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1-15 10:52:04 本章字数:2367先前站着那人眼尖,发现了她们师姐妹,猛地扑过来,抓住何清君的手腕:玄机子呢,叫玄机子出来,他躲哪儿去了?何清君使个轻巧的手法,脱出手腕,笑道:两位前辈少安勿躁,家师适才有急事出门去了,两位前辈莫急,家师所欠的银两,乐山一定不会赖帐,只是乐山近年来入不敷出,一下子拿不出三千两,两位……李忠阳一个高窜起,堂堂乐山,拿不出三千两,谁信?!钟琳双手插腰,怒道:欠帐的是我师父,你跟我们吼什么!如果能拿出来,我大师姐还用在此低三下气的相求?先前那人叫道:小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债子还,师债徒还,天经地义!何清君:……钟琳:……半晌,何清君道:两位前辈说得是,师父的债,我们一定还。
两位前辈稍等,我们这就去凑凑。
钟琳急道:大师姐,哪还有钱?何清君拉着她往后院走,进了自己房间,从抽屉里取出一只古朴雕花长盒,打开,取出一支镶珠玉簪,盯着看了片刻,咬牙递给钟琳。
钟琳讶然接住:大师姐?这簪,不是大师姐母亲留下的遗物吗?有时会看见她拿着发呆,却从未见她佩戴过,可见她十分珍爱此物。
何清君轻笑,叹道:这簪是我娘的陪嫁,我曾找人估过价,这上面的珍珠虽不是极品,倒也是上品,连同这玉簪,能值个两千两,余下的我们再凑凑,我这里有一百两。
帐房还有五六百两,还差三四百两,这……说着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包银子的小布帕。
想着去哪里凑差的那三四百两,连连叹气,江湖上哪门哪派像乐山这般狼狈?想当年,乐山也有过五百亩良田,五六间铺子,十余处地产,如今被师父这个散财老童子,散得只剩下五十亩薄产,两间铺子。
一年只有区区万两收入,既使这点收入,仍未保住,都被师父拿去散了。
师父是在江湖中赚了个豪爽仗义的好名誉,可是有没有考虑过后果?忽然,一阵哇哇哭声传来,何清君无奈探头,果然六岁的小师弟边哭边进了院子。
小师弟安津聪慧,有天赋,唯一缺点就是胃袋太大,饿了就爱哭个不停……钟琳叹道:又来一怨家,这乐山啊……何清君将小师弟抱进来,放在凳上,拿了个果子堵住他的嘴,别抱怨了,没有师父,咱们早饿死路边了。
师父他也是有苦衷的,什么时候师娘回来了,咱们日子就好过了。
钟琳跺一下脚,我也不是抱怨,只是这被人追债的日子,唉……忽然守乐山大门的仆人跑进来,道:两位姑娘,门外有个自称是大姑娘义兄的男人求见。
钟琳看一眼何清君,小手捏住椅背,指节泛白,冷哼一声:京里来的?不见!何清君听到义兄求见,先是一愣,继而双眸一亮,见,为什么不见,管他要做什么,差的那四百两银子有着落了。
钟琳怒极拍桌子,大师姐,你说实话,你是不是还忘不了京城,忘不了那个男人?!何清君取了桌上的玉笛,暗叹,下次再来追债的,就该当这笛子了。
其实她明明练得是剑法,师父非硬塞给她支玉笛,号称是前朝的,很值钱,说法冠冕堂皇的,说什么用玉笛,少杀生,来生可得富贵,还硬逼着她学笛曲,说就算装门面呢。
只是她于音律天生不通窍,学来学去,也只是个半调子。
她不在乎富贵不富贵,富贵又如何,不过吃得五谷杂粮,忧得各色烦事。
但她知道这玉笛定跟师娘有关,所以她只得弃剑用笛,拼死拼活地学了两首师父喜欢的曲子,虽然吹得不够完美,但是每当师父听到她吹曲,都会陶醉其中,不用说也知道,那笛曲定是师娘的最爱。
钟琳,你看着小师弟,我去见见他。
钟琳咬牙道:我陪你去!何清君知她不放心,亦不反驳,轻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