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025-03-25 17:00:22

李灵:呵呵,灵儿一介民女能辅助你这个皇帝什么,不过如果浩有什么需要灵儿的地方,灵儿定会尽力而为。

龙浩淡淡的笑了一笑。

李灵觉得龙浩虽是皇帝身份,但对自己还是跟朋友一样,便好奇的问道:浩,皇宫是不是很大,一天也走不完?龙浩笑着点了下头,说:灵儿,想去看看吗?李灵摇了摇头,说:还是免了吧,虽然我认识你这个皇帝,可身份却是平民呀,见了谁都得下跪行礼,我可是非常讨厌这个规矩的。

龙浩哈哈大笑后,轻声言道:像是灵儿的性格,初次相遇就能看出在灵儿眼里人人平等,没有等级观念。

我保证灵儿见了任何人都不用下跪。

李灵俏皮的一笑,说:哦,君无戏言哟,这样我倒可以考虑考虑那天有空去参观参观。

李灵坐在书房正津津有味的在看一本野史,胡掌柜在门外叫道:东家。

李灵抬起头微笑着说:胡掌柜,有什么事吗?胡掌柜递上一书信,说:这是安平城少爷来的信,另外有位林公子在店里二楼天仙阁包间等您,说是东家的朋友。

李灵:哦,他的确是我的朋友,你先去吧,我随后就来。

李灵一身白衣男装来到天仙阁,双手抱拳,笑着说:不知丞相大人大驾光临,小弟有失远迎呀。

林涵哈哈大笑,说:灵儿,我可不是江湖人士,你不应该如此见礼吧。

李灵笑道:哦,我倒忘了林兄可是朝中大臣,不过人家皇帝陛下可说了,我见了谁都不用下跪。

林涵听到这话并不意外,他笑道:灵儿,你快快给为兄多准备点你这的美食吧,我现在是又累又饿又烦。

李灵听后即刻吩咐了小二去准备食物。

李灵看到林涵狼吞虎咽的样子,又看到他的装束像是刚从远道而来,便问道:林兄,你不会几天没吃东西吧。

林涵叹口气,说:差不多三天了。

李灵关心的说:吃饭最大你不知道吗?你这样会得胃病的。

林涵又叹了口气说:我这样算得了什么,竹州的百姓长年处于贫苦之中,每年都饿死不少人。

李灵:现本朝的确还有许多百姓过着贫苦的生活,不过你们为何不采取调通民利的措施呢?林涵听后,想到李灵聪慧过人,说不定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他说:灵儿可否帮为兄一个忙?李灵:可以呀,只要我力所能及的。

