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保持清白

2025-03-25 17:05:12

回到幽兰殿后不久,春荼蘼果然被带去韩谋那里问话。

她有准备,把影子那番话抛出去。

果然双胞胎是互相最了解的,韩谋立即如预料中那样不再追问了,反而赏了春荼蘼一桌子菜,让她晚饭时候吃。

可春荼蘼哪有心情,胡乱吃了几口,就借口累了,躺在床上思考。

现在这个案子还要不要深挖?当然要!但怎么挖,挖多少,却是个技巧性的问题,要非常小心谨慎才行,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毕竟,那份十议疏的真正书写者是白家人。

影子说,活着的人中,只有他和春荼蘼知道那是白世遗写的,她却觉得未必。

因为当初以此陷害朱礼的人,必然是从白世遗手中得到的这份奏疏,并以此进行栽赃。

这么说来,那人知道真正的知识产权属于谁。

而朱礼的倒台,白世遗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为什么?白世遗恐怕不是主谋,那主谋又是谁呢?她犹豫良久,还是派人去了安国公府报信,要外祖父第二天下朝后来一趟。

虽然这有点不合规矩,好在大唐的礼法本来就不那么严苛,加上她是为皇上办事,外祖父又是皇上信任的一等老臣,所以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

祖父,您坐好了,我要和您说一件特别受打击的事。

当白敬远来了之后,春荼蘼吩咐过儿守在门外,让小凤蹿上屋顶监视四周后,才正色道,我本来不想告诉您,说起来真的很残忍,相当于揭您心头的伤疤,可是……我没办法。

我必须……要知道……与你大舅舅有关?白敬远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平静。

但这种平静,就像是心死的感觉,看着让人想哭。

祖父……外祖父一定心思极乱,连称呼都没注意。

对外,她应称白世遗为大伯的。

说吧。

白敬远吁了口气,难道,他与阿苏瑞案有关?与许文冲刺杀案有关?与朱礼的谋反案有关?他一连问了三句,每一句都似剜心之语。

其实,不能确定。

春荼蘼看到白敬远的样子,突然不忍直说,但……那个十议疏,影子昨天告诉我,是大伯……写的。

白敬远闭上眼睛。

他身子不动,但仔细注意的话,会发现他的袍袖微微颤抖着,显然心绪在剧烈翻滚。

春荼蘼不敢多说,也不敢催促,只悄悄走过去,双手搭在白敬远消瘦而僵硬的肩膀上,轻轻按摩了几下。

这举动奇异的安慰了老人,令白敬远终于又吁了口气,睁开眼睛。

自从你大舅舅死后,我一直在自责。

白敬远叹息着道,他本该是我最得意的儿子,可我太过小心谨慎,逼得他走了歪路。

其实,若让他发挥才能,有所作为,皇上未必会就会忌讳白家。

皇上是雄主,胸襟宽广,他能写出十议疏那样的旷世奇文,皇上岂会放着大才不用?或者应该我退下去,让你大舅舅顶上。

我常常想,他为什么不生在寒门之家?以他的天分,必会被皇上破格提拔,那他这一生该多么波澜壮阔,英雄挥洒。

看着白敬远那么自责,春荼蘼不得不实话实说,祖父,您虽然知道大舅舅有才华,却没料到他的才华惊人到这个地步,一份奏疏就能兴邦,也能灭国。

我还是低看了他。

白敬远更自责。

可是,人除了有智商,还要有情商。

春荼蘼接着道,所谓智商,是说人的脑子。

所谓情商,是指人的心。

大舅舅虽然脑子好使,但真的不太长心。

白敬远抬起头来,看着外孙女,一向睿智的目光居然有些茫然之意。

您压着大舅舅,让他尚了公主,肯定是想让他远离朝堂,一世荣华安稳的过日子。

您的大方向没有错,错的只是实施的手段而已。

我没见过大舅舅,但从他的行事来看,他是个恃才傲物的人,行事难免激愤天真,而且他鄙视您凡事都要权衡取舍。

我说的,没错吧?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个愤青,这样的人,是应付不了风云诡谲的政治场的。

当初若非您阻拦,说句不好听的,他死得会更快些,还会牵连到整个白家。

就算有您保着,他也一定会落入别人的圈套。

您看他偷偷摸摸做得两件大事,一写十议疏,还被人骗走,当成陷害朱礼的铁证。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舅舅的字写得极好,还能随意模仿他人笔迹对不对?白敬远吃惊的望着外孙女,因为大儿子的这个本事,他从来没向外透露过。

