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买湖

2025-03-25 16:43:17

一晃眼,又是四年过去。

李正泽一家在这几年里,也小有资产。

然经过上次,李正泽很是小心,悄悄的攒着钱。

其实不管怎么小心,明眼人一看,也是晓得的。

就从平常的吃穿上就肯出个所以然来。

大概是小秦氏被李老大收拾的妥帖了,再没来过这边。

沈氏很是高兴,少了这个麻烦精,自家可以过两天清净日子。

珍真和何榆善每年也能见两面,他依然喜欢黏着她,倒是沈大舅家的二表哥清辉稳重了一些。

而清远则考上了秀才。

今年,伯林也是打算下场试一番。

爹,大哥的宣纸快没了,你回来的时候记得买点啊。

珍真对着装着泡菜罐子的李正泽道。

晓得了,你都说多少遍了,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李正泽笑着挥挥手,一脸不耐样。

如今又到了集会的日子,每年集会,李正泽家的泡菜就卖的很是红火。

自那年开始卖泡菜,自家的白菜就都是做成泡菜来卖的。

这两年,也有一些固定的回头客了。

沈氏与李正泽也开始买别人家的蔬菜来做一些其他种类的泡菜。

珍真更是做了一道泡菜鱼给他们吃,直把仲林馋的隔几天就要珍真做。

虽说这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村里的很多人家都开始对李正泽一家慢慢疏远了,有的更是在背地里说三道四。

接着,连李老头也被大房叫去让他回去提点一下李正泽做人要有良心。

沈氏原本是个好脾性的,在村子里更是有好人缘。

随着日子慢慢过去,好些妇人见到她就开始阴阳怪气,那里还有以前见面时的亲热劲。

慢慢的就只和王大婶子家能正经说上几句话了。

沈氏和李正泽的烦恼也延续到了伯林和仲林的身上。

伯林还好,平日就是与书为伴。

倒是仲林原本要和他玩的小伙伴慢慢不再找他。

他开始时很是不解,闷头想了好几日,也试着去找别人玩。

然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渐渐的也就接受了,收了心跟着伯林,把热情都转到书本上。

因着家里很有一笔钱了,珍真又开始想着是不是买些地或者山头呀。

总是买泡菜也就只能收那么点钱,要是谁家做出来味道更好的,自家的泡菜也就不值钱了。

许是心里想着这些,珍真一连几日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最后还是沈氏看不惯她整天苦着脸出神,拉着她到了正房。

问她到底怎么了。

珍真想了一会,才道出心底的担忧。

沈氏抚着她的头发,轻笑着道:娘的傻闺女,我和你爹过年的时候就在商量这事。

可是一直都没有谁家要卖地的。

再说我们打听了许久,也只晓得小王四要卖地。

他那地,不值得买哩。

珍真便也松了口气,之前一直还想着怎么说服爹娘,现在就只愁没有地买了。

娘,没有卖地的,那有卖山头的吗?珍真皱着眉头,撑着下巴问道。

这倒还没打听,再说也不急在这一时,可得好好选才行。

此时正是三月下旬,地里杂草需要锄去。

一家人忙的团团转。

家里养了四十多只小鸡和十多只母鸡,又有五十来只鸭鹅和八头小猪。

要说芙蓉村谁家日子最红火,当属她家了。

珍林和珍真上午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喂牲口上,又要准备午饭和下午牲口的喂养。

每日这些杂事也能把两人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过的很是充实。

且说李正泽打听了好几个月,这买地的事也没啥动静。

心里也暗暗失望,经过珍真提醒,觉得买个山头也不错。

这卖地,怕谁家都是不会卖的。

倒是说道卖山头,有好几家人动了心思。

只要碰到沈氏,便热情的过了头,扯着沈氏不放手。

耽误了好几个半天的功夫,沈氏实在是给缠怕了,每日天色还微亮的时候就出门做活,等着地里渐渐的有人了,赶忙回院子里。

下午等着地里的人少了才去做活。

因此原本几日就能做完的活,生生做了七八天。

每晚躺在炕上,沈氏都跟李正泽抱怨。

其实不止沈氏,李正泽也被烦了好几天了,只是犹豫该买谁家的。

这乡里乡亲的,买了这家不买那家,不是上赶着吵架吗?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拿不定个主意。

