花,就连小桃红都拿出月钱买了个鎏金嵌红珊瑚的小耳钉。
倩姐和柳氏更是大肆采购,不过最出人意料的还是曹氏,她竟然一口气买了两套头面!要知道一套头面并不单是一个簪子、钗子,而是包括了耳环、步摇、项圈等等这些东西。
曹氏的这两副头面,就花去了三百两!见众人的目光都转到自己身上,曹氏也有些不好意思,她红着脸,低声道:我过去,就喜欢这些。
倩姐走过,挽着她的胳膊:这两年你跟着孙管事憋在县里,也着实委屈了。
她倒不怀疑曹氏怎么会有这些钱,不提孙长算每月的月钱,就是他每年都会有个五十两的大红包,何况他们从京里过来时必没有少带。
而在青茗,这些钱想花也花不了多少。
没有没有。
曹氏连忙道,我不知道多欢喜呢,真的,大姑娘。
我、我,唉,不说别的,就是我到现在都没能给大郎生个一男半女,要在京里……说到这里,不免有些落寞。
她和孙长算感情很好,章家母女是和善的,她上面没婆婆,下面没妯娌,还有小丫头帮着处理杂事,虽说青茗县比较简陋,想找个好首饰店都难,可日子不知多如意,就是这孩子一事,令她心焦,已经两年了呢!这孩子啊,就是缘分,心急不得的。
柳氏过来笑道,看看还有喜欢的没,我送你!那个嵌珐琅的簪子怎么样?曹 氏连忙推辞,话题很自然的转到了其他方面。
从一笑堂出来,他们就到了金针坊,这是府城最大的绣纺,据说各地开的都有分店。
她们这一行虽然穿戴不俗,但也没 有引来特别的重视,就来了一个普通伙计接待他们。
掌柜则正对一个衣着华丽,三十几许的妇人介绍着:您看看这绣工,难得的是这构思,我知道您是绝对见过双 面绣的,可这么漂亮的,我说句大话,就算是马夫人您,可能见的也少。
那马夫人翻来覆去的看着那个扇子,扇柄是象牙的,温润如玉,一看就名贵非常,但难得的还是那扇面。
小小的巴掌大的扇面,一面是两只黄鹂,另一面却是翠柳,规规矩矩的双面绣,取的还有意境。
再看下面的落款,她更是心动:这是慧绣?那 掌柜立刻比起一个大拇指:要不就说马夫人您见识广啊,这慧绣才兴起一年多您就知道了!可不是,这就是名动苏杭的慧绣,这次我们东家费了大力气,也才得了 三件,另外两件都送到了京城,这一件就留在了这里。
说句实在话,我们东家是不急着卖的,这也就是您,换成别人我根本就不拿出来。
我 也是去年进京的时候听人说的,说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以一手双面针法接连挑战苏杭十二名绣法大家,胜负如何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每一个都对她交口称赞, 不到一年就闯出了慧绣的名号,说她不仅绣的快绣的好,还绣的极有灵性。
那一家夫人就有一个屏风,当时也是都赞呢。
这个多少钱?夫人您真心要的话,我也不来虚的了,一口价,两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