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马车离去,徐氏回院,春荼蘼才和过儿从树后出来。
听了这老半天,身子都有点冻僵了,两人连忙回了春荼蘼的屋子里。
想必春青阳和春大山还在生气,院子里静悄悄的,正厅的门也紧闭着。
过儿向那边张望,又看了看春荼蘼的脸色,这才犹豫着说,亲家老太太就是要搅得咱们家宅不宁的。
要我说,太太真不如和徐老太太回娘家去呢。
最好……再也不要回来。
说到后来,声音小了下来。
春荼蘼知道过儿的意思,是想让春大山休了徐氏。
这门亲结得不好,拖下去大家痛苦。
但古代不像现代,离婚比较自由。
春家之所以说不休妻,是因为徐氏没有犯七出之罪,上回给丈夫下泻药的事倒可以做文章,可是春大山也会没脸,那事就压下去了,现在哪能重提?即使真要休了徐氏,她做女儿的也开不了口,还得看春青阳的。
不过,徐氏是真心喜欢春大山,虽然她的喜欢非常自私,只是想独占春大山,并且不会为春大山改变自己一丁点儿。
可真要休她,她肯定赖死赖活,一哭二闹三上吊都用得上。
虽然徐氏表面上很懦弱,可拧起来是个极有准主意的,也拉得下来脸,如果闹得尽人皆知,势必又要影响春家和春大山的前程。
年前韩无畏的来信说了,已经就春家脱军籍的事开始活动。
若这种最关键的时刻让徐氏闹起来,说不定会影响到大事。
而春大山长升了官,前程看好,要休妻也得悄无声息的,理由充足的,完全不受妨碍的休。
比如说,徐氏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所有人都站在男方这边。
过儿,亲家老太太很看不上我爹和我家,想让太太和离呢。
春荼蘼叹了口气。
就算是恩爱夫妻,有长辈这么闹腾,也会磨没了感情,再也过不下去,何况我爹和太太这种情况?所以你看着吧,不等我爹休妻,太太也在咱家待不长。
亲家老太太那个人我不敢说了解。
却很清楚,但凡她起了什么心思,若达不到目的,就难受得要死,非可劲儿的搅和,直到她满意不可。
小姐是说,亲家老太太一定会让太太和老爷和离?过儿高兴地问。
我觉得她不会善罢甘休的。
别看她自己说再不来咱家了。
春荼蘼嘲讽道。
自个儿打自个儿脸的事,她做得不少,也没见她羞愧。
所以,咱们不动,让她闹去吧,到时候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怪不到咱们身上,带累不了春家和我爹才好。
那咱们给加把火?过儿眨着大眼睛。
露出恶作剧的表情。
春荼蘼点点过儿的额头,听我的,敌不动,我不动。
实话说吧,我觉得今天她在我爹面前丢这么大脸,这口气她咽不下,很快就得想办法闹一出。
有的人,不用跟她打,递给她一把刀,她自己就抡起来,伤敌不成反伤己。
过儿细想想,觉得自家小姐说得对。
愤而休妻,是痛快了,遗祸却无穷。
让徐氏这个女人搅和得家里过得不和顺就罢了,难道还要让她影响到春家的今后?小姐常说的那句话很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诶?话说小琴去哪里了?春荼蘼突然想起这茬,让她买个乳酪,她别是跟人私奔了吧?这么久还不回来。
管她呢,她跟人私奔倒好了。
过儿翻翻白眼儿,就怕她不知上哪闲逛去了,我听说镇上有庙会。
你不早说!春荼蘼瞪了一眼过儿,早知道去镇上逛庙会,不在家受那窝囊气。
主仆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听到正厅那边有动静,就起身过去了。
接着一家人吃了饭,尽管徐氏也在场,可所有人都不想让别人不高兴,就都强颜欢笑,装作没事般。
可气场的压抑,却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快乐的春节假期,还是让老徐氏破坏掉了。
当天,小琴天色快黑的时候才回来。
一问,果然说是去镇上看庙会了,自然引起了徐氏的不满,借机发作了小琴一回。
只不知为什么,春荼蘼总觉得小琴有点不对劲儿,似乎有些魂不守舍。
而且小琴是个机灵的,虽然心思总是不正,但很会做事,这么不管不顾的贪玩,没经允许就去镇上,不是她的风格。
