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庭外合解

2025-03-25 17:05:15

到都水监找了朱青大人,询问有关海运的事宜。

行商多半会走西域那条线,到东瀛去的,客货两用船较多,却也有少量纯商船。

朱青很耐心的给春荼蘼解释,正像春六小姐所言,东瀛贫困,新罗好歹还有些山参,东瀛却真没什么特殊的货物能在大唐卖上价钱。

商船去那边,返回时的装载,多半是原木。

他们那边,木材有些还是很不错的。

以奢侈品换自然资源,这事现代日本经常对中国做,没想到在大唐,情况正好相反。

大唐威武!可是,若是装原木的船沉没,木材飘浮,就算当时的风向不是向大唐方向吹,但总会有些顺流而行,冲上陆地吧?春荼蘼问。

没错。

朱青点头,这件事非我经手,但白家出事后,我因与你二伯父交好,私下问了同僚。

据负责此事的人说,此船进行海运的各种书证,之前全是杜、罗两家办理,后来是大公主府的管事来,以白家郎君毓秀的名义接办。

加上文登通难波这条航线,甚少这么大的海难事故,所以特意派人到当地详查,确有沿海渔民发现有原木被冲上海滩。

春荼蘼皱眉,心中有思量:原来,海难真的有么?再者,朱青与白世林交好,白毓秀插手海运的事,朱青却没有听到风声,可见之前也是做了保密工作的。

白毓秀是怕他爹知道了不同意,还是有什么隐秘的心思呢。

这些念头在她心里一闪而过,好好保存,却没有停留。

她只是接着问,那么海难,是怎么确定。

又是谁通报的呢?在预计返航的时间内没有返航,再超过三个月,即可认定为海难。

朱青道,但大多数时间用不了这么久,因为行驶在同航线上的其他船只会认定。

或者是搜寻到落水者,或者看到沉船的残骸。

也有时,沿岸军民会看到残破的船身。

都说,残船就像大海吃了鱼,吐在岸上的鱼骨头一般。

朱青大人说这话时。

很是悲天悯人。

春荼蘼对海难者也很同情,尤其是为了生存而冒险去远海捕鱼的渔民,当他们把生命还给大海,家人是怎样的心痛与心碎,想想就觉得残忍。

可是。

她的理智却促使她问了别的问题,那艘失事的船,没有船员能活着回来吗?听说是两船在海底逆流和海上大雾的双重影响下相撞,而后造成海难,那么另一条船如何了?之所以很快确实满丸号遇难沉没,就是因为顺水号在相撞后,损伤较小。

一直坚持到沿海的一个渔村附近才沉没。

船员们游上了岸,亲口证实了此事。

但是,满丸号的船员,却无一幸免。

当时海上浪急雾重,根本无法营救。

满丸?顺水?春荼蘼好奇。

两艘船的名字。

朱青道,满丸号就是你大堂哥损失的那条船,顺水号是也它相撞的那一只。

幸运在。

顺水号虽然货物损失了,人却安然回来了。

满丸号就……怎么叫这个破名字啊!春荼蘼简直哭笑不得。

什么什么丸。

确实是日本船爱起的名字。

可满丸?大约想有个满谷满仓的彩头,却怎么听怎么不吉利。

满丸?满完!全部完蛋。

又跟朱青大人聊了半天,春荼蘼得到了两个结论。

一,满丸号无人生还,船只残骸也找不到,所以具体情况如何是说不清的,只能按常理推论。

也就是说,理赔。

二,拓拔即死,当初是不是威逼利诱众小商户入股,最后导致人家血本无归,还背上巨额债务,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没有切实证据。

但对方可能会有部分人证,占微弱优势。

三,这个案子翻不过来。

但,真的没有漏洞吗?回到凌花晓翠,春荼蘼静坐了整个下午。

晚饭后,又连夜奋战,写了个案件分析。

第二天,叫了大萌和一刀来。

我有件事,想拜托你们,她对这两个最信任的调查员说,可能有点远,也有些困难和危险,时间还有些长,不知你们愿意不愿意做?他们原本是贤王府的侍卫,韩无畏的嫡系,后来送给她用,最后直接跟了她。