林涵笑道:那灵儿现在可方便与为兄去一个地方。

李灵:当然可以,反正我也是在后院看闲书。

于是李灵就随林涵上了他的马车,她坐后不久就发现林涵睡着了。

李灵摇了摇头,呢喃:看来他真是累坏了。

不久后,马车停在一所非常大的房子门口,林涵睁开眼说:灵儿,下车吧。

李灵下车后,疑惑道:林兄,这里是你家吗?林涵笑道:怎么灵儿以为我要带你去我家,这里是皇宫。

李灵:林兄,你带我来皇宫干什么?林涵笑道:灵儿跟着我后面走就是了。

李灵跟着林涵一步步向前走,她发现此时的林涵跟平日里完全不一样,这时的他还真是个丞相的样子。

太监:奴才见过丞相大人。

林涵:冯公公,去禀报皇上说本相回来了。

冯公公笑着说:丞相大人,皇上已吩咐奴才,如您回来了直接进去便是。

冯公公看了一眼李灵。

李灵看到身着龙袍的龙浩威严的坐在椅子上,他的旁边还有三位大人。

林涵微微欠身道:臣林涵,见过皇上。

李灵学道:草民李灵,见过皇上。

龙浩自看到林涵身后的李灵,目光就一直随着她,听到她的声音后,他对旁边的太监说:小印子,带李公子到偏殿去。

龙浩:周爱卿你们三位先行退下吧,朕与林爱卿有事相商。

龙浩:二弟,你怎突然把灵儿带进宫了。

竹州的事办的如何?林涵:大哥,竹州的事只能说暂且是解决了,至于为何把灵儿带了进来,是想让大哥也听听灵儿的想法。

李灵坐在这里是一动也不敢动,心中叹气道:这皇宫大是大,也豪华,就是太不自由了。

看到龙浩和林涵进来了,她站起身,微笑着说:林兄,你这是唱的那一出,真让灵儿坐立不安。

林涵又恢复了一副嬉皮笑脸的表情说:为兄就是想让你送我一程,你也看到我一上马车就睡着了。

李灵瞪了他一眼,说:有什么事快说吧,我还得赶回去看小说呢。

林涵笑道:灵儿就是聪明。

龙浩看得出李灵是有些不自在,他了解她,知道她喜欢自由,不喜欢这种地方。

他微笑着说:灵儿用不着拘束,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只要做你自己就行。

听到龙浩的话,李灵略微放松了点,她脱口而出:还是浩了解我。

一旁的林涵愣了愣,没想到龙浩这么快就让李灵直呼其名了,想来除了他母妃,到目前为止应该无人这样称呼他。

而且龙浩的眼神告诉他,他定是要立李灵为后的,只是恐怕这并非易事。

不过如果李灵选择大哥,他定会鼎力相助的,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她。

他心中叹道:只要灵儿幸福就好。

林涵一改常态,认真道:灵儿,跟我说说你刚在饺子店说的调通民利之事吧。

李灵:哦,我明白了,原来你是想让龙兄也一起听听我的闲话。

林涵笑了笑点了下头。

李灵静静的一笑,轻声说:你刚才说竹州的百姓生活非常贫苦对吧。

林涵:嗯。

李灵微笑着说:灵儿不了解竹州的情况,只是曾经在一本野史书上看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我现在讲给你们听听,看它对你们是否有帮助。

于是她认真的讲道:从前有个地方叫北郭,有一天,那个地方的统治者桓公微服私访后发现地方的百姓都过着贫苦生活。

他回去后非常的忧虑北郭百姓的贫苦生活,于是他召见管仲询问说:住在北郭的都是编织草鞋的贫民,又以种菜为主要收入来源,有办法帮助他们么?管仲回答说:请下令,有百钟存粮的富家不得做鞋,有千钟存粮的富家不得经营菜园,住在城郊三百步以内的家庭不得自种蔬菜。

这样失业的人家就可以得到帮助,北郭的贫民就可以打开产品销路。

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菜园收入,都将由此有十倍的大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理的社会分工不仅会提高经济效率,还会调节不同阶层的利益,即调通民利。

龙浩和林涵都静静的听着李灵的讲述,看她讲完了龙浩忙递上一杯茶给她。

李灵顺手接了就一口气喝完了,笑着说:谢谢,不知你们听明白了我的意思没有?林涵:明白了,灵儿的故事可为不凡。

李灵心道:这可不是什么故事,而是《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北郭之谋》。

她接着说:其实合理的劳动分工不仅会提高生产率,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龙兄你要想国家繁荣昌盛,也可采用四民分业的思想。

龙浩认真道:那灵儿就再说说四民分业的思想吧。

李灵:‘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他们是国家的柱石之民。

这也就是为什么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

要想强调劳动分工促进生产力就得四民分业:这样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二是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

李灵说完看着两人都愣愣的、专注的盯着她看,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龙兄,林兄,灵儿对本朝之事并不太了解,而灵儿说的这些也都是灵儿自幼喜欢看些杂书、读后的一些遐想罢了,如有不妥你们就当灵儿在表演口才、走火入魔。

林涵摇了摇头,认真道:灵儿,我林涵自问也读了不少书,但却未有灵儿想的这般远,这般的广博闻知,灵儿真乃奇才,只是可惜了女儿身。

李灵听后一脸的不满,脱口而出:我说林涵同志,你别那么重男轻女好不好,女人也是人,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的。

林涵笑道:林涵同志?灵儿给我的这个称呼还真不错,以后灵儿就这样称呼我吧。

李灵心中叹道:这同志二字都是在现代工作时,在单位叫惯了的,来古代自己这还是第一次对人称‘同志’的。

李灵想起了故乡,便沉默的站了起来看了看外面,似乎下雪了,她打了个冷颤,龙浩见状马上脱下了龙袍准备为李灵披上,李灵赶紧避开说:龙兄,你这可是龙袍。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