自然,乳酪是没买来的。
但春荼蘼心中要考虑的事极多,当下没多注意,过后也就扔到脖子后面去了。
而从那天开始,徐氏着实老实了一阵,也能迈出房门,每天早上给春青阳请个安,偶尔给春大山煲个汤什么的。
春荼蘼冷眼旁观,并不多说。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镇外没什么热闹的,但镇上却有灯会,听说官府还有焰火放。
春荼蘼很有兴趣,所以春青阳和春大山商量了下,决定晚饭早点吃,完了带她去镇上看灯。
春荼蘼高兴坏了,古代的年节,之前总是从影视剧中看,今晚要好好身临其境一把。
她一大早就拉着过儿挑了衣服,因为怕人多拥挤,还是挑了男装,却不是胡服,而是缺銙袍,左右开衩,直裾大袖,扎口的宽腿裤子,头上不带幞头,而是系勒带,脚下配着长靿靴。
这套衣服本来是春大山的便服,竹青色,春大山嫌颜色太亮,基本没怎么穿过,被过儿连夜改小了,正好春荼蘼穿。
过儿自己来不及做男装,只好还穿着原来的胡服。
春大山的意思是,让徐氏留在家里。
因为她一向娇怯,去人多的地方怕不方便,还得派一个人专门保护她。
再说晚上冷,冻病了又是个麻烦事。
但徐氏也不知是怎么了。
死缠烂打的要跟去。
小琴这些天都老实的得过分,却也哀求徐氏要跟着。
最后一家之主春青阳拍板,家里也不用留人看着,连老周头在内,全家一起去。
不然你怎么忙活得过来?私下,春青阳对春大山说,本来咱们父子只关照下荼蘼和过儿就行了,而且过儿泼辣,本身就顶个小子使唤。
现如今去的人多了,就由我看着荼蘼和过儿。
你屋里的两个。
你一个人都照应不过来,不叫老周跟着是不成的。
春大山很惭愧,可又不想为此事和徐氏吵起来,再把元宵佳节也毁了,只能死忍着心中的不快。
而且徐氏最近一直小心翼翼,他不好那么硬起心肠。
当天晚上包了饺子吃,打算全家逛回来后。
再煮元宵做宵夜。
这个时代,饺子是作为馄饨的分支出现的,并没有明确的叫法和分类。
春家这个年过得富裕些,就用了白面做皮儿,猪肉菘菜的馅。
春荼蘼还自作主张和了一个豆芽、芫荽、鸡蛋、又加了碎豆腐的素馅,特别受到了春青阳和老周头两个年纪偏大的人的喜欢。
饭后又避了避口,免得被冷风冲到热乎乎的胃里。
然后。
一家人在大门口挂上大红色的灯笼。
又找隔壁何嫂子借了牛,套了辆稳当的牛车,就去了镇上。
春荼蘼还当他们到得算早,哪想到天才擦黑,镇上已经人山人海,各色美丽的花灯沿着官府指定的几条街挂了出来,再加上家家户户门前的灯笼,简直应了那句诗:火树银花不夜天。
没想到这么挤。
被春大山护在身前。
徐氏还是忍不住抱怨道。
爹心疼太太,早说太太不必来嘛,偏太太不听。
春荼蘼笑眯眯地给徐氏上眼药,不然现在让爹送太太回去?徐氏见春荼蘼这样说,哪里肯走,咬着牙,死坠着春大山不放。
小琴借着人多的机会,装出害怕挤散的娇柔模样,拉住了春大山的手臂,大吃豆腐。
这么多天来,第一次有了真正的笑模样。
我就看不惯她那样儿!过儿气得跺脚。
摸一摸又不会少块肉。
春荼蘼低声道,这事不用你操心,太太会修理小琴,你只管看着就行了。
说完,转过身提议道,咱们去临水楼吧?那边的铺子结束了很久,又还没有租出去,清清静静的,咱们先在街上逛着看灯,差不多时辰的时候,正好上二楼去看焰火。
这么久没有人,会不会很脏啊?徐氏有点不乐意。
因为一提到临水楼,就想到了那个方娘子。
好不容易那女人走了,徐氏不想让自家夫君再睹物思人。
而且,荼蘼是故意的吧?她非常怀疑。
春荼蘼哪管她怎么想,只道,我年前雇了小九哥去打扫过,不脏的。
那条街上是最热闹的,临街的各个酒楼和铺子早被人占满了,除了那儿,也没有其他地方容得下脚呀。
没有人烟的地方……大晚上黑咕隆冬的……徐氏还想反对。
春青阳却插嘴,问春荼蘼,钥匙可带了?春荼蘼点头道,自然带了。
我还叫小九哥准备了点心、瓜果、甜酒,还有好多灯笼呢。
你这丫头,原来早就打算好了。
春青阳就笑道,那咱们就去,也算是享了我孙女的福了,我年纪一把,可从来没有过独占一楼的时候。
春青阳这么说了,徐氏哪还敢说个不字,委委屈屈的低下头。
………………………………………………………………………………66有话要说…………大家猜,元宵节上会出什么事涅?。