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很不服气,嗫嚅着唇,终究还是把话吞回肚子里了。
却听六姑娘小声说:我觉得二姐姐没看错,五姐姐确实胖了一点。
房间里有片刻的沉默,大家都看着老夫人。
老夫人却好象没有听到一样,拉着阮碧手,又仔细地问,在观里可过的惯?早晚课做些什么?饮食起居如何?这些问题,阮碧都精心准备过答案,自然说的字字妥贴。
老夫人听到每日三餐有两餐都是粥,怜惜地说:可怜见的,这天天喝粥,难道还能喝胖了?又跟曼云说,叫个人去厨房里说一声,多做点鸡鸭鱼肉,给五丫头好好补补。
曼云应声而去。
六姑娘仿佛被隔空打了一巴掌,脸皮都泛红了。
老夫人又继续拉着阮碧说话,听到紫英真人说她从前只开六窍如今七窍全开,她合什说:阿弥陀佛,定是老太爷在天保佑,让你转灾为福。
走,五丫头,随我去祠堂里给老太爷上柱高香……说着就要下榻。
正在这时,外面报:大夫人来了。
脚步声响,大夫人脸带笑容地进来,后面跟着丫鬟宝珍和一个面生的嬷嬷。
看到老夫人要下榻的样子,她问:母亲,这是要去哪里?原本想带五丫头去给老太爷上柱香,罢了,下午再去也不迟。
老夫人仍然坐回榻上,对大夫人说,你来的正好,本来我还想派人叫你过来。
大夫人微微诧异,问:母亲找我有什么事?不是好事儿,是要骂你的。
老夫人指着阮碧说:我听说五丫头的奶娘去年生病,被她儿子接出去休养,快一年了也没有好,那你怎么还不给她屋里再找个稳重可靠的妈妈呢?大夫人笑着说:说起这事,是该骂我。
好几回我都想起了,忙东忙西的又忘记了。
再说,咱们府里丫鬟不少,可是这嬷嬷呢,要不年龄太大了,要不身体有病,外头来的又不清楚底细,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昨儿个,老夫人说要接五丫头回来,我又想起这事,想来想去,还真想出一个人,这不,我给带来了。
说着,转头看着面生的嬷嬷说,刘妈妈,去见过老夫人和五姑娘吧。
刘妈妈上前一步,行礼,说:老奴罗刘氏见过老夫人和五姑娘。
罗刘氏?老夫人微微思索片刻,可是罗山家的?怎么看着面生的很?大夫人说:母亲忘记了,罗山的原配去年冬天没了,这是三个月前新娶的填房,一直也没有来府里走动过。
以前在浙东卢家做过大丫鬟,是个懂得规矩的。
老夫人上下打量着刘嬷嬷,见她五十岁不到,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只别着一支银簪子,手很规矩地交握放在在身前,指甲剪的极短,指甲缝里干干净净,虽其貌不扬,却看起来也有几分体面。
转头看着阮碧问:五丫头,你瞧着如何?阮碧自然是不乐意,屋里的三个丫鬟都是少不经事的,容易操纵,而这个刘嬷嬷瞅着就是个精明人,又是大夫人陪房罗山的媳妇,这往后心不可能向着自己的。
但是她也知道,这事情轮不到自己拿主意,老夫人这么一问,也只是客气。
于是说:但凭祖母和母亲做主。
老夫人说:那行,就她吧。
还有,五丫头身边的丫鬟差一个,你也给她补齐了吧。
大夫人说:已经补齐了,今早我就叫一个小丫鬟过去了。
阮碧越听越郁闷,留在玉虚观祈福是想换得老夫人另眼相看,可这另眼相看也是个麻烦。
如今自己屋子里,秀芝还不能独挡一面,茶妹比较拙笨,秀水又是向着曼云的,再添一个向着大夫人的刘嬷嬷和小丫鬟……好吧,只能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吧。
胡思乱想片刻,回过神来,大夫人在说:……母亲可还有事?若是没事,媳妇先回去了,还有几个管事媳妇在等我。
老夫人点点头说:没事了,你去忙吧。
