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国宾

2025-03-25 17:05:12

过了半晌,韩谋才开口道,春状师言之有理,减等条款适用。

心中暗松口气,能公正的宣布这一点,他很高兴。

而他都开口了,别人还有什么好反对的?所以夜叉的死刑,因此而减为流刑。

但这,当然不算完。

请问杜大人,八议之中第八议,说的是什么?春荼蘼问。

杜东辰不想回答,却不能这么做,只得硬着头皮道,八议宾,指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者。

可是……他话锋一转,西突厥与我大唐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纵然我大唐立国之前,中原地带曾被外族肆虐,他们统治过百年,但如今的阿苏瑞也算不得国宾吧?请相信我,我也痛恨那段历史,认为那是我们大唐人民的耻辱。

可历史就是历史,它的存在,自有它的根源。

我们做为后人,只能以史为鉴,却不能否定。

因为否定历史,就是否定自己。

春荼蘼正色道,再次语出惊人,令满堂文人学子们陷入沉思,但律法之神圣,就在于它字字千金,不容改变,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觉得公平也好,不公平也罢,有什么就是什么。

若律法也能更改,也能商议,屈从于人治,那这世道以什么为基准?它是标尺,它是高山。

而且,唐律的原文说得很明白,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

阿苏瑞是突厥皇族后裔,有族谱为信,有万民作证。

他为什么不能是国宾的地位?仅仅因为他偷入长安,从前做了罪恶的勾当吗?那是不是说,如果杜大人你之前做了错事,我就可以认为你身体里没流着杜家的血。

就不是杜家的人了吗?若我被逐出杜家,我自然就不是杜家的人。

杜东辰反驳道,阿苏瑞在西突厥的人眼中是已死之人,这个谁不知道?好吧。

春荼蘼点点头,态度良好,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如果阿苏瑞死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又是谁?她指了指夜叉,最后半句。

声音陡然加大。

他……杜东辰愣住,一时居然无法回答。

于是春荼蘼接着道,此人,若不是阿苏瑞,那也就不是狼眼的头目。

不是西突厥王巴戈图尔的王弟。

那么,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西域人闯入大唐,自有相关律条治他。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杖责三十。

作为他的状师,我只能说,请皇上立即下旨执行。

本方还自动申请除服、重打!但,此人若正是阿苏瑞。

他又为什么不能是国宾者呢?到底,他是不是?或者我换个问法吧,他是谁?我不说,只请杜大人给个答案。

这个问题。

是回路性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容易把人绕晕,也容易受人攻击。

特别是新手。

经常会陷进去。

二选一的情况,但无论选哪一个。

对方都不会好受。

杜东辰脸色更差,因为他不能点头,也不能摇头。

若点头,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摇头,阿苏瑞就得在受了杖责后释放。

那样,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切,妹妹那么幸运得到的内幕消息,不就全白废了吗?可是,要点下这个头,真难啊。

还好此时,韩谋开口给杜东辰解了围。

表面上看,是给杜东辰台阶下,圣眷还是在杜家这一边的。

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是想让减等通过,别再纠缠下去。

杜爱卿……称呼都变了,西突厥王庭的斗争,咱们大唐不去管。

不过是巴戈图尔怕弟弟抢夺自己的王位,为蒙蔽百姓的视听所造的谣言而已。

如今全长安的西域人都知道狼神之子阿苏瑞还活着,爱卿就不必纠结于他的身份了。

是,皇上。

杜东辰低头,暗松了口气。

无论如何,虽然有点掩耳盗铃,好歹不用从自己嘴里界定阿苏瑞的身份,。

皇上,那……阿苏瑞算不算国宾呢?春荼蘼提醒韩谋正事。

依律,当算。

只是……民意亦不可不考虑啊。

韩谋似乎有些犹豫,之后龙目缓缓扫过堂下听审的众人,沉吟道,不如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再由朕来定夺。

皇上,表态多耽误时间哪。

春荼蘼立即反对,皇上黎明即起,万机待理,精力哪能都耗在公堂之上。

你意如何?韩谋意味深深地问。

不如让诸位看审者举手表决吧?春荼蘼突发奇想,借机推行民主程序。

独裁者是不理解民主程序的好处的,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的话,其实政令更容易顺利执行。

