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步步为赢 第七章 火中取栗

2025-03-25 16:55:46

大夫人知道他说的在理,却又不忍心儿子失望,说:他都十七岁了,自个儿屋里两丫鬟他都没碰过,可见不是个乱来的。

曼华定是很得他的心,他才会这么在意。

你就忍心让他失望?家里大把丫鬟,你尽管给他挑个称心的,唯独这曼华不行。

一是名声不好听,二是我怕三弟正好趁机闹事。

阮弘语重心长地说,你昨晚也看到,三弟咄咄逼人。

轩儿又不知好歹。

若是他们因为曼华起了纠纷,我怕……轩儿吃亏呀。

想到昨晚阮弛的话,大夫人又是害怕又是生气,说:我真想不明白,老爷你堂常正三品,怎么就怕起这个庶出的弟弟?由着他威胁轩儿。

夫人,你不知道,他不是威胁轩儿,他是拿轩儿威胁我跟母亲。

你也别担心,我会打点同僚,让他们给他派个外任。

阮弘连说边走进里间,把官服脱下来,换上直裰。

那轩儿呢?大夫人跟了进来问。

让他在祠堂跪一宿,好好反省一下。

大夫人心疼地说:那两丫头跪一会儿你就心疼,咱们儿子你就不心疼?那能一样吗?轩儿是咱们阮家的长子长孙,未来一大家子都得依靠他,他若是这般冒冒失失,如何在京城立足?阮弘理理直裰的袖子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夫人,你心疼,也得忍忍。

我去给母亲请安了,屋外跪着两丫头打发她们回去吧,都是快成年的姑娘,人来人往太难看了。

说罢,大步走了。

大夫人一个人坐在偏厅里,生了一会儿闷气,这才吩咐:让四姑娘和五姑娘回去吧,抄十遍《女诫》明天交上来,再请个郎中给两个姑娘瞧瞧。

再怎么迁怒,面子上的事情还是得做。

宝珍出去,把大夫人话说了一遍。

四姑娘端端正正地朝屋里磕了一个头。

阮碧不想磕头,直接站了起来,带着秀芝走出大夫人的院子。

秋兰扶着四姑娘走在后面,边走边说:姑娘,早就跟你说了,不要多管闲事,这下好了,夫人生气不说,额头还破了,要是留了疤可怎么办?四姑娘说:那也没有办法。

秋兰继续唧唧歪歪:再说,要帮也要看什么人吗?人家半点情也不领,连声谢都没有,倒搞得姑娘热脸贴人家冷屁股……阮碧听的失笑,忍不住回头说:秋兰,你以为你们姑娘是在帮我?秋兰瞅她一眼,推推四姑娘说:姑娘你看,多不值得。

阮碧顿住脚步,回过身说:我告诉你,要说谢,也是你们姑娘谢我,这话你自然是不懂,可是你们姑娘却是心知肚明。

四姑娘浑身一震,抬头非常认真地看着阮碧。

阮碧迎着她的视线,不避不闪。

旁边的秋兰和秀芝看着打眼神官司的这两人,都愣住了。

一会儿,四姑娘垂下眼眸,说:五妹妹说的话,我一句也没有听明白,我做事,但凭良心,随便妹妹怎么想了。

秋兰,先扶我去看一下林姨娘吧。

说罢,另取了一条路。

阮碧看着她弱柳扶风般地远去,不由地微微羡慕,人家好歹有娘有弟,有依靠也有期盼。

若是自己也有这两样,定然也会跟她一样,耍点手段,为兄弟搏一个未来。

可是什么自己也没有,无财无势,无依无靠。

正伤感,只见二夫人带着丫鬟过来。

阮碧忙曲膝行礼:婶婶好。

二夫人扶起她,看到她半侧脸肿起老高,惊愕地问:这是怎么了?阮碧眼眶微红,说:婶婶……就别问了。

方才我也听说了一点,做兄长的,对妹妹大出打手,当真……是闻所未闻。

二夫人拉起阮碧的手,来,到婶婶的屋子里小坐一会儿,有什么委曲尽管跟婶婶说。

她忽如其来的热情虽然有点诡异,却正合阮碧的心意。

阮碧点点头,随着她到二房的院子。

院子名字叫芳景,大概取自芳景宜留连,又或是一庭芳景的意思。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株百年白果树,枝繁叶茂,蓊蓊郁郁,刚刚结了果子,一点点白色点缀在树叶之间,打眼一眼好象满天星晨。

二夫人先让小丫鬟带她到东厢房三姑娘的屋子里洗脸梳发,然后再请她到正房的花厅坐着,吩咐小丫鬟:给五姑娘泡一杯万春银叶。

又转身对阮碧说:这万春银叶是今年新制的,成色比往年的都好。

阮碧和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喝咖啡喝饮料喝果汁,就是不怎么喝茶,但是光听这名字,也知道是十分高档的茶。