之后,他还自不量力,意图控制影子,推那位下台。

就算外面有人看着,春荼蘼还是本能的压低了声音,那位是英明的君主,在他治下,大唐日渐强盛,且不说大舅舅这么做有没有考虑过胜算,单说心性……可见他心中只有自己,觉得自己没人欣赏,被埋没,所以要推翻压着他的天,却并没有想过家与国。

这样的人若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会如何?祸国殃民!荼蘼……白敬远露出哀求之色。

祖父!春荼蘼打断白敬远,知道自己这样说太狠了,但她必须点醒外祖父,别让他陷入自我怨恨中不能自拔,我知道我的话不受听,可它是事实。

您压制着,不让大舅舅走上政治舞台,表面上看是害了他,但却救了更多的人,救了整个白家。

从这个角度考虑,您没有错!白敬完被震住了,半天没说话,直到春荼蘼亲手给他换了温热的新茶,他才缓过这股劲儿。

除了告知十议疏的事,找我为的什么?丧子之痛压下后,白敬远恢复理智。

我想让祖父给我讲讲大舅舅。

春荼蘼说得很抱歉,因为对一个老年丧子的人来说,回忆这个儿子的一生,相当于把痛苦又经历了一遍。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犯罪学中有一门犯罪心理学,可以从平时的行为出发,为罪犯做心理素描,模拟他的心理历程,对破案是有帮助的。

而且,每一点在外人眼里最微不足道的社会关系,都可能牵扯到真正的幕后人。

一个好的律师,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会问话,能诱导当事人讲同更多的事实。

有时候当事人会疏忽的东西,往往却是取胜的关键。

这个要求对白敬远来说,确实有些刺心之痛。

但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生死起伏,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沉默了一会儿就开始回忆。

春荼蘼听得认真,关键处会反复问,并纪录。

白敬远非常明智,能从春荼蘼追问的节点上感知她的怀疑,于是又牵出不少琐事。

一老一少直聊到天擦黑,茶水都换了五壶,这才结束。

祖父走了,外臣无旨不得留宿宫中,何况你这是内宫。

白敬远站起来,神情很疲惫。

我叫人送您。

想了想,又追加一句,您放心,我会让大舅舅的清白保持下去。

他到死的时候,也是个没有瑕疵的人。

白敬远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但眼圈红了。

春荼蘼也跟着心中一酸,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要求,祖父,能把八妹妹也送进宫来吧!您知道的,她现在帮我做抄抄写写的事。

我有时候忙不过来,又信不过别人,还是自家姐妹才靠得住。

其实她并非一定要白毓灵过来,但现在白敬远心头有伤,看到她们姐妹和睦,互相帮衬着,心里会好过些。

再者,对白毓灵自信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白敬远答应了,果然很高兴。

转天白毓灵来的时候,春荼蘼已经打开那一大箱的卷宗看了起来。

白毓灵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感受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立即很热情的加入。

同时做这个的,还有小凤、大萌、一刀及侍卫队长封况。

过儿识字不多,性子又粗疏,就带着拨来的宫女太监负责后勤和对外联络的杂事。

六个人研究卷宗的人,先把卷宗分成六分,粗看一遍,熟悉情况。

然后再看一遍,找出疑点。

当看完第三遍后,要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都提出来,汇总到春荼蘼处。

春荼蘼叫人做了块板子,就立在临时用做工作室的一个大房间里,用炭条在板子上画了个蜂窝结构的图,然后把相关的人和事件,按着关系的亲疏远近,事件的联系程度记录。

这样一来,复杂琐碎的案件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而且重点突出。

不过,做完这些是十天后了。

期间她还罗列了一张有疑点并需要调查的单子,把贤王奉旨借给她用的人,支使得满长安、甚至满大唐的跑。

做这些事时,是韩无畏跟她合作,但韩无畏表现得比较疏远。

为此,春荼蘼有些伤感,可考虑到两人之间最好冷一下,退回到好朋友的状态,也只好忍耐着。

这天,韩谋突然闯进来,看到的就是春荼蘼顶着两只熊猫眼,疲惫得要晕倒的样子。

…………66有话要说……………大家表急着看堂审哈,因为好多细节,功夫在公堂外。

这是个牵扯很多的案子,不像凶杀那么痛快。

但一周内,这个案子会结束的,进入新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