准了。

韩谋思考了一下,点头道。

于是春荼蘼就站在大堂中央,朗声道,同意阿苏瑞为国宾者的,请站起来。

高公公,能否麻烦您记数?遍阅满堂,只有高公公是大家全信任的人哪。

杜东辰心中一喜,眼神掩饰不住的微微闪烁。

春荼蘼却暗笑。

杜同学,曾经的杜世子,除长安双骏外,大唐贵女们所爱慕人物排行榜的第三名,您不知道吧?这些来看审的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挑选者得了好处和暗示,外加一点点上锋的压力,选的都是信念坚定的人。

就是……怎么说呢,为了维护学问宁愿去死,就算心里再不痛快也不会违背规矩的人。

这样的人,一定会死抠字眼,以律法为天条的!上公堂、打官司,有时候像唱戏,功夫在戏外。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她和杜东辰、白家和杜家、邪恶势力和皇上心意之间的较量,其实早就开始了,而且细化到任何一个部分。

这就像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了解陪审员的好恶态度是相当重要的。

何况,在异时空大唐她还可以作弊,在选人时就下手。

果然,不用高公公细数,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站起的人至少比如仍然坐着的多出至少两倍的人数。

也就是说,过半数通过。

杜东辰没想到这样一边倒,还以为世人都恨突厥人,自然是向着他的。

可实际上……难道春六有神佛保佑,怎么也打不倒吗?再看韩谋,一脸郑重的点头道,既然民意如此,也合乎朕之期望,可见我大唐臣民受圣人教化。

颇有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范。

就算阿苏瑞所属之国与大唐对立,却仍可依律法行事,不掺杂个人恩怨,以公论公,气度超然。

看到过皇上拍百姓的马屁吗?春荼蘼今天算见识到了。

而且皇上大叔真正是唱念做打俱佳啊。

跟她配合得相当好,给出答案——问计于民——吹捧着拍板。

这是他们提前商量过的,但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她有理由相信,明天全长安的百姓都会幸福地说:皇上仁爱、大度、对百姓慈和尊重,是万世难寻的明主。

而且,确认阿苏瑞是国宾者的事,是那么多先生、学子和官员决定的。

不关皇上的事。

所以说,好的上位者必须是影帝,这一点她再度确定。

既然阿苏瑞算是国宾者,那么八议之第八条就适用。

民女代当事人申请减等对待。

春荼蘼趁热打铁。

准。

韩谋威严正义。

于是,夜叉从流刑变成了徒刑。

杜东辰分外挫败,正巧此时休堂,就跑去外面透透气儿。

而春荼蘼则到公堂侧门的小隔间去休息。

夜叉却仍然站在原地,有如雕像。

若不是刚才春荼蘼调戏夜叉时他有反应。

身子像过电般的微抖一下,春荼蘼会怀疑他又因那魔功而陷入木僵状态了。

不得不说,夜叉定力十足,能在公堂上站这么久,纹丝不动,显示出他的意志有多坚强。

而被请到后堂歇息的韩谋假装无意的望了夜叉一眼,心中难免骄傲。

这小子身上如磐石般的气质,果然不愧那无经伦比的高贵出身啊。

他却不知,此时杜家那几个正凑在一起开小会儿。

杜衡不在,杜乔身为御史台的顶头大BOSS,当然会在现场看审,再加上杜含玉和被扔到外面的杜含烟,一家四口都在。

哥,你到底行不行啊,会不会又让春六再打败?杜含烟说话从来不过脑子,净捡些能戳人肺管子、心窝子的话说。

而且,她用了又字。

杜东辰心里发堵,却不理会。

一边的杜乔也有些紧张,问道,不会让他再减等了吗?不能让他再减等了!只要阿苏瑞在牢里,后续的情况才会发生。

他们不用做太多,就能得到很大利益,可说是左右逢源。

我尽力。

杜东辰有点冒汗。

为什么?长得那样甜美无害的姑娘,到了公堂上却横刀立马的战将,招招令他受伤。

她拿什么再给那个人减等?杜含玉冷哼了声,你们不要紧张,虽然前面让她抓了空子,可你们想想,她还能有什么说词?八议只有第八条能被她用,其他七条还能扯出什么来?春荼蘼还真能。

休堂少半个时辰后,当着堂上堂下众人的面,春荼蘼大声道,民女恳请皇上以八议中的第五条,为阿苏瑞三度减等。

第五条?议功!一个突厥王族的人,一个杀手组织的头目,能为大唐建什么了不起的大功?………………………………………………………………………………………66有话要说…………请个假,本来说明天双更,但申请改为下周一,5号,因为现在情节虽然激烈,但更激烈的在后面,我需要顺一顺情节,写得太仓促,是骗大家的钱,呵呵。

抱歉了,但一定会补上,绝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