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2025-03-25 16:38:24

白天的长岛依然热闹。

大正月里,大人们走亲戚逛街坊吃吃喝喝打打小牌,小孩子们凑在一起那就是玩玩耍耍吃点零嘴,平时兜里没钱,想吃个什么要和大人磨半天,现在,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压岁钱的。

这点钱在大人眼里不算什么,在孩子眼中可是能干很多事。

比如,能买几个炮竹,能买几朵绢花,能看一出皮影戏,当然,那一直心仪的糖葫芦、玫瑰糕、炒凉粉、炸虾皮也能想吃就吃了。

倩姐和柳氏也商量过是不是要白天出摊,后来算算还是罢了。

这几天她们都能卖一千串以上,因为三四个人分工合作,家里的事情又不多所以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如果白天也出摊,那就太累了。

更何况这大正月里,有些亲戚也还是要走的。

不过倩姐已经在考虑她们的下一步行动了。

每天一千多串,生意是很火爆,但也不过六七百文的收入,也就是个温饱,不说发扬光大,要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准都有些困难,但要弄的更多,也不太现实,再怎么说尤妈子和小桃红现在都是拿一份工资干两个活。

小桃红也就罢了,是买来的,让她做什么都行,尤妈子却是雇来的帮佣,这些年他们一直相处的很好,可不能因为这个坏了情分。

所以最好的就是他们能有个铺子,然后雇两个人专职做这个,当然不是说专门做羊肉串,而是专门弄吃食。

他们可以弄一个小吃铺,里面既有羊肉串有大饼,也可以再有点别的什么,这样他们就能从早做到晚,那一天的收入最少要翻两番。

当然,铺子的事要慢慢来,一间差不多的铺子从租下来到添桌椅换粉刷,最少也要三五十两银子。

现在的他们,是需要一个更好位置的摊子,一个白天也能出摊的位子。

她很容易就找到了章淑桂夫妻的摊子,要说这大年下里包子是没多少生意的,但他们还是坚持出摊,不过蒸的少点,然后轮流在外面支应。

此时那摊子就是章淑桂守着的,她穿了件新做的明紫色袄子,插了根很少戴的银钗,比平时多了几分俏丽。

在章家的两个女儿里,章淑桂是长的更好的那个,但她姐姐章淑萍虽也只是嫁了个秀才,总算吃穿不愁,也不用为生计奔波,所以就显的她这个天天出摊子蒸包子的小妹灰头土脸的。

不过她今天稍稍一收拾,立刻就和往常不一样了,她远远的就看到了倩姐,立刻就笑了起来:你这丫头,一个人跑到这里干什么?我想姑姑了嘛。

哟,看你这张小嘴甜的,是想你姑姑的包子吧,来,大肉香菇馅的。

说着就塞了个包子在她怀里,倩姐摸着那包子倒不凉,只是也不怎么热。

现在也是快吃午饭的时候,她也不谦让,拿着包子就啃了一口:小姑,你怎么不歇歇啊。

我现在就在歇啊,你没见我刚才一直坐着吗?我是说你怎么不在家里歇着,这里不冷吗?冷什么,我守着火呢。

他们夫妻俩不是光卖包子,还卖稀饭,旁边支了个小煤炉,锅一直架着,还摆了两张桌子。

倩姐觉得他们这摊子出错了,虽然在长岛这里算是个好位置,可他们卖的种类更适合当早点午饭嘛,放在居民区那边不是更合适?不过这里也不是他们一家卖包子的,也许大家都觉得长岛这里更有出路?小姑,我听说你们准备开铺子了?还不一定呢。

倩姐看了她一眼,章淑桂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个死丫头,人小鬼大,是,你小姑父已经在永安街那里相中了一块铺面,正在说着怎么收拾呢。

永安街?小姑,你们不在长岛这里了吗?这里的铺面哪里买的起?我和你小姑父辛苦这么多年也只够在永安街那里买个铺子,以后啊,我们就在那里卖包子,家里有个什么事也方便照应。

倩姐恍然大悟,原来这铺子是买的!小姑你好了不起。

买一个铺子可不是三五十两能够下来的,就算是永安街那种地方,最少要上百两。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辛苦这么多年也不过存了这么点家当,哪像你们家啊……说到这里她一停,你要不要喝粥,我给你盛点吧。

光吃包子是有点干,倩姐也没有客气,接过碗就道:那以后你们这摊子怎么办啊?让人呗。

白让啊?那当然是不行的,我们当初接手的时候也是花了钱的,现在要转出去,也要收点钱。

要多少钱?章淑桂奇怪的看着她:你问这个做什么?一听这话,倩姐就知道章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和这个老姑娘通气,是过年忙忘了,还是怕他们占便宜呢?她在心里微微的叹了口气,拉着章淑桂的手撒娇:肥水不流外人田,小姑你们既然要让,就让给我们呗。