大夫人一走,刘嬷嬷跟着告退,说是要回家里交待一二。
她刚退出去,小丫鬟在外面问:老夫人,厨房说饭菜都做好了,要不要开饭?老夫人看看漏钟,说:开吧,姑娘们都留下来一起吃吧。
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餐饭吃的悄无声息。
吃完饭,喝过茶,说了几句应景的闲话。
老夫人打了个哈欠,阮碧等人识趣地告退,顷刻间,走的只剩下郑嬷嬷、孙嬷嬷和曼云。
老夫人问孙嬷嬷:你去观里的时候,她在做什么?孙嬷嬷说:我去的时候,她正跟着道长们做早课,我跟何嬷嬷在外面站了半天,她都没有发现。
我也打听过了,说她在观里,早晚课从来没有落下的,有空也不瞎逛,都在藏经阁里看书,很规矩。
老夫人哦了一声,也不说话。
郑嬷嬷低声说:到底是血脉相连,年岁长了,就显露出来了。
老夫人又默然片刻,摆摆手,郑嬷嬷和孙嬷嬷退了出去,各回住处。
郑嬷嬷走到春晖堂后院,见小门边几个小丫鬟探头探脑往夹道里张望,好奇地问:你们在瞧什么?小丫鬟伸手嘘了一声,说:妈妈小声点,五位姑娘在说话呢。
郑嬷嬷怔了怔,走过去,刚到小门边,听到说话声音隐隐约约地传来。
……瞅不出来你从前蔫不唧儿,还挺有心计的。
这是六姑娘的声音。
又听三姑娘说:六妹妹,你又胡说八道什么?快向五妹妹道歉。
六姑娘说:我哪里胡说八道了?明明就是。
阮碧说:三姐姐,没事,六妹妹这么想也正常。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里想着心计,当然也就只看到心计了。
六姑娘气结:你……二姑娘说:六妹妹,我看你也别再争了,古书都说圣人才开七窍,咱们的五姑娘如今就是一位圣人,这以后怕是大爱于天下,大德于天下。
咱们以后见着了,都得行个礼,揖个恭,称呼她一声大德大贤。
阮碧说:二姐姐送的帽子太高了,我人小卑微,实在戴不起,还是收回吧。
四姑娘打圆场,说:好了好了,这来来往往的,若是让下人听了去,岂不是要笑话咱们了?二姑娘说:这不是更合你意?横竖这府里就你一个人是大家闺秀……郑嬷嬷一听,越说越没谱了,赶紧把小丫鬟们都哄走了,又重重地咳了一声。
夹道里的说话声立刻停了,跟着响起脚步声,渐渐地远去。
郑嬷嬷想了想,跟了上去,走出东西夹道,只见五位姑娘已经分开,朝各自的院子里走去了。
她跟着四姑娘和阮碧走了一会儿,待走到人少的地方,叫了一声:五姑娘。
阮碧和四姑娘同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郑嬷嬷走过来。
郑嬷嬷走近,说:五姑娘,老身想打听一下,可有什么经咒是超拔生死的?阮碧说:有不少,妈妈要用来做什么?就是想给我那短命的桐姐儿积点福德……阮碧知道她是有话要跟自己说,假装想了想,说: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很是精妙,又不长,适合平时诵读,妈妈随我来吧,我给你抄一份。
郑嬷嬷感激地说:多谢姑娘。
阮碧带着郑嬷嬷和四姑娘一起回到蓼园,这才分手,进东厢房,招呼郑嬷嬷到里屋坐下,郑嬷嬷说:姑娘,我不能呆久,有件事情先跟你说一声。
阮碧听她说的郑重,微微诧异。
妈妈请说。
三天前宫里派人到府里通知,说要老夫人和大夫人带着二姑娘和四姑娘进宫觐见皇后,昨日,忽然又派人过来,说是姑娘也要一起。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11-17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