忠诚,勤恳,勇敢,是非常非常得力的帮手。

请小姐随时吩咐。

大萌和一刀表示,非常真诚。

一刀说完后,还瞄了眼过儿,其心意,昭然若揭。

小凤和过儿,似乎都有了归宿,虽然还没有挑明。

小凤的选择比较江湖,过儿的就比较家宅化。

但两个丫头全是奴身,就算她给了她们放良文书,除了奴籍,地位上也有点高攀。

锦衣现在不起眼,保不齐将来就是突厥的高官。

一刀也曾是官宦子弟,只不过后来家族没落了而已。

好在这二位都是上无高堂父母,自己是可以做主的。

不然,这样的姻缘,只怕也难。

春荼蘼带着两个心腹手下,两个贴身丫鬟足足研究了一上午,才算把所有事情理顺。

最后她又说,这件事情需要保密,对外要有个借口。

正好,我家娘子是闽人,这么多也没回过娘家,一直跟我抱怨。

大萌说,我就请假带她回趟娘家。

泉州就在闽地,我到那边去,神不知、鬼不觉。

我老家在辽东,绕那边一趟也方便。

再说,眼看到清明了,我提前回去,为祭祖做准备总成吧?一刀也有计划。

只是,你这趟会有点风险。

春荼蘼道,配合你的人,我有安排。

但你自己要小心,要跟我保证,会平安回来。

一刀看看过儿,后者正极力表现得满不在乎。

于是他很认真的点头,小姐放心,我还要跟着您风风光光,名利双收哪。

你是想让某人放心,等着以后娶妻生子吧?春荼蘼笑道,有些凝重的气氛登时放松了下来。

当然。

某人和某人都闹了个大红脸。

过儿,小凤,带着两位身负重任的壮士到长安最好的馆子去吃一顿,我请客。

等他们回来,咱们再去大吃大喝。

春荼蘼站起身道。

她是想让过儿给一刀践个行,但单独让他们出去,过儿必定是不肯的,所以由小凤和大萌作陪。

但这两人都是稳重型,却极为内秀。

定然明白这里头的意思,到时候会想办法离开,给一对小鸳鸯独处的时间。

等这四个人走了,她先是找了趟封况,说明大萌和一刀最近都有家事。

要离开一阵子,自己身边的安保情况要封况费心加强。

夜叉目前在突厥那边折腾得天翻地覆,她对自身的安全相当谨慎,不给任何敌对势力留空子。

随后,估摸着白敬远午睡时间过了,才来到大书房。

这几天,外祖父没问一句与案子有关的事。

但这并不是他不关心,而是怕分她的心。

如今她有了决定,自然要及时通报一声,免得他老人家心里惦记。

别看外祖父表面上云淡风轻。

却只有身边亲近的人才看得出,他内心焦灼难安。

不过,难免的。

到底是嫡长孙,疼了二十多年。

来找祖父。

可是有法子了?她才进门,白敬远就从书上抬起眼睛问。

春荼蘼自己倒了杯茶。

自然又随意,这种恭敬中又亲近的态度,令白敬远非常舒服。

法子是有,可以全身而退,但付出的代价不小。

不惜一切代价。

白敬远很平静,因为明白此事的破坏力,能不闹大就是万幸了,具体要怎么做?庭外合解。

春荼蘼说出四个字,却是一种法律态度,也是很多不涉及根本利益的案件的解决办法。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她都很提倡这一点。

她认为除非杀人放火,诸如此类重大刑事案件,矛盾不可调和,其他民事案件都适用调解,不用斗得乌眼鸡似的。

但调解,其实也是谈判,要达到双方满意,也是不容易的。

古代案件和律法中也有这一手段,不过不太系统,并没有明文规定罢了。

庭外合解?果然,白敬远有些不解。

祖父,这件事我调查研究过,是个说不清的案子。

春荼蘼坦言,但是对方却是弱势的一方,到底是死了人的,而且是用那么激烈的方式。

所以,无论如何,白家的赔偿是必须。

人们都会同情弱者。

白敬远点点头。

不仅如此。

春荼蘼认真的看着白敬远,我们白府先伸出同情之手,民众对白府的坏看法就会转好。

毕竟,是否威逼他们入股,是否是大哥做的,双方各执一词。

关键,是看最后的态度。

我们白家要表现出一种不管谁的错,宁愿自己损失,也要安顿好他们的身后事及家事的善良。

错,不怕,关键是错之后的反应。

傲慢没有用,低头反而是上策。

以退为进,好。

白敬远点头,不仅要赔,还要多赔。

咱们安国公府宁愿自己日子过得紧巴,也要做出表态。

想必,会被高官贵族们嘲笑。

还有流言。

祖父怕吗?春荼蘼问。

白敬远傲然一笑,我若怕,也不会带着白家这么多年,不管什么风浪都安然渡过。

所以,我最崇拜祖父了。

春荼蘼大拍马屁。

…………………………………………………………………………66有话要说………大家没猜到这个案子是这样解决吧?呵呵,66很尽力的把每个案子的解决方法都写得不同些。

真的很努力哦。

千篇一律,就没意思了是不?但,这个案子看似完结了,但在下一个案子后,还要反出来,所以大家别忘记这段。

后面还有出乎预料的情节,期待吧,盆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