你们要?你们不是出夜市的吗。

我这个地方晚上有别人啊。

我知道,但这位置不是以你们为主吗?长岛的位置分两种,一种是分黑白班的,就是白天卖一种吃食,晚上就会有另一种吃食;而另一种,就是通天下来就卖一样的。

而像前一种,那就会有主次之分,在倩姐的理解里,就和二房东似的。

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青茗县虽然没城管,不限制百姓摆摊,却有摊位费,一个摊位每月固定会给县里交一定的费用。

交了钱之后这个摊位到底是一家用两家用或者三四家用就都是他们自己协商的了。

章淑桂他们当初是从一个卖馄饨的手里接的位子,之后每个月给县里交八百文,后来他们觉得晚上用不到,就又收了个卖烤鱼的六百文让他在晚上摆在这里,等于他们每个月只用出两百文。

倩姐他们那个新开发出来的位子也可以这么干,只是他们那个地方太偏了,没有人愿意来租罢了。

这倒也是,不过……你们换什么地方啊?我可听说了,你们那生意蛮好,现在有几家都准备跟着学呢。

我……倩姐刚要说话就停在了那里,章淑桂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一个穿着破旧的男孩,站在前面卖拉面的摊子前说着什么,但对方显然不想听,没听他说两句就开始挥手了。

那男孩就顺着那个摊子往下走,来到了那家卖炒凉粉的摊子前,那炒凉粉的更没耐心,还没等他张口就开始挥手。

你认识他?章淑桂奇怪道,倩姐更惊奇:小姑不认识吗?他是弘毅啊。

什么弘毅?三太爷家的三婶子过世,小姑你没去吗?虽然是快出五服的亲戚,但古人对生死大事还是比较重视的,章淑桂不可能不知道,她记得过年时也有谈论到这个话题啊。

哦,你哒哒通知我了,你知道赶在年前,我们要出摊,家里又有一堆事,我就没去,让你哒哒捎了二百文。

你说这弘毅,是三太爷家的孩子?倩姐彻底无语了,章淑桂虽然人没到,但这种关系礼到了也能过得去了。

可那一天随礼的时候她就在旁边,可没听王氏说一句,那钱还有别人的。

这到底是那二百文被贪了呢,被贪了呢,还是被贪了呢?说话间弘毅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他一家一家过来始终低着头,也就没看到倩姐:东家,我什么都能做,给我点吃的就行,不要钱,不要看我人小,我力气大着呢,我还认几个字,能做很多事……他是在推销自己,但一直就没抬起过头,声音也没什么起伏,就在那种平铺直叙里带着一种浓郁的绝望似的祈求,倩姐尽量使自己的声音正常:你饿吗?弘毅猛的抬起头,在看到是她之后脸上的表情迅速变化,先是惊讶然后是慌乱然后是羞愧,再之后他不知所措的呆了呆,然后拔腿就跑。

倩姐一愣,条件反射的就叫他:你站住!弘毅跑的更快了,倩姐连忙去追,无奈她今天穿的厚实,眼看是越追越远,前面突然横插过一个男人,一把拦住弘毅,将他扭倒在地:好啊小子,敢偷东西?我没有!你放开我!放开我!弘毅用力挣扎,那人却扭的更狠:给我好好呆着,老老实实的把那小姑娘的东西交出来,否则就扭你去衙门!倩姐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大叔大叔,误会了误会了,他是我本家的一个哥哥,我们闹着玩呢。

本家哥哥?那人看了眼穿着簇新,还戴着银坠子的倩姐,又看了看弘毅,一脸不信,小姑娘你别心软,这些偷儿们可恨着呢。

真是哥哥,大叔,我还知道他的名字呢,他……别说!弘毅一声大叫,倩姐停了下来,有点无奈的摊摊手:他这是害羞。

那人仿佛明白了点什么,松开了手。

弘毅站起来还想走,倩姐一把抓住他,然后笑着像那人道谢,那人也不怎么在意的摆摆手:去吧去吧,小孩子们上一边玩去。

倩姐又道了谢,这才拉着弘毅向旁边走,弘毅很是不满:你拉着我干什么?我有话问你。

我不想说。

不想说?倩姐看着他,露出甜美的可爱的纯真的微笑,用非常有礼非常温柔的声音道,那先把我那十文钱还回来吧,哦,对了,还有那瓶梨膏。

弘毅张大了嘴,满脸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