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碧拿起《金刚经》翻了翻,什么异常也没有,不解地看着秀水。
秀水犹豫片刻说:我表姐说,十五那天老夫人病着,不曾去天清寺,如今姑娘也不需要了……所以这两本《金刚经》还给姑娘,姑娘亲手给老夫人,也是一番孝心。
阮碧恍然大悟,好个曼云,明明意思是我不想为你所用,却说的如此婉转有礼。
也罢,她无非两个作用,其一是在老夫人面前吹吹风,其二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个醒儿,如今,前者已无必要,后面有郑嬷嬷在。
既然她想跟自己撇清,那便成全她,如果不是无计可施,阮碧并不想干强迫他人的事情。
思虑妥当,她说:好,我收下了。
秀水没想到她这么好说话,怔了怔。
你下去吧,把秀芝叫进来。
秀水喏喏几声,去外面,叫了秀芝进来。
茶妹没事了吧?秀芝气呼呼地说:姑娘,那个刘妈妈太可恶了,就算茶妹打翻熏笼,她也骂的太难听了。
而且这屋子里,那轮到她来指手划脚。
本来,这东厢房里她是一干丫鬟们的头,阮碧平时又宽待她们,很是自在,忽然冒出一个严厉刻板的刘妈妈,当真是大煞风景。
你叮嘱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她要教训,就听着。
秀芝眼波一转,笑盈盈地说:是,姑娘。
阮碧看看漏钟,指着桌子上的《金刚经》。
拿着这个,咱们该去向老夫人请安。
到老夫人屋里,其他几位姑娘都已经在了,正坐着说话。
阮碧行过礼后,恭恭敬敬地递上《金刚经》,说:祖母,孙女在观里的时候也抄了两本《金刚经》解厄祛灾,特拿来给祖母过目。
老夫人精神没有上午好,斜靠在榻上,下眼眶青黑,瞅了一眼,淡淡地说:好孩子,真是有心了。
又对曼云说,收下吧,改日带到天清寺给白云大师。
曼云上前接过,翻开看了一眼,未语先笑,嘴角一个梨涡隐隐。
五姑娘好俊的一手簪花小楷。
边说边睨了阮碧一眼,眼波流动,别有深意。
她如此灵敏机巧,阮碧心里大赞。
听到这话,老夫人稍微坐直,说:拿过来给我看看。
曼云把《金刚经》递给她,老夫人翻开看着,她也是书香世家出来的,自然识得好歹,点点头说:还真不错。
再看阮碧,眼神柔和一些,没想到,五丫头不声不响也练出一手好字,倒和二丫头不相上下了。
二姑娘脸色微白,睨了阮碧一眼。
阮碧恍若未见,说:祖母过奖了,二姐姐的字秀丽清峻,非我所能及。
老夫人赞许地说:难得还这么谦虚,好,好。
我答应了天清寺白云大师每月抄二十本《金刚经》捐给寺里,以后你每个月也抄三本吧。
阮碧恭敬地说:是。
二姑娘一向自恃书法,如今当面被赞不相上下,心里极不服气,又想起阮碧曾借书法利用过自己,新愁旧恨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若不是老夫人还在场,她当即就要发作出来了。
勉强按捺住怒火,说:祖母也给我看看吧,五妹妹到底写的有多俊?老夫人把《金刚经》递给她,二姑娘翻了翻,也觉得阮碧的字不错,心里十分忌恨,忍不住嘲讽地说:果然好俊,看来,以后得我向妹妹学字了。
老夫人听出不妥,皱眉说:二丫头说的什么话?二姑娘还没吱声,六姑娘抢着说:祖母,你不知道,五姐姐被……被看起来的时候,隔几天就派人送书法给二姑娘,请她指正。
后来,她……出来了,就再也不送了。
哦?老夫人看着阮碧。
阮碧不仅不慢地说:二姐姐,六妹妹,你们误会了,起初是我屋里没纸了,后来呢,二姐姐跟着母亲学管家,天天忙碌,我不好意思去打扰。
二姐姐一手飞白,飘逸洒脱,我深心羡慕。
二姑娘撇撇嘴。
老夫人听明白了,若有所思地看了阮碧一眼。
你们都下去吧,五丫头留下。
几位姑娘诧异,但还是依言退了出去。
五丫头,你过来坐。
老夫人拍拍榻边。
阮碧过去坐下,老夫人仔细地端详着她,脸色渐渐怆然,眼神渐渐悠远,象是在看着另一个人。