后来,沈氏想着既是珍真问过,那不如看她咋说。

珍真晓得这个事以后,很是高兴。

几年前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

爹,都有那几家要买山头呀?这卖的山头离我们家有多远?倒是有三户人家要卖,近的就在咱们家后面隔着两个山头,远的有包着碧云湖的。

李正泽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又道:爹也不晓得该买那。

只是那碧云湖的就算了吧离家太远了。

然珍真听到碧云湖的时候,猛地抬头,张着嘴,瞪着眼睛叫道:爹,就买那个有湖的呀。

那可是个好地方。

你想着买湖?那太远了,买了能做啥?李正泽摇摇头。

爹,那是个钱罐子呢。

那湖里可以出水产,还可以种莲藕,一旁的草地,可以用来养羊。

这多好的地方呀。

珍真扳着指头,一样一样的说给他听。

这样看来的话,还真是可以买的。

他家的湖连着两边的山头一起卖呢。

找了我和你娘好几次了,你娘都被烦得不敢出门。

李正泽笑着,摸摸下巴。

难怪娘最近老是一早就出去做活了。

爹,你先去问下价格吧。

那么大的一块地,我怕钱不够呢。

好嘞,明日我就去打听。

李正泽答道。

嗯,不过,你先去其他两家仔细的问了,才去问那湖呀。

珍真又忙道。

李正泽想了一会,就明了珍真的意思,便也点点头表示晓得了。

这一晚,珍真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有那湖要做些啥。

直把旁边的珍林也吵醒了,拍了她一把,才慢慢平复了激动的心情,睡了过去。

第二日,自然是带着熊猫眼起了床。

又是忙活了一上午。

可眼睛时不时的盯着院子门。

每每有了声音便冲出去,只是都是小鸡们啄着院门发响。

终于到了午时,李正泽和沈氏归了家。

珍真忙上前去围着他俩。

道:爹,咋说呀?李正泽喝了一碗水,把嘴上的水渍擦干,坐在炕上,道:问了,那两个离家里近的山头都要八十两哩。

珍真没听到她想知道的消息,急的直跺脚。

爹,你快说重点呀。

李正泽向着沈氏做了一个你看的眼色,大笑了一场,才道:问了问了,那湖连着两个山头要三百两哩。

家里还差着五十两哩。

可是买不了珍真听了,只愣着不说话。

静静的坐在一旁。

沈氏瞧着她的低落,拉过她的手,道:这三百两不是小数目,你大哥今年要下场。

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再说家里的钱也不够呀。

突然,房门一下开了。

伯林站在门口大声道:娘,我还是明年在去呀。

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

胡闹,你这说的是啥疯话。

娘和爹养大你就是让你胡闹的?沈氏瞪大着眼睛,喝斥道。

娘,我原本就不想今年去的。

是你看着清远表哥下场的时候也有十五岁了。

我现今才十四岁,那里用的着着急呀。

再说他的学问可是比我好多了。

他都这个时候才去,何况我呢。

伯林走到沈氏面前,先恭敬的做了一个揖,才直起身子。

沈氏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也不知该怎么反驳他,只气的喘粗气。

珍真怕沈氏急了,伯林要挨板子,忙下炕拉着伯林的袖子道:大哥,虽说今年你不定能中,但也可以试一试呀。

总能增加经验。

伯林摇摇头,轻声道:我觉得我现在还不是时候下场呢,肚子的墨水还不够,何必去浪费钱呢。

伯林打定主意不肯去下场考试。

和沈氏对上了几天。

每每都是和颜悦色的和沈氏说话,却被她像是没听见一般。

他也不恼,见着沈氏了,依旧如此。

家里的人看着都是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的,就怕惹了她不高兴。

愈发同情伯林了。

这样好几天,连沈氏自己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她太不讲理了点。

终是就着伯林的话,接了下去。

