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文臣们一个个满脸的悲戚,武将之中不少已经跟着跪倒高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了。
尤其是武将中打头的杨乘风,宋兰台,纪真和聂易等人。
五万大军出动,粮草先行,户部尚书姚歌,户部侍郎王荞,户部侍郎王裕,你们要重点关注此事,切莫掉以轻心,玩忽职守。
淑之不理会那些仍旧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已经开始吩咐和叮嘱有关大军后勤保障的情况了。
顾昭看着女儿毫不顾忌的该做什么做什么,眼色迷离,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此时城楼上的聂景侧顾看着自己的妻子道或许……我……你定然会宁可一辈子在后悔和痛苦中挣扎,保护这江山和这江山之上的子民,也不会单单为了政儿一个处兵伐齐。
夫君,我说的可对?许氏笑着看他,俩人双目对视,没有避让,没有尴尬,只有那种深深的了解。
唉……聂景叹息一声。
夫君,你可以为了儿子做任何事,你可以丝毫不犹豫的为了他去死,为了救他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当一头是江山万民,一头是政儿的时候,你是男人,却不会义无返顾,决然而然的去选政儿。
可是对于我来说,政儿却比这江山万民重多了。
也许是我太自私了。
许氏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停顿了一下,然后才道我喜欢淑之,尤其喜欢她那双眼睛,淑之都不晓得我为什么喜欢她。
呵呵,其实我喜欢她,就是因为她足够勇敢。
看到了她就好似看到年轻时候我自己,我其实知道,即使我们夫妻俩相好合,也绝对不可能白头偕老。
聂景听了这话,顿时失声叫道小茹——别这样,我其实早就知道了,你不要这样,我看着难过。
许氏看着聂景,眼神极为温柔。
且不说这糟烂的身子,纵然我身体健康,人生也不过百年,可是你不一样,夫君,我知道我死之日,就是你了却尘念之时。
我爹如此,你也如此……你们都是有大天赋,大机缘的人,能够让你为了我停留在这红尘之中这么多年,我已经很知足了。
……聂景,你没有对不起我,其实是我对不起你啊~小茹……聂景的眼眶湿润,将许氏重重一搂抱入怀中,怎么舍得呢,如何舍得?几十年的日子好像一瞬间就度过,当年那个扎着小辫子,神采飞扬的小女孩,为**,为人母,如今……如今更是要离他而去了。
聂景是个感情内敛的人,再大的痛苦他也不愿意说出来,让许氏烦心,可是此时此刻他却控制不住落泪了。
他想挽留他妻子的生命,那么只多一天也好啊~小茹……生老病死,天道自然,不要再如此。
许氏翻身抱着聂景,其实她也舍不得,可是她又能留多久呢?淑之亲自给她奉上的药,好是好,却改变不了她的愁丝,也改变不了她的她彻底败坏了的身体底子。
如今她已然是在多活了吧?唉……越是这样想,她就越加的舍不得夫君,其实我舍不得你,也舍不得淑之,小琰儿,小娴儿,还有小宝宝,但是我更舍不得政儿,我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够看见他醒来,但是我想求求你,无论如何都要支持淑之,你一定要帮助淑之去救醒政儿。
你要答应我……答应我……面对许氏的哀求,聂景根本拒绝不了,她用力的点点头。
许氏满足了心愿,软倒在他怀中,聂景抱着妻子昏迷过去的身子,哀戚的闭上眼睛,泪水滚滚而落,有谁能够忍受着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女人,自己的爱妻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呢?……淑之不知道她的婆婆又昏迷过去了一次,其实许氏早年看着身子健康,其实底子已经大坏了,符石水效果是显著,甚至淑之还给许氏用上那种宝贝,她本以为这样至少能够为许氏增加一些寿元。
可惜,许氏的身体已经虚不胜补了,那些好东西在她千疮百孔的身体内也是效用大减,更别提儿子出事,她身边娘亲,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的担心和愁绪,若是能够控制就不是母亲了。