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我最近常常想起你母亲……跟你这般大的时候,她每天都腻在我身边……唉,早知道会那样,当初就不该让她嫁给……她又叹了口气,黯然地垂下眼眸,陷入回忆里,再无说话的兴致。
曼云使个眼色,阮碧识趣地退了下去。
第二天早上请过安,老夫人单独留下三位姑娘说进宫觐见的事情。
吃过早饭后,又派孙嬷嬷指点她们进宫觐见的礼仪。
从来不知道宫礼为何物的阮碧,要不屁股撅高了,要不动作太过僵硬,又跪又拜一整天,只累得腿脚都打颤。
第三天又练一整天。
第四天大早,老夫人、大夫人都穿上诰命礼服,戴上缀满珠翠的凤冠,阮碧等三人也一身华贵,在六姑娘羡慕的眼神里走出垂花门,坐软轿到门口,再上今黑色漆木绘流云纹的两驾马车。
马车出小巷,经大街,到马行街,转入东华街,一直到宫城的东华门口才下车。
东华正门紧闭,侧门开着,站着两排禁军,一身明晃晃的盔甲,铁戟森寒。
门边另外站着一位四十多岁在大监和几个小太监。
大太监上前,朝老夫人行个半礼,神情不卑不亢地说:阮老夫人,有些日子没见了。
老夫人认出他是太后身边的陆公公,连忙还了一礼,说:陆公公别来无恙,太后凤体可好?陆公公说:太后凤体康健,诸事如意。
顿了顿,不过,咱家现在在谢贵妃身边当差。
老夫人怔了怔,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又听陆公公说:随咱家进去,里面另有马车侯着。
边说边往里走,走了几步,忽然顿住脚步,转头看着阮碧等三人,皱眉说:怎么多出一位姑娘?老夫人微微一怔,说:原就通知的三位。
陆公公摇摇头说:不对,不对,阮府只有两位姑娘,阮二姑娘和阮四姑娘,这多出的一位姑娘还是请回吧。
大家都是愣了愣,然后看着阮碧,神情各异。
二姑娘乌黑的眼珠里满满的幸灾乐祸,四姑娘有点担忧地看着阮碧,但又暗暗松了口气。
另有一些要进宫的贵妇闺秀也纷纷往这边看。
老夫人沉吟片刻,说:陆公公,原先是通知的两位姑娘,后来宫里又派人通知我家五丫头也入宫觐见。
陆公公不软不硬地说:老夫人,咱家只知道阮府是两位姑娘,若是再放这位姑娘入内,万一闹出什么事,咱家担当不起,阮府也担当不起。
话说到这份上,老夫人虽不知道其中出了什么差错,又看到好多贵妇往这边看,又低声细语声,也觉得尴尬,对阮碧说:你先回府里去吧。
阮碧本来就不想入宫,但是当着这么多人面被这般折腾,心里一股怒火滋滋。
不过她向来沉得住气,因此面上一点也不显,对老夫人和大夫人一礼说:祖母,母亲,孩儿先回去了。
陆公公冷眼旁观,心想,年纪轻轻,如此沉得住气,相貌又不俗,怪不得万姑姑一定要我拦下她。
在一干命妇闺秀好奇的眼神里,阮碧登上阮家的马车,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堪。
不想入宫是一回事,但被别人众目睽睽之下挡在宫门外是另一回事——好象是她想攀高枝,更闯宫闱一般。
马车沿着东华街,到马行街,听到外面嘈杂的脚步声、叫骂声,心情才恢复平静。
阮碧莞尔失笑,人心真是奇怪的很,明明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因为是被别人拒绝的,心里就不舒服。
深深地吸口气,看着窗外,早就听秀芝说过,马行街是京城里最热闹的街道之一,街边商铺林立。
从竹帘子里往外看,确实如此,医馆、药铺、茶坊、酒店,一间紧临着一间,繁华如同后市的人行街。
人流也多,挤挤攘攘的,连袂成幕,挥汗成雨。
忽然听到马蹄声传来,路上的行人并不惊慌,只是往两边闪。
二十骑铁甲森森的铁骑军将士从前方过来,队伍整齐,目不斜视,看得出来军纪不错。
秀芝说过,马行街驻扎着禁军,想来这是换防的禁军。
当先一人……阮碧怔了怔,居然是阮弛,戴着盔甲,一时没有认出来。
紧随他身后的是一个壮年男子,身材高大,目光凌厉。
是刘大——虽然他把胡子刮干净了,但是他的身材和眼神,阮碧还是一眼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