果然小丫鬟还没有送进来,先有一股清香飘来,及待到手里,鼻端那是清香萦绕不绝,再看杯里,深绿色的叶片根根分明,泛着一点点银光,不负其名。

二夫人又吩咐大丫鬟银杏说:你也带秀芝下去喝杯茶。

银杏知道她们有话要说,连忙拉着秀芝下去。

二夫人把茶杯搁在桌几上,先叹口气,怜爱地说:我也知道你往素的日子……只是你倒底是寄在……他们名下,有些话我也不好说,免得她以为我有什么想法。

你的委曲便是不说,我也明白,真真是苦了你。

阮碧红了眼圈,说:有婶婶这番话,我心里好受多了。

这一回又是为什么?都闯到你房里打人。

许是为了那个曼华。

阮碧也不瞒她,将在荷塘边遇到阮家轩拉着曼华纠缠不休的事情说了出来。

二夫人恍然大悟,说:怪不得方才老夫人叫我过去,说要让曼华搭我们郭家的商船回扬州父母身边,我只当是昨晚阴差阳错,老夫人怕曼华触目伤情。

原来老夫人要把曼华送走,那就怪不得阮家轩发起癫,看来他对曼华还是用了心的。

只是他的性格如此鲁莽暴戾,不是做大事的料。

阮府真要交到他手里,前景堪忧。

阮碧握着茶杯,脑海里快速地转动着。

这时,小丫鬟在门外禀告:二夫人,五姑娘屋子里来了,说是大夫人给她请的郎中正候着她。

阮碧把茶杯搁在桌几上,说:婶婶,我回去了。

二夫人说:有空多点过来坐坐,跟我说说话也可以,跟三丫头一起做做针线也可以。

是,婶婶。

阮碧带着秀芝回到蓼园东厢房,管事媳妇带着郎中已经在厅里候着了,还是上回那个年轻郎中,记得他姓徐。

徐郎中看看她的脸说:并无大碍,我开点消肿的药膏外抹就好了。

谢谢徐郎中。

看管事媳妇在跟秀芝说着话,阮碧又低声添了一句,上回的。

上回她明明没有中毒,这个徐郎中却说她中毒,分明是猜到她处境不好,有心帮她一把。

徐郎中瞅她一眼,说:看病医治,是小可本份,姑娘不必言谢。

只是姑娘前一阵子身子亏损严重,特别是脾虚胃寒,若再不好好调理,怕是要成顽疾了。

阮碧心里也清楚,这具身体体质很弱,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她都是十三岁了,还没有来癸水。

不过呢,在如今的处境下,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徐郎中留下现成的膏药,管事媳妇领着他走了。

秀芝帮阮碧抹了一层膏药,怕药效不够,又抹了一层,问:姑娘要不要去床上歇会儿?不了,我想去花园里转转。

好,我陪姑娘一起去。

不用了,秀水陪我一起去吧。

阮碧看着门边站着的秀水,她的眼神明显闪躲了一下。

秀芝虽然纳闷,却也没有说什么,只叮嘱秀水要照看好阮碧。

出蓼园,不走抄手游廊,直接沿着花间小径慢慢走着。

一盏茶功夫,就走到昨晚秀水冲她招手的地方。

阮碧停下脚步,放眼望过去,一目了然,虽然假山挡住部分视线,但若是假山后站着的是熟悉的人,还是能一眼认出的。

秀水大概明白了,脸色微白,先心虚地开口了:姑娘怎么不走了?秀水,为什么?姑娘,什么……为什么,我不懂……阮碧慢条斯理地说:你懂的,你清楚,我也清楚。

昨晚我已经叫你不要出声,你还是故意大声地嚷出来,惊动大少爷和曼华,让他知道我在附近。

今天你又通过曼云告诉老夫人昨晚的事情。

说吧,为什么?秀水垂下眼眸,只是不说话。

好,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

阮碧又说,即使你不说,其实我也知道,你不喜欢曼华,你忌恨曼华,你应该是早知道曼华跟大少爷有往来的。

对了,你喜欢大少爷……秀水脱口而出:不是,我没有喜欢大少爷。

她只否认了这句,那就说明其他都是正确的。

阮碧点点头说:我说错了,是曼云喜欢大少爷,你是为了她。

秀水吃惊地看着她。

姑娘,你怎么知道的?阮碧淡淡地说:我就是知道。

其实她是猜的,老夫人是个精明的老太太,凡事都有谋划的。

她身边现在就只有两个大丫鬟,一个曼云十六岁,一个曼华十七岁,都是正当年龄,相貌姣好。

曼华温柔多情,娇生惯养,是来消磨阮驰男儿意气的。

曼华稳重大气,进退有礼,很有可能就是给未来的家主阮家轩培养的。

秀水的反应证明她猜的没错,而且老夫人可能跟曼云说过,所以秀水才会这么上心。

秀水,你说,我要是告诉大少爷,是你告诉曼云,曼云再告诉老夫人,你说,他还会要曼云吗?大少爷的脾气,秀水刚刚见识过,浑身一个抖嗦,颤声说:姑娘,你不会这么做吧?我会这么做的。

除非……阮碧慢慢地说,有人能打消我的念头。

那怎么才能打消姑娘的念头?阮碧笑了笑,说:曼云知道。

(推荐票的有木有啊,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