这样的担忧和愁丝越加的造成了她病情的恶化,导致她最近昏迷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许氏知道淑之的压力和难过,还有哀痛其实不比她少一点,所以都不让丈夫聂景告诉淑之自己的病情。
好让淑之全心全意的为了聂政而努力。
聂景因为发觉不好,这次几乎将全部的政务都交给了淑之,自己专心的陪伴许氏,整日里想办法讨她开心。
……任何人都没有阻止皇后娘娘的脚步,出兵,出兵,不出一个月,杨乘风就带着大军整军出发了。
身为皇后的王淑之亲自到城门之外相送,并且送上御酒,预祝毛到成功。
……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这怎么可能呢?周国皇后她疯了吗?周国明显就是个新融合的国家,他们根本就是无力再战的啊~尤其是他们那里的百姓明明都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乱了,这个时候民心思定啊,皇室怎么敢再掀起战端??他们就不怕国内的百姓们选择暴*吗?这次还真让齐国猜着了,周国的五万大军出城还不足六百里,不过几天的功夫,周国各地就有乱民造反,说是要推翻暴虐没有丝毫仁爱之心的周国皇后的统治。
他们要反,要推选出一个真正的男人来领导他们,而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瞎指挥的白痴女人。
即使这个女人是大美女,还是周国皇后也不成~周国四地民反,处处都是奏报反民作乱之加急奏章,各地官员们一个个都紧张兮兮的,深怕有遭一日,整个上京再次遭遇战火,那些原本已经被灭国的赵国、魏国余孽真的死灰复燃,重新冒出头来跟如今周国皇室争夺江山,那就真的麻烦了。
这种论调不仅在朝堂上越渐成为风潮,就是在民间也同样是传扬得沸沸扬扬……大朝之上,皇后王淑之冷漠的看着下面这些一个个情绪激动,大言什么必须马上停战的文官们,转头对宋兰台道民间有些奸小,想趁着皇帝昏迷,大军外出征战的空隙挑唆民反,然后浑水摸鱼,以图复辟。
这样的前朝余孽只怕还与朝中多有勾连,为了国家的稳定。
宋侯,受你安疆侯的封号,请你动手帮助本宫清楚一些毒瘤吧。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视百姓生死于不顾,只想着谋去私力的人。
安疆侯,我相信你,必然会成为守护周国最锋利的剑。
谨遵皇后懿旨。
宋兰台干净爽利的接下,眼中冷冷的扫了一眼殿上的群臣,只一眼,顿时让不少人没抗住打了哆嗦。
可见安疆侯气势之强。
皇后娘娘,若是查出朝中有人于逆贼相互勾连,意图谋逆这样的人……还有他的家族……赐你皇帝的佩剑,可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你放手的在全国走动吧……这里没有上方宝剑一说,所以淑之就直接说成了皇帝的佩剑,而先斩后奏,这权利太大了,别说那群文官了,就脸顾昭都有些傻眼。
淑之太疯狂了,这种事情,这种权利怎么可以放手交给臣子呢?别说顾昭就连宋兰台都浑身一震,有点傻眼。
好在他定力知足,很快就恢复了。
安疆侯,放手去做。
陛下既然像信任自己的血脉手足一般的信任你,我必然信任你如同他一般。
国家安危系于你一身,还请卿能够为了陛下与本宫,为了江山万民斩妖除魔,不留后患。
不对啊,这话不味儿啊,这是什么意思啊??一时间殿上的众臣们个个面面相觑,少了声音了。
顾昭就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他震惊的看着坐在宝座上的闺女,心说丫头,你就不怕背负千古骂名吗?宋兰台似乎也反应了过来,王皇后先是封他为安疆侯,然后又是剑啊,又是先斩后奏,又是斩妖除魔,又是不留后患,这不就是让他大开杀戒,可以以莫须有的罪名摘除那些对帝国产生威胁家伙和他们的家族?是这样吧?宋兰台抬头凝望那位小女人,明艳动人的却手段刚强,决绝的皇后殿下。
你想清楚了吗?我一个男人到是无所谓,不过是被人世人诟病而已,而你可是开国皇后啊,以你的政绩,以你的才干,你甚至能够名流千古,为千秋万代传颂~俩人无声的对视着,王淑之的眼神没有躲避,没有怯弱,没有迷茫,只有一往无前的坚定和自信~宋兰台最后了然的大声应喏,既然如此,我就做你手中一把锋利的让敌人心惊胆寒的利刃,那些胆敢轻慢算计大周渣滓全部下地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