家里的气氛才好转。

李正泽想了几日,在晚间的时候去了伯林屋里。

你可是想好了,今年不参加了?爹,我早就想好了。

只娘那样急,我也不敢说,只想着试一试便罢了。

如今既然家里着急着用钱,又何必给我花那钱。

还是拿去买地是正经呢。

伯林给李正泽倒了一杯水,放到桌上。

认真道。

我也想了几日,如果你是真的还不是时候去下场的话,爹也不逼你。

真的是,连夫子也是这样说的。

李正泽见伯林一脸正色,便晓得赵夫子定是这样说的。

也不再勉强,点点头,让伯林先睡下,自己回了正房。

那一晚,李正泽劝了沈氏一整晚,说干了嘴。

沈氏又自己想了半宿,终是想通了。

自此,沈氏也松了口,只道要是时候到了,伯林定要去下场才是。

珍真听了这消息,原本歇下的心思又活络了来。

这五十两,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

只要等着春日过去,家里的牲口都长大了。

便也能凑一些。

李正泽也没有闲着,寻了人仔细的打听着为何那家要卖碧云湖。

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李正泽早就采好了药,去城里卖。

虽说钱不多,好歹也算个进账。

接下来就是要下秧苗了。

一家人又是一阵忙和。

直到六月份,才打听到了消息。

原来这湖也不是那家卖湖的人所有。

而是他家的一个亲戚。

那亲戚原本也是城里的富户,只儿子染上了赌钱,家里值钱的物件都当了去。

败光了所有的家产。

如今又染上了肺痨,日子过的拮据,便打算把这偏僻的碧云湖卖了。

要说这卖湖,城里有钱的人家也多,定是有要出高价买的。

哪知他有个素来家族仇家晓得了,暗地里找了泼皮到处宣扬这湖风水不好,所以他家才失了钱财,如今更是染上了痨病。

谁家要买了去,不定要死全家呢。

这话一出,原本要买的人家,那里敢再提此事,纷纷只说不买了。

那亲戚还等着把湖卖了好用钱买药呢。

如何能等,只好降了价格到处找买家。

李正泽打听到了消息,忙回了院子和沈氏商量。

此时也不避着家里的娃了。

珍真在一旁,想了会道:爹,既是如此,我们压一下他的价钱呀。

这样我们省省,再卖些牲口,这钱便也够了。

李正泽倒是赞同这个主意,只沈氏摇头道:这是人家的救命钱呢,那里能这样做。

此话一出,珍真不敢再多言。

这也是。

不如我去找爹借点钱添上?李正泽抓了抓头道。

还是我去娘家借吧,要是大嫂和二哥两家晓得了,这那里有安生日子。

沈氏听了李正泽的话,忙使劲摇头。

也好。

他也晓得老李家院子的情况,听了沈氏的话,虽说沉默了一会,还是答应了。

这样一来,便商量好了要买湖的事情。

李正泽隔日又去了趟那卖湖的人家院子里。

这次见到了真正的卖家,只这来人是个十六七岁的男娃,也是个腼腆的。

李正泽也不欺他,给了两百九十两的价格。

那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只盼着把湖卖了,原本也不抱啥希望,此时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买,那里会不答应的。

两人谈好了价格,便约定五日后到村里和城里把档子办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第二日,李正泽和沈氏顶着炎炎烈日去了张家村,磨磨蹭蹭了一会才和沈大舅提借钱的事。

沈大舅从小到大就沈氏这一个妹妹,很是疼爱的紧。

这么多年,不管她家日子再苦也没听她说要借钱的。

此时听了这话,啥也不说,只进屋捧出了个钱夹子。

你是要多少?三十两就够了。

沈氏红着脸,低着头,望着一边道。

给你四十两吧,好好收起来。

沈大舅说着就摸出了四个大元宝,俱是十两一个的。

大哥,那里要这么多,三十两就够了。

沈氏死活也不肯多拿,只忙忙的推着。

让你拿着就拿着。

沈大舅说着就把钱夹子又抱回了屋里。

那大哥,我明年定把钱给你送来。

沈氏眼里包着泪水,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